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珍珠鸟 教案(共2个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4 珍珠鸟 教案(共2个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09 12:40:22

文档简介

第4课 珍珠鸟(第1课时)
1.认识“蔓、幽”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待”。
2.能梳理出珍珠鸟与作者之间情感变化的过程。
能梳理出珍珠鸟与作者之间情感变化的过程。
能梳理出珍珠鸟与作者之间情感变化的过程。
新课导入
教师:本单元我们已经学了三篇课文,《白鹭》一文的作者通过对白鹭之美的描写,赞美了白鹭;《落花生》一文中,父亲借助花生告诉了我们一个做人的道理;《桂花雨》的作者把对故乡的思念都融入了对桂花的回忆之中。那《珍珠鸟》这一课,作者又抒发了哪些情感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吧。
探究新知
一、生字新词
1.掌握“会认字”。
读生字:蔓 幽 悉 雏 哟 柜 享 陪 趴 睑 眸
教师:你是怎么记住本课要求会认的字的?
预设:
学生1:蔓、柜、陪是形声字,可以借助形声字的特点进行识记。
学生2:“睑、眸”都含有“目”字旁,说明和眼睛有关。
学生3:“雏”指的是“幼小的鸟”,可结合词语“雏鹰、雏鸟”来记忆。
读词语:垂蔓 深幽 熟悉 雏儿 哟 柜顶 享受 陪伴 趴在 眼睑 眸子
2.读准多音字。
读词语:待一会儿 等待 对待 待机
查字典:学生查字典,确认“待”在不同语境中的读音。
再读词语:待一会儿 等待 对待 待机
二、合作探究
(一)探究一:发现学习任务。
教师:这节课我们要解决哪些问题呢?请同学们自由阅读“阅读提示”,说说本课有哪些学习任务。
1.学生自由读“阅读提示”。
2.班级内分享。
学生:本课的学习任务有两个,一个是知晓“我”是怎样逐渐得到珍珠鸟的信赖的;另一个是找出描写珍珠鸟可爱的语句,体会“我”和珍珠鸟之间的情意。
(二)探究二:“我”是怎样逐渐得到珍珠鸟的信赖的?
教师: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课文,分别画出描写“我”的表现和珍珠鸟的表现的句子,并完成表格,体会“我”是怎样逐渐得到珍珠鸟的信赖的。
“我”的表现 珍珠鸟的表现
1.学生自行标画,梳理表格。
2.点名学生,按条目依次分享。
学生:
“我”的表现 珍珠鸟的表现
很少扒开垂蔓瞧它们 (大珍珠鸟)渐渐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
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 雏鸟探出脑袋;钻出笼子,在屋子里飞
“我”不管它 开着窗子也不飞走
“我”不伤害它 蹦到“我”的杯子上喝茶
“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 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
“我”不动声色地写 啄“我”的笔尖
“我”用手抚摸它的绒毛 啄“我”的手指
“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 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
教师:你能借助表格,将“我”逐渐得到珍珠鸟信赖的过程填写完整吗?
“我”给珍珠鸟提供安全的环境,不去________它,不去________它,不去________它,所以珍珠鸟活动的范围越来越________,和“我”的距离越来越________,和“我”的感情也越来越________,由________变得________。
学生:“我”给珍珠鸟提供安全的环境,不去 惊动 它,不去 管 它,不去 伤害 它,所以珍珠鸟活动的范围越来越_大 ,和“我”的距离越来越 近 ,和“我”的感情也越来越 亲昵 ,由 怕人 变得 不怕人 。
教师小结:正是因为“我”不伤害小珍珠鸟,所以得到了它的信任,才使它由怕人变得不怕人,使得“我们”的关系变得越来越亲密。
【设计意图】用表格的形式,让学生感受珍珠鸟和“我”是怎样一步步变得亲近起来的,然后借助填空让学生总结“我”和珍珠鸟感情变化的过程,直观,有梯度,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感受作者和珍珠鸟之间的情意。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作者和珍珠鸟情感变化的过程,正是作者对小珍珠鸟的不打扰和尊重,才逐渐获得了小珍珠鸟的信赖!
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初步体会作者对珍珠鸟的情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4课 珍珠鸟(第2课时)
1.能借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和珍珠鸟之间的情意。
2.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的含义。
能借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和珍珠鸟之间的情意。
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的含义。
复习旧知
教师:上一节课我们梳理了珍珠鸟与作者之间情感变化的过程,你还记得文中的“我”是怎样逐渐得到珍珠鸟的信赖的吗?
学生:“我”给珍珠鸟提供安全的环境,不去惊动它,不去管它,不去伤害它,所以珍珠鸟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大,和“我”的距离越来越近,和“我”的感情也越来越亲昵,由怕人变得不怕人。
教师:说得不错。正是因为“我”不伤害小珍珠鸟,所以得到了它的信任,才使它由怕人变得不怕人,使得“我们”的关系变得越来越亲密。
探究新知
合作探究
(一)探究一:体会“我”和珍珠鸟之间的情意。
教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第2个学习任务:找出描写珍珠鸟可爱的语句,体会“我”和珍珠鸟之间的情意。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把描写珍珠鸟可爱的语句画出来,并说说你从中体会到“我”和小珍珠鸟之间怎样的情意。
1.学生边读边标画。
2.班级内分享。
预设:
学生1:瞧,多么像它的父母: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通过“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等语句可以看出小珍珠鸟特别的漂亮;作者把小珍珠鸟比喻成一个蓬松的球,可见小珍珠鸟的可爱和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
学生2: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脊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跟着逃到画框上去了。只要大鸟在笼里生气地叫一声,它就立即飞回笼里去。
“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的句式写出了小珍珠鸟的活泼好动、无拘无束,也可以看出作者对小珍珠鸟的宠爱;“神气十足”一词把小珍珠鸟的神态描写得活灵活现,可以看出作者对它的喜爱。
学生3:哟,雏儿!正是这小家伙!
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
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
待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
作者用称呼小孩子的“小家伙”来称呼小珍珠鸟,就像一位父亲在称呼自己的孩子一样,可见作者对小珍珠鸟十分喜爱。
学生4: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的响声。
这一段描写的小珍珠鸟太可爱了,俯身喝茶,然后歪着脑袋看作者的反应,还跑到稿纸上去玩,显得很调皮,它和作者就像两个亲密的好朋友。
教师小结:因为喜爱,作者才会把小珍珠鸟描写得如此可爱;因为喜爱,作者才会亲切地称呼它为“小家伙”;因为喜爱,作者才会让小珍珠鸟在屋内无拘无束地飞翔;同时也是因为作者的喜爱和不伤害,小珍珠鸟才会如此活泼好动、无拘无束,把作者当作朋友。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找出描写小珍珠鸟的可爱的语句,进一步感受作者描写的细致,进而感受作者和小珍珠鸟之间的情意。
(二)探究二:理解关键句,升华情感。
教师:经过和小珍珠鸟的相处,小珍珠鸟从怕人变得不怕人,甚至把作者当作朋友。从这一过程中作者产生了怎样的感悟呢?
学生: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教师:你能结合作者和小珍珠鸟相处的过程,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吗?
【引导理解】如何产生信赖呢?彼此信赖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
学生:信赖是人与人之间,也是人与动物之间相处的基础。彼此尊重,彼此爱护,带着真诚的心去交往,才会产生信赖。而彼此信赖就会产生爱,就会带来和谐与温暖,所以作者说“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教师总结:作者通过人与鸟关系的变化,抒发了自己的感悟——只要我们心中有爱,彼此信赖,就能够感受到人与动物、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美好。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了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更明白了信赖是相处的基础,信赖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布置作业
1.带着感情,再次朗读课文,读出作者对小珍珠鸟的喜爱。
2.查找并阅读其他描写动物的篇目,试着体会一下其中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