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分班考基础知识重难点检测卷(二)-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
一、单选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凹凸(āo) 不屑(xiè) 要挟(xiá) 自愧弗如(fú)
B.即兴(jì) 鄙夷(bǐ) 比较( jiào) 信手拈来(niān)
C.蚁穴(xué) 追悼(dào) 憎恶(zēng) 锲而不舍(qiè)
D.讴歌(ōu) 徘徊(huái) 懵懂(méng) 见微知著(zhù)
2.下面一组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
A.通霄 小贩 觉察 摆摊儿
B.缺乏 防卸 幼稚 赤裸裸
C.抛弃 拔弄 寄托 腊八粥
D.依偎 侵袭 挪移 要不然
3.下列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组是( )。
A.传奇 传记 自传 传说
B.更正 更改 自力更生 三更半夜
C.水分分外 分针 非分之想
D.结实 结束 张灯结彩 开花结果
4.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是( )。
A.微风中摇曳(yè)着的花儿吐露着馥(fù)郁的芬芳。
B.我尴(gān)尬地拿着那张人场券(juàn),不知该怎么办。
C.我在这片荒芜(wú)的土地上既没有挨饿,也没有奄(yǎn)奄待毙。
D.这摆来摆去的是一个小蝎(xiē)子的尾巴,一动就要蛰(zhē)你。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采薇》选自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离骚》,也称“诗三百”。
B.《竹石》的作者是郑燮,作者借竹子表达了自己傲然独立、不随波逐流的高尚情操。
C.《十六年前的回忆》是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写的一篇回忆式的文章,采用第一人称叙述,并且运用了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
D.《匆匆》一文中,作者使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将时间的“匆匆”写得具体可感。
6.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大街小巷悬灯结彩,鞭炮声此起彼伏。
B.爸爸和儿时同桌相聚,客厅里不时传来他俩哄堂大笑的声音。
C.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就有可能发现真理。
D.人们的浅见和随心所欲的开发利用,使土地资源遭到惊人的破坏。
7.下列句子中成语、俗语或名言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考古学家的发现,使这件珍贵的文物能够重见天日。
B.有些话虽然听起来难受,但是:“忠言逆耳利于行”,实际对自己有好处。
C.奶奶出门丢了钱,妈妈安慰她:“您别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哇!”
D.每当作文无话可写时,小王就会有“读书需用意,一字值千金”的苦恼!
8.对引用名言的好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使文章辞藻华丽,吸引读者。
B.压缩语言,节省文字空间。
C.使表达的观点更有说服力。
D.开门见山,直接表明作者的观点。
9.尼尔斯变成小精灵后,雄鹅给他取了一个新的名字叫( )。
A.大拇指 B.小矮人 C.小不点 D.小精灵
10.把分句依次填入句子中的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
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 “的牵挂;幸福就是” ”的闲适: 幸福就是“ “的收获;幸福就是“ “的祝愿。
①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②春种一粒栗,秋收万颗子
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A.④②③① B.①④②③
C.④③②① D.①③②④
11.下列与“司空见惯"意思不相近的一项是( ).
A.不足为奇 B.熟视无睹 C.屡见不鲜 D.见所未见
12.下列加点的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泣涕零如雨(落下。)
B.纤纤擢素手(朴素。)
C.春城无处不飞花(指春天的京城。)
D.焜黄华叶衰(形容草木凋落枯黄的样子。)
1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一一风笋,空竹,口琴等。
B.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
C.“亲爱的猫味,你可得帮我的忙啊!”男孩说:“你没看见他把我变成什么样子了吗?”
D.鲁滨逊和《星期五》就出了船长,船长愉快地答应带他们回英国去。
14.下列诗句与民俗节日无关的一项是( )
A.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C.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D.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15.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书中的汤姆·索亚是一个热爱自由喜欢冒险的孩子。
B.沈从文的《腊八粥》一文中,等粥部分写得详细,喝粥部分写得简略。
C.《为人民服务》一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四个方面的内容:如何对待“死”,如何对待“批评",如何对待困难,如何对待“我们的队伍”里死去的同志。
D.在“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这两句诗中,兰花被赋予了人的品格和志向。
16.下列词语前后搭配都恰当的一项是( )
A.理解独特 声音清脆 技巧简线
B.群星闪烁 云彩呼啸 烟波浩渺
C.和睦相处 凝神谛听 争夺权力
D.绿树葱笼 展示财富 群星弥漫
17.下列句子中名言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相处的时间长了,我们自然就知道她的人品了。
B.老师经常用“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教导我们,要想文采出众,就得下苦功夫。
C.魏格纳在地质科学上做出的贡献远胜于他的老师,正所谓“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看来,我们要少读书,重要的是多听别人讲道理。
18.下列诗句中,具有对仗工整特点的一项是( )
A.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B.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C.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D.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19.下列诗句与《匆匆》一文所蕴含的哲理相同的一项是( )
A.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B.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C.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D.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20.对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比喻)
B.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对偶)
C.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反问)
D.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拟人)
二、填空题
21.读句子,看拼音,写生字。
(1)我zhòu 着眉看着被lín 湿的衣服,不停地āi 声叹气。
(2)jiǎo 洁的月光下,我看到了qī 息在树枝上的乌yā 。
22.查字典填空。
“爆”按部首查字法,先查 部,再查 画,读作: 。“爆”换偏旁可以组成相同读音的新字: 。
23.在横线上填上表示“看"的意思的词语。
(1)人们乘舟荡漾在西湖上, 着如画的美景,心旷神怡。
(2)陈毅的塑像刚落成,来 的人就很多。
(3)这里的书太多了,稍微 一下,得花半天的时间。
(4)宇航员在天际遨游时, 地球,发出由衷的感叹。
2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纸上得来终觉浅, 。
(2)过去的日子如 ,被 ,如 ,被 。
(3)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作司马迁的说过:人固 , , 。
(4)《将相和》这篇课文讲了 、 、 三个小故事,从中可以看出廉颇是一个 的人。
(5)在《穷人》一课里,最后有一句话:“你瞧,他们在这里啦。”这句话应读出什么感情?请从下面的答案中选择一个 。
悲伤 忧虑 欣喜 忐忑不安
25.根据语境,将下面文字空缺处应填词语的序号写在横线上。
走过春天,我们看到了 ;走过夏天,我们听到了 ;走过秋天,我们嗅到了 ;走过冬天,我们触到了 。我们在岁月的穿梭中成长,我们在家人的叮咛中长大。
A.白雪的冰凉 B.似锦的繁花
C.丰年的蛙声 D.甜蜜的果香
26.下面故事或人物分别出自哪部书?请写出书名,并写出作者。
西天取经:出自《 》作者:
曹操:出自《 》作者:
武松打虎:出自《 》作者:
贾宝玉:出自《 》作者:
27.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周易》中的“ ,变则通,通则久”和《淮南子》中的“苟利于民,不必生古;荷周于事, ”都是关于发展和创新的名言。
(2)《为人民服务》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三个方面的意思:一是树立“为 而死,别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二是正确对待 ,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三是搞好团结,克服困难,提高勇气,互相爱护,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3)《学弈》通过讲述弈秋教两个人下棋的事说明了在同样的条件下不同的 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告诉我们学习应 才能有所成就,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28.积累填空。
(1)语文是一本百科全书,在诵读学习中我们慢慢长大:望着天上的明月我们会诵读“ ,疑是地上霜。”;辞旧迎新时我们会吟诵:“ ,春风送暖入屠苏。”语文告诉我们很多道理:“树欲静而风不止, “阐述“百普孝为先"的道理:“青, ,而青于蓝。”告诉我们要不断超越:“ ,老大徒伤悲!”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
(2)“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选择节俭的生活,需“常将有日思无日, ”;新冠疫情突如其来,举国齐心协力,以人为本,选择行之有效的方法抗疫,真可谓“苟利于民, ;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3)爱国是曹植“捐躯赴国难, 。”的豪言壮语;是诸葛亮“ ,死而后已"的爱国情怀:是李纲“ ,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的坚定决心:是文天祥“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情怀;是鲁迅“ ,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的民族气节:是周恩来“ 而读书”的报国誓言。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2.【答案】D
3.【答案】B
4.【答案】B
5.【答案】A
6.【答案】B
7.【答案】D
8.【答案】C
9.【答案】A
10.【答案】D
11.【答案】D
12.【答案】B
13.【答案】B
14.【答案】A
15.【答案】D
16.【答案】C
17.【答案】D
18.【答案】B
19.【答案】D
20.【答案】C
21.【答案】(1)皱;淋;唉
(2)皎;栖;鸦
22.【答案】火;15;bào;曝
23.【答案】(1)欣赏
(2)瞻仰
(3)浏览
(4)遥望
24.【答案】(1)绝知此事要躬行
(2)轻烟;微风吹散了;薄雾;初阳蒸融了
(3)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4)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知错能改
(5)欣喜
25.【答案】B;C;D;A
26.【答案】西游记;吴承恩;三国演义;罗贯中;水浒传;施耐庵;红楼梦;曹雪芹
27.【答案】(1)穷则变;不必循旧
(2)人民利益;批评
(3)态度;专心致志
28.【答案】(1)床前明月光;竹声中一岁除;子欲养而亲不待;取之于蓝;少壮不努力
(2)莫待无时思有时;不必法古
(3)视死忽如归;鞠躬尽瘁;祖宗疆土;人生自古谁无死;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为中华之崛起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