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1.7《 买新书》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1.7《 买新书》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7-09 15:24: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买新书》
知识结构分析:

二、教学目标:
1.能运用画图的方法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能够正确列出算式。
2.理解并掌握连除、乘除混合式题目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运算。
3.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连除、乘除混合式题目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运算。
难点:正确分析数量关系,理解每一步的意义。
易错点:
计算:36÷(3×2) 易错点分析:错在计算有括号的算式时还是按没有括
=12×2 号的运算顺序从左往右运算。
=24
四、教学过程建议
环节 材料 核心问题(任务) 设计意图
一、结合前测,温故知新 计算:54-24+25= 54-(24+25)= 40÷5÷8= 40÷(5×8)= 1. 你发现计算时要注意什么?2. 第3、4两个算式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1. 通过前测,找准学生的知识起点,并基于起点温故知新。(迁移)2. 设置悬念, 激发学生对除法性质的思考。
二、仔细审题,收集信息 教材17页情境图。 从图中收集有用的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 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三、数形结合,明晰算理 有2个书架,每个书架有4层,一共有200本书要放在书架上。 用你喜欢的方法画一画,并列式计算。2.和同伴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再全班交流。3.这两种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4.小结 “数形结合”,加深学生对题意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运用画图的方法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重视应用教学中分析题意与说清道理的过程。在本节课中要结合具体情景,利用两个综合算式,特别是红框圈出的两个关键步骤,帮助学生体会连除、乘除混合的运算顺序和算法的合理性。3.学生经历对比,自我反思的过程。去感受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两种推理方法。4.结合学生的陈述,用动画的形式把两种分析问题的推理过程呈现出来,让学生对“综合”和“分析”有更直观的感受。并联系除法的性质,打通脉络,提升思维。
四、巩固算法,强化思维 教材p17页情境图: 先列式算一算,再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让学生在更广泛的情境中解决类似问题,帮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
五、分层练习培优辅差 1.计算(基础)801÷3÷3=801÷(3×3)=624÷2÷3=624÷(2×3)=2.星期日小明去游泳,他在泳道内游了4个来回,共游了200米,这个游泳池的泳道有多少长?(提升)3.想一想,选一选(拓展)下列选项中的问题可以用384÷(4×8)解决的是( )。(可多选)A.图书室购进4套《百科全书》,每套8本,共花了384元。平均每本多少元?B.超市里有两个饮料架,一个饮料架是4层,另一个是8层。现在要把384瓶饮料平均放在架子上,每层能放多少瓶饮料?C.一共有384名同学参加“少年杯”足球赛,分成了4个小组,每个小组有8个球队,平均每个小队有多少人?D.图书室准备花384元购进4套《百科全书》,现因图书室扩充需要买8套这样的书,需要多少元钱? 1.先计算,在思考。通过以上计算你发现了什么?2.先计算,再思考。你有什么要提醒同学们的?3.想一想,选一选 1.巩固运算顺序,并强化除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除以这两个数的乘积。巩固提升,强化思维。3.适度拓展,将问题情境多元化,加强学生对数量关系的分析与理解,进一步强化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3.拓展延伸,强化思维
五、练习设计参考
课前练习
计算:
54-24+25= 54-(24+25)= 40÷5÷8= 40÷(5×8)=
计算并思考:
1. 你发现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2. 第3、4两个算式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课中练习
1.计算(基础)
801÷3÷3= 801÷(3×3)=
624÷2÷3= 624÷(2×3)=
先计算,在思考。通过以上计算你发现了什么?

2.星期日小明去游泳,他在泳道内游了4个来回,共游了200米,这个游泳池的泳道有多少长?(提升)
课后练习
36+15+19=
200÷5÷4=
36-(5+7)=
36-5×7=
36-15-19=
200÷(5×4)=
36×5×7=
36-15+19=
12×[(153-83)÷8]=
12×(153-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