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四节 祖国的首都—北京》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使学生了解北京的位置、面积等及自然环境特征,并能对北京的位置做出简要评价;
2.使学生了解北京的历史文化传统,掌握北京的城市职能和未来发展方向。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整理资料的能力;
2.使学生掌握了解一座城市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节学习,加深学生对祖国悠久历史、深刻文化底蕴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
二、教学重点
北京市的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
2、北京市城市建设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三、教学难点
1. 北京市的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
2、北京市城市建设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四、教学方法
讨论法、启发式讲授法、读图分析法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提问:我国幅员辽阔,面积广大,为了经济发展和管理方便,共划分了三级行政区划,其中最高级别的共34个。分别为直辖市4个,省23个,自治区5个,特别行政区2个。那么,大家知道在这34个省级行政区中,政治地位最重要的是哪个吗?“北京”观看视频,了解首都北京,提问:看完此视频,你有什么感想?
学生谈感想。教师接着从诗歌的角度介绍首都北京。
[讲授新课]
自主学习,说位置和范围
1、位置
(1)经纬度位置:
(2)海陆位置:
(3)相对位置
小组合作,探自然环境
1.找出燕山、西山和华北平原,说说北京市的地势特点。
2.找出永定河、湖白河、北运河,说说这些河流的流向与地势的关系。
3、北京市的气候类型是?气候特点?
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看来同学们通过合作探究对首都北京的自然地理环境有了深入的了解,我们来总结一下。
小组活动:
小组合作,说一说:
为什么说北京是全国政治中心?
为什么说北京是全国文化中心?
学生代表发言,教师总结。
政治中心:
北京—中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是祖国的心脏。
人民大会堂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所在地。
中南海是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
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
知识拓展:天安门广场布局严整,气势宏伟,是我国重要节日举行群众集会和阅兵的地方。每天日出时分的升国旗和日落时分的降国旗是天安门广场最庄严的仪式。
文化中心: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云集,还有众多的体育馆,各类博物馆,众多国家级文艺团体等。
小组合作,说一说:
北京曾经是哪些朝代的都城?
北京有哪些历史文化遗产?
教师:介绍北京的历史与文化,并作一定的知识拓展。
据一些资料披露:当初新中国刚成立时,究竟定都在哪里,还有些争论呢!当时除北京外,还有以下几个城市:南京、西安、洛阳、开封。那么为什么不选择这几个城市呢?
南京:离东南沿海太近,从刚建国的形势看,这是它很大 的缺陷。
西安:太偏西,地理位置上不具备中心的特点,特别从经济的角度看,东南沿海和江南相对西北内陆具有明显的优势。
开封和洛阳:都是中国历史上的古都,但因中原经济落后,而且这种局面不是短期能够改变的,加之有交通和水患等问题
总结:北京的优势
1、靠近沿海,属于经济发达圈内
2、虽然离海近,但渤海是中国内海,由辽宁、山东两个半岛拱卫,战略上十分安全,一旦国际上有事,也不至立即使北京震动。
3、扼守连接东北与关内的咽喉地带,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4、北京是明清两代五百年帝都,从人民群众心理上,也容易接受。
承转:北京不仅是政治文化中心、著名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它还是一个现代化的大都市,我们来了解北京的现代化。跟随老师的脚步,我们了解了北京的前世今生,为了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城市服务功能,北京在不断完善原有功能区的同时,重点规划建设了中央商务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区等一批现代城市功能区,城市管理效益和服务质量显著提高。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认识了北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北京作为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决定了必须朝现代化大都市发展。我们相信,未来的首都北京一定是功能齐全、环境优美、交通便捷、历史与今天、传统与现代并存的国际性现代化大都市。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