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暑假预习作业:第一单元重难点检测卷-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飘扬(piāo) B.衣裳(shanɡ)
C.挨打(āi) D.放假(jià)
2.下列生字的字形结构不同于其他选项的是( )
A.狂 B.落 C.球 D.影
3.下列四组词语中,搭配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一张照片 B.一块草地 C.一支孔雀舞 D.一条炊烟
4.下列句子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 )
A.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
B.大家在大青树下做游戏,连松鼠也赶来看热闹。
C.吃了太多的杨梅,我的牙齿好像都变软了,连豆腐也咬不动了。
D.温柔的风像妈妈的手抚摸着我。
5.下面句子应插入语段中的位置是( )
我把书包放到教室里,然后拿起小喷壶,灌满了水,快步走到花坛前。
①早晨,我背着书包,迈着轻快的步子,高高兴兴来到学校。②我提起喷壶,清清的水像细雨一样洒落在花瓣上,洒落在叶子上。③花儿喝到了清凉的水,显得格外鲜艳。④上课的预备铃响了,我提着喷壶,回到了教室。
A.①之前 B.①和②之间
C.②和③之间 D.③和④之间
6.以下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
A.《花的学校》的作者是印度的泰戈尔。
B.《大青树下的小学》是吴然写的。
C.《所见》的作者是清代的查慎行。
D.《不懂就要问》的主人公是孙中山。
二、填空题
7.给下面的划线词语注音并填空。
蝌蚪( ) 飞蛾( ) 螃蟹( )
鲤鱼( ) 鲫鱼( ) 鲨鱼( )
第一行划线字都是( )偏旁,表示这个字和( )有关。
第二行划线字_______________。
8.辨一辨,再组词。
绒( ) 壁( ) 猜( ) 绿( )
戒( ) 臂( ) 请( ) 录( )
9.填上恰当的量词。
一( )猴子 一( )小学 一( )小路
一( )雨 一( )文字 一( )教师
10.我能把词语补充完整。
( )头( )脑 ( )( )手快 提心( )( )
( )红( )赤 ( )( )散发 张牙( )( )
11.课文回顾。
(1)《大青树下的小学》一文按________顺序写了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场景,以及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场景,通过描写边疆的__________,反映了_________,体现了_________,表达了作者的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2)《花的学校》记叙在六月里______________的恶劣天气下,花们_______出来了。作者张开想象的翅膀,描绘了花们________的场景,想象花们________,表现了花们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充满了___________。
12.按要求写词语。
(1)AABB式: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2)ABAC式: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3)描写人的词语: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三、判断题
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3.“戒尺”是指旧时教师对学生施行体罚时所用的木板。“私塾”是指旧时富裕人家的私家园林。( )
14.“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
15.《大青树下的小学》一文是按时间顺序写的,描写了同学们上学、上课、下课时的情景。( )
16.《花的学校》一文的作者是美国作家泰戈尔。( )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与表达。(没有学过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
——《大青树下的小学》节选
17.这段话中你发现的有新鲜感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中选择一个词语,运用课文中学到的方法说说它的意思:__________。
18.学习句子的表达方法,仿写一句话。
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这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大挑战。
可贵的诚信
一天,妈妈买菜找回来一张20元的假币,她叫我花掉,说是小孩子,不容易被发觉(jué jiào)。
但是往哪儿花呢?我苦苦思索。这时我看见不远处有个卖草莓的老奶奶,她眼睛似乎花了,看什么东西都要眯起眼睛。
我心中暗喜,走过去递上20元假币,买了一斤草莓,还找回18元。
我紧张地往回走,本来是暖洋洋的春风,但吹在脸上感到很不舒服。我心里难受得像火烧一样。我左右为难(nàn nán):是回家跟妈妈“领赏”,还是到老奶奶那儿“赎”回20元钱呢?最后,我回到老奶奶那儿诚恳地道了歉,要回了我那张假币。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的心里踏实多了。回到家里,我对妈妈说“ 。”
听了我的话,妈妈说:“ 。”说完把那张假币撕掉了。
19.在文中括号里正确的读音上打“√”。
20.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21.我会照样子写词。
暖洋洋_________ __________ 急急忙忙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2.小朋友,你读短文时,注意到小作者心情的变化了吗?开始“我”暗喜,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来_______________,心里难受得_______,最后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
23.回到家,小作者该怎么向妈妈说呢?妈妈又会说些什么呢?请把这些话写在短文中的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读了这篇短文后,我的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25.写作。
选择一个同学,写一写他(她)有哪些地方让你印象深刻?选择一两点写下来。
参考答案:
1.C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字音的识记。
ABD读音正确。
C.有误。挨打(āi)——ái:遭打,被打。
2.B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字形结构的掌握。
“狂、球、影”都是左右结构。
“落”是上下结构。
3.D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搭配。
A.正确。“张”形容成片的事物,如:一张照片。
B.正确。“块”用于块状或某些片状的东西:一块草地。
C.正确。“支”表示“队伍”“歌曲”“舞蹈”,如:一支孔雀舞。
D.不正确。“炊烟”指的是烧煮食物时所冒出的烟,可用量词:一阵炊烟、一丝炊烟、一袅炊烟、一股炊烟。
4.D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修辞手法的掌握。
A.句子把花当作人来写,运用拟人的手法。
B.句子把松鼠当作人来写,运用拟人的手法。
C.句子夸大化牙齿咬不动豆腐,运用夸张的手法。
D.句子把风比作妈妈的手,运用比喻的手法。
5.B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句子排序。
按照句子间的逻辑关系排列,先是“早晨,我背着书包,迈着轻快的步子,高高兴兴地来到了学校。”接着是“我把书包放在教室里,拿起小喷壶,灌满了水,快步走到花坛前。”紧接着是“我举起喷壶,清清的水就像细雨一样洒落在花坛的土壤里,洒落在花瓣上,洒落在枝叶上。”然后是“花花儿喝到了清凉的水,显得格外鲜艳。”最后是“上课铃响了,我提着喷壶,离开花坛,回到教室。”因此,“我把书包放到教室里,然后拿起小喷壶,灌满了水,快步走到花坛前。”句子应该放在①和②之间。
6.C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作家作品的理解记忆能力。
ABD正确。
C.有误。《所见》是清代文学家袁枚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写了作者偶然所见牧童骑牛唱歌想捕捉知了的一件小事,通过对牧童的动作神态变化的描写,表现了牧童天真活泼机智灵活的性格和热爱大自然情趣的特点。描绘了一幅林中牧童一派天真快乐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全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描写,直接抒发生活的感受,看似闲情逸致,实则寄托情思,用语活泼自由、浅显明了。
原诗: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故选C。
7. kē dǒu é páng xiè lǐ jì shā 虫 昆虫或者动物 都与鱼有关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和偏旁。
蝌蚪,读音kē dǒu:蛙或蟾的幼虫。
蛾,读音é:蛾子,昆虫。身体比蝴蝶粗壮,静止时翅覆盖在体上。多在夜间活动,幼虫大多是农业害虫。
螃蟹,读音páng xiè:节肢动物,全身有甲壳,眼有柄,足有五对,前面一对长成钳状,叫螯,横着爬。种类很多,通常生活在淡水里的叫河蟹,生活在海里的叫海蟹。
鲤,读音lǐ:鲤鱼,体侧扁而长,背部苍黑色,腹部黄白色,有的尾部或全身红色,口边有须两对。是我国重要的淡水鱼。
鲫,读音jì:鱼类。体侧扁,背脊隆起,长可达20多厘米,头小、无须。可淡水养殖,是中国重要食 用鱼。
鲨,读音shā:鱼,身体纺锤形,稍扁,鳞为盾状,胸鳍、腹鳍大,尾鳍发达。生活在海洋中,性凶猛,行动敏捷,捕食其他鱼类。经济价值很高。种类很多,常见的有真鲨、角鲨等。也叫鲛。
第一行划线字“蝌蚪、蛾、螃蟹”偏旁都是“虫”,带有虫旁的字与昆虫或者动物有关(一般情况下),例如:蛙、蝴、蚊、蝉、虾、蜘、蝶、蛛、蛇等。
第二行划线字“鲤、鲫、鲨”偏旁都是“鱼”,都与鱼有关。
8. 绒球 墙壁 猜测 绿色 戒严 手臂 请求 记录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
绒:1.柔软细小的毛。2.棉、丝或毛制成的上面有一层细毛的纺织品。3.细布。4.刺绣用的细丝。可组词:羽绒、绒毛、丝绒、驼绒、呢绒、绒布、艾绒。
戒:1.防备;警惕。2.同“诫”。3.戒除。4.指禁止做的事情。5.佛教戒律。6.戒指。7.姓。可组词:戒尺、惩戒、警戒、斋戒、戒指。
壁:1.墙。2.某些物体上作用像围墙的部分。3.像墙那样直立的山石。4.壁垒。5.二十八宿之一。可组词:壁虎、石壁、壁毯、戈壁、隔壁。
臂:胳膊。可组词:臂膊、胳臂、臂力、手臂、臂章。
猜:1.推测 。2.疑心。可组词:猜想、猜谜、猜测、猜度、猜拳。
请:1.请求。2.邀请;聘请。3.敬辞,用于希望对方做某事。4.旧时指买香烛、纸马、佛龛等。5.姓。可组词:请问、请客、申请、请教、邀请。
绿:像草和树叶茂盛时的颜色,由蓝和黄混合而成。可组词:绿色、绿豆、绿灯、草绿、绿化。
录:1.记载;抄写。2.录制。3.原指为备用而登记,后转指采取或任用。4.用作记载物的名称。5.姓。可组词:记录、录入、录音、编录、录取。
9. 只 所 条 阵 段 位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量词的掌握情况。
这道题是让填量词,量词通常用来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数量单位的词,填空时要按语言习惯合理搭配。如:一群猴子、一座小学、一段小路、一场雨、一行文字、一名教师。
10. 呆 呆 眼 疾 掉 胆 面 耳 披 头 舞 爪
【详解】本题考查补全词语。
摇头晃脑:形容自己感觉很有乐趣或自己认为很不差的样子。
眼疾手快:动作迅速,眼光敏锐。形容做事机警、反应快,动作敏捷。
提心吊胆:形容对事情不能放心,非常害怕。
面红耳赤:形容因激动或羞惭而脸色发红。
披头散发:头发长而散乱,形容仪容不整。
张牙舞爪:形容猛兽凶恶可怕,张开嘴巴又挥舞着爪子的。也比喻猖狂凶恶。
11. 时间 上学路上 来到学校时 上课时 下课后 大青树下的小学 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 祖国各民族人民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自豪 赞美 雷雨狂风 冒 在地下学校 去天上找妈妈 活泼 可爱 美丽 向上 童真童趣
【详解】(1)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
《大青树下的小学》一文是按照的时间顺序来写的,先写上学的路上和来到学校时的情景,再写课上和课下。通过描写边疆的一所小学,反映了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同时也抒发了作者自豪与赞美的情感。
(2)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
《花的学校》是印度诗人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创作的一首散文诗。这首诗描写了六月里隆隆雷雨之后,绿草地上突然冒出来无数花儿,在地下学校的美妙景象,以及想象花们去天上找妈妈的场景。诗人以神奇浪漫的笔触,模仿儿童天真无邪的口吻,用欢快的笔调勾勒出一幅孩子和自然浑然融合的诗意的世界,表达出诗人眼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全篇情景交融,语言表达富有新鲜感,展现了美丽又可爱、丰富而细腻的童真世界。
12. 急急忙忙 慌慌张张 痛痛快快 漂漂亮亮 自言自语 糊里糊涂 呆头呆脑 多才多艺 喜笑颜开 神气十足 闭月羞花 倾国倾城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理解。
(1)AABB式词语。词语前两字一样,后两字一样的叠词。
比如:星星点点、明明白白、多多少少、隐隐约约、轰轰烈烈。
(2)ABAC式的成语。指第一、 第三字相同, 其他两字不同的成语。
比如:自由自在、百发百中、毛手毛脚、再三再四、一五一十。
(3)描写人的词语有:沉鱼落雁、眉目如画、风度翩翩、文质彬彬、聪明伶俐。
13.× 14.× 15.√ 16.×
【解析】13.此题考查词语解释。
戒尺,旧时私塾先生对学生施行体罚所用的木板。
私塾,是中国古代社会一种开设于家庭、宗族或乡村内部的民间幼儿教育机构。
表述错误。
14.此题考查修辞手法。
“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句子中“穿”、“跑”两个动词赋予花儿们人的生命形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表述错误。
15.此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
《大青树下的小学》出自吴然老先生的笔下,是一篇儿童抒情散文。《大青树 下的小学》描写的是是一所由多民族的小学生组成的学校,文本按时间顺序,描写了同学们上学、上课、下课时的情景,表现了各民族儿童之间的团结友爱以及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文章构思巧妙、语言新鲜优美、画面和谐,情感真挚。
表述正确。
16.此题考查作家作品。
《花的学校》选自印度诗人泰戈尔的诗集《新月集》, 是一首优美而富有童趣的诗歌,作者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展开了丰富的想象。以儿童的眼光描绘了花孩子们的美丽、活泼、调皮,表现了孩子丰富的想象力。
表述错误。
17. 安静 好奇 热闹 形容场面喧闹繁盛 18.广场十分热闹,灯光亮起了,音乐开始了,人们不知从哪里涌了出来,好像都受到了莫名的召唤
【解析】17.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和词语的理解。
找出自己觉得有新鲜感的词语即可,可结合上下文进行理解,比如:结合“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可知“热闹”指的是场面喧闹繁盛。
安静:没有声息,没有喧哗吵闹声。
好奇:觉得新鲜而特别有兴趣。
热闹:形容场面喧闹繁盛。
18.本题考查的是对句子的仿写能力。
要注意例句的写作手法,如修辞手法、对偶、排比等。词性要与例句中的词语相当。
例如:这时候,教室里十分安静,风扇不响了,凳子不晃了,时钟挂在墙上,好像在等待下课铃声响起。
这时候,街道十分安静,晚风也不吹了,树枝也不晃了,暖色的灯光轻抚路人,好像在等待清晨的温暖。
19.jué nán 20.我心里难受得像火烧一样。
21. 火辣辣
兴冲冲 空空如也 依依不舍 22. 看见不远处有个卖草莓的奶奶,她眼睛似乎花了,应该认不出来这张20元假币 “我”很紧张 像火烧一样 心里踏实多了 “我”回到奶奶那儿诚恳地道了歉,要回了那张假币 23.妈妈,您之前一直教育我,不能贪小便宜,要诚实,所以,我最后并没有把那张假币花出去。
孩子你做得对,是妈妈错了,我们不应该拿假币去骗人。 24.做人要诚实,不能因为贪小便宜去欺骗别人。
【解析】19.本题考查辨析字音的能力。
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觉”“难”是多音字,同学们做题时要结合词语意思确定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①觉:[jué]1.人或动物的器官受刺激后对事物的感受辨别。2.醒悟。
[jiào]睡眠(从睡着到睡醒)。
②难:[nán]做起来费事的;不容易(跟“易”相对)。用在动词前,表示使人不满意的性质在哪方面;不好:难听、难看。
[nàn]灾祸。灾难、大难临头叛乱。发难、兵难质问、责备。非难、责难、问难。
发觉fā jué:开始知道;阴谋或罪迹等被察觉;举发;发现。
左右为难zuǒ yòu wéi nán:形容无论怎样做都有难处。
20.本题考查比喻句。
由文中“我心里难受得像火烧一样。”可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心里难受”比作“火烧”。
21.本题考查仿写词语。
由例子“暖洋洋”可知,是ABB式词语。就是指后两个字相同。如:亮闪闪、金灿灿、静悄悄、黑沉沉、亮晶晶。
由例子“急急忙忙”可知,是AABB式词语,类似的还有跌跌撞撞、躲躲藏藏、慢慢悠悠等。
2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由文中“但是往哪儿花呢?我苦苦思索。这时我看见不远处有个卖草莓的老奶奶,她眼睛似乎花了,看什么东西都要眯起眼睛。”可知,因为卖草莓的奶奶眼睛似乎花了看东西需要眯眼睛而暗喜。
由文中“我紧张地往回走,本来是暖洋洋的春风,但吹在脸上感到很不舒服。我心里难受得像火烧一样。”可知,“我”很紧张,因为把假钱递给了卖草莓的奶奶,“我”心里难受得像火烧的一样。
由文中“最后,回到老奶奶那儿诚恳地道了歉,要回了我那张假币。”可知,“我”要回假币,“我”心里踏实多了。
2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结合生活实际与文章内容进行描写,如:我对妈妈说:“做人要诚实,不能把假币去欺骗他人。”妈妈说:“孩子!你做的非常对,妈妈要向你学习。”
24.本题考查启示。
这篇短文主要描写了“我”用假币买草莓的心理活动,最后“我”用诚实战胜了自己,让“我”感受到了:做人要诚实,不能去欺骗别人。
25.例文:
我们班的运动健将
他个子高高的,腿也很长,跑起步来跟闪电一样。他是一个当之无愧的运动健儿,是我们班的风云人物。他就是我们班的运动健将——大明。
一次体育课上,老师要求大家计时跑50米。老师一声令下,大家都拼尽全力向前冲。大明他像一只离弦的箭一般飞奔在跑道上,双手有节奏地摆动着。他坚定的目光注视着终点,努力地向前奔跑。和他同一轮跑步的同学,没有一个能够成功地超越他。老师统计好全班同学的跑步时间后,宣布大明是我们班上跑步最快的同学。
运动会上,他参加了立定跳远比赛。轮到大明的时候,只见他双腿微微蹲下,双手用力地摇摆着,正在集中着全身的力量,猛的一下他像流星一般飞跃出去,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随后,测量员报数:“一米六。”同学们听到这个成绩无不佩服大明的实力。
大明放学后也积极参加多种体育活动,每天都坚持锻炼,他的身体素质极佳。班上的同学们经常在周末约他一起锻炼。每当有体育竞赛,大家都会积极地为他加油呐喊。
他就是我们班的体育健将,为班级争取了不少荣誉,全班同学都为他感到骄傲!
【详解】本题考查书面表达能力。
题目要求同学们介绍班上有特点的同学。同学们先确定你要写的同学,再思考一些体现这位同学特点的事例。同学们记得要定一个好题目。
写作要点:(1)抓住人物的特点来描写,要抓住物的神态、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等。(2)可以适当运用一些修辞手法,使文章语言更加生动有趣。(3)选取的事例要突出人物的特点。
写作方法:
开头:开门见山,直接点明所写人物。
中间:列举符合人物特点的事例,适当运用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重点要围绕“特点”展开写。
结尾:再次总结人物的特点或表达自己对这个人的看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