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鄂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中测试题(1-3单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鄂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中测试题(1-3单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鄂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7-08 21:44: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中测试题(1-3单元)
一、选择题
1.在均匀涂蜡的金属圆片的中心点加热,可以看到蜡熔化的方向是( )。
A.从中心向四周 B.从四周向中心 C.不确定
2.下列的谚语中,和其他现象不属于一类的是( )。
A.龙生九子各不同 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C.老鼠生儿会打洞
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人类近年来遭遇的全球性大流行病,引发该病的微生物是( )。
A.细菌 B.病毒 C.真菌
4.在火焰周围感受到的温度高低与( )有关。
A.火焰的形状 B.火焰的颜色 C.我们离火焰的距离
5.下列食物或食品的制作中没有利用微生物的是(  )。
A.腌泡菜 B.酿米酒 C.蒸米饭
6.将一个被踩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过一会乒乓球瘪的部分凸起来了。这是( )原因导致的。
A.乒乓球受热膨胀 B.乒乓球里的空气受热膨胀 C.水受热膨胀
7.科学家整理恐龙化石主要有以下步骤,其中排列正确的是( )。
①发现并记录化石 ②修复骨骼 ③装配骨骼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②③①
8.我们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的生物是( )。
A.乳酸菌 B.蘑菇 C.灰尘
二、填空题
9.根据恐龙牙齿化石的特点,可以推测恐龙的________;根据地层沉积的动植物等特点,可以推测恐龙的_________。
10.在一家人的成员中父母叫作_______,孩子叫作_______也叫子代。
11.生活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是肉眼能看得见的微生物。
12.地面的空气受热后,热空气会________,冷空气会_________。
1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 )乘( )。
14.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是引起传染病的致病元凶,它们是病原体。
15.一家人中,父母叫做________,子女叫做________。
16.热传递的三种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 )或寄生虫是引起传染病的元凶,它们是病原体。
18.保温材料都是热的( )导体。
19.物体由于温度差别,会发生热的传递,热传递的方式有( )、( )和( )三种。
20.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________构成的。
三、判断题
21.冰箱的外壳采用热的不良导体材料制作,主要是为了保温。( )
22.用棉被把冰棍包起来,冰棍会融化得更快。( )
23.在金属片的中部加热,热传递是向一个方向传递的。( )
24.空气和水传递热的主要方式是一样的。( )
25.科学家根据恐龙牙齿化石的特点,可以判断恐龙的食性。( )
四、简答题
26.目前我国的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管控,其他一些邻邦国家还处于疫情高峰期,为有效地控制疫情,你能给他们哪些建议?
27.加热长颈烧杯的瓶颈,当水沸腾时,瓶内的金鱼依然会在水中游动。试着解释水沸腾后金鱼依然会在水中游动的原因?
28.许多房屋的墙壁有保温层,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29.怎样让一杯热水快速的散热?
参考答案:
1.A
2.A
3.B
4.C
5.C
6.B
7.A
8.A
9. 食性 生活环境
10. 亲代 后代
11. 蘑菇 木耳
12. 上升 下降
13. 目镜的放大倍数 物镜的放大倍数
14. 病毒 细菌 寄生虫
15. 亲代 后代(子代)
16. 热传导 热对流 热辐射
17. 病毒 细菌
18.不良
19. 热传导 热对流 热辐射
20.细胞
21.√
22.×
23.×
24.√
25.√
26.①认真学习有关病毒的科学防控的相关知识,②必须坚持科学防治,戴口罩,勤洗手,配合国家隔离;③必须依法自律,坚决不到人群多的地方去,有病及时去医院;④积极监督疫情防控等相关工作,关注疫情动态等等。
27.因为水是热的不良导体,在上部加热,传到下部的速度很慢,所以上部的水开了,下部的水还不烫,鱼儿还游得很欢,不会有生命危险。
28.保温层可以提高房屋的能源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室内舒适度和墙体的使用寿命。
29.①增加表面空气流动:用扇子扇、吹气等②增大表面积:换大口碗、分成多个杯子装等③增大温差:比如放冷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