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高二语文
2023.7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本试卷共10页。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
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一5题。
材料一
2022年12月,白鹩滩水电站全部机组投产发电,显示出我国大型水电工程建设从“中
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跨越。建设者们攻坚克难,创造了水电机组单机容量世界第一、无
压泄洪洞群规糢世界第一等6项纪录,将白鹓滩水电站打造成名副其实的超级工程。
大坝是水电枢纽工程的核心建筑。白鹤滩水电站大坝采用双曲拱坝的坝型,拱坝坝高
289米,相当于100层楼高,主体混凝土浇筑总量803万立方米,体积超过3个胡夫金字塔。
建设者在温控理论、混凝土原材料、施工工艺和养护维护等多个领域实现了突破。防止混凝
土由内外温度变化而产生温度裂缝,是大坝建设面临的普遍难题。,白鹤滩水电站用先进技
术筑成了“无缝大坝”。设计建设团队优化完善了大体积混凝土温控理论,在全坝使用低热
水泥混凝土,形成了一整套施工工法和工艺,为“无缝大坝”提供了坚实保障。大坝内部还埋
设了累计300万米长的冷却水管,借助1万多个传感器,运用物联网、云计算、智能控制等先
进技术,可以实现故障自我诊断、温度流量异常报警。在这套智能温控系统和智能混凝土运
输、浇筑成套设备的支持下,截至目前,坝体上没有发现一条温度裂缝。
如果说大坝是水电站的躯干,水电机组就是心脏。心脏够强,水能才可以充分、稳定地
转化成电能。白鹤海水电站就拥有一颗“大心脏”一16台单机容量达百万千瓦的水轮发
电机组。研制这一级别的水电机组没有先例可以参考,建设者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
牢牢掌握了核心技术。比如巨型转轮实现了“零配重”,不夸张地说用一根手指的力量就能
拨动巨大的转轮。转轮是决定发电机组能量转化的关键部件,为保证重达330吨的转轮不
出现质量偏心,设计者采取转轮全低氢焊接、三维模拟精准确定等措施实现了“零配重”。从
运行效果来看,高50米、重逾8000吨的发电机组,整体振动、摆度值只有0.05毫米左右,机
组的效率、稳定性等指标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高二语文试卷第1页(共10页)
作为水利枢纽工程,水电站在汛期需要泄洪。为此,白鹤滩水电站左岸布置了3条无压
泄洪洞,单洞最大泄洪流量4083立方米/秒,水流能以每小时180公里的速度通过。为洪水
修建的这3条“高速公路”,共同构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无压泄洪洞群。目前,泄洪洞经受住了
水库高水位泄洪运行的考验。
白鹤滩水电站作为能源领域的大国重器,在人类水力发电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一超级工程的建成,进一步巩固了中国水电作为世界引领者的地位。
(取材于张超然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电,是人类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能源。水电是全球公认的清洁、优质、灵活的可再生能
源,具有无污染、运行成本低、资源利用率高、便于电力调峰等特点,开发综合效益高。白鹩
滩水电站投入使用后,年平均发电量约为624.43亿千瓦时,一天的发电量可满足50万人一
年的生活用电,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2500万吨,减排约6500万吨二氧化碳、60万吨二氧化
硫,相当于少建近6座年产400万吨的大型煤矿。
在长江干流上,白鹤滩水电站与其上游的乌东德,下游的溪洛渡、向家坝、三峡、葛洲坝
等水电站连珠成串,共同构成了一条跨越1800公里的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这条走廊上
的110台水电机组,总装机容量7169.5万千瓦,年均生产电能约3000亿千瓦时,可满足3.6
亿人一年的用电需求,能有效缓解华中、华东地区及川、滇、粤等省份的用电紧张情况,为电
网安全稳定运行和“西电东送”提供有力支撑。通过流域梯级电站联合调度,不仅扩大了发
电效益,实现了“一滴水发六次电”,还将更好地发挥水电站防洪、航运、生态保护、水资源综
合利用等多种功能。这条走廊生产的电能替代了大量化石燃料,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目标。6座水电站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904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48亿吨,为改善
我国能源结构发挥积极作用。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推进能源革命,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
的能源体系,提高能源供给保障能力。”在各方努力下,白鹤滩水电站后续各项工作将不断取
得新进展,为实现“双碳”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取材于付丽丽等的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不属于白鹤滩水电站大坝建设实现的突破的一项是(3分)
A.采用双曲拱坝的坝型
B.全坝使用低热水泥混凝土
C.运用智能温控系统
D.使用智能混凝土运输、浇筑成套设备
高二语文试卷第2页(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