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七律·长征课件(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5七律·长征课件(共1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07 20:17: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毛泽东
七律·长征
作者介绍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笔名子任。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代表作《矛盾论》《实践论》《论持久战》《沁园春·雪》等。
多音字

hénɡ(横向)(横七竖八)
hènɡ(蛮横)(飞来横祸)
ménɡ(蒙昧)(蒙受)
mēnɡ(蒙骗)(蒙头转向)

词语理解
万水千山:很多的山和水,形容路途艰难险阻。
逶迤: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弯弯曲曲延续不绝的样子。
磅礴:(气势)盛大;(气势)充满。
开颜:脸上现出高兴的样子。
本课的题目有什么特点?
题目包括了体裁和诗题两部分。
“七律”代表课文的体裁,“长征”就是诗的题目。
(1)仔细阅读诗句,画出红军长征时经
历的艰难。
(2)结合搜集的资料写写自己的批注。
1、会写本课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
学习目标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诗歌内容,感受红军藐视困难、不怕牺牲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和以苦为乐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七 律
是七言格律诗的简称。全诗共八行,每行七个字。2、4、6、8行一般押韵,第一行可押韵可不押韵。句内和句间要讲求平仄,中间四句按常规要对仗。
红军不怕( ),万水千山( )。
五岭( )腾细浪,乌蒙( )走泥丸。
金沙水拍( ),大渡桥横( )。
更喜岷山( ),三军过后( )。
远征难
只等闲
逶迤
磅礴
云崖暖
铁索寒
千里雪
尽开颜
作者采用先扬后抑的写法,先用“扬”的手法,展现其山势险峻。后用“抑”的手法展现其渺小,这抑扬之间更反衬出红军的伟大。
红军在长征途中经过了哪些大山?
五岭
乌蒙山
岷山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表达了红军渡过金沙江后的喜悦,又表现了夺取泸定桥的惊心动魄,足见红军的神勇无比。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扬抑之间更显出红军的伟大,可以看出红军战士藐视困难的英雄气概和战胜困难的大无畏精神。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暖”字表达了红军巧渡金沙江后欢快的心情。
   
“寒”字让我体会到红军夺取泸定桥时的惊心动魄。
翻越了大雪山,即将进入陕北胜利大会师,红军战略大转移的目标基本实现,此时作者内心是什么感受?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中心思想
这首诗生动地概述了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热情洋溢地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课后作业
1.抄写《七律·长征》
2.阅读“阅读链接”——《菩萨蛮·大柏地》,再一次
感受红军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搜集毛泽东的其他诗词或有关长征的其他作品,细读
鉴赏,领略诗境。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