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预习自检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预习自检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77.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08 11:41: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预习自检卷-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共5小题)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口袋( dài) 捕捉( pǔ) 欢迎( yíng) 宽大( kuān)
B.傍晚( páng)冲毁( huǐ) 植物(zhí) 旅行(Iǔ)
C.离开(Ií) 登山(dēng)水壶(hú) 指针( zhēng)
D.得到( dé) 水滴(dī) 帐篷( zhàng)晒太阳( shài)
2.下面词语搭配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发动机器 B.淹没庄稼 C.灌溉房屋 D.冲毁房屋
3.“小溪泛尽却山行”中的“尽”的意思是(  )
A.尽头 B.全部用完 C.死亡
4.“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读了这个句子,下面想象画面不合理的一位同学是(  )
A.龙一鸣(花儿穿着漂亮的花瓣裙,摆着各种造型,献上最美的舞姿。)
B.苹苹(有的花儿比较害羞,抿着嘴巴;有的花儿比较调皮,已经把衣服给挤丢了!)
C.依依(他们一朵紧挨着一朵,一串挨着一串,似乎还听到他们嘻嘻的笑声。)
D.淘淘(太阳高照,蝴蝶和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
5.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词语都是少数民族的名称。
B.泰戈尔是英国著名诗人,《花的学校》一课选自他的散文诗集《新月集》。
C.《不懂就要问》一课的插图中的墙上挂的人物画像是孔子,孔子被称为“万世师表”。
D.在交流暑假生活中,我们应该选择有新鲜感的、别人可能感兴趣的内容讲。
二.填空题(共7小题)
6.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海参(cān shēn)     兴奋(xìng xīng)     舍得(shě shè)     浸湿(jìn jìng)     呢喃(ne ní)    
扎针(zhā zhá)     调走(tiáo diào)     烟斗(dǒu dòu)     挑战(tiǎo tiāo)     石磨(mò mó)    
7.照样子,写一写。
教 孝 (孝顺) 笛        
闻         怜        
泪         漂        
8.选词填空。
果然 突然 自然
(1)书中的道理,你们长大了   会知道的。
(2)我   没有猜错,这件好事真的是你做的。
(3)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   跑出来。
可爱 喜爱 敬爱
(4)他很懂事,经常帮助周围的小朋友,非常惹人   。
(5)同学们向   的老师问好。
(6)这就是我们   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
9.查字典,填空。
用部首查字法查找“刺”字,先查   部,再查   画;用音序查字法查找“刺”字,先查首字母   ,再查音节   。“刺”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用尖刻的话指摘、嘲笑;②尖锐像针的东西;③暗杀;④用有尖的东西穿进或杀伤。在“带刺的朋友”里,“刺”的意思是   ;在“刺破”里,“刺”的意思是   ;在“讽刺”里,“刺”的意思是   。(填序号)
10.(1)写反义词。
广阔—   
寒冷—   
黑暗—   
(2)写近义词。
雄奇—   
健康—   
宝贵—   
11.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A.(刚生产、宰杀或烹调的食物等)没有变质,也没有经过腌制、干制等;
B.(空气)经常流通,不含杂类气体;
C.(事物)出现不久;
D.新奇,稀罕。
(1)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    
(2)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新鲜事物层出不穷。    
(3)南山公园里的空气非常新鲜,每天在那儿散步的人非常多。    
(4)我第一次出国,感觉什么都新鲜。    
1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   。
(2)在    的非洲大沙漠中,在    的大海中,在    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
(3)童孙未解供耕织,   。
(4)花园里边    ,   ,   ,新鲜漂亮。
(5)临行密密缝,   。谁言寸草心,   。
三.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13.课内阅读。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1)文中加点的词语“朋友”包括   、   、   这三种动物。
(2)把画“ ”的句子中表示动作的词语用“〇”标注出来。
(3)下面选项中对语段中第三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说明鸟儿和蝴蝶也喜欢读书。
B.作者这样写更能突出我们的民族小学很美。
C.作者把鸟儿、蝴蝶当人来写,十分生动,突出了同学们读得认真、动听。
14.课外阅读。
孔子
孔子年轻的时候,对周礼的知识已经很熟悉了,可是他仍旧不断地努力钻研。
有一回,他去参加太庙里的祭(jì)祀(sì)典礼。由于是第一次参加典礼,他什么都觉得新奇有趣,见到每一项礼节、每一件祭物,都虚心地向内行人打听。有人嘲笑他:“谁说这个陬(zōu)邑(yì)大夫(孔子的父亲做过的官职)的后代懂得礼呢?瞧他这没完没了地问,大概什么也不懂。”孔子听了却很坦然:“不懂就问,这正是礼呀!”
祭祀结束后,人们要回家了,可他还抓住人家的袖子不放,非要问个明白才行,弄得人家都有些不耐烦了,便称他是“每事问”。孔子听见了心里还挺高兴哩。“每事问”怎么不好?难道不学不问还能从天上掉下知识来不成?就这样,执着的孔子很快对周礼达到了精通的地步,在他30岁的时候便有人专门向他学习周礼了。
(1)在文前的横线上填写一个形容词,最恰当的是    。
A.努力钻研
B.虚心打听
C.勤学好问
(2)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①孔子认为“每事问”是非常必要的,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的知识。    
②孔子知道“每事问”让人不耐烦后,就不再抓着别人问问题了。    
③孔子坚持“每事问”,后来才成为个对周礼精通的人。   
(3)这篇短文主要写了什么事?读了短文,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四.习作(共1小题)
15.写作。
请以《我的好朋友》为题,写一篇字数不少于300字的作文。
第一单元预习自检卷-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部编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5小题)
1.【解答】A.有误,“捕捉”的“捕”应读bǔ;
B.有误,“傍晚”的“傍”应读bàng;
C.有误,“指针”的“针”应读zhēn;
D.正确;
故选:D。
2.【解答】A、B、D搭配正确。
C.搭配不当,可改为“灌溉庄稼”。
故选:C。
3.【解答】“小溪泛尽却山行”出自宋代曾几的《三衢道中》,诗句的意思是: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尽”的意思是尽头。
故选:A。
4.【解答】例句是运用拟人的手法写花草的,A、B、C与其一致,D.想象画面不合理,写的是“蝴蝶和蜜蜂”。
故选:D。
5.【解答】根据积累可知,A、C、D正确,B.有误,泰戈尔印度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
故选:B。
二.填空题(共7小题)
6.【解答】参:[cān]加入在内。[shēn]中药名。[cēn][~差(cī)]长短不齐,如“~差(cī)不齐”、“~差(cī)错落”。[sān]古同“叁”,三的大写。故“海参”的“参”读音为shēn。
兴:[xīng]兴盛;流行。[xìng]兴致;兴趣。故“兴奋”的“兴”读音为xīng。
舍:shě舍弃:四~五入。~近求远。shè房屋:宿~.校~.故选“shě”。
呢:[ne]助词,用在句末,如“你干什么~.[ní]一种毛织物:~子。~绒。毛~.故选“ní”。
扎:zhā.刺:~针。~花。zā捆,缠束:~辫子。~腿。故选“zhā”。
调:[diào]乐曲;乐谱。[tiáo]搭配均匀,配合适当。[zhōu]朝,早晨。故“调走”的“调”读音为diào。
斗:[dòu]对打。[dǒu]中国市制容量单位。故“烟斗”的“斗”读音为dǒu。
挑:[tiāo]担,选择。[tiǎo]用细长的东西的一头把东西举起或弄起。故“挑战”的“挑”读音为tiǎo。
磨:[mó]折磨。[mò]把粮食弄碎的工具,通常是两个圆石盘做成的。故“石磨”的“磨”读音为mò。
故答案为:
shēn xīng shě jìn ní
zhā diào dǒu tiǎo mò
7.【解答】故答案为:
由 理由
耳 耳朵 令 命令
目 目光 票 车票
8.【解答】(1)自然:不经人力干预而自由发展。根据语义应选“自然”。
(2)果然:确实如此,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根据语义应选“果然”。
(3)突然:表示发生得很急促。根据语义应选“突然”。
(4)喜爱:指对某人或事物有好感或者产生兴趣。根据语义应选“喜爱”。
(5)敬爱:尊敬热爱。根据语义应选“敬爱”。
(6)可爱:令人喜爱。根据语义应选“可爱”。
故答案为:
(1)自然;
(2)果然;
(3)突然;
(4)喜爱;
(5)敬爱;
(6)可爱。
9.【解答】“刺”读“cì”。用部首查字法查找“刺”字,先查“刂”,再查“6”画;用音序查字法查找“刺”字,先查首字母“C”,再查音节“cì”。
“带刺的朋友”意思是身上长了尖锐像针的东西的朋友。“刺”的意思是尖锐像针的东西。故选②。
“刺破”的意思是用尖物刺透。故“刺”的意思是用有尖的东西穿进或杀伤。故选④。
“讽刺”的意思是用比喻、夸张等手法指责和嘲笑。故“刺”的意思是用尖刻的话指摘、嘲笑。故选①。
故答案为:
刂 6 C cì ②④①
10.【解答】(1)广阔:(面积、范围、领域)广大宽阔。反义词是:狭窄。
寒冷:指温度低,让人感到凉。反义词是:酷热。
黑暗:没有一点光亮。反义词是:光明。
(2)雄奇:雄伟奇特。近义词是:雄伟。
健康:(人体)生理机能正常,没有缺陷和疾病。近义词是:健壮。
宝贵:难得的,极富有价值的;值得重视的。近义词是:贵重。
故答案为:
(1)狭窄;
酷热;
光明;
(2)雄伟;
健壮;
贵重。
11.【解答】(1)句子中“新鲜”的意思是刚生产的,没有变质的。故选A;
(2)句子中“新鲜”指出现不久。故选C;
(3)句子中“新鲜”指(空气)经常流通,不含杂类气体。故选B;
(4)句子中“新鲜”意思是新奇,稀罕。故选D。
故答案为:
(1)A;
(2)C;
(3)B;
(4)D。
12.【解答】(1)选自萧红《祖父的园子》。
(2)选自出自《月是故乡明》。
(3)出自唐代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
(4)选自萧红《祖父的园子》。
(5)出自唐代孟郊的《游子吟》。
故答案为:
(1)就像在天上逛似的;
(2)平沙无垠 碧波万顷 巍峨雄奇;
(3)也傍桑阴学种瓜;
(4)明晃晃的 红的红 绿的绿;
(5)意恐迟迟归 报得三春晖。
三.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13.【解答】(1)考查了对文段内容的理解。“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通过这两句话可看出,当大家朗读课文时,鸟儿、蝴蝶和猴子都好奇地听着。所以“朋友”指的就是这三种动物。
(2)考查了对词语的理解。“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这句话中描写动作的词是“摇”“叫”“停”。
(3)考查了对句子的理解。短文中的第三句话“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在这句话中,看似描写的是鸟儿、蝴蝶和猴子好像在听同学们读课文,实质上是作者用这种拟人的方式来表现同学们读得认真、动听。
故答案为:
(1)鸟儿 蝴蝶 猴子
(2)摇 叫 停
(3)C
14.【解答】(1)考查了给文章加标题的能力。文章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不断地努力钻研周礼的故事,体现了孔子勤学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故题目应为:勤学好问的孔子。
(2)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从文中“‘每事问’怎么不好?难道不学不问还能从天上掉下知识来不成?”“执着的孔子很快对周礼达到了精通的地步”可知①正确,②错误,③正确。
(3)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和给人的启示或道理。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孔子的经历带给我们的启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执着,勤奋好学才能获得成功;
故答案为:
(1)C;
(2)①√;②×;③√。
(3)本文主要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不断地努力钻研周礼的故事。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执着,勤奋好学才能获得成功。
四.习作(共1小题)
15.【解答】范文
我的好朋友
  从小到大,不管是在幼儿园,还是在小学里,我们都会交到许多好朋友。有的渐渐淡忘,有的却难以忘怀。在我印象里,就有一个好朋友令我终生难忘!她叫彭天蕾,长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又淡又清秀的眉毛“挂”在额下,小小的鼻子下一张能说会道的樱桃小嘴,可爱极了!
她最大的优点就是宽容大度。
有一次,我们去公园玩。正漫步在小径上,一个小男孩正在滑冰,被石头绊了一下,撞上了我们。我躲得快,可彭天蕾被撞了一下,撞到了树桩上。膝盖上立刻裂开了一道口子,鲜血直流,她疼得“嗷嗷”叫。我见了,破口大骂道:“你这个小屁孩,眼睛瞎了吗?走路还不看路!”他爬起来,拍拍身上的灰尘,低着头说:“对不起,小姐姐,都是我做得不好,撞到了你们!”我听了,嚣张了起来:“对不起?谁都会说‘对不起’!说‘对不起’有用吗?你看她,膝盖上都裂开了一道口子,你能负责吗?”那个小男孩头低得更深了。这时,彭天蕾却对我说:“别这么凶!小男孩也是无意的!别怪他了!”说完,她又对小男孩说:“小弟弟,你先走吧!刚才你也摔跤了,有没有受伤呀?下次记得要小心一点儿!”小男孩高兴地说:“谢谢,小姐姐!我知道了!下次我一定会小心的!”说完,小男孩就跑走了。
瞧!这就是我的好朋友﹣﹣彭天蕾,她就是这样宽宏大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