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09 08:11:53

文档简介

2022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语文
本试卷共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总用时为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或块涂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相应的答题区域填涂相应题号的选择项。
3.非迭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铡笔或签字笔作答,答策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
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策,然后再写上新答策: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
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通卡的整洁。芳试结束后,交回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偏家和墨家都把爱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测,并由此产生了与道家、法家的学术分
野。什么是爱?如何爱?儒家与墨家对这些基本问题的回答充分展示了各自不同的思想旨趣
和理论特色。简言之,儒家之爱的基本范畴是仁,仁的基本内涵是“爱人”:墨家之爱的基
本范畴是兼爱,兼爱的基本含义是“兼相爱”。
同样是对爱的涡望和呼唤,孔孟与墨子的出发,点和主观动机判然分明。仁的理论初哀是
道德之完善,兼爱的立言宗首则是功利之追逐。
泾消分明的主观动机和理论初衷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儒家与墨家之爱的思想内涵和心
理祝制之别。
偏家强调“爱有等差”,注重分别是爱人的基本原则。在孔子关于仁的论述中,当作为
思想内满、内心清感和道德观念的仁转化为外在形式和道德行为的礼时,必须做到尊单有等、
亲疏有别、长幼有序,以期整个社会达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
的状态。为了凸显被爱者与爱老的名分和把握爱的分寸,孟子把仁者爱人的等差原则概括为
“亲亲”“仁民”和“爱物”三个等级,进而强调其先后、本末之分,其间的秩序是:“亲
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
孔孟之仁的等差原则决定了其心理机制崇奉先后、远近和厚薄之别。对于仁的逻辑结构,
有子言:“其为人也举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
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孔子所讲的仁从爱自己的亲人
开始,然后将心比心,由己及人,推广到爱别人之亲。于是,孟子宣称:“老吾老,以及人
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感王上》)在仁之爱人的心理机制上,儒家试图
从家庭关系入手白点到面、由近达远、由己及人,达到由爱已之亲、再爱路人乃至爱天下人
的目的。这正如孟子所说:“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不仁者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
(《孟子·尽心下》)这再次印证了仁之由己及人、由近及远的行为路线和逻每思路。其实,
孟子所讲的亲亲、仁民和爱物是时间上的先后关系,更是血缘上的亲疏关系和情感上的厚薄
高二语文斌卷
第1页共8页2022学年下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质量监测参考答案
D “故与‘仁爱’具有同等生命力”的说法属于无中生有,原文没有依据。
D “仁”的起点与“完善自身道德”相关联,属于强加关系。
C A项出自老子的《道德经》,该项强调“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从而安定百姓;B项是孟子的主张,出自《齐桓晋文之事》,强调“制产”,是推行“仁政”的措施;D项出自法家代表人物李斯的《谏逐客书》,体现了不拘一格的人才观。
(1)墨子引用《大雅》中的这句话,是为了证明“爱人者必见爱也,而恶人者必见恶也”的观点(或:证明“吾先从事乎爱利人之亲,然后人报我以爱利吾亲”)。(1分)
(2)文中引用此句是为证明墨子兼爱(点明墨子兼爱1分)的动机并非“无私的奉献”,兼爱的目的是为了得到他人的爱(指出动机或目的1分)。(或:证明兼爱绝不是无偿的,我之所以爱利天下之人,就是为了收获天下人爱我利我之效。)
(3)引用论证,使说理更充分更深刻,更具权威性。(1分)
(1)儒家学说强调由远及近、由点到面、由己及人推行“仁爱”。(理论来源1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由中国发起,层层推进,推而广之至其它国家,由此构筑世界的稳定状态,共建美好世界的蓝图。(具体阐释1分)
墨家学说强调平等、一视同仁,不提倡大国与效果、强与弱的对立。(理论来源1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承认不同国家的对等地位,呼吁不同国情、现状的国家共享权利、共担责任,携手推动世界发展。(具体阐释1分)
6.答案B(“表现秋荷对爱情的忠贞不渝”错)
7.答案A(“为人物命运埋下伏笔”错,开篇是环境描写,营造了诗意与安宁的氛围。)
8.①第一次描写枫叶“像喝醉了酒,不经意间叶子就红了,像燃烧的火把”,(1分)运用比喻的修辞,将村口火红的枫叶比作火把(1分)。表现出秋荷对丈夫强烈爱与思念之情(1分)。
②第二次写“枫叶红得出血,纷纷扬扬落了秋荷一身红叶落满秋荷一身”,(1分)以景衬情,(或:运用比喻,将红的枫叶比喻成鲜血)(1分)渲染了悲凉的氛围,烘托出秋荷送别丈夫时悲伤、绝望的心情(1分)。
(每点3分:找出描写句子1分;表达特点1分;效果1分。)
9.①本文从秋荷的女性视角(或:内视角、有限视角),叙述红军出征的故事,(或:小说以小见大,以普通人的故事呈现波澜壮阔的大历史)(特点1分)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情感表达更为细腻,使红色小说彰显了世俗温情,意蕴悠长(作用1分)。
②作者在讲述故事时,不追求离奇曲折的情节(或:淡化情节),反而极力渲染当地有鲜明特色的景物与风俗,(特点1分)使红色小说呈现出诗意的美感(作用1分)。
③小说叙述采用双线结构,秋荷的期盼与送别是主线,男人的备战与出征是暗线,两条叙事线索照应交叉,(特点1分)使叙事更加多变灵活(作用1分)。
④小说叙述语言清新、优美,(特点1分)如“藕肥的日子,荷塘就瘦了”“村庄黛青色的屋顶上到处都升起袅袅的炊烟,飘飘拂拂的,像女人长长的头发。”语言清新、自然,有韵味,富有诗意美(分析及作用1分)。
(从叙述视角、叙述结构、情节设置、叙述语言等角度,任选3点,1点2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10.D (正确的断句是“土人刀斫其干,液出而成实,丑若鬼面,剖之有房,熟而食之,如栗而香。若或不经刀砍,则液流于地,实成地中,香达于外,土为之裂。”)
11.A(“然东去百里”中的“去”是“往”的意思;《蜀道难》中“连峰去天不盈尺”的“去”是“距离”的意思。)
12. C (“莫能过岭以北”是说木棉喜欢温暖的气候讨厌寒冷,不能越过南岭的北面生长)
13.【答案】① 木棉的果实不易售卖,难以为广州的百姓带来经济价值。 ②木棉成熟便会飘絮播种,自行生长,无需人为种植。(答对1点给2分,2点给3分。)
14.【答案】(1)木棉的花像玉兰,颜色是正红色,但是没有香气。结的果实像酒杯一样。(采分点:“类”1分;“结实”1分;大意1分)
(2)我们(这些)小民中断吃饭来慰劳官吏尚且没有空闲,又用什么能使我们人口增多、生活安定呢。(采分点:“小人”1分;“辍飧饔”1分;“劳”1分;“蕃”1分;大意1分。)
15.【答案】B “可与繁盛、名贵的珊瑚相提并论”错,此句是比喻,写木棉花开如珊瑚繁密、火红的特点。
16.【答案】①木棉堂堂正正、作风正派:“尽众芳、献媚争妍,总是东皇臣妾”是说木棉不像其它花般争宠献媚。②木棉豪情万丈、志向远大:“丹心要伏蛟龙”突出其远大志向;“烈烈轰轰”“气熊熊”,体现其英雄豪气;③木棉是赵佗英魄所化:“似尉佗、英魄难消,喷出此花如血”,写出木棉的英雄气魄。
(答到1点给2分,特点1分,具体分析1分)
【参考译文】
何磻说:从广州往东走一百里,有一座南海庙,祭祀南海之神,韩愈写南海庙碑,就是在这个地方。南海庙种植波罗树,波罗树种从海外来,树不开花,当地土人用刀砍它的树干,树干上有汁液流出来就能结出果实,果实外表丑得像鬼面,剖开它里面有果房,果实成熟拿来吃,像板栗那样香。如果有的树没有经过刀砍,那么枝叶流到地上,果实就在土地中成熟。香气传到地上。土地也会因为这个裂开。确实令人奇怪。庙里有这种树,所以也被称作波罗庙。左边是浴日亭,登上亭来望海,渺渺茫茫,无边无际。然后往东走100里,就是虎门,两山对峙。虎门的外边,群岛有伏有立,还不算是大洋。庙在扶胥江(黄埔江)的北岸,江的南岸有座最高峰,叫烟管冈,正好跟庙遥遥相对。冈的左右,群峰环绕重叠,海边的树茂盛得像城墙一样。我在冈下面建有一间书屋。书屋坐南向北。太阳刚出,天边红色朝霞(映照水面),罗浮山傍晚的青雾(遥相映衬),山海的美景,在百粤中算第一。即使在北海东海的海边也不曾有这样的美景。这里有千户村民,以耕田打渔为业,都是屈原大夫的后代。田地肥沃,但是水很苦涩有咸味。我的书屋后面有一座小山峰,有甘甜清泉缓缓流出,足够一村人饮用。我的房子背靠烟管冈作为屏障,面对南海,南海就像我门前溪流。遥想太阳将升的时候,或者在仲夏夜之拂晓,独自登上山阁,来欣赏日出美景,真是神仙般的境界呀,哪里是人间王侯所能梦见的美景呢?我为它画了一幅《海阁日华图》,题上“天以布衣存日月,海滨山阁著藏书”。阁的旁边有很多木棉。木棉的品种也是从海外来,木棉树有几十尺高。木棉喜欢温暖的气候讨厌寒冷,不能在岭北生长。木棉的花像玉兰,颜色是正红色,但是没有香气。结的果实像酒杯一样,果实成熟了,会飘棉絮,棉絮掉到土里,种子就扎根生长,在荒滩野地长得很茂盛。收集棉絮可以做坐垫,柔软稍微有点温热,像芦花那样。我认为广州的百姓种树,大多数会选择能结出好卖的水果的树,像荔枝,龙眼之类。不然就不重视。因此木棉是被抛弃的树种,只是任它们自生自灭。如果种在园林里,应当也是很好的景观树。
南海庙前有十多株木棉树,树龄最长。每年二月,祝融的生日时,这些花正好开得很茂盛。来参加祭祀和观看的有几千人,木棉花开的很热烈,照着人的脸面都像变成红色。木棉开花的时候还没有长叶子,叶子是在花落了之后才长出来的。还没长叶子的时候,木棉开花真的就像十丈红珊瑚。所以尉佗称它们是烽火树。从仲春到夏初,村里野外到处都开着木棉,实在是天下最美的景观。
(1)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3)【示例】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或: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18. ①不远万里(或:不辞辛苦) ②威风八面(或:威风凛凛) ③悄无声息(或:不声不响、寂然无声)
(每空 1 分,共 3 分)
19. 我们身后的阿拉尔是一座南疆军垦新城,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它迎来了近五万名各地青年,他们投身到开发塔里木的队伍中。(4分:3个分句各1分,连贯1分)
20. “绽放……生命,诉说……故事,谱写……传奇”运用三个动宾关系的短语,(1分)从站立姿态到精神气质,(1分)歌颂了胡杨顽强的生命力,表达了对胡杨的崇敬和赞美;(1分)句式整齐,节奏感强,音韵和谐。(1 分)
21.C(“踢”并没体现产品的创新性,而是强调义乌产品走向世界的艰难与不易。)
22.①“中国造”的身影无处不在②既为世界杯源源不断地供能③除了“硬实力”外(每点2分,共6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