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宣城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宣城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7-08 10:46: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宣城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试题
考生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在答题卷指定位置填写清楚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区域。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卷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卷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时,务必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
铝土经过加工生产出氧化铝和电解铝,然后制成各类铝材,广泛用于国防、航空、汽车、电器等领域。我国铝土矿储量丰富但质量较差,由于地缘优势,我国曾经非常依赖印度尼西亚铝土矿的进口。2014年印度尼西亚政府禁止未经加工的铝土矿出口,中国企业开始推动铝土矿进口来源多元化。非洲几内亚铝土矿储量世界第一,近年来中国对几内亚铝土矿开采投资加大,并计划投资建设电解铝厂。图1为几内亚铝土矿资源分布图。据此完成1~3题。
1.印度尼西亚禁止未经加工的铝土矿出口,其主要目的是
A.保障资源安全 B.保护生态环境 C.提高资源附加值 D.保证产品质量
2.中国计划在几内亚投资建设电解铝厂,最佳位置位于
A.甲 B.乙 C.丙 D.丁
3.为保障铝土矿资源安全,我国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①加强与铝土矿资源国合作 ②提高铝土矿资源的利用率
③禁止国内铝土矿资源开采 ④加强铝土矿资源储备建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23年5月下旬,河南、山东、陕西等省出现大范围持续阴雨天气。由于正值夏粮抢收时节,此次降水天气被称为“烂场雨”。为保障夏粮收获顺利进行,相关部门第一时间组织人员指导农民抢收。据此完成4~5题。
4.此次受“烂场雨”影响最大的粮食作物是
A.棉花 B.油菜 C.春小麦 D.冬小麦
5.受下列天气系统控制的天气中最适合夏粮抢收的是
A.气旋 B.反气旋 C.冷锋 D.暖锋
穴珠是在地下河溶洞滴水坑中形成的具有同心圆结构的球状物。穴珠表面一般较光滑,内部具有一个或多个核心,外层由明暗交替的碳酸钙矿物层构成。穴珠表面干湿交替变化有利于加速矿物层形成。图2是穴珠的照片(a)及其剖面结构(b)。据此完成6~7题。
6.形成穴珠圈层结构的地质作用是
A.球状风化 B.流水溶蚀 C.流水磨蚀 D.化学沉积
7.有利于穴珠形成的自然条件有
①洞底平坦开阔 ②相对静止的薄水层
③洞底狭窄陡峭 ④不断流动的薄水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我国某地图软件推出“红绿灯倒计时”功能,能够实时呈现红灯倒计时读秒,以及需要等待的红绿灯轮次。在不少路段还能够实时推荐绿波车速,避免急加、减速,只要用户按照导航建议的车速行驶,即可最大程度实现“一路绿灯”的畅行体验。据此完成8~10题。
8.下列城市中,“红绿灯倒计时”功能使用频率最高的是
A.广州 B.宣城 C.哈尔滨 D.拉萨
9.“红绿灯倒计时”功能对城市交通起到的积极作用是
①解决城市交通拥堵 ②缩短道路通行距离
③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④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上线的“红绿灯倒计时”功能,没有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B.遥感 C.数据共享 D.地理信息系统
某开发商分别在北京(约40°N)和宣城(约31°N)开发了两个楼盘。两地均设计了朝向和楼高相同的户型,图3是户型结构图(甲)和楼盘规划设计图(乙),据此完成11~12题。
11.位于宣城①栋(乙图)住户一年中正午太阳照射进客厅(图甲)内面积最大的时间最接近
A.元旦 B.劳动节 C.儿童节 D.国庆节
12.上级部门对两地小区楼盘规划设计图审批时,相同的设计在北京却没有通过,被要求修改,最终修改的方案可能是
A.扩大东西楼的楼间距 B.降低南侧楼房的高度
C.缩小南北楼的楼间距 D.降低北侧楼房的高度
“淄博烧烤”历史悠久,作为淄博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淄博烧烤”因独立小炉纯炭有烟烧烤和小饼卷肉而闻名。2023年五一期间“淄博烧烤”成为顶流,与之匹配的出现了“烧烤专列、烧烤地图、烧烤公交、烧烤巡逻、烧烤协会、烧烤节、烧烤门票、烧烤半价酒店"等烧烤新生名词。据此完成13~14题。
13.“淄博烧烤”2023年走红的主要原因是
A.历史悠久,知名度高 B.口味独特,消费市场广
C.网络传播,提高热度 D.物美价廉,消费水平低
14.“淄博烧烤”快速发展带来的影响有
①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③产生资源短缺问题 ④产生环境污染问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图4为一地理科考小组在我国不同地区收集到的典型植被叶片。据此完成15~16题。
15.三种植被类型的典型地带性分布区所在纬度由高到低依次是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②①③ D.②③①
16.下列地区中冷杉分布较广泛的是
A.大兴安岭 B.青藏高原 C.东南丘陵 D.华北平原
二、综合题(共3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第19届亚运会将于2023年9月在杭州举行,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共建设有56个竞赛场馆,以“杭州为主,全省共享”的原则,分布在杭州、宁波、温州、湖州、绍兴、金华各地。场馆建设秉承“绿色、智能、节俭、文明”办赛理念,确保满足赛事要求,助推城市建设,展现城市形象,服务市民群众,本届亚运会将是杭州历史上接待人数最多的体育盛会。图5示意第19届亚运会竞赛场馆分布图。
(1)描述第19届亚运会竞赛场馆的空间分布特征。(4分)
(2)简述亚运会竞赛场馆以“杭州为主,全省共享”为原则建设的意义。(6分)
(3)简述亚运会结束后体育场馆的合理利用方式。(6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香菇原产于我国浙江省山区,好暖喜湿,空气湿度在80~90%时有利于出菇,生长期要求光照前期弱、后期强。段木栽培是一种模拟食用菌在野外自然生长的原始栽培方式,但需要消耗大量木料且产出极低,难以大规模推广。我国福建省一位农民探索出木屑袋栽培香菇技术,采用木屑等作为养料,在室内发菌,室外搭荫棚出菇,满足香菇生长过程中对光照、空气、温度等需求,从而使香菇产量大幅提高。图6示意段木栽培香菇,图7示意大棚木屑袋栽培香菇。
(1)从气候角度分析我国北方多采用大棚种植香菇的原因。(6分)
(2)与传统“段木栽培”相比,简述采用木屑袋栽培香菇的优势。(6分)
(3)对我国香菇产业未来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6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材料一:水体的温度越低,二氧化碳溶解度越高,海水密度越大。在重力作用下,高密度海水下沉,将二氧化碳沉降在海底。海洋、大气之间存在显著的二氧化碳交换,海洋可以直接溶解或通过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也可以通过降低溶解度或生物的分解作用向大气释放二氧化碳。
材料二:东海大陆架宽阔,坡度平缓,向东一直延伸至水深2000多米的冲绳海槽。图8为长江河口海域2012年夏季海一气二氧化碳通量等值线空间分布图[单位:mmol/(m2d)],正值为大气的碳源(海洋向大气释放二氧化碳),负值为大气的碳汇(海洋从大气吸收二氧化碳)。研究表明,冬季该海域浅海地区汇集的二氧化碳会向深海底部转移。
(1)从生物活动角度分析甲、乙两地海-气二氧化碳通量的差异。(6分)
(2)分析长江径流在该海域夏季形成大气的碳汇过程中所起的作用。(6分)
(3)简述冬季该海域汇集的二氧化碳向深海底部转移的过程。(6分)
宣城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A B D B D B A D B A B C D C A
二、综合题(共3题,共52分)
17.(16分)
(1)空间分布不均;以杭州市为主,大部分城市都有分布;少部分城市(丽水、台州、衢州、嘉兴、舟山)没有场馆分布。(每点2分,答对两点得4分)
(2)发挥杭州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因地制宜布局,满足各项赛事要求;促进各地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展现城市形象,提高知名度,扩大影响力。(每点2分,答对两点得6分)
(3)主动承接国际国内体育赛事,最大限度发挥比赛功能;承接大型会议会展,服务当地经济发展;承接大型演唱会,助力文化事业;向社会大众开放,服务老百姓日常锻炼;开发体育场馆为主题的旅游活动。(每点2分,答对两点得6分)
18.(18分)
(1)我国北方纬度高,冬季气温较低,大棚利于调节气温;冬季空气湿度小,夏季湿度大(空气湿度季节差异大),大棚可以调节冬季空气湿度;光照不稳定,大棚利于调节光照,创造适宜香菇生长的环境。(每点2分,答对三点得6分)
(2)利用木屑,成本更低;对森林的破坏小;人工栽培,灭菌接种,产量稳定;木屑袋栽香菇效率高,可以规模化生产;生产灵活,地域适应性强。(每点2分,答对三点得6分)
(3)发展生态农业,减少污染,保证香菇品质;加大科技投入,促进品种改良,提高产量质量;延长产业链,产品深加工精加工,增加种类,提高香菇的价值;香菇属于生鲜农产品,保质期短,易腐烂,加强冷藏保鲜技术,扩大市场;处理好菌林矛盾,保护森林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每点2分,答对三点得6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得分)
19.(18分)
(1)甲地位于近岸水体浑浊,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弱,且径流带来的有机物分解多,二氧化碳释放多;乙地距入海口较远,随着泥沙沉淀,水体透明度提高,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增强,吸收更多二氧化碳。(每点3分,答对两点得6分)
(2)长江夏季径流量大,带来营养盐,利于浮游植物生长固碳;河水水温高,密度小,占据海洋表层,阻碍上下层海水交换,减少了浅海底层二氧化碳上泛。(每点3分,答对两点得6分)
(3)冬季海水水温低,二氧化碳溶解度高,表层海水密度增大;高密度海水受重力作用沿着大陆架底部向深海底部输送。(每点3分,答对两点得6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