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主义》教案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的思想内涵,理解“拿来主义”的实质;
2、明确作者的论证思路,学会运用例证法、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
3、联系现实,理解学习本文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难点:
1、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掌握各种论证方法;
2、充分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理解“拿来主义”的实质意义。
教学方法:
讲授法、朗读品味法、讨论点拨法、创设情境法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鲁迅弃医从文的故事。
二、作者简介
鲁迅生平作品;周氏三兄弟;鲁迅与朱安、许广平之间的爱情故事
三、字词
1.下列加点词语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
A.孱头 ( càn ) 国粹 (cuì ) 残羹冷炙(zhì) 冠冕堂皇 (miǎn)
B.脑髓(suǐ) 譬如 ( pǐ ) 暴殄天物 (tiǎn) 暴戾恣睢 (suī)
C.自诩(xǔ) 玄虚(xián) 面面相觑 ( qù ) 揠苗助长 ( yà )
D.吝啬(sè) 蹩进(piē) 高屋建瓴 ( líng ) 分道扬镳 (biāo)
四、释题
1、本文名为“拿来主义”,那么你所理解的拿来主义是什么?(学生各抒己见)
2、你觉得这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
明确:杂文。杂文是一种文艺性政论文,主要指“五四”以来,以鲁迅为代表的那种精辟、犀利,带有浓烈的文艺色彩的议论文章。特点:1、短小、活泼、犀利、隽永。2、既有议论性,又有文艺性。3、题材广泛,形式多样。4、大中取小,小中见大。
五、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全文,思考:你认为“拿来主义”中“拿来”的对象是什么?作者在论述一个什么问题。
2、文中第几节第一次提到了“拿来主义”?
3、那么从第几节开始正式论述“拿来主义”?
4、据此,本文可分为哪两部分?
明确:8——10节是第二部分,那么第一部分应是(1——7节)。
5、为什么重点是“拿来主义”,却花大量篇幅来论述其他?前面7节到底讲到了什么?
六、深入探讨
多媒体展示排除法解题思路:
或A或B或C或D
非A
非B
非C
———————
所以D
朗读1——7节,思考:
1、如果一个题有若干个选项,而要证明其中某项正确,那么只要找出依据,否定其它所有的选项就行了——这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排除法。快速阅读《拿来主义》1——7段,把作者提供的所有“选项”一一找出来。
明确:①闭关主义 ②送去主义 ③听凭送来 ④自己来拿。
2、那么,什么是“闭关主义”呢?作者是怎么否定它的?
明确:“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就是“闭关主义”。作者用“给枪炮打破了大门”“又碰了一串钉子”予以否定。
闭关主义——实行不通(板书)
3、“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 ,作者这样说有依据吗?
明确:有。“先是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
(象征主义和中国戏曲中的虚实艺术区别)
这是什么论证方法?
明确:举例论证。
4、那么是怎样否定“送去主义”的呢?
明确:通过与尼采的类比,作者指出“送去主义”的危害——“当佳节大典之际”,我们的子孙“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也就是必沦为乞丐。
(尼采的超人哲学)
送去主义——沦为乞丐(板书)
5、“送来”的都是些什么东西?
明确:送来的“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
听凭送来——大受其害(板书)
6、这种“送来”的本质是什么呢?
明确:倾销商品和文化侵略。
7、模仿多媒体展示的排除法,归纳1——7段的论证思路。
明确:或闭关主义,或送去主义,或听凭送来,或自己来拿
闭关主义,实行不通
送去主义,沦为乞丐
听凭送来,大受其害
————————————
所以,要自己来拿
8、从整体上来看,该部分作者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明确:对比论证。先破后立。
8、1——7段论证的是什么问题?
明确:论证为什么要“拿来”。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回顾上节课内容。
二、探讨8——9节
这两节主要讲“怎样拿来”。
朗读第8——9节,思考:
1、(1)其中,“大宅子”比喻什么?
明确:“大宅子”比喻外国文化遗产。(这是比喻论证的方法)
(2)对待“大宅子”不同人有不同的态度,作者共举了哪几种人?他们对待“大宅子”的态度和方法如何?
明确:对待“大宅子”的态度和方法有:①孱头——徘徊不敢走进门 ②昏蛋——放一把火烧光 ③废物——欣欣然接受一切 ④拿来主义者——占有,挑选
2、联系“大宅子”这个比喻,说说前三种态度和方法究竟分别是什么意思。
明确:懦弱无能、害怕继承、拒绝借鉴的逃避主义;
盲目排斥的虚无主义;
崇洋媚外、主张“全盘西化”的投降主义。
3、那么作者肯定了拿来主义占有,挑选的做法,又运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呢?齐读第9节,作答。
明确:比喻论证。
4、都运用了哪些喻体呢?分别比喻什么?
明确:鱼翅——有害无益,要拿来使用。
鸦片——既有毒素,又有用处的,吸取使用它有用的方面,清除有害的方面;
烟枪烟灯、姨太太——根本上不需要的,原则上加以“毁灭”。
(姨太太是怎么回事)
5、作者运用这些比喻来证明拿来主义应该占有然后挑选,那么到底如何“占有,挑选呢”?齐读第10节,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明确: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即批判地继承。这种态度和方法同样适合于本国的文化遗产。
“拿来者”应具有的素质是什么?
填空:“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即“拿来”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限填两字)。(创新)
三、仿照1——7节的排除法,总结8——10节。(ppt填空)
明确:或逃避主义,或虚无主义,或投降主义,或批判继承
逃避主义是孱头
虚无主义是昏蛋
投降主义更是废物
————————————————
所以,对文化遗产要批判地继承
四、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34年6月4日。 “九·一八”事变之后,当时的国民政府从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方面奉行一条彻头彻尾的卖国投降路线。帝国主义除了践踏我国领土主权,疯狂掠夺我国经济资源,还用腐朽没落的西方文化腐蚀我国人民,进行军事、经济、文化侵略。
五、语言特色——讽刺、反语(在文中找一找相应的字、词、句)
六、你能否举出属于拿来主义的现实例子?
参考:1957年,何占豪考进上海音乐学院管弦系主修小提琴。那时,他们经常下乡演出,每次都拉外国曲目。何占豪慢慢发现,听他们拉琴的人越来越少。他开始思考,能不能用小提琴演奏出中国人喜闻乐见的音乐呢?于是,何占豪和丁芷诺、俞丽拿等6名同学成立了“小提琴民族化实验小组”。 起初,何占豪用越剧音调创作出了弦乐四重奏“小梁祝”,第一次尝试用西洋乐器演奏中国戏曲音乐。 1959年春天,作曲系的陈钢被派来与他合作。经过三个月的切磋琢磨,曲子终于完成了。有趣的是,当时曲子中并没有“化蝶”这一段,因为他们执着地认为新中国的年轻人不应该迷信。音乐学院领导听后哭笑不得,指出这是浪漫主义的一种创作手法。他们这才“放心”地把“化蝶”补出来,于是就有了今天长达26分钟、被誉为“我们中国自己的交响乐”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七、作业布置
运用本文先破后立的论证方法来阐述“朋友之间要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