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专题四《听听那冷雨》教案 苏教版必修2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 专题四《听听那冷雨》教案 苏教版必修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10-22 20:13: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听听那冷雨》教案 苏教版必修2
【学习目标】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情感,把握文章主旨。
【重点难点】体会作者情感,把握文章主旨。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方法】:抛锚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乡愁》朗读(幻灯1)
二、找抒情主人公,理解本文的行文思路
1971年,20多年没有回过大陆的余光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思乡情切,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赋诗一首,写完后,诗人热泪盈眶,沉吟良久,这就是被海外游子不断传唱的《乡愁》。时隔三年,也就是1974,余光中还是在台北厦门街的那所老宅内,又写下了一篇散文《听听那冷雨》(幻灯2)
这篇文章,大家已经预习了,第一遍读此文,感觉怎么样?
唉,老师也深有同感,记得那会预习《荷塘月色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一下子就找到了抒情主人公“我”(我悄悄地披了大衫、但我以为——、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可这篇文章老师真的找了很长时间,我们同学是否找到了?
嗯,我们的理解是一样的,唉,作者为什么会选择第三人称“他”呢?这个问题呀,我们暂时放一放,课后大家好好思考,下节课交流。
那大家心里比较容易接受第几人称?
好,那我们暂且先把“他”换成“我”,代入到文章,就像古文翻译补充省略主语一样,其中第一段详细点。
学生代入
学生读一读
这样一来,作者的行程活动是不是就清晰了,那文章的行文思路是不是就出来了
同学说
老师点评:同学们说的都很好,作者从春寒料峭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现实起笔,经过时空交错的回忆,到文章结尾处又重新回到了那淋淋漓漓、淅淅沥沥的现实,那作者到底回忆了、想了哪些东西呢?接下来,我们就具体看文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
③在听雨的过程中,作者想到了什么呢?
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的那一块土地(第1段)
江南的杏花春雨,叫赤县神州的那片土地(第2段)
领略“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的境界,仍须回中国(第4段)
瓦屋听雨,回忆的音乐(第7-10段)
公寓时代的台北没有音韵的雨季,黑白的默片(第11段)
(这都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乡思、乡愁(展示幻灯片6)
中国美丽的方块字(第2段)
宋代米芾父子的山水画(第4段)
南宋词人蒋捷的《虞美人·听雨》(第5段)
王禹偁的听雨竹楼《黄冈竹楼记(第6段)
(这都是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对中国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向往、热爱、眷恋、思慕
2、师问:我们班也有很多住宿生,每个星期回去一次,某某同学,你觉得你的想家和他的想家一样吗?
其实余光中先生曾多次在多个场合表明自己的“乡愁情结”
(展示幻灯片7)学生齐读
师说:是啊,对一个已远离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祖国25年,却又时时刻刻想着自己祖国、想着祖国文化的“东方赤子”来说,当瓦的音乐成了绝响,美丽的灰蝴蝶飞入了历史的记忆,此时的他真的又情何以堪(师生齐读11和12节),我们一起读文章的11和12两节,思考其中蕴含着作者哪些具体的情感内涵?
生说
老师引导、点评
现在,再来理解大家的第四个问题,是不是容易点呢?
④作者为什么听到的是“冷”雨呢?
(1)突出在春寒料峭里的雨给人的外在的实在的感受。(表层)
(2)表现作者远离大陆内心产生的凄凉。(深层)
四、概括文章主旨
师问:文章欣赏到这,我们能不能在预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完善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展示幻灯片8)(小组讨论、班级交流)(老师展示幻灯片9)
通过对台湾春寒料峭中漫长雨季的细腻描写,真切地勾画出一个在冷雨中孑然独行的白发游子的形象;
委婉地传达出一个漂泊他乡者浓重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一个远离故土的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的深情依恋和赞美;
一个热爱传统文化的知识分子对古文明渐渐消散的惆怅
( http: / / www.21cnjy.com )……
四、结束语
一切景语皆情语,余光中先生用一场冷雨向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们展示了他内心凄凉而缠绵的思乡之情,也许我们还末曾真正离开过家,未曾体验过余光中先生的痛苦与辛酸,但我们却仍可以感受着他的感受,相思着他的相思。他满怀的愁绪可曾勾起你的一丝感伤呢?其实,人人心中都有冷雨,比如说,“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是李煜心中的冷雨,表达了深切的亡国之恨;“十年生死两茫茫”是苏轼心中的冷雨,表达了他对妻子深深的悼念之情;而“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是辛弃疾心中的冷雨,抒发的是他心中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那么,你心中的冷雨又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