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司马光 课件 (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4.司马光 课件 (共2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07 20:28: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司 马 光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同学们会背三字经吗?我们一起来背一背: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
大家先来看这幅图上画了什么?
《司马光砸缸》
有一次,司马光跟小伙伴们在院子里玩。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没顶了。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也得救了。
文言文:古代人写的文章。也说古文。和现代文的朗读、表达方式不同。
活动一: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读连贯。
独立完成后,生生互读,纠正错误读音。
展示一:师生展示,其他同学认真倾听,质疑,补充或纠错。
读通——赏古文之音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一读:读正确,读通顺,读连贯
二读:读出停顿,不能读断,藕断丝连
活动二:
组内互助,试着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古文的意思。
【提示:结合注释、插图和联系上下文等方法,先说说每句话的意思,再试着连起来说一说古文的意思。】
展示二:小组展示,其他同学认真倾听,质疑,补充或纠错。
读懂——知古文之意
分别理解句子的含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庭:庭院 。 瓮:盛物的陶器,口小肚大。
跌:倒。 没:淹没。
句意:一群孩子在庭院里玩耍,一个孩子登到瓮上,一不小心掉进水里。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皆:全、都。 弃:丢弃、离开。
光:司马光 持: 拿。 迸:涌出。
句意:大家都被吓跑了,司马光拿石头用力把瓮砸破,水流出来,小孩儿得救了。
活动三:
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提示:用“__”勾画相关句子,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语,再说说自己的体会。】
读透——悟古文之情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
怎样演?
1.分角色
2.有动作
3.有语言
“古人不古”,司马光聪明机智、遇事沉着冷静的形象,自然而然,跃然纸上。
好一个遇事沉着冷静,聪明机智的司马光,让我们带着对司马光的敬佩之情,再美美的读一遍,这一遍老师给大家配上音乐,一定要读出读文的韵味来。
《司马光好学》
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 “ 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
课外拓展,丰富积累
司马光,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推荐阅读:
24 司马光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
聪明 沉着 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