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课程标准】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重要变化;
通过了解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发展、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宋元
近代
明至清中叶
1368年
1840年
珍妮纺纱机
清代丝大纺车
材料二:珍妮纺纱机最初有8个锭子,后来增至12个-18个锭子。
清代大纺车车架由长方形变为梯形,上窄下宽,稳定性更好;锭子排列由单列变为双列,锭子数量增至50-56枚;还增加了水槽,使得纱管上卷绕的丝条保持潮湿,提高了丝条的张力,有利于稳定捻度和涤净丝条,从而提高产品质量。
——杨光《说不明道不清,你不了解的开放发达之明清两朝》
VS
中国:早期工业化
英国:工业革命
一、以江南经济展现“早期工业化”
早期工业化:1850年以前的三个世纪中,江南工业的发展,使得工业在江南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日益提高。到了19世纪初,在江南的大部分地区,工业的地位已与农业不相上下,在经济发达的江南东部,甚至可能已经超过农业。
一、以江南经济展现“早期工业化”
1、农业新变化
湖广全省向为东南诸省所仰赖,谚所谓“湖广熟,天下足”者,诚以米既充裕,水又通流之故。
鄂尔泰
朕知江浙粮米历来仰给于湖广。
雍正元年
苏湖熟,天下足
湖广熟,天下足
——摘自《雍正朱批谕旨》
问题:这份奏折中描述了农业中的什么变化?
“田地大半植桑”
“三分宜稻,七分宜棉”
1、农业新变化
蚕桑压倒稻作,棉作压倒稻作
经济作物的栽培
丝织业、棉纺织业等手工业的发展
商品化
一、以江南经济展现“早期工业化”
材料二 吴民生齿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织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浮食奇民,朝不谋夕,得业则生,失业则死……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户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
——《明神宗实录》(1601年)
2、手工业新变化
问题:在丝织业中出现了什么新的经营方式?
一、以江南经济展现“早期工业化”
手工工场
使用雇佣劳动
观点1 有学者把“机户出资,织工出力”这种生产方式近似于西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早期形态,称之为“资本主义萌芽”。
——改编自人教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观点2 我们知道商业资本之存积必须有合适的司法制度积极维持,否则信用无法展开,服务性质的事业无从着手,纵有特殊例外的情形,一个人的富裕与一家的兴旺不能构成任何社会制度。 ……明清之间,中国已有“资本主义之萌芽”,这种说法可谓与事实相左。 ……所谓萌芽而命中注定不能开花结果,也缺乏实际上的意义。
——黄仁宇《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
你同意哪一种看法?说说你的理由
一、以江南经济展现“早期工业化”
材料三 江南苏松两郡最为繁庶,而贫乏之民得以俯仰有资者,不在丝而在布。女子七八岁以上即能纺絮,十二三岁即能织布,一日之经营,尽足以供一人之用度而有余。
——转自余同元《明清江南早期工业化社会的形成与发展》
问题:这与传统的男耕女织有什么不同?
材料四 昆山一带,“多种木棉,土人专业纺织”,最为奇特的是,男子从事纺织,正如地方志所说:“至于麻缕机织之事,则男子素习焉,妇人或不如也。”
——樊树志《晚明大变局》
2、手工业新变化
一、以江南经济展现“早期工业化”
材料五 “清代江南棉布字号基本上集中在苏州,且绝大部分系徽商所开,其中徽州汪氏益美字号一年销布百万匹,益美布遍行天下,滇南漠北,无地不以益美为美。”
——范金民《清代苏州城市工商繁荣的写照——<姑苏繁华图>》
问题:苏州棉布经营的情况折射出商业领域的哪些新现象?
商业:商帮的出现
区域长途贸易发展
一、以江南经济展现“早期工业化”
3、商业新变化
一、以江南经济展现“早期工业化”
3、商业新变化
四大商业名镇
问题:四大商业名镇的位置有何特点?
沿江、沿河分布,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
位于或靠近工商业发达地区,具备商业优势
朱仙镇
汉口镇
景德镇
佛山镇
商业的繁荣
徐扬《姑苏繁华图》
徽商故里
“马尼拉大帆船”
明代白银
中国票号博物馆
景德镇
——商帮、长途贸易、货币、市镇
一、以江南经济展现“早期工业化”
二、以阳明心学促进“早期启蒙”
古者四民异而同道,其尽心焉,一也。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
——王阳明(思想家)
余以为欲物力不屈,则莫若省征发,以厚农而资商;欲民用不困,则莫若轻关市,以厚商而利农。
——张居正(政治家)
四民之业,惟士为尊,然无成则不若农贾。
——王来聘(商人)
每个时代都有与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思想和价值观。
对商业的提倡
夫道,天下之公道也;学,天下之公学也,非朱子可得而私也,非孔子可得而私也。
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答罗整庵少宰书》
锋芒毕露
对权威的挑战
1、思想新突破
二、以阳明心学促进“早期启蒙”
材料六 明朝前期、中期的思想界沉闷而无新义,科举取士都以朱熹的经注作为考试的标准, ……没有自觉、自由的思想。物极必反,于是乎有陈献章、王守仁的理学革命,希望把个人的思想从圣贤经书中解放出来。……王守仁以己心为衡量是非的标准,拒绝拜倒在圣贤脚下,更是思想界的一大革命。
——樊树志《国史概要》
问题:阳明心学产生的背景,概括王阳明的观点。
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功夫,本不可离。
──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
致良知
1、思想新突破
二、以阳明心学促进“早期启蒙”
问题:概括王阳明的观点。
王阳明认为每个人内心良知已经告诉他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即知中有行;而每个人行为也会呈现他内心状况,即行中有知。康德认为道德律是在人心中自动呈现的绝对命令,它指引人无条件遵守它去做事,而人们善的动机引发的行为即使善的行为。
——屈志勤、文洁贤《王阳明心学与康德德性学比较及现代启示》
二、以阳明心学促进“早期启蒙”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原君》
2、思想新境界
对专制的批判
王守仁
李 贽
黄宗羲
王夫之
顾炎武
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
保国者,其君其臣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二、以阳明心学促进“早期启蒙”
2、思想新境界
经世致用
共同主张:重商思潮、对权威的挑战、对专制的批判
个性解放、求实精神
二、以阳明心学促进“早期启蒙”
3、文化新趋势
红楼梦
世俗化、平民化、个性化
传统总结,西学东渐,中西会通
问题:思考文学艺术、科技方面体现了什么趋势?
在16-19世纪,英国和中国是走的两条不同的发展道路。英国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也伴随着政体的现代化,而中国则是一个沉睡千年的封建专制体制,大有日落西山之势。
但工业的发展,尤其是重工业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和支持,这就必须要有一个与之相符的上层建筑来支持,这恰恰是中国为什么不能像英国那样自发地走向现代化之路的原因。
——周婷《李伯重〈江南的早期工业化(1550-1850)〉评介》
三、时代的悲剧,近代的回响
1、时代的悲剧
问题:明清早期工业化为何不能蜕变为工业革命?
英国工业革命
的条件
光荣革命
手工工场高度发展
圈地运动
殖民扩张
政府鼓励技术发明
仍停留在“近代前夜”
18世纪,中国与西方比,无论在国富或民富上都胜一筹,至少旗鼓相当。但是,富的不一定先进,往往更保守。中国在科技和制度,尤其法律与经济制度上,已落后于西方了。
——吴承明评彭慕兰《大分流》
我们当学生时代,《明夷待访录》实为刺激青年最有力之兴奋剂。我自己的运动,可以说是受到这部书的影响最早而最深。 ——梁启超
三、时代的悲剧,近代的回响
2、近代的回响
近代启蒙思想家宋恕刊刻《明夷待访录 原君》,在浙江形成借助《明夷待访录》传扬维新主张的团体。郑观应撰《原君》,直承《明夷待访录 原君》;刘师培编纂《中国民权精义》,内援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外证之卢梭《民约论》。孙中山也是《明夷待访录》的崇奉者,他组建的兴中会1895年在日本横滨刊印《明夷待访录》第一、二两篇“原君”与“原臣”。
——冯天瑜《明清之际中国文化的近代性转向》
早期工业化虽然没有导致自发的近代工业化,但为近代工业化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李贽、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被中国近代政治改革者、思想启蒙者视作精神先驱。
近代科学家则从徐光启、方以智、徐霞客那里吸取营养。
近代化未完待续。。。。。。
三、时代的悲剧,近代的回响
2、近代的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