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地 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绿带能有效的控制城市扩张和人口增长,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开发边界的划定。英国伦敦从1939年开始正式建设绿带,1971年绿带基本成型。伦敦在绿带建设期(1939-1971年)运用了包括建设新城在内的多途径城市人口引导策略。图1a为20世纪50年代伦敦绿带分布图,图1b为绿带建设期伦敦人口变化图。据此完成1~3题。
1.伦敦绿带建设期间,内伦敦与外伦敦人口密度( )
A.变化趋势相同 B.差距增大 C.差距缩小 D.平均值增大
2.绿带建设期建设的新城最可能出现在( )
A.绿带内 B.绿带外围 C.内伦敦 D.外伦敦
3.绿带内新增的建设用地可能多用于( )
A.交通基础设施 B.住宅 C.工业生产 D.行政管理
2010年,山东寿光建成了亚洲最大的综合性农产品物流园,并成为中国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集散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目前,寿光联合多家互联网销售、配送平台企业积极发展预制调理食品产业(以一种或多种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经加工、烹调、包装的半成品或成品菜肴)。据此完成4~5题。
4.寿光成为全国蔬菜价格形成中心的关键条件是( )
A.种植量大 B.物流发达 C.交易量大 D.信息通达
5.寿光发展预制调理食品产业过程中,与多家互联网销售、配送平台合作的主要目的是( )
A.延伸产业链条 B.降低生产成本
C.缩减销售环节 D.提高销售能力
科罗拉多河(图2)全长2334千米,流经美国亚利桑那、加利福尼亚等7个州,最后从墨西哥注入加利福尼亚湾。随着大坝的建设及工农业的发展,科罗拉多河下游出现了水源短缺、河水盐碱含量高等问题。据此完成6~8题。
6.图示区域沿40°N纬线气候差异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海陆位置 C.洋流 D.纬度
7.科罗拉多河流域下游最高平均气温与种植业农户收入呈负相关的关系,主要原因是最高平均气温影响了( )
①农作物产量 ②农作物生长期 ③灌溉成本 ④存储成本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8.科罗拉多河下游河水盐碱含量高,其盐碱主要来自于( )
A.灌溉退水 B.生活污水 C.工业污水 D.风沙沉积
板根是高大乔木的树干从近地面开始向四周生长的状如翅膀的板状根。热带雨林中一些巨树的板根可达十多米高,延伸十多米宽,形成巨大的侧翼,甚为壮观。某研究团队在海南省吊罗山自然保护区内一定坡度的林区,随机选取胸径接近的板根树,以树干为分界基点,根据坡向划分为上坡位和下坡位(上坡位的板根易形成围栏根,如图3),并对雨季时土壤营养物质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据此完成9~11题。
表1
指标 板根上坡位 板根下坡位
有机碳(g/kg) 21.34 13.77
全氮(g/kg) 1.10 0.62
全磷(g/kg) 0.143 0.094
全钾(g/kg) 34.39 27.44
9.热带雨林高大乔木多板根现象反映的主要环境特点是( )
A.土层质地坚硬 B.林下光照弱
C.土壤中空气少 D.地形坡度大
10.与下坡位相比较,板根上坡位土壤营养物质含量特点形成的原因是( )
①地下生物生长量大 ②微生物活动弱 ③枯枝落叶积累多 ④流水侵蚀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热带雨林地区巨树生长板根主要有利于( )
A.吸收营养物质 B.支撑高大树干 C.吸收更多水分 D.蒸发多余水分
北大西洋温盐环流是以风力驱动的海面水流将赤道的暖海水带往北大西洋,在高纬度海域其密度大于一般海水,产生一股强大下沉力量使得海水下沉到海底,深层海水向南返程流动的一种现象。图4示意北大西洋温盐环流。据此完成12~13题。
12.北大西洋温盐环流的表层海水由①向②运动的过程中( )
A.温度降低 盐度降低 B.温度降低 盐度升高
C.温度升高 盐度降低 D.温度升高 盐度升高
13.该环流形成的根本能量来源是( )
A.太阳辐射 B.盛行风 C.地转偏向力 D.月球引力
小明和小华分别住在我国不同的省会城市,他们利用手机查询获得当地二至日日出时间和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并将所得数据整理成表2(表中时间为北京时间)。据此完成14~15题。
表2
冬至日日出时间 夏至日日出时间 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
小明 8:47 6:57 83.5°
小华 7:11 3:43 68.5°
14.小明和小华所在地区的纬度差约为( )
A.30° B.25° C.20° D.15°
15.小华所在地区夏至日的昼长大约是( )
A.13小时32分 B.14小时48分 C.15小时28分 D.16小时34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天坑是由地下暗河长期冲蚀碳酸盐岩岩层,引起岩层塌陷而形成的地质奇观。重庆小寨天坑的坑口直径为622米,坑底直径为522米,天坑深度为666.2米,是我国最大的天坑,在底部分布有大量的倒石堆(崩塌形成的堆积地貌)。图5a为重庆市天坑及溶洞示意图,图5b为天坑形成过程示意图。
(1)与河流沉积物相比,说明倒石堆沉积物的特点。(3分)
(2)据图从地质和水文角度说明巨型天坑形成的条件。(6分)
(3)分析喀斯特地貌对种植业生产的不利影响。(6分)
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312国道是上海至乌鲁木齐的一条公路主干线,该国道常州段随城市的发展发生了变迁(图6)。2005年,常州市对京杭大运河和312国道进行了改线,原国道常州市内段改名中吴大道。近年常州市决定对中吴大道进行城市快速路改造,与其他四条城市快速路共同构成“两纵三横”的快速路系统。
(1)指出1970年312国道常州段的布局特点。(4分)
(2)说明312国道常州段改线的原因并据此推测将来可能发生的空间变化。(6分)
(3)说明将中吴大道改造为城市快速路的主要作用。(4分)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申家庄煤矿坐落于河北省邯郸市西南部,当地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该煤矿始建于1956年,职工多达2000余人,在煤炭资源枯竭和国家化解煤炭过剩产能的背景下,于2017年底关闭。长期以来,中家庄煤矿主营煤炭产供销,矿区转型面临多重困难。申家庄煤矿在转型过程中,充分挖掘矿区优势资源,确立了以“光伏+农业”为基础的产业体系,并建立以政府为核心的多方参与协作互动平台,一个崭新的申家庄特色小镇正在快速崛起。图7示意申家庄煤矿矿区转型规划范围及部分功能区的相对位置。
(1)从企业自身角度,说明申家庄煤矿转型可能面临的主要困难。(6分)
(2)分析当地气候条件对“光伏+农业”发展的有利影响。(4分)
(3)分析岳城水库在申家庄特色小镇发展中的主要作用。(6分)
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重庆低山丘陵区为适应低山丘陵地貌及春旱夏涝的气候,形成了“林、田、塘、居”的人居环境模式(图8a),民居分散于林间坡度相对较陡的区域。冲冲田是顺着径流路径,沿丘麓坳谷两侧逐层开垦而成的梯田(水田)。图8b为冲冲田模式图。
分别说明重庆低山丘陵区“林、田、塘、居”人居环境模式各要素是如何确保农田作物稳产高产的。(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