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烃测试题(含解析)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烃测试题(含解析)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7-08 21:10: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 烃 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与有机物的结构、性质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烷烃的沸点高低仅取决于碳原子数的多少
B.甲烷和氯气的反应与乙烯和的反应不属于同一类型的反应
C.乙烯与聚乙烯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D.甲苯与氯气在光照下发生一元取代反应,主要生成
2.陈述Ⅰ和Ⅱ均正确但不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A 用焦炭和石英砂制取粗硅 SiO2可制作光导纤维
B 苏打水中添加NaHCO3 NaHCO3水溶液为弱碱性
C 石油裂解气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 石油裂解可得到乙烯等不饱和烃
D FeCl3水解可生成胶体 FeCl3可用作净水剂
A.A B.B C.C D.D
3.具有美白功效的某化妆品主要成分Z的合成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X最多与发生加成反应
B.Z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面
C.X和Y反应生成Z为加成反应
D.Z中苯环上一氯代物有5种
4.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25℃时,把盛满的试管倒立于水槽中 试管中水面迅速上升,最终充满试管 该温度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为1∶1(水与的体积比)
B 向KI-淀粉溶液中逐滴滴入氯水至过量 溶液先呈蓝色,后褪色 氯水有漂白性
C 将纯净的乙烯通入盛有溴的溶液的试管中 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乙烯与溴发生了反应
D 向某未知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A.A B.B C.C D.D
5.下列化合物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的有( )
①乙烷 ②甲苯 ③氟苯 ④四氯乙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6.化学与社会、技术、环境、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将煤经气化转化为煤气,可提高燃烧效率
B.太阳能电池工作时的能量转化形式是光-热-转换
C.氧炔焰焊接钢轨是利用了乙炔燃烧产生的热能
D.镧镍合金等贮氢合金的发现和应用解决了氢气贮存、运输等难题
7.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羟基的电子式:
B.2-甲基丁烷也称为异丁烷
C.34Se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简化排布式:[Ar]3d104s24p4
D.乙烯的结构式:
8.新型材料固体碳被称作“纳米泡沫”,纳米泡沫碳与金刚石的关系是
A.同系物 B.同分异构体 C.同位素 D.同素异形体
9.有机物H是合成一种药物的中间体,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H的说法错误的是
A.能发生加成、取代、消去和氧化反应 B.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C.分子式为 D.既能与金属钠反应,也能与NaOH溶液反应
10.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科研团队在实验室里首次实现了以为原料人工合成淀粉,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中含有的中子数为
B.中共面的原子数目最多为
C.60g HCHO和混合物中含有的原子数目为
D.中含有键数目为7NA
11.下列关于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的一氯代物有四种
B.二者属于同系物
C.都属于烷烃,的沸点比的沸点低
D.等质量的和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相等
12.若是某单炔烃与氢气加成后的产物,则炔烃的结构可能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13.用乙炔为原料制取CHBr2—CHBr2,加入的试剂是( )
A.加Br2 B.加HBr C.加溴水 D.Cl2
14.实验小组探究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装置、现象如下:
现象
ⅰ.光照后,产生白雾,混合气体颜色变浅 ⅱ.试管内液面上升 ⅲ.试管壁出现油状液滴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饱和溶液可以减少氯气的溶解
B.出现油状液滴,说明全部转化为
C.产生白雾以及试管内液面上升与的生成有关
D.若用铝箔套住装满和的试管,一段时间后没有明显变化
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烯与聚乙烯互为同系物 B.正丁烷与异丁烷互为同分异构体
C.金刚石与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 D.与互为同位素
二、填空题
16.回答下列问题:
(1)有机物的系统命名是_______,将其在催化剂存在下完全氢化,所得烷烃的系统命名是_______,该烷烃的一氯取代物有_______种。
(2)写出结构简式:2,2-二甲基-3-乙基己烷_______;
(3)相对分子质量为72且沸点最低的烷烃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
(4)实验室制乙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用此法制取乙炔,应选择图中的_______(填选项字母)作为发生装置。
(5)聚偏二氯乙烯()具有超强阻隔性能,可作为保鲜食品的包装材料。它是由_______(写结构简式)单体发生加聚反应生成的。
(6)已知: ,如果要合成 ,所用的原料可以是_______。
A.2-甲基-1,3-丁二烯和2-丁炔
B.1,3-戊二烯和2-丁炔
C.2,3-二甲基-1,3-戊二烯和乙炔
D.2,3-二甲基-1,3-丁二烯和1-丙炔
17.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烷烃的分子式
(1)分子中含18个氢原子的链状烷烃分子式为___________。相对分子质量为58的链状烷烃分子式为___________。
(2)含碳质量分数最低的烷烃是___________;和CO2密度相同的烷烃是___________;碳、氢质量比为5∶1的烷烃是___________。
18.根据有机化学基础,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是含C、H、O三种元素的某有机分子模型(图中球与球之间的连线代表单键、双键等化学键),其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
(2)有机化合物 的系统命名为______。
(3)分子式为,且属于烯烃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种(考虑顺反异构)。
(4)对有机化合物X的结构进行探究。
①将有机化合物X置于氧气流中充分燃烧,4.6g X和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4g和8.8g。质谱实验表明,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则X的分子式为______。
②有机化合物X的核磁共振氢谱如图所示,共有3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则X的结构简式为______。
19.根据所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2-氯-1,3-丁二烯是化工生产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单体,其工业生产方法如下。
①乙炔的官能团为_______。
②该过程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有_______个。
(2)如图,A、B、C分别是三种烃的分子结构:
①以B为原料可通过_______(填“取代”、“加成”或“加聚”)反应制备聚乙烯,其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②等质量的A、B、C完全燃烧生成和,标准状况下消耗氧气的体积最大的是_______(填化学式)。
③下列关于A、B、C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A与互为同系物 b.B与水通过取代反应可制备乙醇
c.C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属于不饱和烃的只有C物质
(3)25℃时,在一容积为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反应过程中各气体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曲线_______(填“甲”或“乙”)表示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②c点时反应_______(填“是”或“否”)达到平衡。
③a、b两点正反应速率大小:________(填“>”或“<”)。
④下列措施能减缓反应速率的是_______(填字母)。
A.恒温恒容充入He气 B.缩小体积,使压强增大
C.恒温恒压充入He气 D.使用催化剂
20.(1)写出甲烷与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只写第一步),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反应。
(2)下列事实能证明甲烷分子是正四面体结构,而不是平面结构的是_______
a.CH3Cl只有一种结构 b.CH2Cl2只有一种结构
c.CHCl3只有一种结构 d.CCl4只有一种结构
(3)相对分子质量为72的烷烃的分子式是:___;写出其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
三、元素或物质推断题
21.低毒高效广谱杀虫剂G可通过下列合成路线制备:
已知以下信息:①RCH=CH2+ R′CHO
②RCOONa+[]ClRCOOCH2 R′+NaCl+NH3(R、R′表示烃基或烃的衍生物取代基团)
回答下列问题:
(1)烯烃A的名称为___________,B中含有醛基,则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2)由D生成E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由E生成F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
(3)E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H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G中与醚键氧原子一定共面的原子至少有___________个。
(4)链状有机物X与C互为同分异构体,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不反应。其核磁共振氢谱只有一组峰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煤和石油是化工原料的重要来源,从石油中获得A,是工业上生产A的主要途径,A可用作植物生长调节剂。从煤焦油中可获得烃B,B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且B是常见的有机溶剂。工业上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获得A、B。
(1)由煤得到煤焦油的方法称为________;由石蜡油获得A的方法称为________。
(2)A和B中,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________(填“A”或“B”)。
(3)写出B发生取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个即可,并注明反应条件)。
(4)用B和丙烯可以生产两种重要的化工原料:苯酚()和丙酮(),生产流程如下:
已知反应①是加成反应,C的一氯代物有5种,则C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23.碳化镁(MgC2)可用于制备乙炔(C2H2)。制备MgC2的原理为。以海水为原料制备碳化镁的工艺如下:
(1)氢氧化镁浊液中混有少量Ca(OH)2,提纯Mg(OH)2的操作是___________。
(2)电解熔融的MgCl2时,阳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备HCl的原理是,用图1中的装置制备一瓶纯净的氯化氢。
①气流从左至右,装置导管口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填标号)。
②D装置干燥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
③C装置的反应中利用了浓硫酸的___________(填标号)。
a.难挥发性 b.强氧化性 c.吸水性
(4)制备碳化镁的装置如图2所示(装置中试剂均足量)。
已知:,副产物有CO2、SO2等。
①仪器M的名称是___________。
②B装置中的试剂是___________。F装置中集气瓶收集的气体有(除水蒸气外)___________(填化学式)。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解析:A.烷烃的沸点高低取决于碳原子数的多少及支链的多少,如:正戊烷的沸点高于异戊烷的沸点,A错误;
B.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氯代烃,乙烯和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前者为取代反应、后者为加成反应,反应类型不同,B正确;
C.聚乙烯中不含碳碳双键,所以聚乙烯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则聚乙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错误;
D.甲苯和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甲基上的取代反应,发生一元取代时生成,D错误;
故答案为:B。
2.A
解析:A.焦炭和石英砂制取粗硅为C和SiO2反应生成Si和CO,SiO2具有导光的性能,能制作光导纤维,陈述Ⅰ、Ⅱ均正确但不具有因果关系,A正确;
B.苏打水添加了NaHCO3,NaHCO3水解使溶液呈弱碱性,两者存在因果关系,B错误;
C.石油裂解可得到乙烯等不饱和烃,乙烯等不饱和烃能与溴加成从而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两者存在因果关系,C错误;
D.FeCl3水解可生成氢氧化铁胶体,氢氧化铁胶体可吸附水中的杂质从而作为净水剂,两者存在因果关系,D错误;
故答案选A。
3.B
解析:A.X中苯环和碳碳双键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1molX最多能与4molH2发生加成反应,A正确;
B.Z中含有饱和碳原子且有3个碳原子与之相连,Z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面,B错误;
C.根据图示可知,X与Y发生加成反应生成Z,C正确;
D.Z苯环上有5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Z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5种,D正确;
故答案选B。
4.C
解析:A.气体全溶,理论上溶解度大于1∶1的气体(水与气体的体积比)均能发生此现象,故A错误;
B.滴入氯水过程中,溶液先呈蓝色,是因为氯水把KI氧化为I2,后褪色,是因为氯水过量,又继续把I2氧化为碘酸盐,与漂白性无关,故B错误;
C.乙烯通入盛有溴的溶液的试管中,溶液褪色,是因为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故C正确;
D.未知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沉淀可能是硫酸钡,也可能是氯化银,则溶液中可能含有也可能含有,故D错误;
答案C。
5.D
【分析】苯和乙烯为平面分子,所有原子共平面。
解析:①乙烷结构式为:,含有甲基,具有甲烷的结构特点,所以乙烷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②甲苯中含有甲基,具有甲烷的结构特点,所以甲苯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个平面上;
③氟苯为,苯为平面型结构,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原子在同一个平面上,所以氟苯中所有原子在同一个平面上;
④四氯乙烯为,碳碳双键为平面结构,所以四氯乙烯中所有原子在同一个平面上;
故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的有③④。
答案选D。
6.B
解析:A.将煤液化或气化,减少污染气体的排放,使燃料燃烧更充分,能有效提高煤燃烧产生能量的利用率,A正确;
B.太阳能电池工作时的能量转化形式是光变成电能,B错误;
C.氧炔焰焊接钢轨是利用了乙炔燃烧产生的热能将铁熔化,C正确;
D.镧镍合金等贮氢合金方便储存和运输氢气,解决了了氢气贮存、运输等难题,D正确;
故选B。
7.C
解析:A.羟基是不带电的原子团,故其的电子式为:,A错误;
B.2-甲基丁烷的结构简式为:(CH3)2CHCH2CH3,故其习惯命名为异戊烷,B错误;
C.34Se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简化排布式为:[Ar]3d104s24p4,C正确;
D.乙烯中的官能团是碳碳双键,故乙烯的结构式:,D错误;
故答案为:C。
8.D
解析:纳米泡沫碳与金刚石均为碳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故二者互为同素异形体,故答案为:D。
9.D
解析:A.该有机物分子结构中含有苯环和酮羰基,可以发生加成反应,苯环上以及醇羟基均可以发生取代反应,与羟基相连碳原子的邻位碳原子上有氢,可以发生消去反应,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有氢,可以发生氧化反应,A选项正确;
B.苯环和酮羰基都属于平面结构,根据该分子的结构,只考虑碳原子,所有的碳原子可能共平面,B选项正确;
C.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选项正确;
D.该有机物分子结构中含有羟基,可以和金属钠发生置换反应,但是没有可以与NaOH溶液反应的基团,D选项错误;
答案选D。
10.C
解析:A.标准状况下,物质的量为1mol,含有的中子数为mol含有中子数,A错误;
B.的碳为中心的结构为四面体结构,单键可以旋转,中共面的原子数目最多为,B错误;
C.的分子式为,与最简式相同,都为,60g二者的混合物为,含有的原子数目为,C正确;
D.1个单键含有1个键,1个双键含有1个键和1个Π键,根据的结构式: ,中含有键数目为11,D错误;
故选C。
11.D
解析:A. (CH3)2CHCH2CH3分子内具有四种氢原子,则其一氯代物有四种,A正确;
B. 二者结构相似、通式相同、相差3个CH2原子团,互为同系物, B正确;
C.、(CH3)2CHCH2CH3都属于烷烃,的相对分子质量比(CH3)2CHCH2CH3小,则的沸点比(CH3)2CHCH2CH3的沸点低,C正确;
D. 等质量的烃中含氢量越高耗氧量越大,的含氢量大于(CH3)2CHCH2CH3,则等质量的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量大于(CH3)2CHCH2CH3,D不正确;
答案选D。
12.A
解析:由烷烃倒推出炔烃的可能结构,应将碳碳单键转化为碳碳三键,也就是相邻两个碳原子上各去掉2个H原子,所以只可能转化为和2种炔烃,故选A。
13.A
解析:乙炔结构简式为CHCH,1mol乙炔可以和2molBr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HBr2—CHBr2,故答案为A。
14.B
解析:A.氯气和水的反应是可逆反应:Cl2+H2O HCl+HClO,饱和食盐水中的氯离子能使平衡左移,从而减少氯气的溶解,故A正确;
B.CH4和Cl2混合后在光照条件下发生的取代反应是连续的:CH4+Cl2CH3Cl+HCl、CH3Cl+Cl2CH2Cl2+HCl、CH2Cl2+Cl2CHCl3+HCl、CHCl3+Cl2CCl4+HCl,故油状液滴是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的混合物,故B错误;
C.氯化氢易溶于水,可产生白雾,导致试管内液面上升,故C正确;
D.此反应是在光照条件下发生的,若为了探究反应条件,可用黑色纸套套住装满甲烷和氯气的试管,一段时间后进行观察,即可得出结论,故D正确。
故选B。
15.A
解析:A.聚乙烯是乙烯的高聚物,双方不是一类有机物,聚乙烯中无碳碳双键,选项描述错误,符合题意;
B.正丁烷与异丁烷分子式都是C4H10,结构不同,是同分异构体,选项描述正确,不符题意;
C.金刚石与石墨都是碳单质,但原子间连接方式不同,是同素异形体,选项描述正确,不符题意;
D.同种元素,质量数不同,说明中子数不同,是同位素关系,选项描述正确,不符题意;
综上,本题选A。
二、填空题
16.(1) 4-甲基-4-乙基-1-己炔 3-甲基-3-乙基己烷 6
(2)
(3)
(4) CaC2+2H2OCa(OH)2+CHCH B
(5)CCl2=CH2
(6)AD
解析:(1)炔烃命名时,需选择含有碳碳三键的最长链为主链,从离碳碳双键近的一端开始命名,因此该物质的名称为4-甲基-4-乙基-1-己炔;完全氢化后得到烷烃,烷烃命名时选最长碳链为主链,从离取代基近的一端开始命名,因此该物质的名称为3-甲基-3-乙基己烷;箭头所指的6个C上的H可以被Cl取代生成6种一氯代物;
(2)2,2-二甲基-3-乙基己烷的结构简式为 ;
(3)相对分子质量为72的烷烃是C5H12,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因此结构简式为 ;
(4)实验室用电石和饱和NaCl溶液制乙炔,化学方程式为CaC2+2H2OCa(OH)2+CHCH;制乙炔时需控制滴加速率,避免反应太快,D装置多孔隔板易被微溶物Ca(OH)2产物堵塞,因此选用B装置;
(5)根据聚偏二氯乙烯的链节可知,单体为CCl2=CH2;
(6)根据已知,合成可使用(2-丁炔)+ (2-甲基-1,3-丁二烯)或使用(1-丙炔)+ (2,3-二甲基-1,3-丁二烯),故选AD。
17.(1) C8H18 C4H10
(2) CH4 C3H8 C5H12
解析:略
18.(1)羧基
(2)2,4 二甲基戊烷
(3)6
(4) C2H6O CH3CH2OH
解析:(1)根据题意左上是碳碳双键,其分子结构简式为 ,其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羧基;故答案为:羧基。
(2)有机化合物 ,从左边或右边都可以编号,其系统命名为2,4 二甲基戊烷;故答案为:2,4 二甲基戊烷。
(3)分子式为,且属于烯烃的碳架结构为 、 (存在顺反异构)、 、 、 (存在顺反异构),因此同分异构体有6种(考虑顺反异构);故答案为:6。
(4)①根据题意0.1molX生成0.3mol水和0.2mol二氧化碳,根据C、H守恒得到X的分子式为C2H6Ox,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则X的分子式为C2H6O;故答案为:C2H6O。
②有机化合物X的核磁共振氢谱如图所示,共有3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说明有三种位置的氢,则X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H;故答案为:CH3CH2OH。
19.(1) 碳碳三键 2
(2) 加聚 nCH2=CH2 CH4 bcd
(3) 乙 否 > C
解析:(1)①根据乙炔的结构简式HC≡CH,其官能团为碳碳三键;故答案为碳碳三键;
②反应①是两个乙炔分子发生加成反应,得到CH2=CH-C≡CH,反应②:HCl与CH2=CH-C≡CH中碳碳三键发生加成反应,得到目标产物,因此该过程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有2个;故答案为2;
(2)①根据B的分子结构,推出B为乙烯,乙烯通过加聚反应制备聚乙烯,其反应方程式为nCH2=CH2 ;故答案为加聚;nCH2=CH2 ;
②等质量烃(CxHy)完全燃烧,CxHy变形为CHy/x,越大,耗氧量越多,A的化学式CH4,B的化学式为C2H4,C的化学式为C6H6,因此标准状况下消耗氧气的体积最大的是CH4;故答案为CH4;
③A的化学式CH4,B的化学式为C2H4,C的化学式为C6H6,
a.甲烷属于烷烃,C6H14是己烷,也属于烷烃,因此它们互为同系物,故a说法正确;
b.乙烯与水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加成反应,生成乙醇,故b说法错误;
c.C为苯,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c说法错误;
d.属于不饱和烃的是乙烯和苯,即B和C,故d说法错误;
答案为bcd;
(3)①利用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浓度变化的比值,从反应开始到达到平衡,曲线乙变化物质的量浓度为0.12mol/L,曲线甲变化物质的量浓度为(0.10-0.04)mol/L=0.06mol/L,因此曲线甲表示N2O4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乙表示N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故答案为乙;
②达到平衡后,浓度不再发生变化,根据图像可知,c点后浓度仍在变化,因此c点没有达到平衡;故答案为否;
③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浓度逐渐降低,正反应速率减慢,因此va>vb,故答案为>;
④A.恒温恒容充入He气,N2O4、NO2浓度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化学反应速率不变,故A不符合题意;
B.缩小容器体积,使压强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故B不符合题意;
C.恒温恒压下充入He气,N2O4、NO2浓度降低,化学反应速率降低,故C符合题意;
D.使用催化剂,高中阶段能加快反应速率,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为C。
20. CH4+Cl2CH3Cl+HCl 取代反应 b C5H12 CH3CH2CH2CH2CH3、(CH3)2CHCH2CH3、(CH3)4C
解析:(1)甲烷与氯气反应的第一步生成了一氯甲烷,其化学方程式为CH4+Cl2CH3Cl+HCl,此反应为取代反应。
(2) a.CH3Cl无论平面还是正四面体,都只有一种结构,故a不能证明;
b.CH3Cl的平面结构有2种结构,正四面体只有一种结构,故b能证明;
c.CHCl3无论平面还是正四面体,都只有一种结构,故c不能证明;
d.CCl4无论平面还是正四面体,都只有一种结构,故d不能证明;
本题答案b.
(3)烷烃的通式是CnH2n+2,相对分子质量为72的烷烃可计算出n=5,戊烷的同分异构体有三种,分别是CH3CH2CH2CH2CH3、(CH3)2CHCH2CH3、(CH3)4C 。
三、元素或物质推断题
21.(1) 2-甲基丙烯 Cl3C-CHO
(2) +HCl 水解反应或取代反应
(3) 羟基、酯基 11
(4) (H3C)3CCCl2COCl (H3C)3CCOCCl3
解析:由D的结构简式,可确定C为;由信息①,参照A、B的分子式,可确定A为CH2=C(CH3)2,B为Cl3CCHO。由D的结构简式,参照G的结构简式,可确定E为,由此确定F为,参照信息②,可确定H 为。
(1)烯烃A的结构简式为CH2=C(CH3)2,名称为2-甲基丙烯,B中含有醛基,则B的结构简式为Cl3C-CHO。答案为:2-甲基丙烯;Cl3C-CHO;
(2)由分析可知,D为,E为,则D生成E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由E()生成F(),可确定反应类型为:水解反应或取代反应。答案为:+HCl;水解反应或取代反应;
(3)E为,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羟基、酯基,由分析可知,H的结构简式为,G中与醚键氧原子一定共面的原子,相当于苯环中有1个H原子被O原子取代,所以至少有11个。答案为:羟基、酯基;;11;
(4)C为;链状有机物X与C互为同分异构体,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不反应,不含有碳碳双键,其核磁共振氢谱只有一组峰,H原子全部构成-CH3,且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所以分子中含有(H3C)3C-、含有1个碳氧双键,其余碳原子的价键被Cl原子饱和,从而得出结构简式为(H3C)3CCCl2COCl、(H3C)3CCOCCl3。答案为:(H3C)3CCCl2COCl;(H3C)3CCOCCl3。
22. 干馏 裂解 A (或)
【分析】从石油中获得A,是工业上生产A的主要途径,A可用作植物生长调节剂,则A为乙烯。从煤焦油中可获得烃B,B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且B是常见的有机溶剂,则B为苯。
解析:(1)A是乙烯,由煤得到煤焦油的方法称为干馏,由石蜡油获得A的反应为裂解反应;故答案为:干馏;裂解。
(2)A是乙烯,B是苯,乙烯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答案为:A。
(3)苯与溴或浓硝酸可发生取代反应,即(或);故答案为:(或) 。
(4)已知反应①是加成反应,C的一氯代物有5种,根据C与氧气反应得到的产物分析得到C的结构简式为;该有机物可被催化氧化为苯酚和丙酮,因此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四、实验题
23.(1)在浊液中加入足量的MgCl2(或MgSO4等)溶液﹐搅拌、过滤
(2)
(3) ebacdf(或ebacdbaf) 防倒吸 a
(4)圆底烧瓶 NaOH溶液 H2、C2H4
解析:浓硫酸和乙醇的混合液,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乙烯,同时生成CO2、SO2等杂质,因为杂质也能与Mg反应,所以需将CO2、SO2及水蒸气除尽;Mg与CH2=CH2反应后,又会生成副产物H2等,同时CH2=CH2还有剩余;为防止污染环境,需对尾气进行集中处理。
(1)氢氧化镁浊液中混有少量Ca(OH)2,提纯Mg(OH)2时,利用氢氧化镁的溶解度小于氢氧化钙的性质,将Ca(OH)2转化为Mg(OH)2,所以应加入MgCl2等,具体操作为:在浊液中加入足量的MgCl2(或MgSO4等)溶液﹐搅拌、过滤。答案为:在浊液中加入足量的MgCl2(或MgSO4等)溶液﹐搅拌、过滤;
(2)电解熔融的MgCl2时,在阳极上Cl-失电子生成Cl2,电极反应式为。答案为:;
(3)①制取氯化氢装置的连接顺序:发生装置(C)、干燥装置(A),收集装置(B)、尾气处理装置(D),再考虑HCl的密度比空气大,气体应长进短出,所以气流从左至右,装置导管口的连接顺序为ebacdf(或ebacdbaf);
②因为HCl易溶于水,易发生倒吸,所以D装置干燥管的作用是防倒吸;
③C装置中的反应,利用难挥发性酸制易挥发性酸,所以利用了浓硫酸的难挥发性,故选a。答案为:ebacdf(或ebacdbaf);防倒吸;a;
(4)①仪器M的名称是圆底烧瓶;
②CH2=CH2中混有CO2、SO2等两种酸性气体,所以B装置中的试剂是NaOH溶液。在D装置中,Mg与CH2=CH2反应,生成MgC2和H2,MgC2滞留在硬质玻璃管中,E装置中的碱石灰吸收水蒸气,防止水蒸气进入D装置内,所以F装置中集气瓶收集的气体有(除水蒸气外) H2、C2H4。答案为:圆底烧瓶;NaOH溶液;H2、C2H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