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声音的强与弱 同步练习 四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
一、填空题
1.用大小不同的力弹拨同一钢条,会发现声音的__________发生了改变。(选填“高低”或“强弱”)
2.当我们在教室里考试的时候,能听到周围的声音。这些声音都是由物体__________产生的,我们常常会用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词语去描述声音。
3.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发出的声音就越__________,音量就越__________;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发出的声音就越__________,音量越__________。
4.如图,小科轻轻拨动钢尺,观察到钢尺振动的幅度小,发出的声音弱;用力拨动钢尺,钢尺振动的幅度大,发出的声音强。这说明声音的强弱与物体的__________有关。
二、选择题
5.下面不能用来描述声音的是( )。
A.高低 B.强弱 C.粗细
6.声音的强弱与( )有关。
A.物体振动快慢 B.物体振动幅度 C.物体的材质
7.同学们用选项中的装置研究影响声音变化的因素。观察三个轻质小球被音叉弹开的幅度,我们能够判断,声音最强的音叉是( )。
A. B. C.
8.电影院内墙壁装饰成凹凸不平、带有很多小孔的样子是为了( )。
A.美观大方 B.增大空间 C.减小噪音
9.我们轻轻说话和大声说话时,声带振动的情况是( )。
A.轻轻说话振动速度慢,大声说话振动速度快
B.轻轻说话振动速度快,大声说话振动速度慢
C.轻轻说话振动幅度小,大声说话振动幅度大
10.调节电视机的声音旋钮,改变的是声音的( )。
A.音量 B.音高 C.音高和音量
11.最后一个节目是架子鼓表演。当表演者加大敲击鼓面的力度时,鼓面的________会变大,声音会变________。( )
A.振动幅度 高 B.振动快慢 高 C.振动幅度 强
12.古时候行军打仗夜间休息时,头枕着箭筒睡觉,这样能够听到较远距离行军的声音,有经验的老兵还可以判断出该部队距自己有多远,这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
A.音高 B.音量 C.音色
三、判断题
13.我们在看电视时,通常用遥控器来调节声音的高低。( )
14.昨晚的雷声很大,这句话是对雷声高低的描述。( )
15.声音的强弱对鼓膜的影响程度是一样的。( )
16.“悄悄话”是指说话时发出很低的声音。( )
17.看电视时,娟娟的妈妈觉得太吵,便按了遥控器上减小音量的键,这将使电视机发出的声音变弱。( )
18.用不同力度敲打音又,轻轻敲发出的声音弱,用力敲发出的声音强。( )
19.成语“震耳欲聋”是形容声音的音调高。( )
四、连线题
20.请将下列中的活动与其所产生的声音属性用线连起来。
①轻轻击打鼓面 A.声音强
②用力击打鼓面 B.声音弱
③弹拨伸出桌面长度长的尺子 C.声音高
④弹拨伸出桌面长度短的尺子 D.声音低
五、简答题
21.用不同的力敲击音叉时,泡沫塑料球 会发生什么变化?这说明了什么?
六、实验题
小乐在研究人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时候,所做的实验如图所示。首先在气球皮上放少量碎纸屑,再用音叉在气球皮上方制造强弱不同和远近不同的声音。请你根据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22.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推测人的耳朵之所以可以听见声音,是由于( )引起的。
A.心跳 B.鼓膜的振动 C.物体的振动
23.在这个实验中,气球皮模拟的是耳朵结构中的( )。
A.鼓膜 B.耳蜗 C.听小骨
24.在音叉与气球皮距离固定的情况下,用力敲击音叉,气球皮的振动( )。
A.明显 B.不明显 C.都一样
25.用相同的力度敲击音叉,当音叉距离气球皮较远时,气球皮的振动( )。
A.明显 B.不明显 C.都一样
26.通过实验,我们发现耳朵听到声音的大小与( )和( )有关。
A.声音的高低 B.声音距离耳朵的远近 C.声音的强弱
七、综合题
小科在鼓面撒上一些豆子,敲打鼓面可以看到豆子上下跳动(如图)。
27.甲图中,鼓面发出声音的同时可以看到豆子在跳动,这现象说明发声物体在( );
28.乙图中,用力敲打鼓面,豆子跳动的幅度更大,说明此时鼓面振动的幅度( ),发出的声音( );
29.图中,甲、乙这两个实验想要探究的是( )
A.声音的高低与敲击力度之间的关系
B.声音的强弱与发声物体振动幅度之间的关系
C.声音的强弱与豆子跳动幅度之间的关系
30.鼓面上放豆子的目的是(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强弱
2.振动 高低 强弱
3.强 大 弱 小
4.振动幅度
5.C
6.B
7.C
8.C
9.C
10.A
11.C
12.B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用不同的力敲击音叉,音叉发出的声音强弱不同,泡沫塑料球被弹开的距离也不同。这说明物体发出声音的强弱与其振动幅度有关。
22.B 23.A 24.A 25.B 26. B C
27.振动 28. 大 强 29.B 30.实验现象更明显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