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昌吉州高中学联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地理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新疆昌吉州高中学联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地理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7-08 10:20:36

文档简介

昌吉州高中学联体2022-2023年质量监测高一地理试卷评卷标准
一、选择题,每题两分,共计50分
1-5 CDADC 6-10ABDCB 11-15CBCCB 16-20 ADABB 21-25 DCADC
二、综合题 ,每题10分,共计40分
26. (1)第一产业比重基本不变,占比仍然较小,为7%左右;(1分)第二产业比重整体呈降低趋势,仍然占据主导地位;(1分)第三产业比重整体呈升高趋势;(1分)产业结构呈现出“二三一”的特点。(1分)
(2)东川属于典型的资源输出型矿业城市,面临铜矿资源枯竭的问题;(1分)以铜矿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易造成环境污染,环境保护的压力大;(1分)产业结构较单一,第二产业对城镇化的带动作用有限,城市经济发展受阻。(1分)
(3)改变现有传统农业生产结构,发展特色农业;(1分)合理开发矿产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1分)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1分)发展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需求量大的新型产品;(1分)因地制宜发展旅游业,把发展旅游产品与新型工业产品、乡村旅游产品相互结合,促进三次产业的融合。(1分)(任答三点的3分)
27.(1)与中国相邻,利于产业转移(1分);中老铁路的修建改善了交通条件(1分);水能、矿产等资源丰富(1分);劳动力价格低(1分);地价较低(1分);政策支持(1分)。(每点1分,任答三点得3分)
(2)中老铁路沿线地势起伏大(1分);地质条件复杂,自然灾害多发或者位于板块交界处,断裂发育,山高谷深,多泥石流、滑坡(1分);雨季降水多,施工困难(1分);河流众多,修建难度大(1分);气候湿热、蚊虫较多(1分)。(每点1分,任答三点得3分)
(3)加强区域之间沟通对话,积极推进水资源的调配管理;共同保护流域内生态环境(或保护水质)共同开发水能资源;开发旅游资源;发展边境贸易。(每点2分,任答2点得4分)
28(1)提高铬矿石的附加值;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延长产业链,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就业岗位;保护铬矿资源。(每点1分,答三点得3分)
(2)铬矿砂及其精矿进口量波状上升;主要来自南非和土耳其(占进口总量的比例超过80%),且两国所占比例逐年上升;两国进口比例呈互补(此消彼长)关系。(每点1分,答三点得3分)
(3)我国铬矿储量少,产出少,自给率低;对外依存度高,受国际关系影响大;国外铬矿资源分布、生产集中;进口来源高度集中,进口渠道少。(每点1分,答四点得4分)
29(1)对维护国家生态(环境)(与资源)安全意义重大;涵养水源,维护水资源安全;为高原野生动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每点1分,答3点得3分)
(2)冰川消融退缩;冻土融化;湿地面积缩小;草场退化;生物多样性受损。(每点1分,答3点得3分)
(3)赞成。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优美,民族文化浓厚,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旅游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居民收入,加强地区间的文化交流。
反对。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承载力低;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一旦破坏难以恢复。
(理由言之有理,每点2分,答两点得4分)
30(1)减弱我国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进一步保障我国能源供应安全;推动管道沿线的基础设施建设;缓解能源供需矛盾。(每点1分,答四点得4分)
(2)技术创新,稳定国内石油产量;推广节油技术,发展新能源,寻找替代能源,降低石油消耗;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基地,增强抵御极端风险能力。(每点2分,答三点得6分)绝密★启用前
昌吉州高中学联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
地理试卷
满分:100分 考试时长: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本试卷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涂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作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书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黄河流域既可以分为上中下游区,也可以分为不同的城市群和经济区(见下图),黄河流域上中下游城市群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显著。据此完成1-3题。
1.将黄河流域划分为上中下游区反映了( )
A.区域内部的整体 B.区域间的相似
C.区域内部的差异性 D.区域间的关联性
2.黄河流域各城市群( )
A.以分水岭为界线 B.界线与上中下游区界线一致
C.界线具有显著过渡性 D.按照人文特征划分
3.黄河流域不同城市群的划分主要是为了( )
A.发挥地区优势,促进经济发展 B.消除地方贫困,体现社会公平
C.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D.保护传统文化,增强文化创新力
喀什地区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西侧,该地区空气干燥,年降水量约在60—135mm之间。喀什地区是全国重要的优质棉花和红枣、核桃、杏等特色林果的产地之一。下表为喀什地区2000年到2016年不同等级生态脆弱性面积变化情况表。据此完成4-5题。
脆弱性等级 2000年 2016年 变化比例%
面积/km2 占总面积比% 面积/km2 占总面积比%
潜在脆弱区 14 995.25 13.17 12 464.56 10.94 -2.23
微度脆弱区 13 141.51 11.54 13 912.92 12.22 +0.68
轻度脆弱区 24 999.98 21.95 14 936.23 13.12 -8.83
中度脆弱区 47 870.73 42.04 29 301.77 25.73 -16.31
高度脆弱区 12 866.02 11.30 43 258.01 37.99 +26.69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00年和2016年微度脆弱区的面积均为最小
B.轻度脆弱区生态改善面积大于生态恶化的面积
C.中度脆弱区在此阶段生态环境的变化幅度最小
D.高度脆弱区面积增加最多,区域生态趋于恶化
5.导致喀什地区2000年至2016年间潜在脆弱区生态环境改变的人为原因有( )
①降水增加 ②封地育草 ③过度放牧 ④过度开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经济内涵,城市化是工业化的空间表现形式,二者相互促进。下图为珠三角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四个阶段与工业化水平的关系图。读图完成6-8题。
6.20世纪80年代珠三角地区的工业化水平对应的城市化水平阶段为( )
① B.②
C.③ D.④
7.②、③过渡阶段,珠三角地区( )
A.劳动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逐年上升 B.城市化水平快速上升
C.服务产业所占比重逐年下降 D.第二产业所占比重逐年上升
8.现阶段珠三角核心地区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主要是( )
A.人口增长快;控制人口数量 B.农村劳动力过剩;禁止人口流动
C.农业产值减少;扩大耕地 D.环境质量下降;调整产业结构
受上海大都市辐射的影响,长三角地区形成了“一核五圈四带”的区域空间组织。一核指上海,五圈指南京都市圈等五大都市圈,四带指沿海、沿江等四个发展带。下图示意长三角城市群。据此完成9-10题。
上海对长三角不同城市的辐射强度不同,辐射强度
苏州比常州大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
A.交通 B.城市等级
C.距离 D.地形
10.关于上海市对外辐射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①解决南京市产业活动过度集聚的问题 ②促进五大都市圈的形成 ③缓解上海市环境污染等问题 ④以上海为中心,向北、南、西三个方向辐射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水库排沙比是指一定时段内出库沙量与入库沙量之比。排沙比越大,水库排沙效果越好。三峡水库采用“蓄清排浊”方式运行,水库淤积和排沙比受进出库流量、含沙量、泥沙粒径、坝前水位等因素影响。下图示意2013——2018年三峡水库月排沙比、入库沙量及平均水位变化。据此完成下面11-13题。
11.据图推测三峡水库淤积量最大的月份是( )
A.2月 B.6月 C.7月 D.10月
12.三峡水库在6~8月保持较低水位是为了( )
A.满足下游伏旱用水
B.预留防洪库容
C.降低库区航运风险
D.确保发电稳定
13.导致三峡水库11月至次年3月“蓄清”期排沙比高的原因是( )
①库区水位高②入库沙量少③水中泥沙粒径小④出库水量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新疆的煤炭资源丰富且集中,呈现“北富南贫”格局。下图为新疆煤炭外运市场示意图(箭头代表煤炭运向)。据此完成14-15题。
14. 西南地区水能等能源资源丰富,但仍需要从新疆调运优质煤的直接原因是( )
A. 云、贵、川、渝等省市没有优质煤炭 B. 水能发电量不能满足需求
C. 经济发展对高热值煤的需求增大 D. “一带一路”亚欧通道的带动
15. 新疆优质煤源相对不足,为保持稳定供给西南地区煤炭需求,下列措施合理的( )
A. 发展集装箱运煤,减少运输损耗
B. 实施疆内“北煤南运”,推行置换输出政策
C. 国家出台政策,促进两地合作
D. 积极发展燃气电力,节省优质煤炭资源
粤北山区是珠江三角洲一道天然的生态屏障,也是广东省进入内地的北大门,区内矿产资源丰富。表为粤北山区某县单位面积土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数值越大,价值越高)。读表,完成16-17题。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① ② ③ ④
食物生产 1.16 0.29 0.22 0.80
水资源供给 -1.57 0.34 0.18 8.29
气候调节 0.49 6.50 3.02 2.29
净化环境 0.14 1.93 1.00 5.55
生物多样性 0.18 2.41 1.27 2.55
16.表中生态系统①至④依次是( )
A.耕地 林地 草地 水域 B.林地 耕地 水域 草地
C.耕地 水域 草地 林地 D.林地 草地 耕地 水域
17.粤北山区的发展方向是( )
A.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提高金融商贸水平
B.发挥矿产资源优势,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
C.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镇化快速发展
D.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农旅融合助乡村振兴
在河南省驻马店市、南阳市、信阳市等豫南地区,传统的耕作制度为一年两熟;春夏种植水稻,秋冬种植油菜、小麦或紫云英(草本植物)。近年来,豫南部分地区两熟田变成一熟田,一年只种植一季水稻。2019年5月,原本生机勃勃的田野,被片片“白地”所取代。根据跟踪观察,豫南地区“白地”的范围正越过淮河,逐渐向北蔓延。据此完成18-19题。
18.豫南部分地区两熟田变成一熟田的原因最可能是(  )
A.种植业收益降低 B.当地的产业升级
C.城镇建设用地占用耕地 D.全球变暖
19.为缓解豫南地区“白地”蔓延趋势,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有(  )
①完善粮食等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 ②积极发展基塘生产等生态农业 
③根据市场需求开展农业结构调整 ④积极应对全球变暖等问题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海洋牧场是基于海洋生态学原理,在一定海域内,采用规模化渔业设施和系统化管理体制,利用自然的海洋生态环境设置的人工渔场,其主要目的是确保作为渔业生产基础的水产资源稳定和持续增长、海南省三亚海洋牧场是我国第一个位于热带地区的海洋牧场,将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地域特色的海洋牧场品牌。据此完成20-22题。
20.海南省三亚建设海洋牧场首要考虑的因素是( )
A.投入产出比 B.环境承载力 C.科学技术 D.市场需求
21.从长远来看,与粗放式海水养殖相比,三亚海洋牧场可( )
A.实现水产品多元化 B.恢复海洋原生环境
C.减轻海洋自然灾害 D.缓解耕地资源紧张
22.海南省三亚海洋牧场的特色定位是( )
A.综合牧场 B.渔业养殖 C.娱乐休闲 D.生态修复
“内贸货物跨境运输”是指国内贸易货物通过境外港口中转的运输方式。2023年5月,海关总署公告新增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港(海参崴港)为境外中转港口,大量“北货”由吉林省经海参崴港中转,“南运”至浙江省舟山等口岸。读图,完成23-25题。
23.图示区域( )
A.南北走向铁路主要沿河谷修建
B.自然植被以亚寒带针叶林为主
C.三国交界,位置优越,开发强度大
D.东部沿岸暖流流经,气候增温增湿
24.推测港口主要中转“北货南运”的货物为( )
A.手机 B.石油 C.柑橘 D.玉米
25.海参崴港成为我国境外中转港口( )
①降低了东北大宗货物南运的物流成本②有效增强吉林省和浙江省的人才流动
③利于东北增加外汇收入④带动海参崴服务业发展
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50分)
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云南东川是典型的资源输出型矿业城市和铜工业原料的供应地,工业以采选业为主,矿产品和初级产品主要输出到区外加工。近年来,东川社会经济发展陷入困境,面临产业结构和城市转型的双重任务。下图示意2011—2018年东川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变化。
(1)描述东川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4分)
(2)推测东川社会经济陷入困境的原因。(3分)
(3)请对东川产业融合发展提出对策。(3分)
2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要求。(10分)
材料一:澜沧江—湄公河中上游,为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山高谷深林密,地势北高南低,近年来,中国倡导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综合开发,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一带一路”倡议等推动下,该地区经济合作取得很大进步。
材料二:位于该流域的中老铁路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老挝“变陆锁国为陆联国”战略对接项目,其中老挝段北起老中边境口岸磨丁,南至老挝首都万象,已于2021年12月3日建成通车。
材料三:图左为“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资料图”,图右为“澜沧江—湄公河径流量各国占比图”。
(1)分析老挝承接中国制造业转移的有利区位条件。(3分)
(2)分析中老铁路修建过程中遇到的自然困难。(3分)
(3)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说出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合作开发的方向。(4分)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新闻摘抄:2021年8月3日,津巴布韦宣布,禁止铬矿石出口。
2022年10月7日,南非本年度第三次罢工导致港口停运,且无法预期何时恢复港口发运。
2023年2月9日,受强地震影响,土耳其港口运作中断。
铬矿是战略性资源,集中分布于南非、土耳其、津巴布韦等少数几个国家。我国2021年铬矿储量仅为308.63万吨(矿石),但消费量居全球第一。下图示意2017-2022年中国铬矿砂及其精矿进口量和南非、土耳其进口比重。
(1)推测津巴布韦禁止铬矿石出口的目的。(3分)
(2)归纳2017-2022年我国铬矿砂及其精矿进口的基本特点。(3分)
(3)分析我国铬矿资源供应安全存在的主要风险。(4分)
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三江源地区(下图)位于青海省南部,平均海拔3500~4800米,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和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20世纪末,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等因素使这一地区生态环境退化。我国于2003年建立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20年设立三江源国家公园。
(1)说明三江源地区在国家安全中的重要意义。(3分)
(2)写出全球变暖导致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退化的表现。(3分)
(3)你是否赞成在三江源国家公园发展旅游业?请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4分)
3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我国石油、天然气资源地区分布很不均衡。我国从20世纪末开始由能源出口国变为能源净进口国,石油进口依赖度达60%以上。为保障能源安全,我国规划建设了三条陆上和一条海上油气进口通道,四大通道都是油气兼备。
(1)简述①油气管道的建设对我国的积极意义。(4分)
(2)试立足国内,指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措施。(6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