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

文档属性

名称 洋务运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0-24 08:41: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第6课

洋务运动1840年1842年1851年1856年1860年1864年1894年1895年1900年1901年追忆历史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近代化的探索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技术制度思想开端什么事“洋务” ? “洋务”指一切涉外的事务。诸如外事交涉、派遣留学生、购买洋枪洋炮、开矿办厂等与外国资本主义有关的事情。 是指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清政府中的洋务派打着“自强”、“求富”的旗号,通过采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创建近代海军和新式学堂,企图摆脱内忧外患、维护清政府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客观上也是一场中国的近代化运动。
什么是“洋务运动”? 恭亲王奕?
(1833-1898) 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 曾国藩
(1811-1872) 李鸿章
(1823—1901)洋务派在地方的代表左宗棠
(1812—1885)张之洞
(1837—1909)洋务派在地方的代表洋务运动前期
19世纪60—70年代,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洋务派兴办的第一个军事工业江南制造总局 (上海)福州船政局当时规模最大的近代军事工业远东第一大船厂安庆内军械所旧址江南制造总局炮厂的机器房鸦片战争时期清军使用的竹制火铳 江南制造总局仿制的毛瑟枪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兴办军事工业洋务运动后期
19世纪70—90年代,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 轮船招商局
(上海)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
(武昌)近代第一个轮船公司 中国第一个近代化钢铁厂轮船招商局湖北织布局 汉阳铁厂 兴办民用工业北洋海军福建海军南洋海军旅 顺威海卫筹 划 海 防停泊在旅顺港内的北洋水师军舰
京师同文馆 (1862年,北京)
第一所新式学堂创办新式学堂 以培养外语翻译和外交人才为宗旨 “留美幼童”为1872年至1875年间由清政府派往美国留学的四批中国幼童的总称。
120名留美幼童的平均年龄为12岁半,以广东(84人)、江苏(21人)为主。他们中有50多人在中学毕业后得以进入哈佛、耶鲁、哥伦比亚、麻省理工等著名学府继续深造。
1881年,出于当权者对幼童“全盘西化”的担忧,清廷颁旨全数撤回留美学生。至1881年年底,除已在美国病故者3人、中途辍学或拒召者23人外,剩下的94名“留美幼童”,分三批回国。 幼童留美 1872年,首批身穿缎袍、拖着长辫的孩子从上海出发开始了他们十年的留学生涯。1905年,部分留美学生的聚会合影 詹天佑
(1861—1919)
中国首位铁路总工程师,负责修建了京张铁路等工程,有“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之称。 不可思议的是,政府(指清政府)认为这些学生(指留美幼童),他们花的是政府的钱,就应该只学习工程,数学和其他自然科学,对他们周围的政治和社会影响要无动于衷。这种想法是非常荒唐可笑的……中国不可能只从我们这里引进知识、科学和工业资源模式而不引进那些政治上的改革。否则,她将什么也得不到。
——1881年7月23日《纽约时报》社论
思考: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背景目的主要内容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创办近代民用工业筹划海防,创建海军创办新式学堂结果评价时间口号代表维护清朝统治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自强、求富1个中央代表 + 4个地方代表 破产:在甲午战争中惨败,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内外交困性质 局限性 积极作用洋务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