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中古欧洲社会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中古欧洲社会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0-23 20:40: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第5课 中古欧洲社会
课型:新授课 年级:九年级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主要讲述了西欧等级制度的形成、特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基督教会在西欧的影响;西欧封建城市的重新兴起和东罗马帝国的兴衰。认识到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拜占廷帝国的灭亡说明开放宽容导致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弱。
二、课程标准
1、以法兰克王国为例,初步理解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逐渐产生新的文明。
2、知道基督教的传播,了解基督教在欧洲中世纪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3、知道西欧中世纪的城市既是工商业者的聚集地,也是一个相对自治的共同体。
三、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西欧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基督教在西欧社会的影响,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拜占廷帝国的灭亡等史实。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西欧封建社会有什么特点?”等问题,培养学生全面客观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拜占廷帝国的灭亡说明开放宽容导致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弱。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与罗马教廷的地位;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拜占廷帝国的灭亡。
难点: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的意义;拜占廷帝国衰弱的原因。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 地图《罗马帝国的分裂和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教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在意大利半岛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台伯河畔,曾有一个地跨欧、 亚、非三洲的庞大帝国——罗马帝国。古罗马帝国曾盛极一时,但是后来因为统治阶级的奢侈腐朽,繁荣的背后埋伏着极大的隐患。3世纪起,罗马帝国爆发了全面的危机,人民起义愈演愈烈,住在北方的日耳曼人也向帝国境内发起进攻,395年,内外交困的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476年,西罗马帝国皇帝被日耳曼人废掉,西罗马帝国灭亡了。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欧洲的封建制度逐渐地发展起来。西欧比中国封建社会的时间晚了近一千年,封建制度占统治地位的时期,在欧洲史学界称为中世纪或者中古纪。那么,欧洲是如何进入封建社会的,欧洲的封建化进程中教会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我们这节课就来一起学习。
(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
一、等级森严的西欧封建社会
教师:法兰克人原来居住在莱茵河下游,后来纷 ( http: / / www.21cnjy.com )纷进入罗马帝国定居。486年,法兰克人在部落首领克洛维率领下,在今天的法国北部打败了罗马帝国的残余势力,奠定了法兰克国家的基础。后来,克洛维接受了基督教,在基督教会的支持下,他大举扩张势力,最终统一了法兰克人各个部落。统一后的法兰克王国,凭着强大的国力,大肆扩张,终于成为西欧最强大的国家。但是,克洛维死后,他的子孙们分崩离析,互相混战,大大削弱了王权的力量。国王因为政治经济的削弱,不得不于8世纪颁布赦令,承认地方大贵族在内战期间获得一切土地的所有权,同时也承认了他们在所属土地上的行政管理权和司法审判权。地方大贵族获得了特恩权,集公权私权于一身,横行无忌,不受中央节制,国王大权旁落,国家实权掌握在地方大贵族出身的宫相手里。那么,宫相在国家的权力机构中是一个什么职位呢?
学生:宫相原是主管王室田产的官僚,后来成为总理国家事务的重要官职。
教师:宫相原来是王室的财产总管,后来插手国政,成为政府首脑,独揽内政和外交大权。我们在本课中也提到一位富有改革精神的宫相,他是谁?
学生:查理 马特。
教师:是的,查理 马特。那 ( http: / / www.21cnjy.com )么,在法兰克王国的历史上,查理 马特曾有过什么样的政绩,对当时的法兰克王国有什么样的影响呢?请大家阅读课本的第二自然段。
学生:看书
学生:8世纪前期,查理 马特对当时的国家制度进行了改革。
教师:改革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学生:改变了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
思考:查理·马特为什么要对当时的国家制度进行改革?
学生:因为王朝以前无条件地分封土地,造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了王权薄弱,地方贵族横行无忌,不受中央节制的局面。所以需要加强君权,巩固统治,而解决这个问题的中心环节就是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制度。
引导:对,查理·马特为法兰克王国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长治久安所采取的根本政策就是加强王权,为王权建立强大的军事基础,他希望通过土地的改革来达到这个目的,以前王朝无条件分赠土地的结果,加强了地方大贵族的独立性。查理·马特实行的改革,使领受土地的豪绅贵族和军政官员,都与王室建立起密切的关系。在镇压叛乱贵族的同时,他把他们的土地分封出去,那么领受土地者必须为赐予者服兵役,并向他宣誓效忠,而同时,赐予者,也有义务保护忠心效力的领受者,使其不受他人的侵害。这种土地的分封只限终生不得世袭。那么,这种改革对当时有什么影响?
学生:(1)这种制度建立起以土地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纽带的封建主和附庸之间的关系,领主有责任保护附庸,附庸有义务效忠领主,随时去前线作战,这样大大提高了战斗力,也就达到了查理·马特要建立强大军事力量的目的。
(2)这样层层分封在国家内会出现森严的等级制度。
(3)加强了中小封建主阶层。
思考:这种制度在当时的确有一定的进步性,但是大家想一想这种制度有没有弊端呢?
学生:有,这种制度虽然暂时加强了王权,但是他潜伏着一种离心力量,使领受者逐渐成为独霸一方的割据势力。
引导: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离心力量呢?大家请看一下课本29页的《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示意图》。
展示:
教师:在这个图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通过土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个主要财富把社会分为了各个等级,各级封建主层层分封土地,形成了自己的势力。但在不同等级的贵族之间没有严格的上下级的制约关系。同学们请看这样一句话。
出示:“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教师:这是在当时西欧封建社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里流行的一条规矩。意思是说:每个领主只可以管辖自己的附庸,但无权管辖自己附庸的附庸。这种关系就为以后西欧封建社会王权削弱、兵连祸接埋下了隐患。
过渡:在西欧封建社会时期,教会扮演着一个极其重要的政治角色,我们来看下一个内容。
出示:2.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
学生:阅读课本33页的自由阅读卡,大致了解一下罗马教皇。
教师:通过阅读我们知道,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生产力水平极不发达的时代,世俗权力的维护需要由宗教来保驾护航,而宗教为扩展自己的势力,也需要世俗权力的支持。查理·马特死后,其子矮子丕平继任宫相,丕平内外征战,大权独揽,实为无冕之王,丕平为了夺取王位,成为名副其实的法兰克王国的国王,力图借助教皇的影响和威望,使他的篡位行动披上合法的外衣。751年,教皇有求于法兰克,侵入意大利北部的伦巴德人攻占了拜占廷的拉文那总督区,直接威胁着教皇控制的罗马公国。拜占廷既不能保护自己,自然也无法保护罗马。教皇不得不向法兰克求援。丕平为了与教皇结成政治联盟,派使团去罗马,问教皇是徒具国王虚名的人统治好,还是掌握实权的人统治好?这是西方基督教世界关于夺取最高统治权的暗语。教皇明白了丕平的意图,回答自然使他满意。这年11月,丕平利用教皇的声明,在大会上废黜了洛温王朝的最后一个国王希尔德里克三世。矮子丕平当选为王,举行加冕礼后即位。通过这些大家总结一下,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
学生:教皇和教会成为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教皇和教会成为西欧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在精神和文化领域,神权凌驾一切。
过渡:对,确实是这样,正是在整个中古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期教会对西欧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影响深远重大,以至于以后西欧出现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资产阶级革命无不与教会有关。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罗马时期遭到破坏的城市也活跃起来,我们来看第二个内容。
二、再次兴起的西欧城市
思考:请大家阅读这一目内容,理清线索然后回答一个问题:西欧城市是在什么时候重新兴起的,有哪些著名的城市?
学生:看书
教师:好了,现在请大家回答这个问题。
学生:10世纪开始出现作为手工业和商业中心的城市,比如:意大利的威尼斯、英国的牛津、曼彻斯特等等。
引导:那么,为什么这些地方会成为新兴的城市呢?
教师:因为这些地方交通便利,相对安全,而且,这些地方是容易获得廉价原料和销售产品的地方。
教师:完全正确,这样可以使商品的产、供 ( http: / / www.21cnjy.com )、销有利连接。但是,城市都坐落在封建领地上,国王和封建主可以根据领主权对城市居民进行剥削。如果居民的身份是农奴,还可以要求他们履行农奴义务。城市居民这种低下的地位,不利于城市工商业的发展,所以,许多城市用金钱向封建主赎买自由,建立自由城市。居民摆脱农奴身份,不再向领主担负劳役,而改成交固定的货币地租,并且组成城市法庭,审理较小的案件。封建主的特权受到严格限制,城市每年按固定数额向封建主纳税,封建主不得再随意设置关卡、不得收市场税、不能有专卖权,也不得欠债不还。有的城市进而可以自己选举市政官员,以城市居民组成的市议会为市政机关,拥有不同程度的自治权,成为自治城市。城市取得自由或自治,一般以赎买为手段,但也有极少数不得不以武力来争取自由。1112年的法国琅城起义就是一个例子。哪位同学来讲述一下?
学生:琅城起义
补充:琅城是法国北部一个比较富裕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工商业城市,它的毛纺织业比较发达,是当时法国毛纺织业的中心,琅城是建立在主教高德理的领地上,高德理非常贪得无厌。为了摆脱高德理的统治,12世纪初,琅城的居民凑了一大笔赎金,向教主高德理和国王路易六世买回了城市的自主权。但是,高德理背信弃义,得到钱后不久,他又要重新统治琅城。琅城居民闻讯十分愤怒,1112年,琅城居民发动起义,成立公社,杀死高德理等人。路易六世和法国北部的封建主派军队进占琅城,强行取消了公社。琅城居民坚决斗争,直到1128年路易六世不得不向琅城颁布特许令,同意琅城建立公社,实行自治
思考:城市的兴起、商业的发展不仅促进了经 ( http: / / www.21cnjy.com )济的发展,而且在政治方面也有极大的作用,那些拥有自由和自治权力的城市,成为新的政治实体,城市里的市民阶级不断发展壮大,他们中分化出了手工业者、商人、银行家等等,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思想文化方面,伴随着市民阶级在政治、经济、生活方面地位的提高,一种新的世俗观念逐渐形成,这为以后出现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奠定了基础。那么请问大家,这个时候的中国处于哪个朝代?
学生:宋朝。
思考:这个时候宋朝的经济情况如何?
学生:宋朝的经济非常发达,城市比西欧同时期的城市规模大得多,也有市民阶层。
引导:那么两者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比较,是宋朝更先进还是西欧更先进呢?
学生: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是西欧更先进。
思考:为什么呢?
学生:因为西欧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分化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手工业者和商人、银行家等等,富裕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为早期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教师:是的,在西欧封建化的进程中孕育着 ( http: / / www.21cnjy.com )资本主义的萌芽,产生了新的生产力,而中国尽管经济发达,但只是原地踏步走,在已经腐朽的封建关系中循环往复。
过渡:那么,我们在了解了西部的情况之后,再来看一下东部如何。
三、败北的拜占庭帝国
展示:
教师:通过我们前面所学的知识,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们知道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即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我们现在来看一下东罗马帝国的疆域。东罗马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原称拜占廷,因此,东罗马帝国也称为拜占廷帝国。拜占廷帝国以巴尔干半岛和今天的土耳其为中心,疆域环地中海,地跨欧、亚、非三洲。
思考:拜占廷帝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1)东罗马帝国为恢复过去的罗马帝国,穷兵黩武,四处征讨,造成国库空虚,财尽民穷,外患不断。
(2)13世纪上半期,曾被西方军队征服 ( http: / / www.21cnjy.com )过,虽然一度复国,但领土大大缩小,而且国力衰微。而此时的奥斯曼土耳其经过扩张,国力正强,因此拜占廷帝国便难逃灭亡之厄运了。
教师:拜占廷帝国曾盛极一时,农业稳定,城市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展,工商业发达,但是当时的拜占廷统治者骄傲自大,无视西欧城市出现之后悄然兴起的文明因素,依然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这种封闭保守的心态维持了若干世纪。加之帝国连续用兵扩张,耗资巨大,13世纪初又一度沦为拉丁帝国的附庸,尽管后来复国,但已是元气大伤,再无振作之力了。而另一方面,从14世纪30年代开始,土耳其人逐渐征服拜占廷在小亚细亚和欧洲的领土。到15世纪30年代,拜占廷的领土尽入奥斯曼的版图,只剩下君士坦丁堡及其周围不大的地区。
1453年4月初,土耳其大军 ( http: / / www.21cnjy.com )正式包围君士坦丁堡,据记载,当时出动陆军20万,战船300艘。拜占廷方面主要是3000名外国雇佣军,另有6000多名居民可以参加战斗,众寡悬殊。但是,拜占廷人民是为了保卫民族独立,为了国家和民族的生存而战,因而斗志昂扬,英勇作战,再加上坚固的君士坦丁堡城墙,易守难攻,这就是君士坦丁堡能够在敌人的强攻下长期坚持的原因。后来因为加拉太热那亚人背叛了他们的盟友,与土耳其人勾结,把船只运过封锁黄金角的铁索,舰队直接逼近君士坦丁堡的城下,水陆夹击终于5月29日把城攻陷。存在了一千多年的拜占廷帝国到此寿终正寝,古代文物古迹又遭到洗劫,大批居民惨遭屠杀,六万多人被俘,或被卖为奴隶。土耳其人把首都迁至君士坦丁堡,后更名为伊斯坦布尔(伊斯兰城)。
引导:那么我们能从拜占廷帝国的灭亡中得到什么启示?
学生:开放宽容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
(三)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是的,正如我国近代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曾 ( http: / / www.21cnjy.com )经使强大的中国变得渐渐衰落,饱受外敌欺凌,而我们现在打开国门博采天下众长为我所用,改革开放使我国逐步走上了富强之路。文明不分国界,只有落后和先进之分。保持虚心的态度积极地向先进的科学文明学习,才能做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六、链接中考
一、选择题
1.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在它的废墟上建立了许多国家,其中最强大的是[ ]
A.德意志 B.法兰克 C.意大利 D.英吉利
2.在西欧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等级制度的改革是(  )
A.明治维新 B.1861年改革 C.商鞅变法 D.查理·马特改革
3.下列有关西欧封建社会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封建主与附庸之间的关系以血缘为纽 B.罗马教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C.教皇和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 D.在精神和文化领域,神权凌驾一切
4.在西欧封建社会,最大的土地所有者和封建制度的精神领袖是(  )
A.国王 B.贵族 C.骑士 D.教会和教皇
5.中世纪早期,学者们的思想灵感来源于《圣经》和教会;11世纪初期,西欧的一些主教们在教区内组建学校,并邀请知名学者担当主讲教师;12世纪,教会学校已开设了法学、医学和神学等正式课程。上述材料反映了中世纪时基督教会(  )
A.宣传耶稣就是“救世主” B.对西欧政治制度的影响
C.是西欧社会的宗教权威 D.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
6.他是世界历史上的传奇人物,是欧洲历 ( http: / / www.21cnjy.com )史上第一位民众选出的皇帝;他为保 护法国大革命胜利成果东征西讨;他传播了人权、民主意识,推动了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发展,但其野心的膨胀又导致了整个欧洲人民的灾难。他是(  )
A.克伦威尔 B.华盛顿 C.拿破仑 D.列宁
二、材料解析题
7. 材料一 宋代把自行聚散,私相贸易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定期集市,称为草市。在人烟稠密的乡村聚落和交通要道上,草市星罗棋布,构成地方市场的基础,不少颇具规模的草市后来发展成固定的商业居民点,上升为镇或县。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材料二 北宋时,商业的繁荣促进了货币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变化,……(出现了)一种既轻便而又易得原料的纸币——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南宋时,通行“会子”“关子”等纸币。
——《历史教师教学用书》(七年级下册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材料三 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
材料四 中古西欧城市是作为经 ( http: / / www.21cnjy.com )济中心出现的,它们是自然地在一些位于交通路口的集市、废旧的古代城堡上兴起的。……城市所集中的手工业和商业所构成的商品经济从一开始就对封建制度起头瓦解作用。……城市里的市民阶级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
——《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
依据材料回答:
(1)材料一、二、三从哪些方面反映了宋代经济的发展?说明了什么?
(2)中古西欧的城市有着怎样的地位?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有什么历史意义?
(3)宋代城市和中古西欧城市在形成时,有哪些相同点?
七、板书设计
第5课 中古欧洲社会
等级森严的欧洲封建社会
再次兴起的西欧城市
败北的拜占庭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