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二 力 平 衡
教材分析
教法与学法
教学程序设计
板书设计
教
学
评
价
与
反
思
一 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2 学情分析
3 教学目标
4 重点难点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二力平衡》是北师大版初中八年级下册第七章《运动和力》的第五节的内容。
知识特点
本节教材使用学生最熟悉的,特征和规律最易于总结,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现象 ,来引导学生学习。
(一课时)
二力平衡是揭示力与运动关系的知识要点,是初中力学的一个重点,也是学生进行力与运动关系分析的基础。
学生只有理解了二力平衡的概念和规律后,才能解释生活、生产中的有关现象并获得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知识地位
2.学情分析
知识方面:
通前四节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力的概念、分类和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对力的知识有了科学的认识。
情感方面:
好奇心及求知欲很强,学习积极主动。
3.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二力平衡的概念和条件,并用其解释实际问题,培养交流、表达能力和观察思维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研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通过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阐述物理知识,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4.重点和难点
重点:
二力平衡的条件
难点:
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判断是否是平衡力
二 教法与学法
1 教法选择
观察讨论
建立概念
多媒体
小组讨论
突破难点
情景激学法
动手操作
思维拓展
加深理解
课外资源
2 学法指导
经历“一个过程” :经历一次完整的物理问题探究过程
发展“两种能力” :归纳总结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提供“三种机会” :观察、思考的机会,交流、合作的机会,成功的机会
三 教学程序设计
1 创设情景 引入新课(1min)
2 分析归纳 设置疑问(3min)
3 观察体验 尝试探究(20min)
4 讨论交流 归纳总结(6min)
5 课外资源 思维拓展(5min)
6 总结回顾 布置作业(3min)
1.创设情景 引入新课
苹果为什么能静止在桌面上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小汽车
2.分析归纳 设置疑问
N
G
牵引力
阻力
如果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只有两个,且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称二力平衡。
G
N
放在讲台上的粉笔盒
3.观察体验 尝试探究
设计活动:
提出问题:
1.此时木块受到的两个拉力的大小是什么关系?
2.两个力的方向是什么关系?木块能否静止?
3.把木块扭转一下,放手后木块还能平衡吗?
将学生5---6人一组自己进行探究:
观看二力平衡
动画,突破难点
4.讨论交流 归纳总结
讨论交流
汇报结果
补充引导
得出结论
二力平衡条件
同体
共线
等大
反向
5.课外资源 思维拓展
如何寻找不规则物体的重心?
用带有重垂线的挂钩,先挂物体上任意一点A,物体静止时由二力平衡知识可知,拉力、重力在一条直线上,重心也一定在直线上,沿线做直线AB。同上,作直线CD,两线交点即重心。
分析
关键:利用悬挂发寻找不规则物体的重心
★
.A
.B
.C
.D
6.总结回顾 布置作业
梳理知识结构
作业:课本41页,交流讨论
平衡状态:
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平衡力:
在描述运动的过程中事先选定的标准物体。
二力平衡:
如果物体只受两个力而处于平衡状态,这叫二力平衡。
四 板书设计
7.5二力平衡
一、平衡的描述 三、二力平衡的条件
1.平衡状态 1.同体
2.平衡力 2.等大
3.二力平衡 3.反向
4.共线
二、实验探究 四、作业
、
教学设计总结:
采用情景激学法和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
学生自主探索学习,参与知识形成的思维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