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昌吉州高中学联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
地理试卷
满分:100分 考试时长: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本试卷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涂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作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书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2年10月31日,长征五号B火箭托举着中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飞向太空。梦天实验轮将在轨与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组合体完成组装建造,形成“天宫号”空间站T字形基本构型,“天宫号”空间站每90分钟左右即可绕地球运行一圈。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在轨“天宫号”空间站类型相似的天体是( )
A.火星 B.小行星 C.彗星 D.月球
2.对“天宫号”空间站向地面传输信息干扰最大的是( )
A.太阳辐射 B.宇宙射线 C.极昼现象 D.太阳活动
受南下冷空气影响,2022年12月15日至16日蚌埠市平均气温下降8℃左右,部分地区迎来了冬季的第一场雨雪,17日雨雪停止,天气转晴。下图为对流层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与前两天相比,蚌埠地区12月17日( )
A.a增强,b减弱 B.a增强,c减弱 C.b减弱,c增强 D.a减弱,d增强
4.深秋时节,农民有时会在农田里燃烧秸秆制造烟雾,目的是( )
A.减弱a B.减弱b C.增强c D.增强d
5.冬季地表积雪利于农作物越冬的原因是积雪使( )
A.a增强,地面吸收热量多 B.b减少,地面散失热量少
C.c增强,地面吸收热量多 D.d减少,大气反射热量少
北京时间2021年9月16日,四川泸县(29.2°N,105.34°E)发生了6.0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下图为泸县及周边区域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此次地震震源所在圈层( )
A.位于莫霍面以上 B.平均厚度为60~70千米
C.由铁和镍组成 D.呈熔融状态
7.地质学家常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 )(图中实线代表纵波,虚线代表横波)
A. B.
C. D.
日本德岛县博物馆2022年7月2日宣布,德岛县胜浦村附近新发现了大型草食性动物禽龙的化石。当地曾多次出土白垩纪前期的恐龙化石,此次发现的禽龙化石距今1.3亿年左右,是日本境内出土的最古老的动物化石。下图为禽龙复原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根据地层组成物质的性质和化石特征,可以追溯地层沉积的环境特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红色岩层指示还原环境 B.黑色岩层指示氧化环境
C.含煤地层指示湿热的森林环境 D.破碎的贝壳指示清澈温暖的深海环境
9.禽龙繁盛的中生代时期( )
A.环太平洋地带地壳运动剧烈 B.被子植物处于繁盛期
C.鱼类开始出现 D.出现了地质历史上最大冰期
左图为“大西洋沿某一经线表层海水性质示意图”及右图“该经线上三个观测点海水密度随深度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根据上图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与60°S附近相比,赤道附近的表层海水密度较大
B.与60°S附近相比,赤道附近的表层海水盐度较高
C.低纬度海域平均密度与温度大致呈正相关
D.高纬度海域平均盐度与密度大致呈负相关
11.下列关于图2中三个观测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高低排序为①<②<③ B.盐度高低排序为③<②<①
C.纬度高低排序为①<②<③ D.密度高低排序为③<②<①
芝云洞位于云南昆明市石林景区。在大小石林西北6公里,安石公路东侧的一座石灰岩大石山中。洞宽3-15米,高5-30米,呈"丫"形,两段洞由一低矮狭窄的洞门连为一体。洞内多石钟乳、石笋、石柱等溶洞景观。形态多样,异彩纷呈。明以后称"仙迹胜景",以"石硐仙踪"之名号独居石林八景之首。 据此完成小题。
12.下列关于芝云洞形成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A.风力侵蚀 B.流水堆积 C.流水溶蚀 D.风力堆积
13.芝云洞这类洞穴在长江以北地区罕见,主要是由于长江以北地区( )
A.受季风影响,气候温暖湿润 B.较南方地区地下水资源较为匮乏
C.没有石灰岩分布 D.受人类活动影响,破坏严重
下图为东北地区某地棕壤剖面的土层垂直序列图。完成下列小题。
14.各数码代表的土层名称,正确的是( )
A.①为腐殖质层 B.②为淀积层 C.③为母质层 D.④为淋溶层
15..与我国南方地区相比,影响该地土壤有机层肥力较高的因素主要是( )
A.气候 B.生物 C.成土母质 D.地形
甘肃省人口空间分布不均,人口分布整体呈现东南密、西北疏的特征。下图为甘肃省不同地区人口密度变化情况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推动甘肃省人口密度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自然环境变化 B.经济发展水平 C.地形 D.人口政策
17.甘肃省人口密度变化会( )
A.促进陇南市的经济发展 B.扩大酒泉市行政范围
C.提高兰州市的人口容量 D.改善金昌市生态环境
下图示意某都市商圈背景下M、N两个品牌的连锁咖啡门店区位模式及服务范围。调查发现,M连锁咖啡店采用传统零售模式;而N连锁咖啡店采用新零售模式,以信息技术为依托、以物流为支撑、融合线上线下全渠道、以需求大数据指导供给的零售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推测M连锁门店的主要消费群体是( )
A.中小学生 B.都市白领 C.工厂工人 D.周边居民
19.与M咖啡门店相比,N咖啡门店的选址的优势在于( )
A.靠近消费市场 B.信息网络发达
C.交通运输发达 D.土地租金较低
20.咖啡门店采取新零售模式,带来的影响有( )
①实体区位不受限制②缩小线下市场范围
③加快产品服务更新④节约门店运营成本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第22届世界杯足球赛于2022年11月21日至12月18日在卡塔尔举办,这是首次在北半球冬半年举办的世界杯。卡塔尔政府藉此打造一座新城以服务“后石油时代”。下图示意世界某区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影响卡塔尔与我国同纬度东部地区气候类型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起伏 B.海陆分布 C.大气环流 D.洋流
22.卡塔尔世界杯赛安排在11~12月的主要原因是( )
A.收视率更高 B.气温适宜 C.满足球迷喜好 D.增加啤酒消费
23.卡塔尔政府大力兴建新城的主要目的是( )
①提高国际竞争力②彰显财力雄厚③增加世界杯收入④促进旅游业发展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2021年12月3日,中国昆明至老挝万象的铁路开通。这是中国和中南半岛连成一体的开端。中老铁路朝发夕至,从此中老两国山不再高,路不再长,打造出的“黄金线路”造福两国民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中老铁路建设难度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河流 B.河流、湖泊 C.气候、湖泊 D.地形、植被
25.中老铁路桥隧比例高达87.3%,其有利影响是( )
①节约铁路建设资金②节约客货运行时间③增强铁路抗灾能力④保障运营安全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26.中老铁路建成将极大促进老挝( )
A.海产品进口 B.矿产品进口 C.农产品出口 D.工业品出口
位于福建省东北部的古田县是“中国食用菌之都”。近年来,古田县在政府的积极引导下,实施古田县食用菇棚光伏+现代农业推广项目。与传统蘑菇棚相比,升级改造后的蘑菇棚更方便菇农生产种植,产量增长10%。下图为古田县食用菇棚“光伏+”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7.推测光伏板下大棚内的菌菇生长环境为( )
A.土壤肥沃 B.温暖潮湿 C.有人工光源 D.需人工热源
28.食用菇棚“光伏+”最适合采用的发展模式是( )
A.政府投资建设,村集体租用 B.村集体投资建设,农户免费使用
C.农户个人投资,个人使用 D.企业投资建设,农户租用
29.下面不属于古田县实施菇棚“光伏+”项目的优势的是( )
A.实现了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B.实现清洁电力替代
C.单位面积土地高效多层次利用 D.实现传统粗放型产业向精细化农业转型
30.数字乡村是指依托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将涵盖乡村基础设施、农村经济、特色产业、人口卫生、文化教育、基层组织等多个方面的信息数据资源进行有效融合,建立的覆盖省、市、县、乡、村的信息网络平台。2020年,数字乡村建设取得初步进展,农业机械将实现自主作业——无人农场、猪场、鸡场、渔场成为现实,农业的集约化水平大幅度提高;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对农村生态系统脆弱区和敏感区实施重点监测,发现并解译了部分农村生态系统的疑似扰动图斑:网上办公、网络监督得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快向乡村延伸。下图示意数字乡村结构框架。图中数字乡村大脑中的地理信息技术最可能是( )
A.5G网络技术 B.遥感技术 C.卫星导航系统 D.地理信息系统
二、综合题(共计40分,没有特殊说明的,均是每空一分)
31.读“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图N)”和“某地的气压状况图(图P)”,图P是图N中A层某地的气压状况图,该地位于北半球。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N中A为__________层,其直接热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该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__________(升高或降低)。
(2)图P中①②③④⑤气压相等的是__________ ,气压最高的是__________。
(3)甲、乙两地气温较高的是__________地,气压较高的是__________地。
(4)若图P表示海滨地区晴热白天的热力环流图,则甲地为__________(海洋或陆地);若表示夜间山谷之间的热力环流,则乙地为__________ (山地或谷地)。
(5)若图P表示中纬度某平原地区气压状况,则甲乙两地之间风向为_________风。
3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各环节名称。A____,B____,C____,D____,E____。
(2)图中A、B、C、D、E之间的循环属于____循环。
(3)地球上的水体通过水循环的各环节把____圈、____圈、____圈、生物圈有机地联系起来,构成一个庞大的水循环系统。
(4)对水循环重要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单选)。
①使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相互联系,在其间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
②使全球各地的降水量保持不变
③使陆地径流增多,海洋蒸发减少
④使水资源形成不断更新的统一系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33.来自南澳岛的美味(10分)
材料一:牡蛎(又称生蚝),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最适宜生长水温为15-25℃,盐度为10‰-15‰(海水平均盐度35‰)的潮间带。
材料二:汕头市南澳县是广东省唯一的海岛县,主岛(南澳岛)多天然避风港湾和优质沙滩。南澳大桥的通车运营结束了其与外界单纯依靠舟船往来的历史。
材料三:南澳岛已是广东省最大的规模化牡蛎养殖基地。“南澳牡蛎”贴上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标签,进一步提高了自身产品的质量和知名度。
根据图1中领海基线的位置,南澳岛位于我国的内水,该空间海域享有的海洋权益为以下几种情况中哪一种?______________
①.他国船只未经许可不允许驶入
②.外国船只享有无害通过权
③.对违反海关法律等事项可行使必要管制权的特殊海域
④.他国享有海上航行、飞行、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自由
(2)南澳岛种植业不占优势,其丘陵地区主要分布赤红壤,腐殖质含量较低,土层较薄,土壤呈酸性且粘性重,以下关于其成土因素叙述错误的是哪一项?____________
①水热条件好,分解作用快 ②化学风化作用弱,有机质少
③降水丰富,淋溶作用强 ④坡度较大,地表受侵蚀严重
(3)将南澳岛渔民选择在P、Q海域围栏发展生蚝养殖的优势区位因素补充完整:
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
(4)近年来,南澳岛大力建设海洋生态牧场综合体,并推动海岛旅游业的发展,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说明该经济发展模式的合理性。(3分)
34城市空间结构的合理性直接影响该城市的发展,下图是某城市土地利用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①②分别是零售商业区和批发商业区,其主要的影响因素分别是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 (每空1分)
(2)在A、B、C、D四处开发房地产,何处可以称得上“地王”?__________
理由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空1分,理由任答2点,每点1分)
(3)该城市最早的火电厂在E处,后搬迁到F处。早期火电厂布局在E处可能的原因是_ ___,后搬迁到F处是考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空1分)
(4)城市的快速发展可能会带来的“城市病”有哪些?(任答2点,每点1分)昌吉州高中学联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
地理答案
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计60分
1-5DDBCB 6-10 ABCAB 11-15CCBAA
16-20 BABDD 21-25 CBAAC 26-30 CBDAD
二、综合题,每题10分,无特殊说明,每空一分。
31(10分)(1)对流 地面长波辐射 降低
(2)①②③ ④
(3)乙 甲 (4)海洋 谷地 (5)西北风
32.(10分)
(1) 蒸发 水汽输送 降水 地表径流 地下径流
(2) 海陆间 (3) 水 大气 岩石 (4) D
33.(10分)
(1) ① (2) ②
(3) ①高 ②低
③位于海湾,具有开阔的浅水海域(潮间带),风浪小,水流和缓;
④南澳大桥的建成有利于牡蛎产品的快速输出,保证其新鲜品质;
⑤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具有广阔的消费市场;
(4) 相对于不占优势的种植业和工业,南澳岛发展生态海水养殖业和海岛旅游业属于自身优势产业,对海洋环境的污染少,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压力小;高品质的农产品和特色旅游业能带来丰厚的经济利润,可部分用于对维护海洋生态环境方面的经济投入;高质量的经济发展模式对海洋生态环境提出更高要求,能促进当地居民对海岛及海洋环境的保护意识(每点1分,任答3点,满分3分)
34 (10分)
(1) 接近消费市场 交通便捷(或租金低)
(2)D地。理由:远离工业区和闹市区;位于市区上风地带;地势较高,靠近河流,空气清新、环境优美。(选址1分,理由2分,选址错误理由不得分)
(3) 靠近煤矿区,节省运费;早期城市规模小,污染物对城区影响小;(每点1分,任答1点,满分1分) 城区规模扩大,污染加剧,人们对环境的要求逐渐提高,F地处下风向; 交通便利。(每点1分,任答2点,满分2分)
(4)问题:环境质量恶化;居住困难;交通拥堵;社会治安差;就业困难。(每点1分,任答2点,满分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