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地形图的判读 解答题专项训练(含答案)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4 地形图的判读 解答题专项训练(含答案)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7-09 14:00: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地形图的判读
【解答题专项训练】
1.读某地区经纬网及A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A点的经纬度____。
(2)甲与A区域山峰的相对高度是____米。
(3)根据图中等高线分布特点判断④处的山体部位是____;丙和丁两处坡更陡的是____。
(4)北京冬奥会于2月4日开幕,此时丁地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
2.我市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到学校附近进行野外考察活动,读考察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等高线地形图上不同的地形部位:A____,B____。①与图中最高峰的相对高度是____。
(2)量得乙村到点①的图上直线距离是2厘米,则两地间的实地直线距离是____千米。在乙村,同学们测得气温为20℃,则此时甲村的气温约是____℃。
(3)同学们发现乙村周围资源丰富,但经济较落后。请你为乙村发展经济提建议:
____
3.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小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相应地形部位名称:
C:_________;D:_________;E:_________。
(2)虚线A、F中,可能有河流的是_________,该河流的流向是_________。
(3)由图中①处或②处登上山顶D,哪处更省力?_________。
(4)小星想去看日出,应该选择_________(D/E)点;小星想去攀岩,应该选择_________点(填字母)。
(5)H点与G点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_米。
4.读我国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地区的地形以平原和____为主,c点的海拔为____米,A所在的地形部位是____。
(2)图中河流的大致流向是____。
(3)泥石流多发生在山谷处,图中河流最易发生泥石流的是____河段。泥石流会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很大的损失,你认为可以采取什么措施来减少泥石流的发生____
5.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点海拔是____米,A、B两点的相对高度为____米。
(2)村镇乙所处的地形部位是____,村镇丙所处的地形部位是____,若甲、乙两村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则实地距离是____千米。
(3)图中C、D两处,适合进行攀岩运动的是____处,判断依据是____。
(4)图中河流桃溪干流的流向是____。
(5)图示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是____,判断依据是____。
6.读“等高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把图上的比例尺放大到原图比例尺的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________。(用数字表示)。
(2)图中⑥处适合户外攀岩运动。运动员从崖底攀至陡崖最高处,攀登的最大高度不超过________米。
(3)在小河旁有A、B两个取水口(AC和BC两条线)把水引到C处,应选择的方案是________线,理由是________。
(4)水往低处流,请在图中画出河流干流的流向。
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天眼”(又称FAST)位于贵州省平塘县,是世界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贵阳某校学生准备暑假到此研学。行前,同学们利用手机软件查询“中国天眼”所在地的地形(图),以了解该区域概况,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下列任务。
(1)“中国天眼”所在地的纬度为____。
(2)图中瞭望台所在的地形部位为____。“中国天眼”所在地的海拔为____米,它位于瞭望台的____(方位)。
(3)请将图中未完成的A点到B点的地形剖面图补充完整。
(4)从停车场到达瞭望台有①和②两条步道,你选择哪条登山 请说明理由。
(5)根据日出日落时间,判断图示当日“中国天眼”所在地的昼夜长短情况。
8.左图示意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右图示意山区公路常用的凸面镜,凸面镜用于司机在视线受阻的情况下观察对面来车,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①处的地形部位为_____,图中虚线处的地形部位为______,②山顶气温至少比村庄低________℃。
(2)寺庙位于村委会的________方向,若两地之间的图上直线距离为3厘米,则两地的实地直线距离为________米。
(3)根据图中信息分析村庄选址、发展的有利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
(4)连接A、B、C三地之间的公路走向大致与等高线平行,目的是使该段公路坡度____________;ABC三地中,最有必要设置凸面镜的是________地。
试卷第4页,共5页
试卷第5页,共5页
参考答案
1.(1)163°E,18°N
(2)287
(3) 山脊 丙
(4)昼短夜长
2.(1) 陡崖 山谷 40米
(2) 1 23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修建公路(或开发旅游资源,促进经济发展)
3.(1) 陡崖 山顶 鞍部
(2) F 由西南向东北
(3)②
(4) D C
(5)100
4.(1) 丘陵 50 山脊
(2)自北向南
(3) C 植树造林;修建护坡;减少对岩体的破坏。
5. 600 150 山脊 鞍部 3 D D处等高线重合为陡崖 自西北流向东南 山地 海拔大于500米的区域广(面积较大)。
6.(1)1:100000
(2)150
(3) AC A海拔高于C处,可自流
(4)
7.(1)25°39′N
(2) 山顶(山峰) 842 东南
(3)
(4)①步道,①步道路程短,节约时间;
②步道,②步道等高线稀疏,坡度缓,登山省力。
(5)昼长夜短
8.(1) 陡崖(悬崖) 山谷 1.8
(2) 西南 1500
(3)位于平原,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公路经过,交通便利
(4) 变缓(变小) C
答案第2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