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布局
基础巩固
出口加工区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为利用外资设立的以制造、加工或装配出口商品为主的特殊区域,落户企事业不出加工区即可享受快速通关、保税免税及退税等诸多优惠。读我国出口加工区分布图,完成1~2题。
1.吸引外企落户在出口加工区的主导因素是( )
A.原料 B.市场
C.土地 D.政策
2.出口加工区②与①相比,②具有的明显优势是( )
A.交通运输方便
B.对外贸易方便
C.经济相对发达
D.劳动力资源充足
比较费用即一个区域某一生产要素相对于另一区域的该要素的比值。读甲、乙、丙、丁四地三种生产要素相对另一个参照区域的比较费用表,完成3~4题。
地区 甲 乙 丙 丁
比较环保费用 1.01 1.2 2.1 4.8
比较地租费用 0.9 0.85 2.2 4.3
比较运输费用 1.5 0.6 1.8 1.0
3.某集团公司对四地进行考察后,决定在丁地兴办一企业,该企业最有可能是( )
A.造纸工业 B.钢铁工业
C.石油化工 D.电子工业
4.该公司决定建一原料导向型的加工厂,最好建在( )
A.乙地 B.丙地
C.丁地 D.甲地
5.读图,甲处建设高科技产业园的区位优势是( )
A.靠近原料和能源产地
B.邻近城区,劳动力充足
C.科技力量雄厚
D.交通便捷,环境优美
下图为平原地区某城市工农业布局及交通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
6.若图中a、b、c、d均布局有对空气产生污染的工厂,且这种布局是合理的,则此城市最有可能位于( )
A.马达加斯加岛 B.新西兰南岛
C.朝鲜半岛 D.中南半岛
7.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产业布局不合理的是( )
A.①机械制造工业
B.②大型纺织工业
C.③花卉、蔬菜种植业
D.④粮食种植业
确定区域优势,发展优势部门,需要综合评价区域生产发展条件。通常采用的办法是将各部门生产发展所需要满足的布局要求与区域可能提供的条件逐条比较,最后进行综合评价。下表是石油化学工业布局的要求与某区域条件的比较表。分析表格内容,完成8~9题。
区位 因素 资源 劳动力 工厂 用地 燃料 运输 条件 市场 位置 批发业 用水 税收
布局 要求 ▲ ▲ ◇ ▲ ◇ ★ ◇ ◇ ▲
某区域 条件 差 良 优 良 优 良 差 优 优
区位因素重要程度:★指向性要求(最重要要求)
◇重要要求 ▲一般要求
8.该区域发展石化工业的市场条件不够理想,但下列区域优势条件能对其起到明显改善作用的是( )
A.运输条件 B.工厂用地
C.税收 D.用水
9.该区域发展石化工业需要优先采取的措施是( )
A.建立批发市场
B.扩大资源来源
C.引进外来劳动力
D.建立发电厂
10.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我国铁矿资源贫矿多、富矿少。山东省从巴西等国进口优质铁矿砂,满足省内钢铁企业的需要。
(1)图中反映了哪些有利于山东省发展钢铁工业的区位条件 请列举两条。
非洲一些产金国面临着金矿开采难度加大、设备落后、成本提高等问题。近年来,我国一些矿业企业积极参与了非洲矿产开发的合作项目。
(2)填表说明中、非矿业企业在金矿开发中是如何实现合作共赢的。
能力提升
1.下图示意某跨国公司的制造企业和研发中心在中国的分布。读下图,该公司研发中心选址考虑的首要因素是( )
A.交通 B.人才
C.市场 D.资金
下图示意我国某家电企业组织的空间分布。读图,完成2~3题。
2.影响该企业研发中心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
A.科技与市场
B.市场与交通
C.交通与资金
D.科技与劳动力
3.该跨国企业的空间布局特点是( )
A.组织空间分布具有集聚性
B.信息中心分布具有分散性
C.研发中心分布在发达国家
D.生产基地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近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工业生产面临“用工荒”局面。根据相关知识,完成4~5题。
4.上图是4种工业的生产成本构成图,最有可能面临“用工荒”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5.“用工荒”对沿海地区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
A.劳动力回流第一产业,第一产业比重提高
B.刺激科技创新,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C.劳动力数量减少,平均工资下降
D.资金投入减少,生产总值下降
6.下图表示安徽省1985—2010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为增强工业对就业和农业产业化的带动作用,近期安徽省中小城市可以着力发展( )
A.劳动力导向型和原料导向型工业
B.技术导向型和市场导向型工业
C.动力导向型和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D.原料导向型和技术导向型工业
自20世纪60年代,甲国开始在邻近乙国边境的地区设立边境工业区,吸引乙国的企业来此投资建厂,并从乙国进口原料和零部件,加工、组装成品后再销往乙国。目前,这些边境工业区已发展成规模不等的工业中心(见下图)。据此完成7~8题。
7.据图文资料推断,与乙国相比,甲国( )
A.劳动力价格较低 B.技术水平较高
C.消费市场较广 D.资金较雄厚
8.影响甲国边境工业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 )
A.廉价劳动力 B.交通运输
C.研发能力 D.环境质量
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 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被合称为“金砖国家”。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钢铁生产国,但需大量进口铁矿石。巴西是拉丁美洲人口最多、工业最发达的国家,其人口和城市主要集中在以里约热内卢、圣保罗为中心的东南沿海地区。巴西铁矿石资源丰富,是世界重要的铁矿石出口国。2010年4月13日,中国和巴西签订协议,共同出资在巴西里约热内卢附近建设一家年产500万吨钢材的大型钢铁厂,所产钢材主要用于巴西汽车制造、造船、石油开采等行业,部分输往中国。
(1)简述中巴联合在巴西兴建钢铁厂对中国和巴西之利。
(2)简述该钢铁厂区位选择的有利条件。
答案:1.D 2.C
解析:第1题,材料中显示出口加工区是一个特殊区域,落户企业可享受多种优惠政策,则政策是企业落户的主导因素。第2题,图中显示②位于东南沿海,而①位于西北内陆。②地比①地经济更发达是其发展的一大优势。①地位于西北边疆,具有对外交通运输的便利,以及边境贸易的条件。
答案:3.D 4.A
解析:第3题,由图中丁地比较费用可知,丁地比较环保费用最高,说明这里的环境治理力度大,环境质量好,适合对环境质量要求较高的工业布局,四个选项中电子工业对环境质量要求最高。第4题,原料导向型工业要求接近原料产地,这样可以降低原料运输费用,同时该工业经济利润较低,要求总费用较低,应建在乙地。
5.答案:D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处邻近滨河风景区,环境优美;靠近京珠高速公路和石黄高速公路,交通便利。
答案:6.D 7.B
解析:第6题,题干中“这种布局是合理的”说明该城市盛行风为东北风与西南风,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该气候区主要分布在印度半岛与中南半岛。故D项正确。第7题,随着城市功能区的发展,工业逐渐向城郊转移,故图中大型纺织工业应分布在城市边缘地带。
答案:8.A 9.A
解析:第8题,便利的交通条件可以为该区域输送能源和产品,故A项正确。第9题,表中显示该地区的资源条件和批发业条件较差,但该地区交通便利,可以弥补资源不足的劣势,故应首先解决批发业问题,即建立批发市场,故A项正确。
10.答案:(1)有煤炭资源;海陆交通便利。
(2)①资金(技术;设备) ②经济效益(产品附加值;黄金产量)
1.答案:B
解析:该公司研发中心选址考虑的首要因素是知识和技术,必须有人才做保证,B项正确。
答案:2.A 3.B
解析:从图中获取空间信息,并运用相关的地理原理进行解释,是解答本组题的关键。第2题,从图上看,家电企业的研发中心主要位于美国、日本、西欧、韩国及中国的京津地区,这些地区的主要特点是科技发达,消费水平高,同时有广阔的市场。第3题,组织空间分布指的是总部、生产基地、信息中心和研发中心所构成的整体,其分布于世界各地,不具有集聚性。从图上可以看出,信息中心分布于除南极洲以外的各个大洲,具有分散性。研发中心并不全部分布在发达国家,例如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生产基地在发达国家也有分布,例如美国。
答案:4.D 5.B
解析:本组题的解题关键是对三角形坐标图的判读。第4题,所谓“用工荒”是指企业招不到工人的现象,劳动力指向型工业最有可能面临“用工荒”。图中④劳动力成本比重最高,达到60%,对劳动力的依赖性最强,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所以最有可能面临“用工荒”。
第5题,“用工荒”会刺激企业科技创新,优化工业结构,降低对劳动力的依赖程度。
6.答案:A
解析:安徽省属于人口大省、农业大省,“为增强工业对就业和农业产业化的带动作用”可大力发展劳动力导向型和原料导向型工业。
答案:7.A 8.B
解析:第7题,从图文材料分析,甲国为墨西哥,乙国为美国。二者相比,甲国具有的优势是劳动力价格较乙国低。第8题,由材料知,甲国边境工业主要是从乙国进口原料和零部件,加工、组装成品再销往乙国。由此得出其布局在此的主导因素是交通,因边境离乙国近,可以更方便地输入原料和零部件,输出成品。
9.答案:(1)对中国:直接利用巴西铁矿石(避免受国际铁矿石企业的控制);拓展国际市场。对巴西:有利于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提高铁矿石的附加值);减少钢材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提高钢材的自给率;提高工业化水平。
(2)邻近铁矿石产地(离煤炭产地较近);位于产品的销售市场;社会协作条件良好,基础设施较完善,工人素质较高;位于大城市的港口附近,交通运输方便。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