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课件(共6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4.1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课件(共6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7-08 00:33: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1张PPT)
第四章 区域发展战略
第一节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
自主预习·新知导学
合作探究·释疑解惑
地 理 实 践
课 堂 小 结
随 堂 训 练
结合实例,说明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课标定位
1.通过材料分析,了解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与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条件的关系,加强区域认知,提高综合思维能力
2.通过材料分析,判断城市形成与发展和交通运输之间的关系,理解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影响城市的兴衰,培养综合思维能力
3.通过案例分析,理解交通运输的发展对带状经济区域发展的推动作用,培养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能力
素养阐释
自主预习·新知导学
一、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1.交通运输:利用各种运输工具,使旅客、货物沿着特定路线实现空间位移的过程。
2.交通运输方式: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管道等。
3.交通运输特点:种类齐全,方便快捷,经济安全,形成了高速化、网络化的交通运输综合体系。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具有很强的空间集聚倾向。
4.意义:提高了运量,降低了运输成本,缩短了交通时间,增强了原材料、产品和人口的流动性;交通运输效率的提高,导致区域之间、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强化,人际交往日趋密切。
【思考感悟】 说一说现代交通的发展带给我们生活的便利。
提示:出行更加方便快捷,生活物资更加丰富,提供就业机会,方便地域之间文化交流等。
高效货运方式——集装箱运输
集装箱是按统一尺寸标准特制的金属货箱。将大小不等、难装卸、易损坏的货物装入集装箱,便于机械化装卸和多式联运,并可实行货物“门对门”运输服务。集装箱运输在保证货物安全、节约包装材料、简化包装和理货手续、提高运输效率、加快货物中转、降低运输成本以及改善劳动条件等方面都具有显著效果。
以重庆为例,根据不同运输方式的货运成本,并计入运输时间、贷款利息等因素,货值200万至1 000万美元的集装箱走“渝新欧”国际班列最为合算,货值不足200万美元的则适宜转往上海或广州后海运,货值超过1 000万美元的空运比较合算。
二、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交通运输与城市发展
1.古代水运地位突出,较大的城市多沿河流发展。
2.由于政治、经济、军事的需要,古代许多城市依托陆路交通发展。
3.铁路的修建,能够带动沿线城市迅速崛起,形成一些交通
枢纽城市。
4.一个地区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会给这个地区的城市格局带来很大影响。
(二)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
1.交通运输的发展,会对沿线地区产生重大影响,可提高可达性,强化区位优势,促进各种生产力要素的流动和集聚,形成经济带。
2.经济带:以交通干线为主轴,以沿途的大中城市为依托,以发达的产业为主体的带状经济区域。
【思考感悟】 北京与上海之间已有京沪高铁,国家在“十三五”规划中又重新规划了一条新的铁路——京沪高铁二线。两条铁路并不重合,现有京沪线经过蚌埠、南京、济南等城市,规划的京沪高铁二线连接了南通、泰州、临沂、潍坊、东营、黄骅等城市。
为什么要规划修建京沪高铁二线
提示:现有的京沪高铁线客运压力较大,为了缓解、分散南北向交通运输压力;新规划的京沪高铁二线更靠近沿海,沿海城市对铁路的需求非常大;修建京沪高铁二线能促进沿线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为了增强京津冀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和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三个国家经济战略协作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认识共建“一带一路”对于加强区域间联系的作用
“一带一路”内部区域差异明显,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共建“一带一路”推动构建开放、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已经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紧密相连。穿梭在亚欧大陆上的中欧班列,成为国际物流陆路运输的“大动脉”,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贸易畅通带来可靠高效的运力保障。
合作探究·释疑解惑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探究一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问题引领
战略构想中的第五亚欧大陆桥以深圳港为代表的广东沿海港口群为起点,经昆明横贯亚、欧、非21个国家,最终抵达荷兰鹿特丹港,全长约15 000千米,比通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的行程要短3 000千米左右,时间更是缩短一半。此陆运通道将成为我国继北部、中部之后,由南部沟通亚洲以及欧洲、非洲的又一便捷和安全的陆路国际大通道。
结合材料探究:
(1)相比于海上通道,第五亚欧大陆桥有哪些优势
(2)试分析规划建设第五亚欧大陆桥对我国西南地区的意义。
(3)简述修建中国境内昆明以西铁路线有哪些不利的自然条件。
答案:(1)货物运输连续性强;运输总量增加;运输时间缩短;安全性提高。
(2)增加了西南地区的出海通道;加强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南亚、西亚和欧洲的经济联系。
(3)①地质条件复杂,地震、滑坡等地质灾害多发;②穿越横断山区,地形起伏大;③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质基础不稳定;④沿途气候湿热,森林比较茂密。
归纳提升
1.交通运输线布局的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
(2)社会经济因素
2.影响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是决定性因素,自然因素是限制性因素,技术因素是保障性因素。
典型例题
2018年12月25日,全长约280千米,连接浙江省杭州市与安徽省黄山市的杭黄高铁正式开通运营。下图是杭黄高铁走向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因素中,与杭黄高铁选线关系密切的有(  )
①地形 ②气候 ③植被 ④城市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杭黄高铁开通运营后,产生的影响主要是(  )
A.缓解两地物资运输压力
B.加快安徽人口外出务工
C.减轻杭州市区交通压力
D.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
答案:(1)D (2)D
解析:第(1)题,杭黄高铁共设有多个站点,而交通线的主要作用就是连接聚落,所以该线路的走向受城市分布影响;从杭州至黄山,结合区域认知和沿线的森林公园可判断沿线地形多为低山丘陵,地形是该线路建设要重点考虑的因素。第(2)题,交通线运营后会对沿线经济起到带动作用,尤其是高铁客运线路,同时还可以减轻沿线的交通运输压力。杭黄高铁为省际客运专线,不能缓解两地物资运输压力,也不能缓解杭州市内交通运输压力;沿线旅游资源丰富,通车运营有利于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杭黄高铁虽有利于促进沿线人口流动,但加快安徽人口外出务工不属于主要影响。
探究二 交通运输与城市发展
问题引领
材料一 济宁位于京杭运河中段,即“水陆交会,南北冲要之区”和“控引江淮咽喉地带”,又是鲁西南政治、经济中心。到明代中叶,济宁就已发展成为繁华的商业城市,经明至清,济宁商业达到鼎盛。如今济宁以南河段仍可以通航。
材料二 山东省西南部地区分布图。
(1)明清时期,济宁市兴盛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明清以后,什么原因造成了济宁市发展逐渐缓慢,甚至停滞,在全国商业中的地位也明显下降
(3)当前,济宁市应如何利用京杭运河的优势发展经济
答案:(1)明清时期,京杭运河是全国主要的航运通道;济宁位于运河中段,交通位置优越;沿河城市人流、物流集中,济宁发展较快,逐渐兴盛。
(2)京杭运河淤塞;公路、铁路、海运交通运输方式发展;河运交通运输地位下降。
(3)依托京杭运河文化,建设历史文化名城,加快旅游业发展,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发展。
归纳提升
1.交通运输与聚落的形成
2.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影响聚落空间形态
3.交通运输与城镇分布
(1)交通运输对城镇分布及其发展变化的影响
(2)河流对城市选址的影响
河流对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具有运输、防御与供水等功能。其中就运输功能来看,城市区位类型有以下几种。
典型例题
京杭运河的开凿带动了沿线经济的发展,使德州段的运河、码头也更加繁荣。20世纪70年代末,京杭运河德州段因水源枯竭断航,德州航运局因此而解散。读德州市位置图,完成下列各题。
(1)德州段运河前期景象繁荣,后来却发展速度缓慢,其主要原因是(  )
A.矿产资源日趋枯竭
B.商人大量外迁
C.海运和铁路运输的出现
D.人口增长速度变慢,市场需求减少
(2)下列关于交通条件对德州市空间形态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德州城市空间形态南北扩展,京杭运河成为德州的唯一发展轴
B.京杭运河的变化不会影响德州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
C.德州可以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
D.京沪铁路的兴建可能引起德州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
答案:(1)C (2)D
解析:第(1)题,铁路等新的交通运输方式出现,运河的运输地位下降,造成德州后来发展缓慢;矿产资源没有枯竭,不是航运衰落的主要原因;商人大量外迁是航运地位下降的结果;德州并没有出现人口增长变慢和市场需求减少的现象。第(2)题,城市空间形态受交通线的影响程度很大,京杭运河的发展造成德州城市沿运河发展,德州空间形态南北扩展,图中京杭运河、铁路、漳卫新河都是德州的发展轴;京杭运河的地位会影响德州的兴衰,同时会影响德州城市空间形态;德州是随着京杭运河开凿发展起来的城市,不能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京沪铁路的兴建可能引起德州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
探究三 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
问题引领
材料一 城市群一般是以经济比较发达、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核心城市为中心,由若干个空间邻近、联系密切、功能互补和等级有序的周边城市共同组成。
材料二 以成渝城市群及交通线为增长极发展的成渝经济带将成为西部大开发的增长极和经济高地。下图为成渝城市群空间结构规划略图。
结合材料探究:
(1)成渝经济带属于哪一类经济带
(2)成渝经济带发展依托哪些交通
运输方式和交通枢纽
(3)为促进成渝经济带发展,
应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1)复合型经济带。
(2)交通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运(内河航运)。交通枢纽:成都、重庆、宜宾等。
(3)提升重庆、成都的核心功能;做强区域中心城市,培育中小城市,优化城市体系结构;促进核心城市的产业升级;增强城市群内部各级城市的产业分工协作,完善区域协同发展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城市群内部的互联互通。
归纳提升
交通运输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典型例题
下图为高速铁路建成前后的城市时间距离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高铁建设对城市发展的主要影响表现在(  )
A.城市间的距离缩短
B.城市内部时间距离缩短
C.城市服务范围扩大
D.城市内部交通更加拥堵
(2)若该区域因交通线建设发展成为沿路型经济带,最有可能发展为区域核心城市的是(  )
A.甲城 B.乙城
C.丙城 D.丁城
答案:(1)C (2)B
解析:第(1)题,交通线建设会提高运输效率和人们的出行效率,高铁的建设会缩短城市之间、区域之间的交通时间,而不是距离;交通运输方式提速可以扩大城市的服务范围;高铁连接两城市而建,对城市内部交通影响不大。第(2)题,高铁交通线建成后,乙、丁两城市的服务范围扩大;而乙城市的城际轨道交通更为便利,将有可能发展为区域核心城市。
地 理 实 践
暑假期间,你的同桌小明打算去山东淄博、曲阜进行为期一周的齐鲁文化研学旅行,请你帮助小明规划往返及研学期间的线路,并说明其间会涉及哪些交通运输方式。
课 堂 小 结
随 堂 训 练
2015年12月30日,海南环岛高铁西段开通运营,与2010年12月开通运营的海南环岛高铁东段实现连通。这标志着全球首条环岛高铁全线贯通,旅客乘高铁环游海南岛成为现实。读图,完成1~2题。
1.与公路运输相比,铁路运输的突出特点是(  )
①运输量大 ②运费低 ③连续性好 ④灵活性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海南环岛高铁开通运营对区域的有利影响是(  )
A.缩短区域间的时间距离
B.彻底改变区域农业结构
C.促进该岛屿与外界交流
D.促进该岛屿与全国的交通联系
答案:1.A 2.A
解析:第1题,与公路运输相比,铁路运输的突出特点是运输量大、运费低、连续性好。第2题,海南环岛高铁开通运营,会促进岛屿内部交通发展,可以缩短区域间的时间距离,促进岛屿内部的交流。交通发展无法彻底改变区域农业结构。
在古代,我国主要的交通工具是南船北马。据此完成3~4题。
3.下列关于我国古代聚落分布与形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方聚落多沿陆路干道呈带状分布
B.南方聚落多沿河流呈团块状分布
C.北方聚落往往在陆路干道附近形成
D.北方没有沿河设置的城市
4.古代我国南方聚落多临水分布,主要是为了(  )
①方便取水 ②利于航行 ③军事防御 ④利于城市规划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3.C 4.A
解析:第3题,我国古代北方聚落多沿陆路干道呈团块状分布;南方聚落多沿河流呈带状分布;北方也有沿河分布城市,只是数量较少。第4题,南方聚落临水分布主要考虑方便获取生活用水、方便水路交通和防御外来侵略,古代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临水布局聚落会增加城市规划难度。
5.为了使中心城区与滨海新区核心区间的客运交通更加便捷,天津市实现了津滨轻轨与市内地铁的连通。这一变化体现了天津市轨道交通的(  )
A.高速化 B.网络化
C.大型化 D.专业化
答案:B
解析:从题中所述的“实现了津滨轻轨与市内地铁的连通”可以判断不同交通方式之间相互配合,实现了联运。这一变化体现了天津市轨道交通的网络化。
6.读安徽省阜阳市城区扩展图,其中箭头及①~④为其城区随时间扩展的方向及范围。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20世纪20年代,安徽阜阳城北商业贸易繁荣,原因是  河是对外通商口岸,说明    对城址的选择有很大影响。
(2)20世纪20年代后,商业中心移至三里河一带,原因是     ,说明城市的布局向      的位置移动。
(3)20世纪70年代后,淮南铁路、京九铁路相继建成,阜阳成为重要的       城市,火车站附近形成河东   区和    区。
(4)阜阳对外通商口岸先后发生了三次重大变迁,说明交通因素对               的影响。
答案:(1)泉 河流
(2)泉河淤塞 交通便利
(3)铁路枢纽 工业 仓库
(4)城市空间地域形态和商业中心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