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一2023学年度下期期末学业水平阶段性监测
高一物理
说明:本试卷分为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
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43分)
一、单项选择题(题中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选正确得4分,选错
得0分,共28分)
1.关于曲线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变速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
B.速度一定在变化,加速度也一定在变化
C.某点速度方向沿曲线在该点的切线方向
D.合力方向一定垂直于速度方向
2.某地举行划船活动,每只小船都从A点开始渡河,假设船在静水中的速率相同,各处水流的速
度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左
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
A.所有小船都做曲线运动
水流方向
B.1号小船船头指向垂直于河岸,则渡河时间最短
A
C.2号小船船头指向垂直于河岸,则渡河位移最短
77777777771777777777777777777
D.3号小船船头指向偏向上游,则小船一定能到达正对岸B点
3.在工作中,无人机发挥了越来越重要作用。如图是某固定翼无人机
在目标上空高度为h的水平面内盘旋,做匀速圆周运动,测得与目标的
距离为s,无人机质量为m,巡航速度为v,所在地重力加速度为g。以下
说法正确的是()
A.无人机圆周运动的周期为2πs
目标
B.无人机匀速圆周运动过程中,竖直面内受重力、升力和向心力作用
高一物理第1页(共6页)
C.无人机获得升力大小等于mg
D.机翼与水平面的夹角0满足关系式:tanO=
gvs2-h2
4.质量为1kg的物体,在5个共点恒力作用下做匀速运动,现同时撤去大小分别是3N和5N的两个
恒力,其余3个恒力保持不变.关于此后该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可能做加速度大小是6m/s的匀速圆周运动
B.可能做加速度大小是8m/s的匀变速曲线运动
C.可能做加速度大小是1m/s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D.可能做加速度大小是9m/s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5.一电动摩托车在平直的公路上由静止启动,其运动的速度v与时间的关系如图甲所示,图乙表
示电动摩托车牵引力的功率P与时间的关系。设电动摩托车在运动过程中所受阻力为车(包括驾
驶员)总重力的k倍,在18s末电动摩托车的速度恰好达到最大。已知电动摩托车(包括驾驶员)
总质量m=200kg,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到18s内电动摩托车一直匀加速运动
/m/s)
◆P/×103W
10
B.k=0.4
C.0到8s内,电动摩托车的牵引力为800N
18s0
D.8s到18s过程中,电动摩托车牵引力做功8×10kJ
图甲
图乙
6.如图所示,以相同大小的初速度将物体从同一水平面分别竖直上抛、斜上抛、沿光滑斜面
(足够长)上滑,三种情况下,物体达到的最大高度分别为h,、h,和h,不计空气阻力,则正确
的是(
A.h=h,>h
B.h,=h2
C.h,=h3>h2
D.h=h7.如图所示,与水平面成0=30°角的传送带以v=2m/s的速度顺时针运行,质量为m=1kg的小
物块以初速度y。=4s从底部滑上传送带,物块恰好能到达传送带顶端。已知物块与传送带间的
动摩擦因数为r=9,取重力加速度g=10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传送带从底端到顶端的长度为1m
B.物体在传送带上向上运动的时间为0.5s
C.物体与传送带摩擦产生的热量为3.75J
D.物块在传送带上留下的划痕长度为1.25m
高一物理第2页(共6页)2022-2023学年度下期高一物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8
10
B
D
B
AC
AB
ABD
二、实验题
11、(每空2分)(1)g(1-c0s9)m(2)
2t2
2gL
12、(1)BD(2分);(3)0.05(2分);1.25(2分);(-2.5cm,-0.3125cm)(3分)
13、(1)根据功的公式形F1cosa=6×9J=54J。
3分
(2)力F在3s内对物体做功的平均功率P”54W=18W。3分
(3)3s末的瞬时速度为%1空6解得6/8,
2分
则3s末的瞬时功率PF=6X6W=36W。
2分
14、(1)由题意可得:e=
c0s600
=4m/s
(1
C→D,由动能定理可得:
1
,21
mgR(1-cos60)=mvp-
m2
…(2)
由(1)、(2)可得:vo=2W5m/s
(3)
在D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N-m8=m公2
…(4)
R
由(3)、(4)可得:N=60N
…(5)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得:物块对轨道的压力大小N'=N=60N,方向竖直向下。(6)
(2)物块滑上长木板后,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对物块:-mg=ma1
…(7)
对木板:mg=Ma2
.(8
由(6)、(7)可得:41=-3m/s2,a2=1m/s2(9)
当物块刚好不滑出木板时,有:
Vp +at at
(10
w+2a--2
(11)
由(8)(9)(10)可得:L=3.75m
.(12)
即要使物块不从木板上滑下,木板的长度至少要为3.75m
(2)式(4式)每式2分,其余每式1分
15、(1)滑块与木板取得相同的速度前,对滑块和木板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别有
umg ma
1分
Lmg +i(m+M)g Ma
2分
解得a=2m/s21分,
a2=7m/s2
1分
(2)设经过t时间两者速度相等,根据运动学规律有,a4=v-a24
1分
解得t=ls
此时两者的共同速度为=a4=2m/s
到达共同速度前,滑块的位移分别为:=生=1m
1分
2
木板的位移,为=y+4=5.5m
1分
2
两者相对位移为△x=x2-x=4.5m
1分
到达共同速度后,假设两者可以以相同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凸(m+Mg=(m+M)a
解得a=4m/s2
1分
此时滑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f=ma=4N>4mg=2N
1分
即假设不成立,
所以到达共同速度后两者做加速度不同的匀减速运动,
对滑块有hmg=ma,
1分
对木板4(m+M)g-hmg=Ma4,
1分
解得a=2m/s2,a4=5m/s2
易知木板先停止运动,从达到共速到各自停下的过程中,
滑块的位移为为=
二1m,
203
1分
木板的位移为x,=片=0.4n
-2a4
1分
两者相对位移为△x2=为3-x4=0.6m
1分
根据功能关系可得2=4mg(△x+△x2)=10.2J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