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中国的能源安全(共3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2中国的能源安全(共3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7-07 18:56: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9张PPT)
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北京、上海等城市的一些公交车车顶都安装着一个橡胶做的大气袋。大气袋里面装的是常压下的煤气 北京老百姓称为“大气包”
1、当时的公交车为什么要背着这样的“大气包”
2、“大气包”与我国的能源安全有何关系
思 考
情境导入
第二节 中国的能源安全
第二章 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
中国的能源安全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三
第二章 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
The energy security of China
第 二 节
▉ 学习目标
▉ 课程标准
以某种战略性矿产资源为例,分析其分布特点及开发利用现状
区域认知:结合典型案例,说明不同区域能源生产和消费的特点
综合思维:通过情境材料,理解能源供需与能源安全的关系,掌握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所采取的措施
地理实践力:通过实地调查或查阅资料,学会运用地理学的角度评价我国能源的供需变化
人地协调观:结合化石能源生产和消费对环境的影响,树立正确的环境观
第二节 中国的能源安全
第二章 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
01
中国能源供需特点
02
石油供需与我国能源安全
03
煤炭开发利用与我国能源安全
04
我国未来能源需求与能源安全
目录
CONTENT
一、中国能源供需特点
1、战略性矿产资源
概念:对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至关重要的矿产资源
能源矿产
煤炭、石油、天然气 页岩气、煤层气、铀
金属矿产
铁、铬、铜、铝、金、镍、钨、锡、钼、锑、钴、锂、稀土、锆
非金属矿产
磷、钾盐、
晶质石墨、萤石
分类:
2016年,我国首次将14种金属矿产,4种非金属矿产,6种能源矿产资源列入战略性矿产资源目录。
一、中国能源供需特点
2、能源安全问题面临挑战的原因
化石能源是重要的战略性矿产资源,提供了现代社会发展所需的85%以上的能量。
化石能源是非可再生资源,其供应的紧张程度日趋增加,难以满足全球能源需求的高速增长。
化石能源消费带来了环境污染与全球气候变化等严重环境问题。
煤炭
石油
天然气
富煤
少油
缺气
丰水
多风
我国是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中大国,
能源资源具有“富煤、少油、缺气、丰水、多风”的禀赋
一、中国能源供需特点
一、中国能源供需特点
3、我国能源供需特点
思考
据图分析,近20年来,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的特点?
能源生产与消费总量大、增长快
21 世纪以来,我国能源生产量和消费量占世界的1/5以上,均居世界第一
消费量的增长大于生产量的增长
一、中国能源供需特点
3、我国能源供需特点
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
思考
据图分析,我国能源消费的特点?
我国煤炭资源储量丰富,煤炭约占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的60%,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与世界上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有明显的差别
一、中国能源供需特点
3、我国能源供需特点
思考
根据图文分析,我国石油与天然气生产、消费、进口的特点
油气资源相对短缺
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少,生产量缓慢增长,进口量增长迅速,对外依存度增大
石油进口量超过生产量,对外依存度超出国际风险比例
我国石油和天然气探明储量分别只约占世界的1%和2%
我国的石油和天然气消费量分别约占世界的1/8 和1/20
2017 年我国石油消费约70%依赖进口,天然气约40%靠进口
已超过国际上公认的50%的安全警戒线;
一、中国能源供需特点
3、我国能源供需特点
能源供给与消费空间配置错位
思考
据图分析,我国能源供给、消费空间分布有何特征?
我国能源主要消费区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煤炭和石油“北多南少”,天然气和水能“西多东少”
形成北煤南运、北油南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的空间格局
大规模、长距离的输送使能源输送环节的安全保障十分重要
基于能源供给和消费的特点,
我国确定了“以煤为主自给,以引进油、气为重心”的能源安全战略
石油是我国能源安全的晴雨表,
其供需关系变化是我国能源安全变化的缩影
01
中国能源供需特点
02
石油供需与我国能源安全
03
煤炭开发利用与我国能源安全
04
我国未来能源需求与能源安全
目录
CONTENT
二、石油供需与我国能源安全
1、我国石油供需变化的历程
石油是在特定地质历史环境下形成的非可再生能源
因为缺少石油,北京城市公交车多以煤气作为燃料。当时没有煤气压缩技术,只能在常压下将煤气储存在公交车车顶上的大气袋中,俗称“大气包”。
20世纪上半叶,世界上盛行“中国贫油论”观点,当时估计我国的石油储量不超过2亿吨
1958年,我国对石油资源量的大胆预测只有15亿吨
20世纪60年代之前,我国的石油和石油产品主要依赖进口
二、石油供需与我国能源安全
1、我国石油供需变化的历程
195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前夕,我国在松嫩平原发现了中国第一大油田,命名为“大庆油田”
继大庆油田之后,我国又相继发现了胜利、大港、任丘、辽河等多个储量在亿吨以上的大油田
2015年全国石油累计探明地质储量为371.76亿吨,剩余经济可采储量为25.69亿吨
大庆油田等大油田的开发,不仅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能源,也为我国石油工业从无到有并快速发展提供了原料
“贫油”的中国在1964年实现了石油基本自给
在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初成为自给有余的净出口国
二、石油供需与我国能源安全
1、我国石油供需变化的历程
铁人精神—王进喜
二、石油供需与我国能源安全
1、我国石油供需变化的历程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方面我国对石油的需求快速增长;另一方面我国传统大油田经过长期开采,面临战略储量减少、稳产难度加大等问题,石油新增探明储量有限
2015年年末的石油剩余储量按当年的生产水平只可开采11.9年。
我国石油生产量的增长明显低于消费量的增长,1993年我国再次成为原油净进口国
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进口国
思考
1、1990-2015年我国石油生产量
和消费量有哪些变化?
2、对比供给与消费,我国存在怎样
的石油安全风险
1、1990-2015年我国石油生产量和消费量有哪些变化?
2、对比供给与消费,我国存在怎样的石油安全风险?
二、石油供需与我国能源安全
思考
石油生产量逐年增加,但增长缓慢
消费量则快速增长
石油生产的增长远远满足不了消费的增长
自给率下降,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石油安全风险越来越大。
二、石油供需与我国能源安全
2、我国石油进口来源
思考
2、石油进口过程中的哪些因素会对我国
的能源安全造成威胁?
1、我国石油进口的主要来源是哪些国家
和地区?
进口来源:俄罗斯以及西亚、非洲、拉丁美洲等国家和地区
石油进口风险:
石油供给对国际石油市场的高度依赖
石油长距离运输
如出口国社会动荡导致可进口石油数量减少,国际石油市场价格垄断导致进口成本增加
如运输通道不畅导致石油不能够及时运达
国内石油资源不足,供需矛盾突出
国际石油价格波动的影响越来越大,抵御风险能力差
国际石油资源竞争激烈
进口来源单一,过分依赖中东和非洲
运输方式和运输通道较单一,过分依赖海洋运输
缺乏健全的石油战略储备
我国石油资源面临那些挑战?
调整能源结构,实现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多元化战略,以煤炭为主、电力为中心,油气和新能源全面发展
提高石油利用率,节约使用
加强石油的勘探开发
加强石油替代资源的开发利用措施
积极拓展石油的国际市场,保证石油来源的多元化和石油运输的多元化
建立石油战略储备体系,降低石油供应突然中断的风险,规避油价的严重影响
针对我国石油危机采取的措施
知识拓展
01
中国能源供需特点
02
石油供需与我国能源安全
03
煤炭开发利用与我国能源安全
04
我国未来能源需求与能源安全
目录
CONTENT
三、煤炭开发利用与我国能源安全
1、我国煤炭资源特点
2016年,我国探明的煤炭储量1.6万亿吨,全球占比达21.4%,排名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
煤炭产量全球占比达46.1%,位居世界第一
中国煤炭探明储量(亿吨)及占全球总量比例
2016年世界主要产煤国煤炭产量占比情况
煤炭资源丰富
在数量上足以满足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需求
2、与煤炭相关的能源安全风险
三、煤炭开发利用与我国能源安全
供需空间明显错位导致的运输安全风险
主要消费区:东部地区
主要生产区:生态脆弱西北地区和黄土高原地区
煤炭运输距离长、成本高、时间滞后,能源输送环节的安全保障十分重要
消费过程
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粉尘、有毒汞等污染物,造成酸雨和严重雾霾,危害人体健康。
释放大量二氧化碳,导致全球变暖。
2、与煤炭相关的能源安全风险
三、煤炭开发利用与我国能源安全
煤炭生产、消费所造成的环境问题对煤炭开发利用的限制
煤炭开发利用所造成的各种环境问题,严重制约我国煤炭的生产和消费,成为我国能源安全的重大隐患。因此,需要保障能源安全与保护环境之间做出权衡。
生产过程
占用耕地,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地表塌陷。
破坏和污染地下水和地表水,产生粉尘、甲烷等废气,污染大气环境,危害人体健康。
图2.18 煤炭生产和消费过程造成的环境问题
3、煤炭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环保措施
三、煤炭开发利用与我国能源安全
环 保 措 施
实行矿区土地的复垦
提高能源
综合利用效率
建立
循环型经济模式
资源型城市转型
发展特色产业
回填塌陷区,煤矸石、粉煤灰合理利用
加大技术投入
“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流程
开发旅游资源,
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保护土地资源
减轻运输负担,
减少废弃物排放
低消耗、高利用、低污染
调整产业结构,
改善生态环境
活动:分析能源结构对碳排放的影响
在消耗相同数量能源情况下,不同类型能源所排放二氧化碳量存在差别。燃烧单位能源所产生的碳排放数量称为碳排放系数。碳排放系数越大,排放量越多。优化能源结构,可以有效减少碳排放。
消费某种能源i的碳排放量计算公式为: Ai=Bi×Ci
式中,Ai为i类能源碳排放量;Bi为i类能源碳排放系数;Ci为i类能源消费量。
各类能源的碳排放系数:煤炭为0.7,石油为0.54,天然气为0.39,非化石能源约为0。
表2.1 中国与世界能源结构(2020) 主体 各类能源所占比例/% 煤炭 石油 天然气 非化石能源
中国 56.5 19.3 8.3 15.9
世界 27.2 31.2 24.7 16.9
表2.1 中国与世界能源结构(2020) 主体 各类能源所占比例/% 煤炭 石油 天然气 非化石能源
中国 56.5 19.3 8.3 15.9
世界 27.2 31.2 24.7 16.9
活动:分析能源结构对碳排放的影响
思考
1、消耗相同数量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时,煤炭、石油、天然气碳排放的比例关系怎样?试简要计算
2、根据表2.1的数据,如果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到世界平均水平,可减少多少比例碳排放?
ABC各类能源的碳排放系数:
煤炭为0.7,石油为0.54,天然气为0.39,非化石能源为0
56.5×0.7+19.3×0.54+8.3×0.39-27.2×0.7+31.2×0.54+24.7×0.39
=53.209-45.521=7.688(%)
01
中国能源供需特点
02
石油供需与我国能源安全
03
煤炭开发利用与我国能源安全
04
我国未来能源需求与能源安全
目录
CONTENT
1、世界能源发展趋势
四、我国未来能源需求与能源安全
能源生产、储存、输送等技术创新活跃
能源利用向清洁、低碳、高效方向转型
能源需求总量增长变缓
能源科技创新包括:
①在能源生产端,大力开发大型风电、高效低成本太阳能、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积极研发碳捕集与利用技术,以期降低化石能源利用的碳排放,并将氢能开发利用作为重要战略储备技术和新兴产业培育;
②在能源消费端,研发新工艺、新材料,并利用自动化控制以及智能能源管理系统,提高建筑、工业和交通等行业终端用能效率;
③在能源系统集成层面,融合储能、智能微网、大数据分析、计算机仿真模拟、物联网等技术,优化各类能源系统,构建高效、经济、安全的新型智慧化能源系统。国际能源发展趋势是我国未来能源发展的背景。
2、我国未来的能源消费特点
四、我国未来能源需求与能源安全
能源消费总量将继续增长,但增速降低。
煤炭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是最主要的能源,但其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将不断降低,消费总量也将在率先达到峰值后持续下降。
核能、水电、太阳能和风能等非化石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将显著提高。
石油、天然气消费量将进一步增长,但受我国油气资源储量和生产能力限制,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对国外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高度依赖的状况可能难以得到根本改善。
1、我国主要能源消费类型的未来变化与我国资源特点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2、煤炭的使用预期何时达到峰值?煤炭消费减少对改善我国环境有哪些意义
四、我国未来能源需求与能源安全
思考
我国富煤,所以煤炭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为主要能源
少油、缺气,所以未来石油、天然气的使用增长缓慢
丰水、多风,所以水电和其他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增长较多
我国煤炭的使用约在2022年达到峰值
煤炭消费减少,有利于减少大气污染,提高大气环境质量
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抑制气候变暖
有利于减少水土流失与地表塌陷,保护耕地
3、保障我国未来能源安全的措施
四、我国未来能源需求与能源安全
充分发掘常规能源的资源潜力,通过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节能技术、提倡节约消费等途径,提高能源利用率
3、保障我国未来能源安全的措施
四、我国未来能源需求与能源安全
改善能源结构,大力发展低碳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潮汐能、垃圾能源化利用等)、核能和天然气等
3、保障我国未来能源安全的措施
四、我国未来能源需求与能源安全
开辟多源、稳定的国际能源供应市场,确保能源运输通道畅通
加强国家战略能源储备,提高应对国际能源市场冲击的能力
20世纪40年代末之前,世界发现的油气田主要分布在地质时期的海洋沉积地层(称为海相沉积)中,由此总结、升华形成的石油成因理论,称为“海相生油理论”。
中国缺少可生成石油的海相沉积地层。因此,在20——40年代国内盛行“中国贫油论“的悲观论调,认为”中国绝不会生产大量石油“。
然而,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中国地质学家就一直尝试在陆地上的沉积物(称为陆相沉积)中寻找石油。1955年,我国正式在东部中生代、新生代陆相沉积盆地进行石油勘探,1959年国庆前夕,在松辽盆地发现大庆油田,从而宣告“中国贫油论”的终结,并由此总结、升华形成“陆相生油理论”
中国科学院建立和发展的陆相生油理论与海相生油理论并列的重要理论体系,是对石油地质学的极大丰富和完善。在陆相生油理论指导下,我国继大庆油田之后,在华北平原、江汉平原等陆相沉积盆地中,又发现了胜利、大港、任丘、辽河、东濮、南阳等多个储量在亿吨以上的大油田。
自学窗:理论创新帮助中国摘掉“贫油国”的帽子
中国的能源安全
中国能源供需特点
石油供需与我国能源安全
煤炭开发利用与我国能源安全
我国未来能源需求与能源安全
我国未来的能源
消费特点
保障我国未来能源安全的主要措施
我国煤炭资源现状
煤炭供需空间错位
及产生的影响
我国能源安全战略
我国石油供求变化
战略性矿产资源
我国能源供需特点
第二章 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
1、我国大力发展可控核聚变技术的直接目的是(  )
A.促进经济发展 B.增加能源供给方式
C.增加新的就业岗位 D.改善生态环境
2、未来我国可控核聚变技术可以广泛应用的工业部门是(  )
A.纺织工业 B.家具制造业
C.航天工业 D.水产品加工业
课 堂 练 习
2020年12月4日,我国新一代可控核聚变研究装置“中国环流器二号M”(HL-2M)在成都正式建成放电,其性能超出了中国同类装置的2倍以上,为保障我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做出重大贡献。下图为该装置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B
C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地下盐穴众多,附近有西气东输干线经过。2018年,储气量达1.5亿立方米的首个大型地下盐穴储气项目在金坛建库,项目采用多个井口位于同一井场的“丛井建库”方式。下图示意直井建库(单个矿井单用一个井场)和丛井建库两种方式。据此完成3~4题
课 堂 练 习
3、金坛区建设地下盐穴储气库的主要作用是(  )
A.保障我国东部能源资源安全
B.调节能源供应时间
C.优化我国东部能源消费结构
D.调节能源需求空间
4、与直井建库相比,金坛区的丛井建库(  )
A.使用更加便捷   B.节省建设土地
C.增大储气空间   D.提高天然气品质
B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