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市等3地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
物 理
本试卷共6页,15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 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 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 华中科技大学引力中心团队在引力常量的测量中作出了突出贡献,于2018年得到了当时最精确的引力常量G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G值与物体间的距离有关 B. G值是卡文迪什最先测量出来的
C. G值是牛顿最先测出的 D. G值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2. 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登陆月球是人类迈向宇宙的第一步。中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已启动,总目标是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若届时你登陆月球并站在月面不动,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你不再受到地球的引力
B. 月球对你的引力提供你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C. 你绕地球的运行速度比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小
D. 你绕地球的运行速度比地球同步卫星绕地球的运行速度大
3. 如图所示,人用手接触带电金属球后,人的头发会竖起散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的头发和金属球的电势相等 B. 人的头发由于静电感应而带电
C. 人的头发竖起散开说明电场线是真实存在的 D. 人的头发竖起散开,是金属球对头发的电场力造成的
4. 2023年5月28日,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客运飞机C919从上海虹桥飞抵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标志着中国造大飞机正式迈入商业运营阶段。若客机空中转弯时,在t时间内以恒定的速率沿圆弧路径飞行的路程为L,客机相对圆弧圆心转过的角度为,客机的质量为m,下列对客机转弯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转弯半径为L B. 转弯半径为
C. 客机所受向心力大小为 D. 客机所受向心力大小为
5. 如图所示,纸面有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纸面内平行四边形abcd的ab、cd边平行于电场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d点电场强度比b点电场强度大
B. a点电势比d点电势高
C. d点与c点、a点与b点的电势差满足
D. d点与a点、c点与b点的电势差满足
6. 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分别为、的金属小球都带正电,电荷量分别为、(),用两根长度相等的绝缘细线系于天花板上的O点,两球静止时,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现将两小球接触一下,然后分开,两球再次静止时,细线与竖直方向夹角均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7. 如图甲所示,是观察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的电路图,电源电动势为E。图乙是通过电流传感器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图中曲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大小为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乙是开关S接2时获得的
B. 开关接1和接2时流经R的电流方向不变
C. 若只减小图甲中R的阻值,其他不变,则a变小
D. 若只减小图甲中电源E的值,其他不变,则a变小
8. 在学校体育运动会铅球比赛项目中,某同学将一铅球两次投出的运动轨迹分别如图中曲线1、2所示。已知两次投掷中,铅球从同一高度以不同的角度出手,两次上升的最大高度相等,空气的阻力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铅球两次着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相等 B. 铅球两次着地时的速度相等
C. 铅球两次落地时的机械能相等 D. 铅球在空中运动过程中,重力两次做功的平均功率相等
9. 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内阻为,,,开关闭合后,电动机恰好正常工作。已知电动机的额定电压为5V,电动机的线圈的电阻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通过电动机线圈的电流为10A B. 通过电阻的电流为2A
C. 电动机输出的机械功率为50W D. 电源的输出功率为16W
10. 如图甲所示,固定在地面的直立光滑管内,一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下端固定在管底端,质量为m的小球(可视为质点)从弹簧上端h高处由静止释放。以小球开始下落的位置为原点,沿竖直向下建立坐标轴Ox,小球的加速度与其位置坐标x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弹簧始终处于竖直、且始终在弹性范围内,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 当时,小球的动能为
B. 当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
C. 若,则时,小球的动能为mgh
D. 若,则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1.(6分)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已知钩码质量为m,带遮光条的滑块总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
(1)用游标卡尺测遮光条的宽度d,读数如图乙所示,则遮光条的宽度______cm。
(2)打开气泵,待气流稳定后调节气垫导轨,直至看到导轨上的滑块能在短时间内保持静止,其目的是____________;
(3)现挂上钩码,将滑块移至图示位置,测出遮光条到光电门的距离L,然后开启气泵,由静止释放滑块,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挡光时间t,则滑块从静止释放至运动到光电门的过程中,若满足关系式______(用题中给出的字母表示),则可验证机械能守恒。
12.(11分)某实验小组选用以下器材,设计了如图1所示电路图,测量一电池组的电动势和内阻(电动势E约为3V,内阻r约为)
电流表(0~0.6A,内阻约)
电流表(0~300mA,内阻约)
电压表(0~3V,内阻约)
电压表(0~15V,内阻约)
滑动变阻器(,额定电流为1A)
定值电阻(阻值为)
开关S、导线若干
(1)为保证测量结果尽量准确,实验中,电流表应选用______,电压表应选用______;(选填器材符号)
(2)按图1连接电路,实验中调节滑动变阻器,发现电流表读数变化明显但电压表读数变化不明显,主要原因是______;
A. 电压表内阻太大 B. 电压表内阻太小 C. 待测电池内阻太小
(3)仍使用所选实验器材,重新设计实验电路图,解决(2)中出现的问题。请将电路图画在虚线框中,并标注各元件的符号。
(4)按新设计的电路图重做实验,得到了多组电压表读数U和对应的电流表读数I,并作出图像,如图2所示。根据图像可得电池组的电动势为______V,内阻为______。(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13.(10分)如图所示,是一段长为L、祖细均匀的金属直导体,当导体两端加上恒定电压时,导体内部即建立起恒定的匀强电场,此时流经导体的电流大小为I。已知导体中电量为e的自由电子受到恒定电场对它的作用力大小为F。
(1)求导体的电阻。
(2)若在一段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为q,求这段时间内导体产生的电热。
14.(15分)如图所示,倾斜直轨道AB与光滑圆弧轨道BCD相切于B点,CD为圆弧轨道的直径且垂直于水平地面,O为圆心,半径BO与CO夹角为,整个轨道固定在竖直面内。质量为的小滑块从A点由静止释放,先后经过B、C、D点,最后打在直轨道上。已知A、B间距,滑块与直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圆弧半径,重力加速度g取。
(1)求滑块运动到B点时的动能;
(2)求滑块经过D点时,圆弧轨道对滑块的弹力大小F;(结果可保留根号)
(3)改变滑块在直轨道上的释放位置,使滑块始终不脱离轨道,求滑块在直线轨道上运动的最大路程。
15.(18分)如图所示,真空中一对半径均为的圆形金属板A、B,圆心正对平行放置,A、B板分别与电压可调的恒压电源正极、负极相连。A板内侧圆心O点能向A板右侧各个方向均匀喷出带负电的微粒,微粒的速率均为,质量均为、电量均为。A、B板正对部分的电场可看成匀强电场,微粒重力和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力不计。
(1)若刚好所有带电微粒都不能达到B板,求A、B板间电压;
(2)若将A、B板分别与电源负极、正极连接,调节电源电压为,使从O点发射出的带电微粒都落在B板上半径为r的圆形区域内,求r与两板间距d的函数关系式;
(3)调节电源电压,当时,从O点发射出的带电微粒刚好能全部落在B板上,求微粒从O点运动到B板所用时间的范围。(取,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黄石市等3地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
物理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多选题少选得2分,有错选不得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A D C B D AD BD AC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11.(6分,每空2分)
(1)0.510 (2)将气垫导轨调至水平 (3)
12.(11分)
(1),(每空1分) (2)C(2分) (3)电路图如图(3分。其中接干路2分,其他1分;电表符号下标不作要求。)
(4)2.8,0.83(每空2分)
13.(10分)
解:(1)电子受到电场的作用力(1分)
由匀强电场的性质有(1分)
由欧姆定律有(1分)
由以上各式可得:(2分)
(2)由焦耳定律有(2分)
又有(1分)
由以上各式和(1)中结果可得:(2分)
14.(15分)
解:(1)滑块从静止释放至运动到B点,由动能定理有
(2分)
代入数据可得(2分)
(2)滑块从B点运动D点过程中,由动能定理有
(1分)
滑块在D点有:(2分)
解得(2分)
(3)设滑块释放点到B点的距离为,滑块从释放到圆弧轨道O点等高处过程中有
(2分)
滑块最终只在圆弧轨道上往返滑动,有
(2分)
解得(2分)
15.(18分)
(1)若微粒沿垂直A板方向射出,根据动能定理可得
(2分)
解得(2分)
(2)微粒垂直电场方向射出时,加速度大小为
(1分)
(1分)
垂直A板方向有(1分)
沿A板半径方向有(1分)
代入数据得(2分,其中d的范围1分)
(3)沿A板半径方向射出的微粒到达B板经历的时间最长,设为
有(1分)
解得(1分)
当,时,(1分)
设此时加速度大小为
(1分)
垂直于A板射出的微粒到达B板经历的时间最短,设为
(2分)
解得:(1分)
所以微粒从O点运动到B板所用时间的范围为:
(1分)
说明:13、14、15各题解法较多,可比照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