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8张PPT。The American Civil War第六单元
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第18课 美国南北战争第18课 美国南北战争(美国内战) (The Civil War)起 因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矛盾焦点奴隶制的存废导火线林肯当选总统开端
1861年南方自组政府对立阻碍南方自组政府扭转战局
转折战役颁布两份文件葛底斯堡战役北方获得胜利作用影响 性质:作用: 第18课 美国南北战争(美国内战) (The Civil War)1865年南北战争影响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维护了 国家的统一,
废除了 黑人奴隶制度,
扫清了 资本主义发展
的又一障碍,为以后经济
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拍卖黑人奴隶的广告 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起,废奴运动很快开展起来。1833年。全国性的“美国反奴隶制度协会”(废奴社)宣告成立。 在废奴运动的高潮中,哈里特·比彻·斯托夫人发表了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旧译《黑奴吁天录》)。小说生动地展现了黑人奴隶的悲惨生活,使北方人了解到美国还有如此落后的不公正的的生活方式——人可以像牲畜一样被卖掉,奴隶制度如此惨无人道。此书在动员社会舆论方面起了很大作用。以致于在内战爆发后,林肯总统戏谑地对斯托夫人说,你这个小妇人挑起了一场战争。奴隶制的扩张1860年,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南北方力量对比表思考:战争爆发后,战况如何?
实力雄厚的北方为什么屡次失败?
为什么北方后来又能转败为胜,取得战争的最终胜利?《宅地法》 凡没有参加过反联邦叛乱、年满21岁身为户主的美国公民,或申请入籍而没有持枪反抗过合众国的人,交纳10美元登记费,就可以申请1/4平方英里(160英亩)尚未分配给私人的公有土地,耕种5年以后,这块土地就免费成为其私有财产。
经申请取得宅地的人,在登记6个月以后,也可按每英亩1.25美元的价格付款购买那块宅地。 1862年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内容:宣布自1863年1月1日起,所有叛乱诸州的黑人奴隶,永远获得自由,可以参加联邦海陆军。
意义:它的颁布极大的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革命积极性,从而扭转了战争的形势,加速了北方胜利的进程。北方军队中的黑人葛底斯堡战役 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场战斗。在葛底斯堡方圆不到25平方英里,人口不足2400人的小镇辖地,双方集结了近17.2万兵力和634门大炮。
战役扭转了战局,此后南方同盟军转入了战略防御,联邦军完全掌握了战争主动权。手绘美国内战——葛底斯堡战役手绘美国内战——葛底斯堡战役手绘美国内战——葛底斯堡战役林 肯 遇 刺亚伯拉罕·林肯 亚伯拉罕·林肯是美国第16任总统,领导了拯救联邦和结束奴隶制度的伟大斗争。尽管他仅在边疆受过一点儿初级教育,担任公职的经验也很少,然而,他那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厚的人道主义意识,使他成了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一个伟人的简历22岁 生意失败
23岁 竞选州议员失败
24岁 生意再次失败
25岁 当选州议员
26岁 爱人去世
27岁 精神崩溃
29岁 竞选州议长失败34岁 竞选国会议员失败
37岁 当选国会议员
39岁 竞选国会议员连任失败
46岁 竞选参议员失败
47岁 竞选副总统失败
49岁 竞选参议员再次失败
51岁 当选美国总统 “是一个不会被困难吓倒,不会为成功所迷惑的人,他不屈不饶地迈向自己的伟大目标,而从不轻举妄动,他稳步向前,而从不倒退,他既不因人民的热烈拥护而冲昏头脑,也不因人民的情绪低落而灰心丧气……总之,他是一位达到了伟大境界而仍然保持自己优良品质的罕有的人物。这位出类拔萃和道德高尚的人竟是那样谦虚,以至只有在他成为殉难者倒下去之后,全世界才发现他是一位英雄。”
——马克思 这座仿古希腊“巴特农神庙”式的古典建筑,四周环绕着36根古朴的希腊式白色大理石圆形廊柱,代表林肯逝世时的36个州。人们对这位伟人的崇敬显得异常的凝重和庄严。 林 肯 纪 念 堂林肯雕像评价林肯(1)林肯领导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2)废除了奴隶制,解放了黑人奴隶;
(3)扫除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重大障碍,为美国经济腾飞奠定了基础,并最终因此而献出了宝贵生命。成为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总统。 “在美国历史和人类历史上,林肯必将与华盛顿齐名。”
——马克思1、美国领土的扩张独立初19世纪初 20世纪南北战争的历史背景1867年从俄国购得1898年吞并美国领土的扩张美国独立战争和美国南北战争比较表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北美的资本主义发展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独立宣言》《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通过战争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北方资本主义经济和南方种植园经济的矛盾不可调和既是民族解放战争也是资产阶级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