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 文言文二则伯牙鼓琴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2课 文言文二则伯牙鼓琴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09 09:21:20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第22课 文言文二则(伯牙鼓琴)
  1.会写“哉、巍、弦”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伯牙鼓琴》。
  3.能说出对《伯牙鼓琴》最后一句话的理解,并结合“资料袋”说出自己的感受。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伯牙鼓琴》。
  读懂课文,感受伯牙与锺子期之间的友情。
新课导入
  教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组诗词,请大家一起大声朗读,读完后,思考一下这几句诗词的共同点是什么。
  (学生大声朗读,思考并发表观点。)
  教师:没错,这几句诗词写的都是关于友情的,古人以诗词的形式,用精炼的语言表达了和朋友之间深厚的感情。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友情的文言文。它千古传诵,流传至今,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教师指导学生读好停顿。点名让学生说说对课题的理解。)
探究新知一、预习检测
  1.观察字形:哉、巍、弦。
2.范写指导:“哉”是半包围结构,书写时注意写伸展;“巍”是上下结构,书写时注意上收下放;“弦”是左右结构,书写时候注意左窄右宽。
二、合作探究
(一)探究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好节奏。
  1.教师:自己尝试读通课文,注意重点字词的读音。
  (学生自己读,教师巡视指导。重点指导“少”读shǎo,“汤”读shāng,“为”读wèi。)
  2.听教师范读,明确朗读节奏。
  教师:掌握了字词的读音后,还要读好句子的停顿。下面老师来范读,请你边听边在课本上标出停顿来。
  (教师范读,学生自主标注停顿。)
课件出示: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3.指名读,教师纠正。
  【设计意图】读课文,感知课文,这是理解课文内容的重要环节。如果能把课文读得通顺、流利、节奏准确,对课文内容就有了一定的了解。
(二)探究二:再读课文,明晰文意。
  1.教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过理解文言文的方法了,谁能来说一说?
  预设:
  学生1:查阅工具书。
  学生2:借助注释和插图来理解。
  学生3:联系上下文理解。
  教师:小组交流,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文言文的大意。
  2.小组合作讨论,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学生:“方鼓琴而志在太山”中“方”的意思,“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中“足”的意思。
  教师:“方”是“刚刚”的意思,“足”是“值得”的意思。
  3.学生结合注释,说说每个句子的意思。
  预设:
  学生1:伯牙弹琴,锺子期听他弹琴。
  学生2:伯牙在弹琴时心里想着高山,锺子期说:“弹得好啊,像大山一样高峻。”
  学生3:不一会儿,伯牙又想到流水,锺子期又说:“弹得好啊,像流水一样浩荡。”
学生4:锺子期死后,伯牙摔琴断弦,终生不再弹琴,他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4.小组合作,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理解文章大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掌握理解文言文的方法并学会利用它。
(三)探究三:品读课文,感受“知音”。
  1.谈知音。
  教师:不管伯牙弹什么,锺子期总能听出来,你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他们之间的情谊吗?
  预设:
  学生1:知己。
  学生2:好朋友。
  学生3:心有灵犀。
  学生4:知音。
  教师:正是“知音”二字,有道是“高山流水觅知音”,伯牙把锺子期当成知音,表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情谊。
  2.品绝弦。
  教师:知音的相遇是幸福的,是快乐的。说说对课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并结合课后的“资料袋”,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
  预设:
  学生1:我感受到了伯牙的孤独,锺子期死了,能听懂他琴声的人没有了,他觉得没有再弹琴的必要了,“破琴绝弦”体现了伯牙的决绝。
  学生2:我也喜欢弹琴,对自己的琴可宝贝了,所以我知道,琴对弹琴的人意味着什么。可是伯牙却为了友人的逝去而毁坏了自己心爱的乐器,并且终生不再弹琴,从中我能感受到他失去“知音”后的那种悲痛欲绝的心情。
  学生3:我感受到了古人那种互相了解、互相欣赏的无比深厚的情谊。
  3.背课文。
  教师:我们理解了这篇文章的意思,并且结合“资料袋”感受到了两人的情谊,下面我们可以通过抓住“伯牙鼓琴、锺子期曰、少选之间、锺子期又曰、锺子期死”等词语来背诵课文,可以同桌之间互背,检查背诵效果。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伯牙鼓琴》,读准了字音,读好了节奏,而且通过借助注释、插图等方法知道了文章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了这个故事,还结合着“资料袋”,感受了伯牙与锺子期的深厚友谊,体会到了何为知音。下节课,我们将探索另一篇文言文故事,继续感受文言文的魅力。
布置作业
将伯牙与锺子期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