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同步训练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美国记者史沫特莱曾这样描述过中国抗战期间的一次战役:“整个华北地区……都成了战场。……100团人打击了敌人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这次战役是( )
A.台儿庄大捷 B.百团大战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2.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了“党的历程”主题宣传活动,组员们收集了下列图片用于布置展板。这些图片所对应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井冈山会师 ②百团大战 ③遵义会议 ④一大
A.④①③② B.④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②④
3.历史漫画是历史信息直观形象的表达。下图所示是发表于1939年的漫画——《这一槌的滋味如何》。下列对它表达的历史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各种抗日力量配合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B.正面战场的正规军是日本进攻的唯一目标
C.日本侵略者从未侵入过中国内地
D.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宣告彻底失败
4.抗日战争期间,抗日根据地内停止实行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普遍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政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壮大抗日力量 B.打倒北洋军阀
C.改善农民生活 D.消灭地主阶级
5.“整个华北地区,从晋北山区到东海岸,从南面的黄河到北面的长城,都成了战场打击了敌人在华北的整个经济,文通线和封锁网。”这段报道反映的是哪场战没?( )
A.北伐战争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6. “一旦强虏寇边疆,慷慨悲歌奔战场。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游击战,敌后方,铲除伪政权。游击战,敌后方,坚持反扫荡。”依据所学知识判断,这部分歌词应出自近代哪支人民军队的军歌?( )
A. 中国工农红军 B. 八路军 C. 新四军 D. 北伐军
7. 全民族抗战期间,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是( )
A. 瑞金 B. 广州 C. 延安 D. 重庆
8. 利用表格简要记录历史信息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表格内容记录的是( )
A. 淞沪会战 B. 徐州会战 C. 百团大战 D. 豫湘桂战役
9. 日方《华北方面军作战记录》记载:“1940年8月20日夜,(中国军队)向我交通线发动奇袭,将铁路、桥梁及通信设施加以炸毁或破坏,因此损失甚大……”日军记录的这场战役的指挥官是( )
A. 李宗仁 B. 彭德怀 C. 朱德 D. 毛泽东
10. 下图所示战役有力地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该战役发生于( )
华北地区 B. 东北地区 C. 西北地区 D. 西南地区
11.伏击战胜利后的第二天(1937年9月26日),旅长陈赓在日记中记载:“这是八路军参战的第一次胜利,也是中日开战以来的第一次胜利。”这次伏击战是( )
A.平型关大捷 B.淞沪会战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12.以下时间轴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其中①处应为( )
A.血战台儿庄 B.保卫大武汉
C.平型关伏击日军 D.发动百团大战
13.一位抗战老兵在回忆录中写道:“1940年……我们在正太铁路附近,到底拔了多少电杆,拆毁了多少铁轨,拔掉了多少据点,现在都已经记不清了……”该老兵回忆的历史事件( )
A.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首个胜利
B.使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企图破灭
C.是八路军主动出击日军最大规模的战役
D.是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14.时序性是历史学科的重要特征。下列历史事件按照时间发生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台儿庄战役 ②万家岭战役 ③第三次长沙会战
④平型关大捷 ⑤百团大战
A.①②③④⑤
B.④①②③⑤
C.④①②⑤③
D.⑤①②③④
15.对下图所示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
A.敌后战场抗日力量壮大
B.正面战场地位遭到削弱
C.全民抗战取得重大成果
D.日本“囚笼”政策破产
16.美国记者史沫特莱在抗战时期曾这样描述一场战役:“整个华北地区……都成了战场……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她描述的是百团大战的( )
A.背景 B.内容 C.目的 D.意义
17.1939年1月,毛泽东在为《八路军军政杂志》撰写发刊词时明确肯定:“八路军的这些成绩从何而来?由于上级领导的正确,由于指战员的英勇,由于人民的拥护,由于友军的协助,这四者是八路军所以获得成绩的原因。其中友军的协助是明显的……”其中“友军”是指( )
A.新四军 B.苏联红军
C.国民党军队 D.美国盟军
18.卢沟桥事变后,日军进犯山西,国民政府组织太原会战。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开赴抗日前线,取得了会战中的平型关大捷。这说明了( )
A.国共两党军队的合作抗战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到来
D.日本武力侵华的行动被制止
19.“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牵制和打击了侵华日军三分之二以上兵力。抗日战争的战局由此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规战争退居次要地位……”材料表明中国共产党( )
A.从属于国民党的正面战场
B.是正面战场的重要力量
C.是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
D.是抗战取胜的唯一因素
20.国民政府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的秘书写道:“民国二十九年,住在延安窑洞里的毛泽东、朱德,最让人佩服之处,是他们的政治远见,他们知道在需要的时候打一场合适的仗。”这场“合适的仗”是指( )
A.平型关大捷 B.百团大战
C.台儿庄战役 D.武汉会战
二、非选择题
21.中国企业自诞生起,即以国强民富为已任,助推国家发展、民族复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
材料二:光绪七年(1881年)李鸿章奏称:“该局船不时驶往东南两洋,今且骎骎(qīnqīn,迅速)开始赴西洋之先路。直、晋、豫等省旱灾之时,该局船承达赈粮,源源接济,救活无数灾民。往岁台湾、烟台之役,该局船运送兵勇迅赴机宜,均无贻误,洵于时事大局有裨。”
——朱荫贵《朱荫贵论招商局》
材料三:“抗日战争期间,招商局广大员工深明大义……在江阴、上海十里铺、马当等六处沉船塞港,招商局共献出船舶18艘…….招商局员工冒着敌人的炮火,日夜兼程,抢运人员物资入川,千方百计开展敌后军事运输与商货运输,为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竭尽了全力。”
——张后铨《试论招商局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材料四:1978年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招商局再次勇立湖潮头,独资开发了中国第一个对外开放的工业园区——蛇口工业区,并相继创办了招商银行、平安保险、中集集团等一大批知名企业……反映了中国企业在中国近现代历程中的精种与风貌,因而“极具标本价值”。
——李建红《书写中国自己的企业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招商局”的诞生与哪重要历史事件有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重要历史事件的地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招商局有益于“时事大局”的依据。
(3)根据材料三,归纳招商局“大义”的主要表现。并指出“大义”之举在当时的历史作用。
(4)根据以上材料,指出招商局跨越了哪几个历史阶段?并谈谈你对招商局“极具标本价值”这一结论的理解,
2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八路军的大捷,其估价不仅在于双方死亡的惨重,而在于打破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提高我方的士气。
——续范亭
材料二 1940年9月6日,重庆《大公报》社评:“自上月20日以来,我军在北方发动了大规模的运动战。平汉、正太、同蒲三路同时发起反攻,铁路到处被破坏。晋冀豫三省同时报捷。斩获既多,并克复了重要据点。”
(1)材料一是续范亭先生对哪次战役的高度评价?根据材料概括这次战役的重要意义。
(2)材料二 中《大公报》评价的是哪一场战役?
(3)综合上述两则材料概括一个主题。
答案
1-5BAAAD 6—10 BCCBA 11-15ADCCA 16-20DCACB
(1)事件:洋务运动;地位:标志着中国近(现)代化的开端。(2)依据:开辟远洋航线,开拓海外市场;运粮赈灾,扶危济困;运送兵勇,抵御外侮。(3)表现:沉船塞港;抢运人员物资;开展敌后运输。作用:为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贡献。(4)阶段:晚清、民国、新中国;理解:是中国民族企业发展的历史见证;是中国民族企业责任担当的表率;中华民族顺应时代大势的典范等。
22. (1)平型关大捷。它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2)百团大战。
(3)敌后战场的抗战。(符合题意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