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呼风唤雨的世纪 课件(共3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7呼风唤雨的世纪 课件(共3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0.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08 20:40: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9张PPT)
同学们,大家一定听过《葫芦娃》吧,相信大家肯定不陌生他是谁,他有什么特殊本领呢?
呼风唤雨的世纪
7
呼唤 世纪 技术 获得 改观 程度 超过 依赖 潜入 百亿 探索 核心 奥秘 船舶 日益 联系 物质 哲学 兰花 罗素 任何 改善
呼唤 世纪 技术 获得 改观 程度 超过 依赖 潜入 百亿 探索 核心 奥秘 船舶 日益 联系 物质 哲学 兰花 罗素 任何 改善
lài
huò
qián
zhé

huàn

zhì
suǒ
lán
ào
读 一 读

右边两撇第一撇长,第二撇短。
rèn
中间的横最长。
shàn
中间的竖不出头。





亿





你学会了吗?
提问方法回顾:
学习了本单元前两课后,我们可以从哪些角度提出自己的问题?
《一个豆英里的五粒豆》:针对部分内容提问
针对全文提问
《夜间飞行的秘密》:针对内容提问
针对写法提问
针对启示或联系生活实际提问
默读课文,运用习得的提问方法提出问题。
问题清单:
①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②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指什么?
③“改善”和“改变”有什么区别?
④20世纪的成就到底是哪些成就呢?
⑤为什么说人类生活的舒适、方便是过去王公贵族不敢想的?
⑥“日益”是什么意思?
⑦这篇课文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呢?
⑧“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在现代指什么?
⑨课文为什么要引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句话,好在哪儿呢?
⑩为什么“地球村”要打上引号?“谁也没有料到”的前面要加个“大概”呢?
①文中的“呼风唤雨”“千里眼”“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词句这样写好吗?
读一读清单中的问题,和学习伙伴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哪些问题对理解课文内容有帮助?
什么是“程控电话”?
只是作者列举的一种新发明,暂时不知道它是什么,也可以继续阅读,不影响理解文章要表达的主要意思。
为什么问题一不影响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什么意思?20世纪的科学成就为什么可以用这两句诗来形容?
有的问题可以帮助我理解课文的内容。
意思: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
后用来:形容蓬勃向上的形势。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边塞大雪
梨花绽放
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他们的那么多幻想在现代纷纷变成了现实。
20世纪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是快速的、美好的,正如“千树万树梨花盛开般美丽。”所以用这句诗来形容科技的飞速发展。
现代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的全是好处吗?
有的问题可以引发我深入思考。
结合实际,说一说对“现代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的全是好处吗”这个问题的体会。
现代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好处?


冰山融化
资源枯竭
现代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的全是好处吗?
空气严重污染
沉迷手机
结论:
在阅读中提问要注意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最有帮助”的问题。
小组合作要求:
(1)梳理小组问题,去除重复的;
(2)对问题进行归类,并将标签纸张贴在《小组问题清单》表格中;
(3)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最有帮助的问题,明确要解决的问题。
小组问题清单
不影响我对文章内容理解的问题
可以帮助我理解文章内容的问题
可以引发我深入思考的问题
全班交流,对小组问题进行再次筛选,相似问题进行归并,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最有帮助的问题,形成一份“全班问题清单”。
全班问题清单
1.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2.“‘千里眼 ’‘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在现代指什么?
3.作者为什么要写“在科学技术没有改变人类生活之前”的样子?
……
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
半包围结构







亿

上中下结构






呼风唤雨的世纪
7
第2课时
呼风唤雨
世纪
技术
改变
程度
超过
腾云驾雾
幻想
原子核
全班问题清单
1.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2.“‘千里眼 ’‘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在现代指什么?
3.作者为什么要写“在科学技术没有改变人类生活之前”的样子?
……
上节课我们整理了全班问题清单,这节课我们借助这些问题深入思考,理解课文。
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呢?
句中的“发现”和“发明”有什么不同?
在20世纪100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
代科学技术获得了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
发现
是看到或者找到不被人知道的事物或规律。
(原先存在的)
发明
是人们创造出以往没有的新事物或新方法。
(原先不存在)
细读第4自然段,思考:人类有哪些“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
1.人们登上月球前( )了宇宙飞船,登上
月球后,( )月球上没有生命。
2.人们为了( )海洋深处的秘密,( )
了各种新型的海底探测仪。
发明
发现
发现
发明
选 一 选
发现
发明
人类有哪些“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
“地球村”就是我们现代人的快捷交通,使得各国之间的往来,就像是在一个村里面的各家之间往来一样便利快捷。
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
在20世纪100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了( ),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 20世纪,人类( )
( ),( ),(
)。所以,20世纪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世纪,是人类生活发生巨大变化的世纪,是呼风唤雨的世纪。
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
登上月球
潜入深海
原子核世界的奥秘
借助下面的句式,回答为什么说20世纪是呼风唤雨的世纪。
探索
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
“‘千里眼 ’‘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在现代指什么?
“千里眼”
“顺风耳”
腾云驾雾
作者为什么要写“在科学技术没有改变人类生活之前”的样子?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很依赖自然,生活在一个慢吞吞、静悄悄、一到夜里就黑暗无光的世界。那时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没有飞机。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示例:电视给生活增加了趣味;因特网、手机让我们跟远方亲人的沟通变得更加方便;高铁让出行变得更加便捷;扫地机器人做家务不再辛苦;科技馆让学习变得更加有趣;5G技术使生活更加智能化……
为什么要写两种不同的社会?
通过古今两种社会的对比,突出两种社会的不同特点,让我们强烈感受到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科学技术改变着人类的生活。
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
半包围结构







亿

上中下结构






呼风唤雨的世纪
总起概括
20世纪是呼风唤雨的世纪
回应疑问
依靠科技呼风唤雨
事例证明
科技改变生活
点明主旨
科技使生活更美好
辉煌的世纪
灿烂的前景
板书设计
X射线:1901年由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被广泛应用于医疗诊断和物质结构的研究。
杂交水稻:1964年,袁隆平在茫茫稻海中寻找到一棵自然株,从此,中国农业开始了第二次绿色生命。袁隆平被称为“中国杂交水稻之父”。
空调:1902年由美国人开利设计成功并申请专利。
拓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