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阶段检测历史试题(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宿迁市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阶段检测历史试题(解析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7-10 19:24: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宿迁市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阶段检测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希罗多德撰写的《希波战争史》取材广泛、规模宏大、史料充实、内容丰富,是一部“通史”之作。希罗多德不仅是一位历史学家,而且还是一位进步思想家。希罗多德( )
A.撰写了第一史诗 B.奠定了西方哲学基础
C.奠定了政治史传统 D.首创了“历史”一词
2.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一书中,认为非洲本土(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不是一个历史的大陆,它既没有显示出变化,也没有显示出发展”。很多学者认为,非洲人“吃饭靠大树”“财富看实物”等观念与现代化文明背道而驰,只有重建非洲文化才能使非洲摆脱边缘化的厄运。这些观点( )
A.对非洲文明的认识存在偏见 B.粉饰了西方列强对非洲的侵略
C.辩证地看待非洲文明的特点 D.为非洲国家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3.1623年,英国议会就印度棉纺织品进口问题进行辩论,并称其“有损国家利益”。实际上,反对棉纺织品进口的声浪一直是17世纪和18世纪英国政坛的常见主题。这反映了( )
A.工业革命扩展到印度
B.英国实行贸易保护政策
C.英国议会地位的提高
D.英国对海外市场的保护
4.16-18世纪,在美洲大陆出现了许多新地名,如: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奥尔良、新尼德兰、新英格兰等。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美洲城市仿效欧洲而建立
B.美洲独立国家建立者来自该地
C.美洲土地被欧洲殖民者所侵占
D.欧洲工业革命的成果扩展
5.1688年,詹姆士二世的第二个妻子为他诞下一名男婴。这样,原来人们认为詹姆士二世死后,他的信奉新教的女儿将继位的希望破灭了,于是人们决定采取行动。这反映出光荣革命( )
A.是偶然爆发的事件 B.伴随着教派的斗争
C.以捍卫国教为目的 D.具有渐进性的特征
6.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众议员名额按照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这规定违背了《独立宣言》中提倡的( )
A.主权在民原则 B.天赋人权原则 C.各州自治原则 D.各州平等原则
7.《共产党宣言》指出:“世界市场使商业、航海业和陆路交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这种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工业的扩展,同时,随着工业、商业、航海业和铁路的扩展,资产阶级也在同一程度上得到发展,增加自己的资本,把中世纪遗留下来的一切阶级排挤到后面去。”这可以说明( )
A.这一论述从根本上揭示了资产阶级统治的本质
B.资产阶级统治地位的确立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C.商业资本主义发展是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前提
D.世界市场形成是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决定因素
8.《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较之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被称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依据是( )
A.抨击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 B.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实质
C.确立了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 D.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9.1913年10月,墨西哥革命领导者卡朗萨在一次演说中说,革命的目的“不仅是分配土地、有效选举、在社会财富的分配上人人平等,而是更伟大、更神圣的事业,这就是确立实现正义、谋求平等、消灭强权的民族意识。”这说明革命( )
A.代表广大无产阶级利益 B.兼具民族民主主义性质
C.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支持 D.旨在推翻帝国主义压迫
10.中国同盟会《民报》发表大量文章声援印度和伊朗等国斗争,此外,孙中山一再帮助菲律宾革命者购买武器,而后者也捐赠10万元给孙中山作为革命经费。这体现了亚洲的觉醒具有的特征是( )
A.民族性 B.互助性 C.彻底性 D.自发性
11.卡德纳斯在政治上进行了改革,规定每届总统的任期只能是6年,不得连选连任,这使得每次的总统换届选举都是一次高级人才的轮换,都是一次思想、观点的更新,有利于防止思想的僵化。这主要强调了卡德纳斯政治改革( )
A.具有思想解放的重要意义 B.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C.顺应了民主政治发展潮流 D.得到了人民的拥护
12.20世纪30年代,在亚洲,九一八事变后美国仅仅表示了“惊讶”、“遗憾”、“忧虑”;在欧洲,面对希特勒要求吞并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区的要求,英法操纵出现“慕尼黑阴谋”;被英法出卖后,苏联与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这些事实证明( )
A.国际联盟并未没有起到应有作用 B.法西斯主义就是世界大战的罪魁
C.经济上的困境促使德日加紧扩张 D.主要国家避战政策加速战争爆发
13.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经互会成员国对外贸易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据此可推知,这一时期时间与西方工业国的贸易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 )
1963年 19% 12%
20世纪80年代 27%—33% 14%—17%
A.东西方国家关系逐步趋向缓和 B.战后国际经济秩序完成重建
C.经济区域集团化取得显著成就 D.经济全球化的障碍已经清除
14.1910年,非洲面积的90.4%已沦为殖民地。到20世纪60年代末,非洲的独立国家达41个,约占非洲总面积的84%。这反映出( )
A.殖民统治带来了深重灾难 B.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秩序已建立
C.世界殖民体系被完全摧毁 D.列强在非洲的殖民统治走向崩溃
15.下图是中国漫画家李峰2014年所作的漫画作品《自食其果》,从中可以看出( )
“IRAQWAR”意为伊拉克战争, “ISIS”指伊斯兰极端恐怖组织
A.美国是恐怖主义势力的幕后老板 B.恐怖主义因伊拉克战争报复美国
C.美国的干预是中东动荡的根源 D.美国的插手使中东局势错综复杂
16.杭州在《马可·波罗行记》里被描述为“千桥之城”,桥是这个城市特有的文化符号。2016年G20杭州峰会会标由20根等粗等距,两端不封闭的光纤,描绘出一个桥形轮廓在色彩上选用了蓝色和绿色。该创意重在表达( )
A.全球信息化已成时代潮流 B.中国文化的多元一体特征
C.合作共赢中促发展的理念 D.倡导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7.(12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意大利人哥伦布从小就喜欢航海和冒险。青年时期,他逐渐成长为拥有丰富航海知识和娴熟技术的航海家。哥伦布是地圆说的坚定拥护者,同时,他也向很多国家的国王寻求过航海探险帮助,可是频遭拒绝。但是凭借勇往直前的冒险精神和坚持不懈的努力,他终于说服了西班牙女王资助他的航行计划。1492年8月3日,哥伦布率领着探险队从西班牙的巴罗斯港出发,开始横渡大西洋。1492年10月12日凌晨,经过70个昼夜的艰苦航行,船队终于抵达了一座被群山和树林覆盖的小岛。哥伦布将其命名为圣萨尔瓦多,意为“救世主”,并宣布以西班牙女王的名义占有该岛。哥伦布登陆岛屿后,自以为到达了印度群岛,他将这些土著居民称作“印第安人”(音同“印度人”)。哥伦布船队继续航行,先后到达古巴和海地,哥伦布在那里找到了向往已久的黄金,满载黄金的船队随后返回了欧洲。
——摘编自吴春霞《美洲新大陆的发现者—哥伦布》
材料二 随着哥伦布对美洲的征服与开发,美洲农作物也逐渐传入中国。当时我国正处于人口剧增时期,粮食的短缺使得社会动荡不安。这些高产的作物能够有效地缓解粮食短缺的问题,因而被大面积地种植和食用。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河南《嵩县志》记载:“今嵩民日用,近城者以麦粟为主,菽辅之,其山民玉黍为主,麦粟辅之。”同时,随着这些高产作物种植面积的增加,玉米、番薯、马铃薯等也被用作饲料、酿酒或药物等。
——摘编自蒋晚晴《哥伦布发现美洲对中国文明的影响》
(1)概括哥伦布能够发现美洲的主观原因。
(2)简析哥伦布发现美洲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18.(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乌托邦的制度正和欧洲各国的制度相反,它是没有私有制的制度。这样的对比,就其本身来说,在社会政治作品中并不新奇;我们已经说过,许多古代思想家也都作过这种对比。但是,莫尔在《乌托邦》中抱定的任务是具体地说明:怎样在没有私有制的条件下,根据平等原则来组织社会生产。
——摘编自维彼沃尔金等《<乌托邦>的历史意义》
材料二 从3月18日起,先前被抵抗外敌侵犯的斗争所遮蔽了的巴黎运动的阶级性质,便以尖锐而纯粹的形式显露出来了。因为公社委员几乎全都是工人或公认的工人代表……这些决议,要么是规定实行共和派资产阶级只是由于怯懦才不敢实行的、然而却是工人阶级自由行动的必要前提的那些改革,例如实行宗教对国家而言纯属私事的原则;要么就是直接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有时还深深地触动了旧的社会制度。但是在一个被围困的城市内,实行这一切措施最多只能作出一个开端。
——摘编自《法兰西内战》
(1)最早解决材料一“莫尔任务”的是哪一理论?这一理论诞生的标志是什么?有何重大意义?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巴黎公社运动的性质及原因。“这一切措施最多只能作出一个开端”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19.(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西方,国有企业与资本主义历史一样悠久。现代意义上的国有企业,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二战后,其作为宏观调控手段,蓬勃发展。20世纪80年代,随国有企业内在矛盾和外部环境变化,西方各国政府普遍认识到,企业的本质是创造利润,政府的职能是弥补市场缺陷,而不是取而代之,这为国有企业改革打下了理论基础,西方不断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1979年,撒切尔上台,英国主张建立以自由竞争为基础的理想市场经济体系声音高涨,推行非国有化。1979—1983年,英国出售了宇航公司、联合港口公司、英国石油公司和国际航空无线电公司的股票,将其变成公众持股。此后10年,英国出售了绝大部分国有企业,改革后,政府干预企业决策的行为受到限制,企业为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而拥有充分的自主权,企业经营趋于理性化,推动了经济进一步发展。尽管西方国有企业出现了私有化浪潮,但国有经济在西方国家的存在有一定必然性,尤其是在公共部门,对平衡经济和维护社会公平,仍具有一定经济作用。
——摘编自《西方国有企业改革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80年代英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80年代英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原因。
20.(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杜鲁门曾说过,希望向全世界说明,美国在这个“新的极权主义”国家面前所持的立场。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
——《杜鲁门回忆录》
材料二 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的存在。
——美国国务卿马歇尔
材料三 1949年4月,为实行集体“防御”,美、加及欧洲十国成立军事组织。
——《试论冷战的爆发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材料四 有学者指出:“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为国际力量的对比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扩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1)材料一中的“新的极权主义”指的是哪个国家?
(2)依据材料一、二、三,指出美国实施了哪些“冷战”措施?依据所学知识苏联为此采取了哪些对抗性措施?
(3)依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60、70年代冲击两极格局的力量有哪些?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希罗多德是古希腊著名的作家、历史学家,他把旅行中的所闻所见,以及古代波斯帝国的历史记录下来,著成《历史》一书,成为西方文学史上第一部完整流传下来的散文作品,因此他被尊称为“历史之父”。他首创了“历史”一词,故D正确;A项指传说中的荷马,B项指的是泰勒斯,C项指的是修昔底德,均不符合。故选:D。
2.答案:A
解析:从材料“不是一个历史的大陆,它既没有显示出变化,也没有显示出发展”“吃饭靠大树”“财富看实物”“现代化文明背道而驰”和所学知识可知,黑格尔认为非洲文明和现代文明是背道而驰的,需要重新构建,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不同地区的文明和不同地区的自然状况是匹配的,黑格尔的观点明显是有偏见的,非只是发展水平比较低,并不是和现代文明背道而驰,A正确;BCD选项是对材料错误的理解,排除。故选:A。
3.答案:B
解析:英国限制进口,这是贸易保护政策的体现,B正确;当时工业革命尚未开始,A排除;材料不是在讨论议会的地位,与议会地位提高无关,排除C;限制进口保护的是国内市场,不是海外市场,排除D。
4.答案:C
解析:16--18世纪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纷纷加入殖民扩张的行列。欧洲殖民者在世界各地侵占殖民地时,为了表明该地成为自己国家的领土,基本都以本国的国名或城市名来命名,但为了区别原地名,都在前面加一个“新”字,故选C;A不是材料现象反映的实质,排除A;在美洲大陆出现了许多新地名,并非美洲独立国家建立者命名的,排除B;C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故选:D。
5.答案:B
6.答案:B
解析:主权在民强调的是国家的一切权力来源于人民的授予,国家权力尊重和保障公民的权利与自由,A项显然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材料中规定“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其中的“自由人总数”实际上对人的权力划了等级,有了歧视,违背了天赋人权原则,故B项正确;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各州应该怎么做,强调的是中央集权,而不是各州自治原则,故C项应排除;根据所学知识可判断,“自由人”主要指白人,“其它人口”指的是黑人和印第安人等,这样的规定显示它们是不平等的,这种不平等显然不是州的不平等,而是种族的不平等,排除D项。故选:B。
7.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共产党宣言》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世界的发展,把一切阶级排挤到后面去,说明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的确立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B项正确;这一论述主要强调生产力发展的影响,而非解释资产阶级统治的本质,A项排除;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商业资本主义的发展,C项排除;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D项排除。
8.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在批判历代空想社会主义的基础上,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揭示和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及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规律——剩余价值规律。马克思的这两个规律的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故D正确;A项空想社会主义已经做到,B项不是主要依据,C项是牛顿经典力学,均不符合。故选:D。
9.答案:B
解析:材料不能体现其代表的阶级,排除A项;依据材料“不仅是分配土地、有效选举、在社会财富的分配上人人平等,而是更伟大、更神圣的事业,这就是确立实现正义、谋求平等,消灭强权的民族意识。”可以看出墨西哥革命具有反帝反封建的双重特点,兼具民族和民主主义性质,B项正确;材料不能得出是否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排除C项;材料涉及的是双重任务,D项说法片面,排除。故选:B。
10.答案:B
解析:材料“孙中山一再帮助菲律宾革命者购买武器,而后者也捐赠10万元给孙中山作为革命经费”体现了中国和菲律宾相互帮助的特点,B正确;ACD和材料无关,排除。故选:B。
11.答案:A
解析:题干“这使得每次的总统换届选举都是一次高级人才的轮换,都是一次思想、观点的更新”表明,民主政治会促进思想得到不断发展,A项正确;题干强调的是政治改革促进思想发展,并未提及经济以及政治改革对民主政治的作用,排除B、C两项;题干没有体现政治改革获得了人民拥护,D项排除。
12.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30年阿迪(亚洲、欧洲)。根据材料“在亚洲,九一八事变后美国仅仅表示了‘惊讶’、‘遗憾’、‘忧虑’”;“在欧洲,面对希特勒要求吞并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区的要求,英法操纵出现·慕尼黑阴谋”;“被英法出卖后,苏联与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可知九一八事变后美国的态度、英法对德的态度、苏联的态度等都加剧了法西斯的嚣张气焰,即主要国家避战政策加速战争爆发,D项正确;国际联盟简称“国联”,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组织,虽建立在凡尔赛体系之上,为英法所操纵,但为维护世界和平起到一定的作用,A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的主旨信息是主要大国逃避责任,并非法西斯主义,排除B项;材料中未涉及日本、德国的经济贫困,排除C项。故选D项。
13.答案:A
解析:由材料表格数据可知,20世纪80年代经互会成员国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大幅增加,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战后国际经济秩序的重建,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及经济区域集团化,排除C项;经济全球化的障碍没有消除,排除D项。故选A项。
14.答案:D
解析:材料“20世纪60年代末,非洲的独立国家达41个,约占非洲总面积的84%”体现的是二战后非洲国家掀起独立浪潮,说明的是列强在非洲的殖民统治走向崩溃,D项正确;材料与殖民统治带来灾难无关,排除A项;目前仍然存在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秩序,排除B项;世界殖民体系被完全摧毁是在20世纪90年代,排除C项。故选D项。
15.答案:D
解析:解读漫画信息,可知这只绘有星条图案的手代表美国,炸弹上的单词“IRAQWAR”意为伊拉克战争,食人花上的单词“ISIS”指伊斯兰极端恐怖组织,结合对漫画的分析和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声称发动伊拉克战争是消灭了国际恐怖主义,却客观上加剧了国际恐怖主义,为ISIS组织的崛起创造了条件,美国的插手使中东局势更加错综复杂,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美国对中东局势的干预加剧了恐怖主义的发展,并对美国造成不利影响,依据材料无法得出美国是恐怖主义势力的幕后老板;B选项并非漫画表达的主旨,错误;C选项错误,中东动荡的根源是该地区复杂尖锐的民族、宗教冲突,美国的干预只是加剧地区动荡的原因之一并非根源。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故选:D。
16.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桥是这个城市特有的文化符号2016年G20杭州峰会会标由20根等粗等距,两端不封闭的光纤,描绘出一个桥形轮廓在色彩上选用了蓝色和绿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根桥象征着20个国家,等粗等距象征着国家间平等,蓝色和绿色象征着要坚持合作共赢,共同发展,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信息化,故排除A项;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排除D项。故选:C。
17.答案:(1)主观原因:哥伦布有丰富的航海知识和娴熟技术;哥伦布具有冒险和进取精神;哥伦布相信地圆学说;哥伦布得到西班牙女王支持。
(2)影响:间接促进了中国和美洲贸易的发展;促进了中国的丝绸、茶叶和瓷器出口;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促使中国白银进一步货币化;丰富了中国农作物品种,改善了农业种植结构,有利于农产品商品化;缓解了中国的人地矛盾和粮食供应紧张的状况。
解析:(1)根据材料一“青年时期,他逐渐成长为拥有丰富航海知识和娴熟技术的航海家”可得出,哥伦布有丰富的航海知识和娴熟技术;根据材料一“但是凭借勇往直前的冒险精神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可得出,哥伦布具有冒险和进取精神;根据材料一“哥伦布是地圆说的坚定拥护者”可得出,哥伦布相信地圆学说;根据材料一他终于说服了西班牙女王资助他的航行计划可得出,哥伦布得到西班牙女王支持。(2)根据材料二“美洲农作物也逐渐传入中国”并结合所学可得出,间接促进了中国和美洲贸易的发展;促进了中国的丝绸、茶叶和瓷器出口;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促使中国白银进一步货币化;根据材料二“以麦粟为主,菽辅之,其山民玉黍为主,麦粟辅之”“玉米、番薯、马铃薯等也被用作饲料、酿酒或药物等。”可得出,丰富了中国农作物品种,改善了农业种植结构,有利于农产品商品化;根据材料二“这些高产的作物能够有效地缓解粮食短缺的问题,因而被大面积地种植和食用”可得出,缓解了中国的人地矛盾和粮食供应紧张的状况。
18.答案:(1)理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意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推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开展。
(2)性质:无产阶级性质。原因:建立无产阶级政权、采取无产阶级革命措施。根本原因:当时处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上升时期,不具备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先决条件。
解析:(1)理论:莫尔的乌托邦思想属于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空想社会主义进行发展完善,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标志和意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促进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2)性质及原因:关于巴黎公社的性质可从代表的阶级利益、革命的目标及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因此可以推出巴黎公社的性质是无产阶级性质;失败的根本原因: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当时处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上升时期,不具备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先决条件。
19.答案:(1)特点:大规模减少国有企业数量;减少国家干预,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市场加政府的手段,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出售私人,推行非国有化。
(2)原因:20世纪70年代,西方处于滞涨状态,凯恩斯主义失灵;80年代,西方各国正确认识了政府经济职能;国有企业内在矛盾和外部环境变化。
解析:(1)特点:根据材料中“西方各国政府普遍认识到,企业的本质是创造利润,政府的职能是弥补市场缺陷,而不是取而代之,这为国有企业改革打下了理论基础”可知,受货币学派影响;根据“1979—1983年,英国出售了宇航公司、联合港口公司、英国石油公司和国际航空无线电公司的股票,将其变成公众持股。此后10年,英国出售了绝大部分国有企业”可知,推行非国有化;根据“政府干预企业决策的行为受到限制,企业为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而拥有充分的自主权,企业经营趋于理性化,推动了经济进一步发展”可知,减少了政府干预,扩大了企业自主权,促进了企业经营的理性化。(2)原因:根据材料中“在西方,国有企业与资本主义历史一样悠久”可知,国家投资工商业的传统;根据“二战后,其作为宏观调控手段,蓬勃发展”可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据“国有企业内在矛盾和外部环境变化”可知,国有企业内在矛盾和“滞胀”出现;根据“1979年,撒切尔上台,英国主张建立以自由竞争为基础的理想市场经济体系声音高涨”可知,货币学派等新经济学说的推动;根据“尽管西方国有企业出现了私有化浪潮,但国有经济在西方国家的存在有一定必然性,尤其是在公共部门,对平衡经济和维护社会公平,仍具有一定经济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80年代英国有企业改革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20.答案:(1)苏联
(2)美国措施:①杜鲁门主义、②马歇尔计划、③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组织)
苏联措施:①建立工人党情报局②经济互助委员会(经互会)③组建华沙条约组织(华约组织)
(3)①欧共体的建立;②日本的崛起(或日本成为第二大经济大国);③中国的发展(或中国国际地位提高);④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解析:(1)依据材料“它现在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可知是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材料中“新的极权主义”是指苏联。(2)美国措施:依据材料一“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可知是杜鲁门主义;依据材料二“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的存在”可知是马歇尔计划;依据材料三“美、加及欧洲十国成立军事组织”可知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苏联措施:依据所学从建立工人党情报局、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以及组建华沙条约组织回答。(3)依据材料四“国际力量的对比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和所学从欧共体的建立、日本的崛起、中国的发展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回答。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