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空气(第1课时)-【暑期自学宝典】(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04 空气(第1课时)-【暑期自学宝典】(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7-09 14:47:13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04 空气(第1课时)
1·掌握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方法;
2·通过实验和阅读教材知道空气的成分;
☆知识1: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一)回顾历史,探讨拉瓦锡实验
1、实验1:把少量汞放在密闭的容器里连续加热12天。表达式
2、实验2:把汞表面上所生成的红色粉末收集起来,放在另一个较小的容器里再加强热,
表达式
3、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气成分,得出结论: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步骤:(1)连接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2)把集气瓶的容积分成5等份,做好记号;(3)用止水夹夹紧胶管,在燃烧匙内放入过量的红磷,点燃燃烧匙中的红磷,立即伸入集气瓶中,把塞子塞紧;(4)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止水阀。
2、现象:集气瓶中有大量的白烟生成,并放出热量;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水倒流到集气瓶中,并上升到约1/5处。
3、结论: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大约是空气总体积1/5;
4、实验反思:在实验中,进入集气瓶内的水的体积常小于集气瓶容积的1/5,可能是什么原因呢?
(1)装置漏气;
(2)红磷的量不足;
(3)红磷熄灭后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等等。
☆知识2:空气的成分
(三)空气成分
空气成分 氮气 氧气 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 水蒸气和其它成分
体积分数 78% 21% 0.94% 0.03% 0.02%
☆知识1: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例题1:
【2023云南真题】仿照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定量研究空气成分的原理,利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燃烧匙中应盛放的药品是( )
A. 铁丝 B. 木炭 C. 红磷 D. 硫粉
【答案】C
【解析】A.因为铁丝不能在空气燃烧,故A错误;
B.木炭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导致两边压强变化不明显,故B错误;
C.红磷燃烧会消耗氧气,集气瓶中的液面会上升五分之一,故C正确;
D.硫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硫导致两边压强变化不明显,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练习1:某实验小组按下图所示装置用红磷燃烧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现象______,得出的结论是______,写出该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实验结果发现测得数值比实际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请你帮助他们找出实验误差的原因(写出两条):①______;②______。
【答案】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进入集气瓶约占总体积的 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红磷的量不足 装置漏气(或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等)
【解析】用红磷燃烧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现象为: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进入集气瓶约占总体积的,由此可得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红磷燃烧生成了五氧化二磷,该化学变化的文字表达式是磷+氧气五氧化二磷;所测结果偏小,可能是红磷的量不足,不能将氧气完全耗尽,也可能是装置漏气,在冷却至室温的过程中,外界空气进入,占据了一定的体积,也可能是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气体受热膨胀,占据了一定的体积,故填: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进入集气瓶约占总体积的;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磷+氧气五氧化二磷;红磷的量不足;装置漏气(或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等)。
☆知识2:空气的成分
例题2:
【2023广西壮族真题】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
A. 氮气 B. 二氧化碳 C. 氧气 D. 稀有气体
【答案】A
【解析】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
练习1:空气中各成分体积分数如图所示,其中区域“a”代表的是( )
A.氧气 B.氦气 C.氮气 D.二氧化碳
【答案】C
【解析】
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由图可知,a占的体积分数最大,是氮气。故选C。
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物质约占空气总体积五分之一的气体是(  )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水蒸气
【答案】B
【解答】解:A、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四,故选项错误;
B、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故选项正确;
C、稀有气体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94%,故选项错误;
D、水蒸气占空气体积分数很小,不足五分之一,故选项错误;
故选:B。
2. 【2023江苏苏州真题】空气由多种气体组成,其中体积分数约为21%的物质是( )
A. 氮气 B. 氦气 C. 二氧化碳 D. 氧气
【答案】D
【解析】A、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不符合题意;
B、氦气属于稀有气体,稀有气体约占空气体积的0.94%,氦气含量更少,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约占空气体积的0.03%,不符合题意;
D、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符合题意。
故选D。
3.实验室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最适宜选用的可燃物是(  )
A.红磷 B.木炭 C.细铁丝 D.蜡烛
【答案】A
【解析】A.红磷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因红磷能在空气中燃烧,且产物是固体,如装置内红磷燃烧消耗尽氧气,瓶内气压减小,水吸入装置的体积数就是空气中氧气的体积数,故正确;
B.木炭虽然能在空气中燃烧,也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因其产物也是气体;故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错误;
C.细铁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故错误;
D.蜡烛能在空气中燃烧,但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在反应装置中虽然消耗了氧气,却又产生了新的气体,因而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故错误。故选:A。
4.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足量的白磷和装置气密性是实验成功的保证
B.实验成功标志是集气瓶中水面最终停在接近1处
C.用激光笔点燃白磷可防止测量数据的不准确性
D.实验过程中集气瓶的液面先上升后下降
【答案】D
【解答】解:A、足量的白磷可以保证氧气被消耗、装置气密可以防止漏气,都是实验成功的保证,故A正确;
B、白磷燃烧消耗了氧气,装置中压强减小,水会进入装置,进入装置中水的体积等于消耗氧气的体积;实验成功标志是集气瓶中水面最终停在接近1处,故B正确;
C、用激光笔点燃白磷可防止在点燃白磷过程中气体逸出,可防止测量数据的不准确性,故C正确;
D、实验过程中开始白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压强变大,集气瓶中水被压到烧杯中,液面先下降;反应后氧气被消耗,压强减小,水进入集气瓶,集气瓶的液面后上升,故D错误;
故选:D。
5.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其中R指的是( )
A. 氮气 B. 氧气 C. 稀有气体 D. 二氧化碳
【答案】B
【解析】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观察空气成分示意图可知,R的体积分数是第二位,R指的是氧气。故选B。
6.空气的主要成分是(  )
A.氮气和氦气 B.氮气和氧气
C.氧气和二氧化碳 D.氧气和稀有气体
【答案】B
【解答】解: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空气的成分主要以氮气和氧气为主,氧气约占五分之一,氮气约占五分之四;
故选:B。
7.2021年12月9口,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天和号”空间站进行“天宫课堂”第一课。水球光学实验中打入的“人造空气”与我们身边的空气成分含量基本相同,“人造空气”中氧气含量约为(  )
A.78% B.21% C.0.94% D.0.03%
【答案】B
【解答】解:水球光学实验中打入的“人造空气”与我们身边的空气成分含量基本相同,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21%,则“人造空气”中氧气含量约为21%。
故选:B。
8.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结束后,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 )
A. 氮气 B. 氧气 C. 稀有气体 D. 二氧化碳
【答案】A
【解析】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红磷与氧气反应,因红磷过量反应且不产生气体,则氧气耗尽,剩余气体主要是氮气。
故选A。
9.利用如图装置验证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白磷要足量
B.可以用木炭代替白磷进行实验
C.反应结束,等冷却至室温,再打开弹簧夹
D.最终量筒中液面约降至24mL刻度线处
【答案】B
【解答】解:A、实验时白磷要足量,以完全消耗装置中的氧气,故选项说法正确。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虽除去氧气,但增加了新的气体,没有形成压强差,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故选项说法错误。
C、反应结束,等冷却至室温,再打开弹簧夹,否则剩余的气体在受热状态下,处于膨胀状态,占据了部分水的体积,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则进入试管中的水的体积大约是130mL26mL,最终量筒中液面约降至50mL﹣26mL=24mL刻度线处,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10.以下不能说明大气中存在水的例子是(  )
A.夏天,蜡烛容易变软
B.香脆的饼干放了几天后变软
C.夏天打开冰箱门,有“白气”冒出
D.夏天将冷饮倒入玻璃杯中,外壁可看到有水珠出现
【答案】A
【解答】解:A、夏天温度高,石蜡熔点较低,蜡烛熔化并变软,不能说明空气中存在水,故选项符合题意;
B、香脆饼干吸水会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水,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冷凝成为小液滴,因此夏天打开冰箱门,有“白气”冒出,说明空气中有水,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冷凝成为小液滴,因此夏天将冷饮倒入玻璃杯中,外壁可看到有水珠出现,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如图装置常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红磷可用木炭代替
B.实验前不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实验时将点燃的红磷伸入集气瓶后再关闭止水夹
D.该实验利用了N2不支持燃烧、难溶于水的性质
【答案】D
【解答】A、如果燃烧匙中的红磷换成木炭,木炭与氧气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装置内的气体体积变化不大,测得的结果会偏小,故A错误;
B、由于红磷燃烧消耗氧气,利用气压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必须保证装置具有良好的气密性,防止装置漏气,故B错误;
C、实验时将点燃的红磷伸入集气瓶后,由于红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气体受热膨胀而逸出,再关闭止水夹,会影响实验结果,故C错误;
D、实验后氧气耗尽,剩余的气体绝大部分为氮气,进入瓶中的水只占瓶容积的1/5,后不再进入,说明该实验可以说明N2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化学性质稳定,故D正确;
故选:D。
12.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实验装置如图)。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汞在加热条件下,只和氧气反应
B.实验中可观察到玻璃钟罩中液面上升
C.该实验说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D.将曲颈甑中的汞换成木炭也能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答案】D
【解答】解:A、汞是液态的,且汞在加热的条件下,只与氧气反应,且生成物为固体,故汞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A错误;
B、该实验中,汞与空气中的氧气,在完全反应后,逐渐冷却至室温,由于消耗了氧气,装置内压强减小,故玻璃钟罩中液面上升,故B错误;
C、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测定了空气的成分,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的结论,故C错误;
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化学反应前后,压强的变化不大,无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D正确。
故选:D。
13.下列事实说明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
(1)动植物可以呼吸,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
(2)冰镇过的饮料瓶外壁潮湿,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
(3)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
【答案】(1)氧气
(2)水蒸气
(3)二氧化碳
【解析】(1).空气中含有氧气可供给动植物呼吸。
(2).冰镇过的饮料瓶外壁潮湿,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凝结为液态水。
(3).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说明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
14.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如下图:
(1)红磷在集气瓶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该实验中红磷需过量,目的是_____,可以把红磷换成木炭吗________(能或不能)。
(2)待燃烧停止一段时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内,瓶内水面上升约占瓶内空气总体积的_______。
(3)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4)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______,该气体__________(填“支持”或“不支持”)燃烧和__________(填“难或易”)溶于水。
(5)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足,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
【答案】(1) 将装置内氧气耗尽 不能
(2)1/5
(3)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4) 氮气 不支持 难
(5) 红磷的量不足 装置漏气
【解析】(1).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该实验中,红磷需要过量,才能将装置内氧气耗尽;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化学反应前后,压强的变化不大,无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不能将红磷换成木炭;
(2).待燃烧停止一段时间后,打开弹簧夹,由于消耗了氧气,装置内压强减小,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就是消耗氧气的体积,可观察到瓶内水面上升约占瓶内空气总体积的1/5;
(3).瓶内水面上升约占瓶内空气总体积的1/5,可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4).空气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红磷燃烧消耗了氧气,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氮气,红磷过量,氧气耗尽后,红磷熄灭,说明氮气不支持燃烧;
进入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体积的1/5便不再进入,说明氮气难溶于水;
(5).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足,可能是红磷的量不足,不能将氧气完全耗尽,也可能是装置漏气,在冷却至室温的过程中,外界空气进入,占据了一定的体积,也可能是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气体受热膨胀,占据了一定的体积。
学习目标
知识预习
汞+氧气 氧化汞。
加热
氧化汞 汞+氧气。
加热
对点练习lian’x
过关检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04 空气(第1课时)
1·掌握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方法;
2·通过实验和阅读教材知道空气的成分;
☆知识1: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一)回顾历史,探讨拉瓦锡实验
1、实验1:把少量汞放在密闭的容器里连续加热12天。表达式 。
2、实验2:把汞表面上所生成的红色粉末收集起来,放在另一个较小的容器里再加强热,
表达式 。
3、法国化学家 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气成分,得出结论:空气由 和 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
(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步骤:(1)连接装置,检查装置 ;(2)把集气瓶的容积分成 等份,做好记号;(3)用止水夹夹紧胶管,在燃烧匙内放入 的红磷,点燃燃烧匙中的红磷,立即伸入集气瓶中,把塞子塞紧;(4)待红磷熄灭并 后,打开止水阀。
2、现象:集气瓶中有大量的 生成,并放出热量;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水倒流到集气瓶中,并上升到约 处。
3、结论: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大约是空气总体积 ;
4、实验反思:在实验中,进入集气瓶内的水的体积常小于集气瓶容积的1/5,可能是什么原因呢?
☆知识2:空气的成分
(三)空气成分
空气成分 氮气 氧气 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 水蒸气和其它成分
体积分数
☆知识1: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例题1:
【2023云南真题】仿照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定量研究空气成分的原理,利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燃烧匙中应盛放的药品是( )
A. 铁丝 B. 木炭 C. 红磷 D. 硫粉
练习1:某实验小组按下图所示装置用红磷燃烧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现象______,得出的结论是______,写出该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实验结果发现测得数值比实际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请你帮助他们找出实验误差的原因(写出两条):①______;②______。
☆知识2:空气的成分
例题2:
【2023广西壮族真题】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
A. 氮气 B. 二氧化碳 C. 氧气 D. 稀有气体
练习1:空气中各成分体积分数如图所示,其中区域“a”代表的是( )
A.氧气 B.氦气 C.氮气 D.二氧化碳
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物质约占空气总体积五分之一的气体是(  )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水蒸气
2. 【2023江苏苏州真题】空气由多种气体组成,其中体积分数约为21%的物质是( )
A. 氮气 B. 氦气 C. 二氧化碳 D. 氧气
3.实验室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最适宜选用的可燃物是(  )
A.红磷 B.木炭 C.细铁丝 D.蜡烛
4.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足量的白磷和装置气密性是实验成功的保证
B.实验成功标志是集气瓶中水面最终停在接近1处
C.用激光笔点燃白磷可防止测量数据的不准确性
D.实验过程中集气瓶的液面先上升后下降
5.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其中R指的是( )
A. 氮气 B. 氧气 C. 稀有气体 D. 二氧化碳
6.空气的主要成分是(  )
A.氮气和氦气 B.氮气和氧气
C.氧气和二氧化碳 D.氧气和稀有气体
7.2021年12月9口,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天和号”空间站进行“天宫课堂”第一课。水球光学实验中打入的“人造空气”与我们身边的空气成分含量基本相同,“人造空气”中氧气含量约为(  )
A.78% B.21% C.0.94% D.0.03%
8.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结束后,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 )
A. 氮气 B. 氧气 C. 稀有气体 D. 二氧化碳
9.利用如图装置验证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白磷要足量
B.可以用木炭代替白磷进行实验
C.反应结束,等冷却至室温,再打开弹簧夹
D.最终量筒中液面约降至24mL刻度线处
10.以下不能说明大气中存在水的例子是(  )
A.夏天,蜡烛容易变软
B.香脆的饼干放了几天后变软
C.夏天打开冰箱门,有“白气”冒出
D.夏天将冷饮倒入玻璃杯中,外壁可看到有水珠出现
11.如图装置常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红磷可用木炭代替
B.实验前不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实验时将点燃的红磷伸入集气瓶后再关闭止水夹
D.该实验利用了N2不支持燃烧、难溶于水的性质
12.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实验装置如图)。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汞在加热条件下,只和氧气反应
B.实验中可观察到玻璃钟罩中液面上升
C.该实验说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D.将曲颈甑中的汞换成木炭也能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3.下列事实说明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
(1)动植物可以呼吸,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
(2)冰镇过的饮料瓶外壁潮湿,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
(3)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
14.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如下图:
(1)红磷在集气瓶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该实验中红磷需过量,目的是_____,可以把红磷换成木炭吗________(能或不能)。
(2)待燃烧停止一段时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内,瓶内水面上升约占瓶内空气总体积的_______。
(3)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4)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______,该气体__________(填“支持”或“不支持”)燃烧和__________(填“难或易”)溶于水。
(5)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足,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
知识预习
汞+氧气 氧化汞。
加热
对点练习lian’x
过关检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