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北京海淀区高一检测)一些装有化学物质的容器上常贴有危险化学品的标志。盛装浓硫酸的运输槽应贴有的安全标志是( )
解析:选A。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属于腐蚀品。
下列对事故的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
A.如遇到电线着火,应该先关掉电闸
B.发现实验室中有大量的可燃性气体泄漏时,应立即开窗通风
C.不慎将稀盐酸溅到眼睛里,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D.不慎将少量浓硫酸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水冲洗,然后涂抹10%的NaOH溶液
解析:选D。D项,NaOH与浓硫酸反应放出大量热,且NaOH溶液具有腐蚀性,故不正确。
3.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为2KClO32KCl+3O2↑,反应后从剩余物中回收纯净的二氧化锰的操作顺序正确的是(已知MnO2为黑色难溶于水的固体)( )
A.溶解、过滤、蒸发、洗涤
B.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C.溶解、蒸发、洗涤、过滤
D.溶解、洗涤、过滤、加热
解析:选B。实验室制取O2反应后固体剩余物为KCl(易溶于水)和MnO2(难溶于水),因此可将混合物溶于水并过滤即可分离二者,而要求回收纯净的MnO2,所以对MnO2还需洗涤、干燥,故选B。
下列关于过滤操作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玻璃棒下端要靠在三层滤纸处
B.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多余部分要剪去,并用水润湿贴紧,不留气泡
C.过滤时将液体沿玻璃棒注入过滤器,并使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D.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解析:选C。A项,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处,不易使滤纸被捅破,正确;B项,可以保证液体不从漏斗与滤纸之间流过,正确;C项,部分液体会从漏斗与滤纸之间流过,错误;D项,使液体沿烧杯内壁流下,正确。
粗盐中除有钙离子、镁离子、硫酸根离子等可溶性杂质外,还含有泥沙等不溶性杂质。精盐是用粗盐提纯而得到的。通过教材中“粗盐的提纯”及你做过的该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1)实验室进行NaCl溶液蒸发时,一般有以下操作过程:
①放置酒精灯;②固定铁圈位置;③放上蒸发皿(蒸发皿中盛有NaCl溶液);④加热搅拌;⑤停止加热。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
(2)如何运用最简单的方法检验溶液中有S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有,应该如何除去S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粗盐经过溶解、过滤、除SO后的溶液中滴加饱和Na2CO3溶液,直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请问这步操作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实验室在组装仪器时所遵循的原则是自下而上,从左到右,故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①②③④⑤。
(2)由于SO可与Ba2+结合生成BaSO4白色沉淀,故可向溶液中加入可溶性钡盐,但要遵循不引入新杂质的原则。
(3)为了使杂质离子除净,所用试剂均应稍过量,加Na2CO3的目的是为了除去Ca2+、少量的Mg2+和过量的Ba2+。
答案:(1)①②③④⑤
(2)先加盐酸酸化,再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则说明含有SO 加适量BaCl2溶液,过滤
(3)除去Ca2+、少量的Mg2+及过量的B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