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科试卷(2023.07)
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棉花种植是新疆农业经济发展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新疆棉花的主要市场是我国东部地区。近年来,新疆极力打造集棉花种植、加工、物流、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集群。如图示意新疆棉花产区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限制新疆棉区棉花种植的主要因素是( )
A.水源 B.气温 C.光照 D.土壤
2、近年来新疆大力发展棉花产业集群对当地发展带来的主要影响有( )
①提高城镇化水平 ②增加棉花对外运输量 ③优化产业结构 ④提高棉花质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3、为了加强对棉花病虫害状况的监测,主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GIS B.RS C.GPS D.GNSS
区块链技术被认为是继蒸汽机、电力、互联网之后,下一代的颠覆性核心技术。简单来说,区块链是一个分布式的共享账本,其本质是一种互联网共享数据库,具有多中心、开放性、自治性、不可篡改性、匿名性等特征。其应用广泛,“区块链+农业”为解决农业发展中的问题提供了很好的理念。下图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农业优化思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利用“区块链+农业大数据”可使农户准确获取市场中紧缺产品的数据。其体现的农业区位因素是( )
A.市场 B.政策
C.信息 D.交通
5、利用“区块链+溯源机制”保障食品从产地到餐桌的可追溯性,降低消费者维权难度。这一机制主要借助区块链技术的哪个基本特征( )
A.多中心 B.自治性
C.匿名性 D.不可篡改性
6、当前,制约我国农业领域推广运用区块链技术的最主要因素是( )
A.技术 B.政策
C.基础设施 D.资金
汽车产业是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现产能合作和加强双边贸易的重要领域。进一步深化汽车领域的合作,对中国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都具有重要意义。下图示意2009 2017年“一带一路”沿线部分区域汽车销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服务业增长会促进“一带一路”沿线汽车消费。对汽车销售有直接促进作用的服务业是( )
A.餐饮业 B.房地产业 C.金融服务业 D.社会保障业
8、引起西亚汽车市场销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均GDP增加 B.市场趋于饱和
C.本地汽车产量扩大 D.城镇化水平提高
9、根据因地制宜原则,我国汽车产业在不同区域采取的主要发展策略是( )
A.中亚 推进二手汽车出口 B.南亚 侧重中高端品牌汽车出口
C.西亚 汽车企业本地化建厂 D.中东欧 侧重传统燃油汽车出口
服务业的发展一方面高度依赖于聚集了大量人口的城市,另一方面,服务业正在逐步替代工业,成为推动城市人口增长的主要力量。服务业与城市人口的相互影响和协同演进,是推动服务业发展、深化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动力之一。1995~2015年,福建省的城市人口分布重心与服务业分布重心均位于福建省几何中心的东南方向。左图示意1995~2015年福建省城市人口与服务业的聚集系数,右图示意1995~2015年福建省城市人口和服务业分布重心演化轨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1995-2015年,福建省城市人口与服务业分布集中度的差异表现为( )
A.两者的分布集中度发展趋势相反 B.服务业的分布集中度变幅更大
C.服务业的分布集中度高于城市人口 D.城市人口的分布集中度增速较小
11、下列最能解释福建省服务业与城市人口分布重心演化轨迹特征的是( )
A.东北部的服务业区位条件最为优越 B.服务业在大城市的分布集中度更高
C.2000~2005年西部迁入大量农民工 D.1995~2000年两者的发展最为协调
老虎沟流域(39°05'N-39°40'N,96°07'E-97°04'E)位于祁连山西段北坡、疏勒河上游,常年低温,降水丰富,冰川广布。冰川区的表面径流称为冰川径流,与冰川径流的影响因素相同,冰川径流时滞(日内气温达到最大值与径流量达到最大值的时间间距)也受气温、降水形式、积雪、冰川表面水系发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下图示意老虎沟流域冰川消融季降水量、降雪量与气温的相关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影响老虎沟流域降水量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位置和地形 B.盛行西风和地形
C.海陆位置和植被 D.季风环流和地形
13、相较于8月,6月老虎沟流域冰川径流量较小,其主要原因是( )
A.降雪量大,流域蒸发较旺盛 B.低温高寒,下垫面冰雪覆盖
C.冰川融化,水系发育程度高 D.气温较低,降水以降雪为主
14、推测老虎沟流域冰川径流时滞最显著的月份是( )
A.3-4月 B.5-6月 C.7-8月 D.9-10月
15.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图中( )
A.甲气候带的降水主要来自沿岸洋流
B.乙气候呈狭窄的条带状分布,主要原因是地形阻挡
C.丙气候分布区最可能出现的植被类型是亚寒带针叶林
D.乙、丙气候及其对应植被的变化体现了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7.(18分)读下图,图中阴影区域是“我国21世纪重点建设的能源基地和近年来的工业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说明该能源基地建设的有利区位条件。
(2)与20世纪初期的鲁尔区比较,该能源基地所在地区面临哪些不同的主要环境问题?简要回答导致这些环境问题的主要人为因素。
(3)结合材料,说明当地工业结构的优劣并指出其今后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18.(1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板块运动引起地表隆起或凹陷,形成高原或盆地,在隆起的高原上,通过流水不断侵蚀和搬运,导致河谷发育,随着流水下切、侧蚀,河谷不断加深、展宽。下图为某河谷地形图,图中T 、T 、T 、T 是不同位置流水沉积的鹅卵石。
(1)图中T 、T 、T 、T 不同位置流水沉积形成的鹅卵石,其中堆积年代最早的为____。
(2)、说明图中鹅卵石的形成过程。
(3)、该河流下游入海口处形成的地貌类型为____,请简要分析其形成原因____。
19(21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冰冻圈是地球系统中水体处于冻结状态的负温圈层,主要分布在地球两极和部分高山地区,是体现气候变化最为敏感和明显的证据。它为人类提供淡水资源供给、水文和生态调节等各种惠益,也带来雪崩、泥石流等严峻挑战。随着全球变暖和温室效应现象的出现,冰冻圈范围正在发生变化,这不仅影响自然系统,也将对全球的人文、经济、社会产生深刻影响。下图表示1979-2019年北极海冰和南极海冰范围的变化图。
(1)、分析地球北极、南极海冰范围变化的特点。
(2)、冰冻圈范围变化是温室效应导致气候变暖而造成的。人类活动影响角度分析其形成机制。
(3)、为保障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倡议实施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经济模式。简述可采取的措施。
永春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科参考答案(2023.07)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A 2、D 3、B 4、C 5、D 6、A 7、C 8、B 9、A
10、C 11、B 12、B 13、D 14、B 15. B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7.(1)煤炭、天然气能源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地形开阔平坦,靠近水源;交通便利,临近消费区(一点2分,共6分)
(2)主要环境问题:环境污染、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主要人为因素:不合理垦殖,超载放牧,过度砍伐,乱挖滥采 (各2分,共4分)
(3)优势:围绕能源(煤炭)开发,充分发挥本省铝土矿、铁矿等资源优势,构建了三条产业链,实现了资源的综合有效利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劣势:工业结构重型化,对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不能持续发展。调整方向:对原有的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其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降低重化工业的比重(优势2分,劣势2分,调整方向一点2分,共4分。本小题满分8分)
18.(1)、T (2分)
(2)、河流上游两侧山坡的岩石经风化破碎,形成大小不一的石块;石块随流水进入河流;石块在流水搬运途中相互摩擦并受流水长期的摩蚀,棱角逐渐消失形成鹅卵石;当流水的搬运能力下降时,鹅卵石便在该地沉积下来。(6分)
(3)、河口三角洲 (2分) 形成原因:河流入海口地区地势平坦,水下坡度平缓,水流速度变小,加上海水对河流入海口处河水的顶托作用,河流携带的泥沙不断堆积在河口前方,形成河口三角洲。(6分)
19(1)、全球(北、南极)海冰整体规模缩减;北冰洋海冰(北极海冰)自1980年以来海冰整体范围呈减少趋势;南大洋海冰(南极海冰)范围较稳定;2015年后两地区的海冰范围均为减少趋势;20世纪最后几年到2015年间还略有增长。(写出1点1分,两点3分,三点5分,四点7分,五点8分)
(2)、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和破坏自然界植被,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浓度)升高;加快全球大气温度的上升,产生和加剧温室效应和气候变暖,造成全球冰冻圈范围的不断缩减。(一点2分,共4分)
(3)、减少使用化石燃料,减少C02排放:发展煤炭气化(液化技术),提高化石能源的利用率(节能减排;减少能耗);大力发展清洁(可再生)新能源(积极推进核电建设;使用清洁能源),调整和改善能源利用结构:植树造林(增加植被覆盖率),改善和提升植被对二氧化碳的吸收消化能力;提高公众的节能环保意识(减少能源废弃物排放;尽可能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等):国际合作,实施减缓措施等。(一点3分,写出三点即可得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