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课件(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课件(共1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7-10 23:55: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一大主线:法律与教化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两大核心概念: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国家的统治工具,着眼于防范与惩处。
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 单元导语


教化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着眼于教育与引导。
两者相辅相成。
礼法结合是中华法系的重要特点。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课程标准】
知道中国先秦时期成文法的产生过程,以及这一时期思想家对德治、法治关系的讨论;
知道自西汉起历代王朝法律、礼教并用的统治手段。
一 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礼法之争
二 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以礼入法
三 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礼法融合
时期 法治 教化 礼法关系
夏朝 《禹刑》 礼不下庶人 刑礼分野
商朝 《汤刑》 西周 《九刑》 敬天保民、礼制 春秋战国 儒家德治 礼法对立
秦 《秦律》、严刑峻法 焚书坑儒 汉 沿袭秦律、《九章律》 尊崇儒术、以经注律 德主刑辅
礼法合一
魏晋 唐 刑罚为用《 》 德礼为本《 》 宋 《宋刑统》《天圣令》 《 》《家礼》 约律分立
明 《大明律》 、 明太祖六谕 约律合流
清 《大清律例》 圣谕十六条、《圣谕广训》 知识梳理
铸刑书(成文法)、法家法治
律令儒家化,以经注律,纳礼入律
唐律疏议
大唐开元礼
律例合编
吕氏乡约
1.夏商西周时期
作用:明确贵族尊卑,规范贵族行为;
与分封制和宗法制相配合,维系宗族政治秩序。
一 先秦时期德治与法治:礼法之争
材料一
周代的礼乐主要流行于士及士以上的贵族阶层中,“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其主要功能是明确贵族间的尊卑关系,规范贵族的行为,对于下层人民来说,礼乐是不适用的。...维系宗族政治的礼乐制度,在战国时代已丧失殆尽。经过变法运动,法律制度普遍建立起来,法律取代了礼乐,成为维护新的政治秩序的主要工具。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先秦卷》
据材料一概括周代传统礼乐的主要作用。
称谓:统称刑;
一 先秦时期德治与法治:礼法之争
2.春秋战国时期
材料二
(鲁昭公六年,前536年)三月, 郑人铸刑书。叔向使诒(传给)子产(郑国执政)书,日:“昔先王议事以制,不为刑辟(不公布刑法),惧民之有争心也。...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商有乱政,而作《汤刑》。周有乱政,而作《九刑》。... ...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
--《左传.昭公六年》
结合材料二指出中国最早的成文法《刑书》铸造前对法律的称谓及法律特点。指出叔向反对的理由和二者争论的实质及《刑书》在当时的作用。
特点:秘而不宣,靠议事定刑;不约束贵族;
实质:是新兴地主阶级否定奴隶主贵族的特权;
作用:确立法律公开原则,为以后各国变法和依法治国奠基;
领域 特征 佐证事例 影响
政治 诸侯争霸、王室衰微 宗法分封制瓦解 三家分晋 田氏代齐 社会 转型
地缘国家形态兴起
经济 铁犁牛耕使用,井田制瓦解, 土地私有制确立,小农经济发育 “初税亩” “相地而衰征” 文化 礼崩乐坏,学术下移,百家争鸣 孔子“有教无类” 民族 民族交融 华夏族与周边 少数民族交融 2.春秋战国时期
一 先秦时期德治与法治:礼法之争
材料三
“礼治”和“法治”本来是儒、法两家对立的政治主张,但是荀子主张既“隆礼”又重法。
——朱绍侯、齐涛、王育济主编:《中国古代史》
列举后世贯彻荀子思想的好的做法。
唐朝法律是礼法结合的典范;
明清统治者是礼法并用的典范;
中国古代法律儒家化的进程始于西汉,遂于唐代,以《唐律疏议》的颁行作为标志,自此礼法合一,凡事“一准乎礼”中华法系确立,儒家经义完成了对成文法的彻底改造。礼作为中国传统法的灵魂,它特有的价值追求决定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特色。
——王晶慧《“以儒释法”对中国古代法律之影响》
二 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以礼入法
材料四
《孟子》中记载了孟子与其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讨论。
学生问:“舜做了天子后,假如其父杀人,舜的法官该怎么办呢?”孟子回答:“抓起来就行了。”学生又问:“难道舜不阻止法官吗?”孟子说:“舜怎么能阻止呢?法官是按职责办事。”学生问:“那舜又该怎么办呢?”孟子说:“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毫不顾惜。然后偷偷地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一辈子都很快乐,把曾经做过天子的事情忘掉。”
根据材料概括孟子的法制观念。假如舜身份不是天子,被抓了,秦朝、汉朝廷尉该怎么判案?简析各自判案依据。据此指出秦汉治国的特点。
理念:依法治国;司法独立(权力不干预司法);
法律与人伦(教化)冲突时维护人伦;
特点:司法受儒家影响;
1.秦汉时期
秦朝:窝藏死刑犯,当同罪。依据:严刑酷法,轻罪重法;治国特点:严刑酷法;
汉朝:孝子原心,赦而不诛。依据:汉朝时引经注律(春秋决狱),判案受儒家思想影响(原心定罪)。
思考为什么法律与儒学的结合越来越紧密?
材料五: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法家严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矣。
——《史记·太史公自序》
材料六:儒家学说有多面性,如儒家也并不完全排斥法律与刑罚,儒家提倡的“礼”本身也有一定的约束力,孔子本人还做过鲁国的最高司法长官司寇。像法家一样,儒家思想也有中央集权统一思想的萌芽,只不过希望这种统一是由周天子或仁君来完成。正是这种多面性,可以说明儒家学说为什么总能发展出适合封建时代统治阶层需求的统治学说。
——《教师教学用书》选必1第113页
材料七: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儒学和法家各有侧重,具有互补性
儒学的多面性,适应统治阶级需要
儒学被确定为主流,向法治渗透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 “贞观之治”成绩的取得,是以人为本、以德治国这一政治路线的成功。以往谈及贞观之治,只是一味强调唐太宗、魏徵等人的自觉,常常忽略中国制度的重要背景。魏徵从贞观七年开始担任门下省的长官,直至贞观十七年去世,都是门下省的负责人。唐太宗与魏徵的关系,与三省制关系密切,而三省制的运行机制,更值得重视。唐朝也被称为“律令国家”,因为它把中国自汉魏以来的传统律法、律令做了一番非常完善的总结和提炼,形成了律令制度……《唐律疏议》对古代亚洲各国如日本、朝鲜、越南等的立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摘编自荣新江等《唐:中国历史的黄金时代》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从三省制运行机制的角度说明“唐太宗与魏徵的关系”,
并概括《唐律疏议》在中外法制史上产生的影响。(6分)
关系:唐太宗授命中书省草拟诏令:魏徵作为门下省长官进行审核并驳回不妥的诏令。
影响:中国现存最早、最为完整的封建法典;礼法结合的典范;
唐以后历代王朝大多以此为蓝本创制法律;古代亚洲一些国家的立法以此为鉴。
2.隋唐时期
(2023.1·浙江选考·23)
重点探究:家训
概括中国古代家训的基本思想。
重视道德修养
三.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礼法融合
灌输忠孝观念
提倡节俭治家
重农抑商
重视耕读立业传家。
概括明清时期乡约的特点。
特点:内容以宣讲圣谕为主;乡约的兴办者多为地方官吏
(或体制内政治精英);以治理管辖为目的;管辖范围扩大;
与法律合流;更具有约束力(或实施效果更容易得到保证)。
重点探究:乡约
材料十
宋代兴起的乡约组织,在当时还是同约之间德业相劝的民间组织,其出现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乡村行政组织教化功能相对较弱的局限。明清时期,乡约组织得到进一步发展,《大清通礼》中专门规定“宣讲圣谕之礼”....与吕大钧、黄佐倡办乡约的身份不同,王阳明、吕坤、刘宗周等儒者本身就是封建王朝的巡抚、知县等地方官吏,他们兴办乡约是为了治理自己管辖下的乡村社会。在这些体制内政治精英的倡导与政府的扶助下,乡约的管辖范围得以扩大,约束力度得以加强,实施效果亦更容易得到证。
-摘编自吴倩(宋明基层乡约治理的特点与启示》
思维导图
礼法之争: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以礼入法: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礼法融合: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中国的法治与教化
法律建设
教化建设
多以《唐律》为蓝本
第一次礼法之争
子产“铸刑书”
中国最早的成文法
秦汉:律令儒家化的开端
魏晋:律令儒家化的发展
德治思想的渊源
法治思想的渊源
礼法之争
第二次礼法之争
儒家与法家之争
唐朝:律令儒家化的完成
外儒内法 引经决狱
设律博士 以经注律
《唐律疏议》 《大唐开元礼》
《吕氏乡约》“六谕”《圣谕广训》
重点探究:中国古代法律特点、影响
材料十一
从《法经》到《大清律例》,中国封建法典自成体系,独具特色,素有中华法系之称。中国古代“法自君出”,君主始终掌握国家的最高立法权,皇帝的诏书往往成为法律。中国古代法律,强调遵行礼教,强调纲纪伦常,礼的许多内容被直接写进法律。
—叶孝信《中国法制史》
概括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特点,分析其形成的原因,说明其影响
特点:自成体系,特色鲜明;
皇帝掌握立法权;
以礼入法,以礼入刑,礼法并行。
原因:中国古代实行君主专制制度,皇权至上;儒家思想是主流思想,法律常受其伦理纲常思想的影响。
影响: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稳定社会秩序;推动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国际意义。
材料十二
由于礼的侵入,法律思想的德化,法律制度的儒化,使道德高于一切,法律始终处于从属地位。在人们的意识中道德的标准高于一切,道德意识较强,法律意识是服从于道德意识的。另外,由于德礼为先,属主导,将法的作用限制到一个极小的范围即罚以内,人们对于法的认识仅在于是镇压、惩罚,这样一来,人们避犹不及,更谈不上运用和掌握。
——郑永流 萧伯符《再议中国法律思想发展的基本线索》
如何看待治国过程中“礼法结合”这一特点?
积极:推动中华法系的形成与发展,进一步弘扬了儒家传统道德伦理;
以礼入法,以仁为本,慎用刑罚,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重点探究:中国古代法律特点、影响
消极:礼法结合,将道德和法律的界限也模糊化,使判案有相当主观性及随意性;不利于人民法治意识的形成,法治意识淡薄。
(2022·山东高考)战国时期,法家两大派之一的田齐法家主张“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君臣不用礼仪教训则不详。”这反映其思想特点是
A. 尚法存礼 B. 尊法敬天   C. 崇德重法  D. 外儒内法
(2020·山东高考)战国时期,孟子认为“无礼义,则上下乱”,韩非子认为“义者,君臣上下之事”。他们所说“义”的实质是(  )
A.中央集权政治的准则       B.衡量道德修养的标准
C.统治阶层的行为规范       D.维护等级秩序的工具



链接高考
(2022年海南高考·5)《汉书》记载“开国承家,有法有制”,认为国家应关注礼制和法律。唐代有士人说:“礼法二事,皆王教之端。”宋代以后,儒学士人以乡约教化乡里。到了明清,乡约与法律逐渐合流。这些治理方式旨在
A.推诚辅君,效功百姓 B.灭私徇公,坚守直道
C.守道与德,思退刑罚 D.威制天下,以案刑狱
A
(2022年北京高考·3)北宋中期,各地知州积极修建亭台馆榭以供民众游玩,甚至将其作为一项重要政务。欧阳修《丰乐亭记》载:“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范仲淹曾在名胜“严子陵钓台”边修建先贤祠堂以“咏其风”,认为这样“有大功于名教”。上述材料佐证了北宋
A.注重推行社会教化 B.放松了对经济的控制
C.鼓励文学艺术创作 D.实行崇文抑武的方针
A
链接高考
(2022·全国甲卷)康熙年间,多次令各地举荐山林隐逸,又令官员推举博学鸿儒,吸收学行兼优之士。开设明史馆,召集文人编纂明史,还进行多部儒经传注的修纂,编成《康熙字典》。上述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
A.承续华夏传统           B.倡导疑古辨伪
C.弘扬程朱理学           D.保存历史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