(共30张PPT)
第三单元 构成物质的奥秘
课题3 元素(第2课时)
1.下列关于物质或粒子的构成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B.氯化钠是由氯化钠离子构成的
C.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D.铁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C
2.下图所示为六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 E F
(1)图中表示原子的是_______(填字母代号,下同),其中属于稀有气体的原子的是____,表示阳离子的是____,表示阴离子的是_____,达到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是_____,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的是_____,易失去电子的是___。
(2)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是______,因为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
(3)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和___、____和___,因为同种元素具有相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BDF
D
E
C
CDE
AB
F
AB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B
C
E
F
核电荷数(或核内质子数)
知识点1 元素周期表
【课堂活动1】阅读课本62-63页,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原子序数的含义,完成下列填空:
1.元素周期表的编排依据:根据元素的_________和_____。
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原子结构
性质
(1)周期:元素周期表共有____个横行,通常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______。周期的特点:通常以_______元素开头,靠近尾部的是__________元素,结尾的是___________元素。
(2)族:元素周期表共有____个纵行,每一个纵行叫做一个____(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1个族),共有____个族。
7
周期
金属
非金属
18
族
16
稀有气体
3.原子序数:按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_____的顺序给元素编的号。原子序数在数值上与________相等。
4.元素周期表每格元素包含的信息
以铝为例,元素名称为____;元素的种类为__________;元素符号为____;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原子序数为____;核电荷数为___;质子数为___;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__。
递增
质子数
铝
Al
金属元素
26.98
13
13
13
13
判断元素是金属元素还是非金属元素的方法有两种:
一是根据其元素名称汉字的偏旁来判断:金属元素一般带有“钅”字旁(汞除外);非金属元素一般带“石”字旁或“气”字头。
二是根据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来判断:一般最外层电子数是8个(只有一个电子层是2个)的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个的是金属元素的原子(除去氢、氦、硼三种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大于或等于4个的是非金属元素的原子(还有氢原子和硼原子) 。
【课堂练习1】
1.右表所示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A~E代表五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最外层电子C最多
B.原子序数:C>B
C.B、C同周期
D.A为第一周期元素
A B C
D E
D
2.稀土有“工业维生素”的美称,是极其重要的战略资源,铈(Ce)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下列有关铈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铈原子中的质子数为58
B.铈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0.1
C.铈属于非金属元素
D.铈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8
C
目前人类已经认识了100多种元素,为了便于研究元素的性质和用途,也需要寻求它们之间的内在规律性。为此科学家们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把元素按原子序数(核电荷数)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这样得到的表叫元素周期表。
超级市场里有成百上千种商品,为了便于顾客选购,必须分门别类、有序地摆放。
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第一个排列出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
金属元素
非金属元素
元素周期表中,每一种元素均占一格,每一格均包含元素的原子序数(在数值上与质子数、电子数和核电荷数相等)、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这些内容。
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横行,18个纵行。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每一个纵行叫做一个族(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
原子序数 为了便于查找,元素周期表按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 递增的顺序给元素编了号,叫作原子序数。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知识点2 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课堂活动2】结合课本第54页“图3-12”和课本封底所附“元素周期表”,寻找规律并归纳:
1.元素所在的周期数等于原子的____________。
2.元素所在的族数等于原子的__________________。
电子层数
最外层电子数
元素周期表
编排原则:
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01
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列成一个横行,即周期
02
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纵行,即族
03
周期序数 = 电子层数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周期
长周期
第1周期:2 种元素
第2周期:8 种元素
第3周期:8 种元素
不完全周期
(横向)
短周期
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同主族元素的递变规律。
同主族(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从上到下→
最外层电子数递增
同周期(电子层数相同)从左到右→
核电荷数递增→
电子层数递增
每一行(周期):每一行叫一个周期,共有7行,即有7个周期。每周期开头都是金属(第一周期除外)元素,靠近尾部是非金属元素,结尾是稀有气体元素。
金属
非金属
稀有气体
过渡
过渡
规律:
80多种
16种
6种
每一列(族):周期表共有18列,除第8、9、10三列共同组成一族,其余每一列为一族,共有16个族。
在ⅠA~ⅦA族的每一族中,从上到下,元素的原子电子层数依次增多,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ⅠA中的H例外)
规律:
每周期开头的是什么类型的元素?靠近尾部的是什么类型的元素?结尾是什么类型的元素?这说明元素之间存在着怎样的规律性联系?它与元素周期表这一名称有没有关系?
元素周期表的意义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
元素周期表的意义
⑴便于分类学习物质的性质;
⑵便于寻找新元素;
⑶便于寻找新物质。
【课堂练习2】联合国为纪念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150周年,将2019年定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由我国科学家张青莲教授主持的,对周期表中铟等多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进行的测定,现已成为国际标准。根据图1、图2完成下列内容:
(1)x=___;铟属于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铟原子核外有___层电子,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周期。
(2)铟的化学性质与铝的化学性质相似,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2
114.8
5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图1 图2
1.从元素周期表中不能获取元素的信息是( )
A.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B.原子的质子数
C.相对原子质量 D.原子的中子数
2.硼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硼的说
法正确的是( )
A.相对原子质量是10.81 g B.属于金属元素
C.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 D.原子的中子数为5
D
测评反馈
C
3.钠元素、钠原子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钠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钠原子核外有11个电子
C.钠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
D.钠形成的离子为Na—
D
4.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第一 周期 1 H 2 He
第二 周期 3 Li 4 Be 5 B 6 C 7 N 9 F 10 Ne
第三 周期 11 Na 12 Mg 13 Al 14 Si 15 P X Y 18 Ar
(1)12号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X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Y元素属于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3)2、10、18号元素的化学性质_______(填“活泼”或“不活泼”),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失去
6
非金属
不活泼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1.元素周期表有18个纵行但只有16个族,因8、9、10三个纵行为1个族。初中涉及的族为主族,用I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和0族表示,稀有气体为0族。
2.元素周期律:从金属元素开始,过渡到非金属元素,以稀有气体元素结尾。(除第一周期)
名师点睛
3.易错点
(1)根据原子结构判断元素所在周期时,要讲清原子具体的电子层数;判断元素所在的族时,也要讲清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多少。
(2)根据元素周期表或元素周期表的一小格查找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时,要原版照写,不带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