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乘法分配律》说课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乘法分配律》说课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4-10-24 14:12: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乘 法 分 配 律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一、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乘法分配律》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8-49页内容。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初步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乘法分配律,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节课内容的难点。乘法分配律是学生以后进行简便计算的前提和依据,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本节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材中呈现的步骤是:发现问题-提出假设-举例验证-归纳规律。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数学课程的基本性质与目的,我拟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通过观察、类比、归纳、验证、运用等方法深化和丰富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
2.渗透“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自主、主动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三、说学情
今天我们学习的乘法分配律是在已经掌握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运用这些定律使一些运算得到简便。四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观察、比较、分析、理解的能力,但运用能力不够,抽象概括能力不强,形象思维占主导,个人思维常受一些定势思维的干扰。对于复杂些的计算题,其理解、掌握还不够,有一定的难度。四、说教法学法
在设计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时,依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采用自主学习,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多思、多说、多练,使学生由被动的学习转为积极主动参与学习。
本节课以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为主,通过学生的探索性和挑战性,让学生多思、多说、多练、积极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结合学生实际解决问题,体现多样化算法运用贴磁砖作为情境导入教学活动比较算法,感受关联性,初步感受分配律对比算法,提练共性,运用多形式表现分配律呼应开头,结合实际体验,进一步感受分配律观察特征,初步
应用分配律观察特征,反向
应用分配律应用分配律解决问题结合图形理解
并应用分配律一共有多少块瓷砖?3×105×10+4×86×8+(4+6)×8(3+5)×10(6 + 4)×8 =6×8 + 4×8(3 + 5)×10 =3×10 + 5×10我们可以用a,b,c分别表示三个数,将上面的关系表示出来(a + b)×c =a×c+b×c你能用自己的方式表示上面的关系吗?2×( 6 + 5 ) = 2 × 6 + 5 〖 〗×( 25 + 7 )×4 = 25 ×4 ×7×4 〖 〗×35×9 + 35 = 35×( 9 + 1 ) = 350 〖 〗√ 填一填:840662278283240 做一做:103 × 3299 × 32= (100 + 3) ×32= 100 × 32 + 3×32= 3200 + 96= 3296= (100 - 1) ×32= 100 × 32 - 1×32= 3200 - 32= 3168(一)填一填:(10+7)×6=__×6+__×68×(125+9)=8×__+8×_7×48+7×52=__×(__+__)算一算(20+4)×2532×(200+3)38×29+389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