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2第五章——复习学案+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必2第五章——复习学案+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7.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7-11 16:03:32

文档简介

(共8张PPT)
5.1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1.环境问题的概念:
一般指由自然界或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引起环境质量下降或生态失调,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2.类型——按性质分类:
(1)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酸雨、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等。
(2)生态破坏: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3)资源短缺:森林、草原、矿产等资源的减少和破坏。
3.主要环境问题:(重点记)
①资源短缺:
由于人类长期大规模开采与破坏,地球上某些自然资源数量锐减、质量下降,人均拥有的资源量大幅度减少,以致难以满足和保障人类对资源的需求。
②生态破坏:
(1)成因:人类长期砍伐森林和开垦草原。
(2)表现:生态失衡,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态恶化。
③环境污染:
(1)成因: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有害物质。
(2)后果:引起环境质量下降,危害人类健康,影响生物正常生存发展。
环境污染——主要类型及其危害(重点记)
4.资源枯竭问题和生态破坏问题的关系
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资源枯竭侧重于资源本身数量的减少和质量的下降,生态破坏侧重于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过程中导致的生态失衡现象,即环境反作用于人类的表现。
资源枯竭可导致生态破坏,同时,生态破坏也会引起资源枯竭。
主要类型 主要污染物 危害
大气污染 常见的大气污染物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一氧化碳、可吸人颗粒物等 影响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危害植被,腐蚀材料,影响气候,降低能见度,引发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和酸雨等
水体污染 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药、化肥及畜禽粪便等 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
土壤污染 重金属元素和有机物,农用化学药剂中的有害成分,以及有害微生物、寄生虫卵等 使土壤的性质、组成、形状等发生变化,并导致土壤功能失调、质量下降
海洋污染 人类活动引入海洋环境的物质或能量 损害海洋生物,危害人类健康、妨碍海洋活动、降低海洋环境质量
5.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联系
(1)环境污染指由于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含量增加,破坏了自然环境组成要素原有的物质和结构,导致环境各要素及整个环境系统的自净能力降低或丧失,并发生严重的质量退化,从而使其中的有害物质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2)生态破坏指由于自然环境系统某一组成部分的功能遭到破坏及环境污染的影响,导致系统本身按正常规律运动的能力降低,异常变化增多,整个环境系统的发展呈现越来越不利于人类生产、生活甚至生存的趋势。
(3)环境污染可能造成生态破坏,但生态破坏不可能引起环境污染。
6.不同类型环境问题的判断方法——根据各类型的含义及其相互间的关系进行判断:
①环境污染指人类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导致环境质量下降。
②生态破坏指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环境退化,从而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
③资源短缺指资源数量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环境污染往往会引起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往往引起资源短缺,资源短缺也会引起生态破坏。
7.环境问题的成因、危害及措施的答题思路
(1)成因分析: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一般来讲着重分析人为原因。多数是人类不合理地利用资源和能源造成的,但不要忽略自然原因。明确成因,有助于环境问题的解决。
(2)后果与危害:环境问题带来的后果是什么,给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带来哪些影响,要能准确全面地进行分析。
(3)解决措施:从可持续发展的方面分析。一方面减少人类自身对环境的破坏,另一方面提倡对资源节约利用、持续利用和循环利用。
8.城市地区和乡村地区环境问题的差别:
地区 环境问题 形成原因
城市地区 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等 由于交通、工业活动与人类居住地的过分集中,造成污染物的集中
乡村地区 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如水土流失、荒漠化、土地盐碱化等 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或者强度过大
9.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必要性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及其子孙后代的宝贵财富。
10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具体措施
(1)就地保护:在野生动植物的原产地对物种实施有效保护,最有效的办法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2)迁地保护:通过将野生动植物从原产地迁移到条件良好的其他环境中进行有效保护,主要通过建立动物园、植物园、珍稀濒危动植物人工繁育基地等措施,以保证生物的延续和扩大。
5.2 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重点看)
(1)采集一狩猎社会,人类与环境保持着原始的平衡关系。
(2)农业社会:还不能正确认识人地关系的不协调,但对人地关系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
(3)工业社会:人地矛盾迅速激化。“和谐论”(人地协调论)应运而生。
(4)信息社会(后工业社会 ):关于人地关系的研究 , 向生态化、低碳化、绿色化、循环化等方向进一步发展。
2.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重点记)
(1)转变传统发展观念:由片面追求GDP增长的单一目标模式,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环境持续承载相协调的多目标模式转变。
(2)转变传统发展模式:传统发展模式与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差异 :
项目 传统发展模式 可持续发展模式
目的 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品产量和提高消费水平 实现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减少经济活动造成的环境压力和资源消耗
特点 社会生产多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 强调环境承载力和土地、水、森林、矿藏等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结果 形成一种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使人类陷入严重的资源、环境危机 改变传统的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发展模式,通过引人市场机制,平衡需求与供给的矛盾
(3)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的利用由高耗粗放型向高效集约型、更多地依靠可再生资源的方向转变,并逐步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社会经济体系。
(4)环境污染的治理:
①加快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大力发展低碳循环经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②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
③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落实减排承诺。
(5)生态保护:
①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②防治荒漠化,制止和扭转土地退化,保护生物多样性。
③扩大轮作休耕试点,推进退耕还林还草,健全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海洋休养生息制度,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
(6)公众参与,从我做起。
①积极参加可持续发展的决策、宣传、教育和培训活动; ②积极购买环保标志的商品;
③实行垃圾分类; ④减少过度包装; ⑤倡导简朴生活; ⑥拒食野生动物;
⑦少用一次性餐具和塑料袋等。
3.可持续发展:(重点看)
(1)概念: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 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内涵:是资源环境承载力、经济和社会三者之间相互联系 , 相互制约的综合体。
生态持续发展——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条件,社会持续发展——目的。
(3)基本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和共同性原则。
(4)判断人地关系的依据:①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阶段。 ②人类活动对环境干扰的程度。
4.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观念
(1)发展的观念:鼓励经济发展,但强调发展不仅要重视增长数量、更妻追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
(2)公平的观念:强调人与人的平筝权,从时间上,代与代之间应享有公平;从空间上,不同区域之间应享有公平。此外,人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也应享有公平。
(3)环境的观念: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统一性。经济发展要以环境和资源为基础,环境保护也需要依靠经济发展来提供必需的资金和技术,环境保护的好坏是衡量发展质量的指标之一。
(4)权利的观念:强调人们享受的权利,既包括物质生活享受,也包括环境享受。
5.清洁生产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清洁的能源。包括:常规能源的清洁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新能源的开发;各种节能技术等。
(2)清洁的生产过程。
包括:尽量少用或不用有毒、有害的原料;产出无毒、无害的中间产品;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危险性因素;少废、无废的工艺和高效的设备;物料的再循环;简便、可靠的操作和控制;完善的管理等。
(3)清洁的产品。
包括:节约原料,少用昂贵和稀缺的原料;利用二次原料做原料;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和使用后不含危害人体健康和破坏生态环境的因素;易于回收、复用和再生;易处置、降解等。
6.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生态农业
①调整产业结构,变单一农业为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 ②综合、循环利用
③开发利用沼气、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 ④发展观光旅游业
⑤延长产业链,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
7.社会生活中的绿色行为
(1)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不随地吐痰,不随地乱扔、乱倒废弃物;节约用水、用电、用纸;慎用清洁剂;禁止露天烧烤;利用可再生能源;做“公交族”“自行车英雄”;用电子贺卡代替纸质贺卡。
(2)绿色消费,环保选购:认购“环保标志”产品;用无氟制品、无磷洗衣粉、环保电池;选绿色包装;购买绿色食品。
(3)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少用一次性制品;少用塑料袋;自备餐盒;少用一次性筷子。
(4)分类回收,循环再生:回收废塑料、废电池、废纸、生物垃圾、再生绿色肥料和各种废弃物;战胜垃圾公害。
(5)保护自然,万物共存:拒食野生动物;拒用野生动物制品;不猎捕和饲养野生动物;制止偷猎和买卖野生动物的行为;不买珍稀木材用具,植树造林。高一地理 必修二第五章背诵学案-默写版 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
第五章 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
5.1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1.环境问题:
概念:一般指由自然界或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引起 下降或生态失调,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 影响的现象。
2.类型——按性质分类:
主要类型 表现
污染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酸雨、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等
破坏 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短缺 森林、草原、矿产等资源的减少和破坏
3.主要环境问题:(重点记)
①资源短缺:
由于人类长期大规模开采与破坏,地球上某些 数量锐减、质量下降,人均拥有的资源量大幅度减少,以致难以满足和保障人类对资源的需求。
②生态破坏:
(1)成因:人类长期 和 。
(2)表现:生态失衡, 、土地荒漠化、生态恶化。
③环境污染:
(1)成因: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 。
(2)后果:引起环境质量下降,危害 ,影响生物正常生存发展。
(3)主要类型及其危害:
主要类型 主要污染物 危害
污染 常见的大气污染物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一氧化碳,、及可吸人颗粒物等 影响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危害植被,腐蚀材料,影响气候,降低能见度,引发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和酸雨等
污染 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药、化肥及畜禽粪便等 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
污染 重金属元素和有机物,农用化学药剂中的有害成分,以及有害微生物、寄生虫卵等 使土壤的性质、组成、形状等发生变化,并导致土壤功能失调、质量下降
污染 人类活动引入海洋环境的物质或能量 损害海洋生物,危害人类健康、妨碍海洋活动、降低海洋环境质量
4.资源枯竭问题和生态破坏问题的关系
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侧重于资源本身数量的减少和质量的下降, 侧重于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过程中导致的生态失衡现象,即环境反作用于人类的表现。
可导致 ,同时, 也会引起 。
5.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联系
(1)环境污染指由于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含量增加,破坏了自然环境组成要素原有的物质和结构,导致环境各要素及整个环境系统的自净能力降低或丧失,并发生严重的质量退化,从而使其中的有害物质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2)生态破坏指由于自然环境系统某一组成部分的功能遭到破坏及环境污染的影响,导致系统本身按正常规律运动的能力降低,异常变化增多,整个环境系统的发展呈现越来越不利于人类生产、生活甚至生存的趋势。
(3) 可能造成 ,但 不可能引起 。
6.不同类型环境问题的判断方法——根据各类型的含义及其相互间的关系进行判断:
① 指人类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导致环境质量下降。
② 指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环境退化,从而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
③ 指资源数量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环境污染往往会引起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往往引起资源短缺,资源短缺也会引起生态破坏。
7.环境问题的成因、危害及措施的答题思路
(1)成因分析:
原因和 原因。一般来讲着重分析人为原因。多数是人类不合理地利用资源和能源造成的,但不要忽略自然原因。明确成因,有助于环境问题的解决。
后果与危害:
环境问题带来的后果是什么,给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带来哪些影响,要能准确全面地进行分析。
(3)解决措施:
从可持续发展的方面分析。一方面 ,另一方面 。
8.城市地区和乡村地区环境问题的差别:
地区 环境问题 形成原因
城市 地区 主要表现为 ,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等 由于交通、工业活动与人类居住地的过分集中,造成污染物的集中
乡村 地区 主要表现为 ,如水土流失、荒漠化、土地盐碱化等 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或者强度过大
9.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必要性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 ,是人类及其子孙后代的宝贵财富。
10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具体措施
(1) 保护:在野生动植物的原产地对物种实施有效保护,最有效的办法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2) 保护:通过将野生动植物从原产地迁移到条件良好的其他环境中进行有效保护,主要通过建立动物园、植物园、珍稀濒危动植物人工繁育基地等措施,以保证生物的延续和扩大。
5.2 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重点看)
(1)采集一狩猎社会,人类与环境保持着原始的 关系。
(2)农业社会:还不能正确认识人地关系的 ,但对人地关系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
(3)工业社会:人地矛盾迅速激化。“ ”(人地协调论)应运而生。
(4)信息社会(后工业社会 ):关于人地关系的研究 , 向 化、 化、 化、 化等方向进一步发展。
2.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重点记)
(1)转变传统发展观念:由片面追求 增长的单一目标模式,向 发展、 进步、 相协调的多目标模式转变。
(2)转变传统发展模式:传统发展模式与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差异 :
项目 传统发展模式 可持续发展模式
目的 扩大 ,增加产品产量和提高消费水平 实现 和 ,减少经济活动造成的环境压力和资源消耗
特点 社会生产多以 、环境为代价 强调 和土地、水、森林、矿藏等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结果 形成一种 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使人类陷入严重的资源、环境危机 改变传统的以“ 、 、 ”为特征的发展模式,通过引人市场机制,平衡需求与供给的矛盾
(3)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的利用由高耗粗放型向高效集约型、更多地依靠可再生资源的方向转变,并逐步建立 的社会经济体系。
(4)环境污染的治理:
①加快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大力发展低碳循环经济,建设 社会。
②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 和 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
③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落实 承诺。
(5)生态保护:
①加大 保护力度,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②防治荒漠化,制止和扭转土地退化,保护 。
③扩大轮作休耕试点,推进 ,健全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海洋休养生息制度,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
(6)公众参与,从我做起。
①积极参加可持续发展的决策、宣传、教育和培训活动; ②积极购买环保标志的商品;
③实行垃圾分类; ④减少过度包装; ⑤倡导简朴生活; ⑥拒食野生动物;
⑦少用一次性餐具和塑料袋等。
3.可持续发展:(重点看)
(1)概念:指既满足 的需求 , 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内涵:是资源 、经济和社会三者之间相互联系 , 相互制约的综合体。
生态持续发展—— ,经济持续发展—— ,社会持续发展—— 。
(3)基本原则: 原则、 原则和 原则。
(4)判断人地关系的依据:
①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阶段。 ②人类活动对环境干扰的程度。
4.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观念
(1) 的观念:鼓励经济发展,但强调发展不仅要重视增长 、更妻追求改善 、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 生产和 消费。
(2) 的观念:强调人与人的平筝权,从时间上,代与代之间应享有公平;从空间上,不同区域之间应享有公平。此外,人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也应享有公平。
(3) 的观念: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统一性。经济发展要以环境和资源为基础,环境保护也需要依靠经济发展来提供必需的资金和技术,环境保护的好坏是衡量发展质量的指标之一。
(4) 的观念:强调人们 的权利,既包括物质生活享受,也包括环境享受。
5.清洁生产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清洁的 。包括: 等。
(2)清洁的 。
包括:
(3)清洁的 。
包括:
6.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 农业
7.社会生活中的绿色行为
(1) , :不随地吐痰,不随地乱扔、乱倒废弃物;节约用水、用电、用纸;慎用清洁剂;禁止露天烧烤;利用可再生能源;做“公交族”“自行车英雄”;用电子贺卡代替纸质贺卡。
(2) , :认购“环保标志”产品;用无氟制品、无磷洗衣粉、环保电池;选绿色包装;购买绿色食品。
(3) , :少用一次性制品;少用塑料袋;自备餐盒;少用一次性筷子。
(4) , :回收废塑料、废电池、废纸、生物垃圾、再生绿色肥料和各种废弃物;战胜垃圾公害。
(5) , :拒食野生动物;拒用野生动物制品;不猎捕和饲养野生动物;制止偷猎和买卖野生动物的行为;不买珍稀木材用具,植树造林。高一地理 必修二第五章背诵学案 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
第五章 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
5.1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1.环境问题:
概念:一般指由自然界或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引起环境质量下降或生态失调,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2.类型——按性质分类:
主要类型 表现
环境污染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酸雨、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等
生态破坏 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资源短缺 森林、草原、矿产等资源的减少和破坏
3.主要环境问题:(重点记)
①资源短缺:
由于人类长期大规模开采与破坏,地球上某些自然资源数量锐减、质量下降,人均拥有的资源量大幅度减少,以致难以满足和保障人类对资源的需求。
②生态破坏:
(1)成因:人类长期砍伐森林和开垦草原。
(2)表现:生态失衡,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态恶化。
③环境污染:
(1)成因: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有害物质。
(2)后果:引起环境质量下降,危害人类健康,影响生物正常生存发展。
(3)主要类型及其危害:
主要类型 主要污染物 危害
大气污染 常见的大气污染物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一氧化碳,、及可吸人颗粒物等 影响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危害植被,腐蚀材料,影响气候,降低能见度,引发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和酸雨等
水体污染 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药、化肥及畜禽粪便等 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
土壤污染 重金属元素和有机物,农用化学药剂中的有害成分,以及有害微生物、寄生虫卵等 使土壤的性质、组成、形状等发生变化,并导致土壤功能失调、质量下降
海洋污染 人类活动引入海洋环境的物质或能量 损害海洋生物,危害人类健康、妨碍海洋活动、降低海洋环境质量
4.资源枯竭问题和生态破坏问题的关系
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资源枯竭侧重于资源本身数量的减少和质量的下降,生态破坏侧重于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过程中导致的生态失衡现象,即环境反作用于人类的表现。
资源枯竭可导致生态破坏,同时,生态破坏也会引起资源枯竭。
5.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联系
(1)环境污染指由于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含量增加,破坏了自然环境组成要素原有的物质和结构,导致环境各要素及整个环境系统的自净能力降低或丧失,并发生严重的质量退化,从而使其中的有害物质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2)生态破坏指由于自然环境系统某一组成部分的功能遭到破坏及环境污染的影响,导致系统本身按正常规律运动的能力降低,异常变化增多,整个环境系统的发展呈现越来越不利于人类生产、生活甚至生存的趋势。
(3)环境污染可能造成生态破坏,但生态破坏不可能引起环境污染。
6.不同类型环境问题的判断方法——根据各类型的含义及其相互间的关系进行判断:
①环境污染指人类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导致环境质量下降。
②生态破坏指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环境退化,从而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
③资源短缺指资源数量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环境污染往往会引起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往往引起资源短缺,资源短缺也会引起生态破坏。
7.环境问题的成因、危害及措施的答题思路
(1)成因分析:
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一般来讲着重分析人为原因。多数是人类不合理地利用资源和能源造成的,但不要忽略自然原因。明确成因,有助于环境问题的解决。
后果与危害:
环境问题带来的后果是什么,给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带来哪些影响,要能准确全面地进行分析。
(3)解决措施:
从可持续发展的方面分析。一方面减少人类自身对环境的破坏,另一方面提倡对资源节约利用、持续利用和循环利用。
8.城市地区和乡村地区环境问题的差别:
地区 环境问题 形成原因
城市 地区 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等 由于交通、工业活动与人类居住地的过分集中,造成污染物的集中
乡村 地区 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如水土流失、荒漠化、土地盐碱化等 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或者强度过大
9.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必要性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及其子孙后代的宝贵财富。
10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具体措施
(1)就地保护:在野生动植物的原产地对物种实施有效保护,最有效的办法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2)迁地保护:通过将野生动植物从原产地迁移到条件良好的其他环境中进行有效保护,主要通过建立动物园、植物园、珍稀濒危动植物人工繁育基地等措施,以保证生物的延续和扩大。
5.2 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重点看)
(1)采集一狩猎社会,人类与环境保持着原始的平衡关系。
(2)农业社会:还不能正确认识人地关系的不协调,但对人地关系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
(3)工业社会:人地矛盾迅速激化。“和谐论”(人地协调论)应运而生。
(4)信息社会(后工业社会 ):关于人地关系的研究 , 向生态化、低碳化、绿色化、循环化等方向进一步发展。
2.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重点记)
(1)转变传统发展观念:由片面追求GDP增长的单一目标模式,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环境持续承载相协调的多目标模式转变。
(2)转变传统发展模式:传统发展模式与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差异 :
项目 传统发展模式 可持续发展模式
目的 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品产量和提高消费水平 实现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减少经济活动造成的环境压力和资源消耗
特点 社会生产多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 强调环境承载力和土地、水、森林、矿藏等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结果 形成一种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使人类陷入严重的资源、环境危机 改变传统的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发展模式,通过引人市场机制,平衡需求与供给的矛盾
(3)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的利用由高耗粗放型向高效集约型、更多地依靠可再生资源的方向转变,并逐步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社会经济体系。
(4)环境污染的治理:
①加快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大力发展低碳循环经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②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
③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落实减排承诺。
(5)生态保护:
①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②防治荒漠化,制止和扭转土地退化,保护生物多样性。
③扩大轮作休耕试点,推进退耕还林还草,健全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海洋休养生息制度,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
(6)公众参与,从我做起。
①积极参加可持续发展的决策、宣传、教育和培训活动; ②积极购买环保标志的商品;
③实行垃圾分类; ④减少过度包装; ⑤倡导简朴生活; ⑥拒食野生动物;
⑦少用一次性餐具和塑料袋等。
3.可持续发展:(重点看)
(1)概念: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 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内涵:是资源环境承载力、经济和社会三者之间相互联系 , 相互制约的综合体。
生态持续发展——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条件,社会持续发展——目的。
(3)基本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和共同性原则。
(4)判断人地关系的依据:
①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阶段。 ②人类活动对环境干扰的程度。
4.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观念
(1)发展的观念:鼓励经济发展,但强调发展不仅要重视增长数量、更妻追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
(2)公平的观念:强调人与人的平筝权,从时间上,代与代之间应享有公平;从空间上,不同区域之间应享有公平。此外,人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也应享有公平。
(3)环境的观念: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统一性。经济发展要以环境和资源为基础,环境保护也需要依靠经济发展来提供必需的资金和技术,环境保护的好坏是衡量发展质量的指标之一。
(4)权利的观念:强调人们享受的权利,既包括物质生活享受,也包括环境享受。
5.清洁生产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清洁的能源。包括:常规能源的清洁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新能源的开发;各种节能技术等。
(2)清洁的生产过程。
包括:尽量少用或不用有毒、有害的原料;产出无毒、无害的中间产品;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危险性因素;少废、无废的工艺和高效的设备;物料的再循环;简便、可靠的操作和控制;完善的管理等。
(3)清洁的产品。
包括:节约原料,少用昂贵和稀缺的原料;利用二次原料做原料;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和使用后不含危害人体健康和破坏生态环境的因素;易于回收、复用和再生;易处置、降解等。
6.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生态农业
①调整产业结构,变单一农业为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 ②综合、循环利用
③开发利用沼气、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 ④发展观光旅游业
⑤延长产业链,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
7.社会生活中的绿色行为
(1)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不随地吐痰,不随地乱扔、乱倒废弃物;节约用水、用电、用纸;慎用清洁剂;禁止露天烧烤;利用可再生能源;做“公交族”“自行车英雄”;用电子贺卡代替纸质贺卡。
(2)绿色消费,环保选购:认购“环保标志”产品;用无氟制品、无磷洗衣粉、环保电池;选绿色包装;购买绿色食品。
(3)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少用一次性制品;少用塑料袋;自备餐盒;少用一次性筷子。
(4)分类回收,循环再生:回收废塑料、废电池、废纸、生物垃圾、再生绿色肥料和各种废弃物;战胜垃圾公害。
(5)保护自然,万物共存:拒食野生动物;拒用野生动物制品;不猎捕和饲养野生动物;制止偷猎和买卖野生动物的行为;不买珍稀木材用具,植树造林。(共8张PPT)
5.1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1.环境问题的概念:
一般指由自然界或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引起环境质量下降或生态失调,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2.类型——按性质分类:
(1)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酸雨、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等。
(2)生态破坏: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3)资源短缺:森林、草原、矿产等资源的减少和破坏。
3.主要环境问题:(重点记)
①资源短缺:
由于人类长期大规模开采与破坏,地球上某些自然资源数量锐减、质量下降,人均拥有的资源量大幅度减少,以致难以满足和保障人类对资源的需求。
②生态破坏:
(1)成因:人类长期砍伐森林和开垦草原。
(2)表现:生态失衡,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态恶化。
③环境污染:
(1)成因: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有害物质。
(2)后果:引起环境质量下降,危害人类健康,影响生物正常生存发展。
环境污染——主要类型及其危害(重点记)
4.资源枯竭问题和生态破坏问题的关系
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资源枯竭侧重于资源本身数量的减少和质量的下降,生态破坏侧重于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过程中导致的生态失衡现象,即环境反作用于人类的表现。
资源枯竭可导致生态破坏,同时,生态破坏也会引起资源枯竭。
主要类型 主要污染物 危害
大气污染 常见的大气污染物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一氧化碳、可吸人颗粒物等 影响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危害植被,腐蚀材料,影响气候,降低能见度,引发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和酸雨等
水体污染 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药、化肥及畜禽粪便等 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
土壤污染 重金属元素和有机物,农用化学药剂中的有害成分,以及有害微生物、寄生虫卵等 使土壤的性质、组成、形状等发生变化,并导致土壤功能失调、质量下降
海洋污染 人类活动引入海洋环境的物质或能量 损害海洋生物,危害人类健康、妨碍海洋活动、降低海洋环境质量
5.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联系
(1)环境污染指由于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含量增加,破坏了自然环境组成要素原有的物质和结构,导致环境各要素及整个环境系统的自净能力降低或丧失,并发生严重的质量退化,从而使其中的有害物质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2)生态破坏指由于自然环境系统某一组成部分的功能遭到破坏及环境污染的影响,导致系统本身按正常规律运动的能力降低,异常变化增多,整个环境系统的发展呈现越来越不利于人类生产、生活甚至生存的趋势。
(3)环境污染可能造成生态破坏,但生态破坏不可能引起环境污染。
6.不同类型环境问题的判断方法——根据各类型的含义及其相互间的关系进行判断:
①环境污染指人类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导致环境质量下降。
②生态破坏指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环境退化,从而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
③资源短缺指资源数量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环境污染往往会引起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往往引起资源短缺,资源短缺也会引起生态破坏。
7.环境问题的成因、危害及措施的答题思路
(1)成因分析: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一般来讲着重分析人为原因。多数是人类不合理地利用资源和能源造成的,但不要忽略自然原因。明确成因,有助于环境问题的解决。
(2)后果与危害:环境问题带来的后果是什么,给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带来哪些影响,要能准确全面地进行分析。
(3)解决措施:从可持续发展的方面分析。一方面减少人类自身对环境的破坏,另一方面提倡对资源节约利用、持续利用和循环利用。
8.城市地区和乡村地区环境问题的差别:
地区 环境问题 形成原因
城市地区 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等 由于交通、工业活动与人类居住地的过分集中,造成污染物的集中
乡村地区 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如水土流失、荒漠化、土地盐碱化等 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或者强度过大
9.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必要性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及其子孙后代的宝贵财富。
10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具体措施
(1)就地保护:在野生动植物的原产地对物种实施有效保护,最有效的办法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2)迁地保护:通过将野生动植物从原产地迁移到条件良好的其他环境中进行有效保护,主要通过建立动物园、植物园、珍稀濒危动植物人工繁育基地等措施,以保证生物的延续和扩大。
5.2 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重点看)
(1)采集一狩猎社会,人类与环境保持着原始的平衡关系。
(2)农业社会:还不能正确认识人地关系的不协调,但对人地关系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
(3)工业社会:人地矛盾迅速激化。“和谐论”(人地协调论)应运而生。
(4)信息社会(后工业社会 ):关于人地关系的研究 , 向生态化、低碳化、绿色化、循环化等方向进一步发展。
2.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重点记)
(1)转变传统发展观念:由片面追求GDP增长的单一目标模式,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环境持续承载相协调的多目标模式转变。
(2)转变传统发展模式:传统发展模式与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差异 :
项目 传统发展模式 可持续发展模式
目的 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品产量和提高消费水平 实现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减少经济活动造成的环境压力和资源消耗
特点 社会生产多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 强调环境承载力和土地、水、森林、矿藏等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结果 形成一种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使人类陷入严重的资源、环境危机 改变传统的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发展模式,通过引人市场机制,平衡需求与供给的矛盾
(3)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的利用由高耗粗放型向高效集约型、更多地依靠可再生资源的方向转变,并逐步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社会经济体系。
(4)环境污染的治理:
①加快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大力发展低碳循环经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②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
③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落实减排承诺。
(5)生态保护:
①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②防治荒漠化,制止和扭转土地退化,保护生物多样性。
③扩大轮作休耕试点,推进退耕还林还草,健全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海洋休养生息制度,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
(6)公众参与,从我做起。
①积极参加可持续发展的决策、宣传、教育和培训活动; ②积极购买环保标志的商品;
③实行垃圾分类; ④减少过度包装; ⑤倡导简朴生活; ⑥拒食野生动物;
⑦少用一次性餐具和塑料袋等。
3.可持续发展:(重点看)
(1)概念: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 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内涵:是资源环境承载力、经济和社会三者之间相互联系 , 相互制约的综合体。
生态持续发展——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条件,社会持续发展——目的。
(3)基本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和共同性原则。
(4)判断人地关系的依据:①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阶段。 ②人类活动对环境干扰的程度。
4.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观念
(1)发展的观念:鼓励经济发展,但强调发展不仅要重视增长数量、更妻追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
(2)公平的观念:强调人与人的平筝权,从时间上,代与代之间应享有公平;从空间上,不同区域之间应享有公平。此外,人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也应享有公平。
(3)环境的观念: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统一性。经济发展要以环境和资源为基础,环境保护也需要依靠经济发展来提供必需的资金和技术,环境保护的好坏是衡量发展质量的指标之一。
(4)权利的观念:强调人们享受的权利,既包括物质生活享受,也包括环境享受。
5.清洁生产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清洁的能源。包括:
常规能源的清洁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新能源的开发;各种节能技术等。
(2)清洁的生产过程。包括:
尽量少用或不用有毒、有害的原料;产出无毒、无害的中间产品;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危险性因素;少废、无废的工艺和高效的设备;物料再循环;简便、可靠的操作和控制;完善的管理等。
(3)清洁的产品。包括:
节约原料,少用昂贵和稀缺的原料;利用二次原料做原料;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和使用后不含危害人体健康和破坏生态环境的因素;易于回收、复用和再生;易处置、降解等。
6.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生态农业
①调整产业结构,变单一农业为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 ②综合、循环利用
③开发利用沼气、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 ④发展观光旅游业
⑤延长产业链,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
7.社会生活中的绿色行为
(1)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不随地吐痰,不随地乱扔、乱倒废弃物;节约用水、用电、用纸;慎用清洁剂;禁止露天烧烤;利用可再生能源;做“公交族”“自行车英雄”;用电子贺卡代替纸质贺卡。
(2)绿色消费,环保选购:认购“环保标志”产品;用无氟制品、无磷洗衣粉、环保电池;选绿色包装;购买绿色食品。
(3)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少用一次性制品;少用塑料袋;自备餐盒;少用一次性筷子。
(4)分类回收,循环再生:回收废塑料、废电池、废纸、生物垃圾、再生绿色肥料和各种废弃物;战胜垃圾公害。
(5)保护自然,万物共存:拒食野生动物;拒用野生动物制品;不猎捕和饲养野生动物;制止偷猎和买卖野生动物的行为;不买珍稀木材用具,植树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