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选必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政治制度
国家、民族关系
社会管理
选必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政治制度
国家、民族关系
社会管理
选必二:经济与社会生活
生产力
生产关系
生产方式
上层建筑
=
经济基础
+
经济:对社会物质的管理,人们的经济活动包括人类的生产、储蓄、交换、分配等活动。
社会生活:广义上包括整个社会物质的和精神的活动;狭义的是人们物质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
农
工
商
住
行
医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选必二: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第三单元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第五单元 交通与
社会变迁
第六单元 医疗与
公共卫生
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古代农业产生及区域特色
1、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2、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近代农业交流及影响
3、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现代农业的进步
农
一、农业的出现与影响——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
一、农业的出现与影响——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
1、旧石器时代——“攫取经济”
(1)食物结构:
采集、渔猎现成的动植物为主;(食物采集者)
(2)使用工具:
打制石器、木器、骨器;
(3)生活方式:
①会使用天然火取暖、烧烤;
②经常迁徙;
女性生育和抚养后代并采集大部分食物(母系氏族);
在人类的早期社会中,女性作为母亲,作为年轻后代的唯一确切知道的亲长,与此同时,采集往往比渔猎更稳定,获得的食物更多,因此,她们享有高度的敬重和威望,这种敬重和威望使女性在族群中达到了完全的统治。
上古八姓
姬、姜、嬴、姚、
姒(sì)、姞(jí)
妘(yún)、
妫(guī)、
(4)族群关系:
一、农业的出现与影响——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
2、新石器时代(大约1万年前,原始农耕和畜牧出现)
(1)食物结构:
驯化野生动植物;(食物生产者)
(2)使用工具:
磨制石器、骨器;
(3)生活方式:
定居生活;
男性开始在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女性从事家庭副业;
(4)族群关系:
1、旧石器时代——“攫取经济”
(1)食物结构:
采集、渔猎现成的动植物为主;(食物采集者)
(2)使用工具:
打制石器、木器、骨器;
(3)生活方式:
①会使用天然火取暖、烧烤;
②经常迁徙;
女性生育和抚养后代并采集大部分食物(母系氏族);
(4)族群关系:
一、农业的出现与影响——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
3、农业革命的意义
同样是1平方英里的土地,种植作物能养活的人口要比采集食物所能养活的人口多得多。因此,人类总人口在距今1万年至两千年的8000年中,从532万直线上升到1亿3千万。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1)农业的出现是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第一次革命。人类开始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初步改变了纯粹依赖自然资源的状况。农业生产增加了人类的食物供应,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加速了人口的增长;
一、农业的出现与影响——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
3、农业革命的意义
有了原始农业,食物来源更丰富了,人们有条件从事副业,如家畜饲养、原始手工业等。由于人们从事农业生产,且生活有了保障,在一定程度上要附着于土地,所以人们不必总是随着动、植物资源的变化而漂泊流徙,所以人们开始过着相对定居的生活。
——阎万英、尹英华《中国农业发展史》
(2)农业的出现促进了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从迁徙过渡到定居,形成聚落;一部分人开始专门从事手工业劳动;原始音乐、文学和宗教因为精神的需要而产生;
一、农业的出现与影响——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
3、农业革命的意义
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人们开始对日月星辰的活动、对水土的特点、气候现象进行观察,积累经验,从而产生初步的天文地理和数学知识,把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
(3)农业的出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天文历法获得较快的发展,数学和其他相关学科也逐渐发展起来;
古埃及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
二、农业发展的概况与特色——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1、四大古代农业文明的兴起条件
两河流域
尼罗河流域
黄河、长江流域
印度河、恒河流域
请指出四大古代农耕文明的诞生地及其名称,并分析兴起的条件?
古巴比伦
古埃及
中国
古印度
②统治者重视修建水利工程。
①大河沿岸,农业灌溉便利。
③气候湿润,适合农业发展。
地区 原始农耕 原始畜牧
西亚
东亚
美洲
小亚细亚半岛是小麦、大麦原产地
距今9000年前,饲养绵羊、山羊
黄河中上游:粟的发源地
长江中下游: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
距今8500年前,贾湖居民饲养猪。
后来,河姆渡居民饲养猪、狗
中美洲:玉米、甘薯的原产地
距今6万年前,南美洲印第安人驯化骆马
从世界范围来看,农耕主要起源于西亚、东亚、中美洲。
2、四大古代农业文明的特色
二、农业发展的概况与特色——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三、农业出现的意义——生产关系的变化
请运用唯物史观,结合史实分析农业的诞生给人类文明带来的影响?
男子在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女子退居从属地位。
生产力发展,出现剩余产品,首领利用权力形成私有财产。
自由人(富人、穷人)、奴隶,阶级划分产生。
调节阶级之间利益冲突的强制机关出现,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社会关系变化
贫富分化出现
自由民与奴隶
阶级的产生
国家的诞生
战争使军事首领地位上升,权力加强,战俘被变成奴隶。
1.(2020·全国Ⅰ卷高考·26)北宋时,宋真宗派人到福建取得占城稻三万斛,令江淮两浙诸路种植,后扩大到北方诸路;宋仁宗时,大、小麦被推广到广南东路惠州等地。南宋时,“四川田土,无不种麦”。这说明宋代
A.土地利用效率提高 B.发明翻车提高了生产力
C.区域经济发展均衡 D.民众饮食结构根本改变
A
中国是大豆的故乡,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大豆的记载。先秦时期,大豆栽培主要是在黄河中游地区,“豆饭”是人们的重要食物。《齐民要术》通过总结劳动人民长期的实践经验,认识到大豆对于改良土壤的作用,主张大豆与其他作物轮种。唐宋时期的文献中都有朝廷调集大豆送至南方救灾、备种的记录,大豆的种植推广到江南及岭南……从古至今,各式各样的豆制品是中国人喜爱的食物,提供了人体所需的优质植物蛋白。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历史上种植利用大豆的特点。(8分)
特点:
①我国人民最早培育、驯化;
②种植范围从中原推广到南方,开发出各种豆制品;
③农书对劳动人民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推广;
④政府的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