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题 第2课 济南的冬天(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题 第2课 济南的冬天(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09 19:19: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题
第2课 济南的冬天
一 、单选题
1.下列下划线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发髻(jì) 肌肤(fǔ) 安适(shì)
B. 伦敦(dūn) 着落(zháo) 镶嵌(xiāng)
C. 狭窄(zhǎi) 宽敞(chang) 贮蓄(chǔ)
D. 水藻(zǎo) 害羞(xiū) 济南(jǐ)
2.对下列句中下划线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阳光和煦,不冷不热,温暖又晴朗。)
B. 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意思是小巧而清秀。)
C. 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照应上文“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写出了村庄和雪的姿态。)
D. 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水的多情,说明济南的水到了冬天还充满春意。)
3.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
A. 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B. 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C. 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D. 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4.下列语句,朗读时重音停连最不合适的一项是( )
A.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 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B. 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 着落,∧有了 依 靠。
C. 他们由 天上看到 山上,∧便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 绿起来了吧?”
D. 就是这点儿幻想不能 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 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5.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作者抓住了济南冬天“温晴”这一特点,描述出一幅幅济南特有的动人的美景。
B. 文中描绘了如下几幅图画:阳光下济南全景;冬日山景;清亮的水色。
C. 作者在描绘济南冬天具有代表性的几种事物时,巧妙地运用表示色彩的词语和确切的比喻、拟人,描绘出济南冬天的景色,流露出自己的赞美之情。
D. 文章开头,作者以自己的亲身感受,通过三组对比,反衬出北平、伦敦、热带三处令人讨厌的气候。
6.依次填入下面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______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______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______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______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A. 插着 镶上 盖上 美丽 B. 顶着 镶上 穿上 更美
C. 插着 染上 穿上 美丽 D. 顶着 染上 盖上 更美
7.下面对文章写作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文章抓住“温晴”这一特点,描绘济南冬天的景色。
B. 文章侧重写人的活动,从而突出“温晴”的特点。
C. 文章重点写了阳光、小山、白雪、绿水等景物。
D. 文章在描写济南冬景时,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做到情景交融。
8.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这一航线的开辟,意味着从我市到济南的航行时间比原来缩短了一倍。
B. 冬天的济南也是个旅游的好季节。
C. 雪后的济南即使很寒冷,但绝对让人感到温馨。
D. 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用上写景技巧,是能否写好景物的关键。
9.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刮风 依靠 慈善 垂柳 B. 晒着 绿苹 暖和 横卧
C. 园圈 温晴 水纹 水墨画 D. 摇蓝 斜射 稍微 烦燥
二 、填空题
10.文学常识填空。
《济南的冬天》的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_________,北京人,满族,作家。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主要作品有小说_________《四世同堂》,话剧_________《龙须沟》等。
三 、综合性学习(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11.班级组织了以“我为济南添色彩”为主题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搜集古诗词]老舍先生非常喜欢济南,对济南的冬天更是情有独钟。你能分别写出两句描写济南和描写冬天的诗词吗?
(2)[拟写导游词]假如你是一名导游,冬季带领游客来济南观光,请追随老舍在《济南的冬天》中的足迹,拟写一段导游词。
(3)[拟写宣传语]假定济南“泉水节”将于2020年10月下旬开幕,请你为“泉水节”拟写一则宣传语。
四 、现代文阅读
12.阅读下面选段,回答问题。
济南的冬天
老舍
①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②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③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儿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
④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第①段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述的?指出几个显示作者观察顺序的词语。
.选文描写小雪后济南山色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你各找一例写下来。
(3).从第③段中找出三个词概括济南冬天水的特征。这三个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根据文章,说说你的理解。
13.阅读下面选段,回答问题。
济南的秋天
①________。设若你的幻想中有个中古的老城,有睡着了的大城楼,有狭窄的古石路,有宽厚的石城墙,环城流着一道清溪,倒映着山影,岸上蹲着红袍绿裤的小妞儿。你的幻想中要是这么个境界,那便是济南。设若你幻想不出——许多人是不会幻想的——请到济南来看看吧。
②请你在秋天来。那城、那河、那古路、那山影,是终年给你预备着的。可是,加上济南的秋色,济南便由古朴的画境转入静美的诗境中了。这个诗意的秋光秋色是济南独有的。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的赐给西湖,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秋和冬是不好分开的。秋睡熟了一点便是冬,上帝不愿意把它忽然唤醒,所以作个整人情,连秋带冬全给了济南。
③诗的境界中必须有山有水。那么,请看济南吧。那颜色不同、方向不同、高矮不同的山,在秋色中便越发的不同了。以颜色说吧,山腰中的松树是青黑的,加上秋阳的斜射,那青黑便多出些比灰色深、比黑色浅的颜色,把旁边的黄草盖成一层灰中透黄的阴影。山脚是镶着各色条子的,一层层的,有的黄,有的灰,有的绿,有的似乎是藕荷色儿。山顶上的色儿也随着太阳的转移而不同。山顶的颜色不同还不重要,山腰中的颜色不同才真叫人想作几句诗。山腰中的颜色是永远在那儿变动,特别是在秋天,那阳光能够忽然清凉一会儿,忽然又温暖一会儿,这个变动并不激烈,可是山上的颜色觉得出这个变化,而立刻随着变换。忽然黄色更真了一些,忽然又暗了些,忽然像有层看不见的薄雾在那儿滚动,忽然像有股细风替“自然”调和着彩色,轻轻地抹上一层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儿。有这样的山,再配上那蓝的天,晴暖的阳光;蓝得像要由蓝变绿了,可又没完全绿了;晴暖得要发燥了,可是有点凉风,正像诗一样的温柔;这便是济南的秋。况且因为颜色的不同,那山的高低也更显然了。高的更高了些,低的更低了些,山的棱角曲线在晴空中更真了,更分明了,更瘦硬了。看山顶上那个塔!
④再看水。以量说,以质说,哪儿的水能比济南?有泉——到处是泉——有河,有湖,这是由形式上分。不管是泉是河是湖,全是那么清,全是那么甜,哎呀,济南是“自然”的情人吧?大明湖夏日的莲花,城河的绿柳,自然是美好的了。可是看水,是要看秋水的。济南有秋山,又有秋水,这个秋才算个秋,因为秋神是在济南住家的。先不用说别的,只说水中的绿藻吧。那份儿绿色,除了上帝心中的绿色,恐怕没有别的东西能比拟的。这种鲜绿全借着水的清澄显露出来,好像美人借着镜子鉴赏自己的美。是的,这些绿藻是自己享受那水的甜美呢,不是为谁看的。它们知道它们那点绿的心事,它们终年在那儿吻着水皮,做绿色的香梦。淘气的鸭子,用黄金的脚掌碰它们一两下,浣女的影儿,吻它们的绿叶一两下。只有这个,是它们的香甜的烦恼,羡慕死诗人呀!
⑤在秋天,水和蓝天一样的清凉。天上微微有些白云,水上微微有些波皱。天水之间,全是清明,温暖的空气,带着一点桂花的香味。山影儿也更真了。秋山秋水虚幻地吻着。山儿不动,水儿微响。那中古的老城,带着这片秋色秋声,是济南,是诗。
(有删改)
(1).第①段的横线上应填入的句子是( )
A. 济南的秋天是静谧的 B. 济南的秋天是温和的
C. 济南的秋天是诗境的 D. 济南的秋天是虚幻的
(2).第③④段,作者从不同角度展开了对济南秋山秋水具体景象的描摹。山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面来写的;水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面来写的,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3).第④段描写绿藻的“绿”,其用意是________________。
(4).仔细品味下面的句子,说说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①秋睡熟了一点便是冬,上帝不愿意把它忽然唤醒,所以作个整人情,连秋带冬全给了济南。
②不管是泉是河是湖,全是那么清,全是那么甜,哎呀,济南是“自然”的情人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拼读字音的能力。这类题一般放在试卷的开始,属于语文基础中的基础,这就要求学生平时就要注意积累,在学习过程中进行适当分类整理,误读积累,阶段总结等。注意韵母和声母的正确结合,标调标在正确位置。

A项,“肤”应读“fū”;
B项,“着”应读“zhuó”;
C项,“贮”应读“zhù”。
D正确。
故选D。
2.【答案】D;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和修辞手法的分析能力。对于词义,先要分析词语本身的意思,注意词语的感彩,再根据语境分析判断。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反问、设问、排比、对偶、对比等,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掌握常见修辞的定义及其标志,做题时注意仔细区分。

D.“不忍得”是将水人格化,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故D不正确。
ABC正确。
故选D。
3.【答案】A;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判断能力。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反问、设问、排比、对偶、对比等,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掌握常见修辞的定义及其标志,做题时注意仔细区分。

例句把“山水”人格化,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A.把“天空”比作“蓝水晶”。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B.把“水藻”人格化,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C.把“这一圈小山”人格化,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D.把“薄雪”人格化,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故选A。
4.【答案】D;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语句朗读重音的分析判断能力。细读原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情感。做题时注意分析语句的表达重点,再分析判断。

D.本句语意重在“慈善的”“还”,表达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故D不合适。
故选D。
5.【答案】D;
【解析】用作者以前生活过的地方(北京、伦敦),与济南对比,从而突出了济南冬天的“温晴”,使人们确实感到它是“宝地”,并非反衬出北平、伦敦、热带三处令人讨厌的气候。
6.【答案】B;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能力。解答此题,要弄清词语的意义及常用用法,再次弄清词语的感彩,还要注意具体的语境,如有关联词还要掌握关联词的固定搭配等。
结合“树尖”这一语境理解,“顶”最恰当;“镶”指把物体嵌入另一物体上或加在另一物体的周边的意思,符合第二语境;结合“花衣”这一语境,再理解句意,“穿上”,最恰当;结合“肌肤”这一语境辨析,“美丽”一词符合语境。
故选B。
7.【答案】B;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要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分清层次,抓住关键语句来分析作答。对于课文内容理解的题,需要根据上课老师的讲解,尤其要结合本文的写作背景和中心来作答。

ACD选项判断正确。
B.判断有误,文章侧重写济南冬天的山、水来突出“温晴”的特点,没有侧重写人的活动。
故选B。
8.【答案】D;
【解析】【试题剖析】

【试题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仔细分析病句的类型,如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分析句子最常见的方法是结构分析法,压缩主干后,看看句子成分是否有残缺,句子成分之间是否搭配等。句中有并列成分的需要分析并列成分之间是否有包含关系、交叉关系,先后顺序是否合理等。

A.不合逻辑,“比原来缩短了一倍”改为“比原来缩短了一半”。
B.搭配不当,“济南”是“季节”,主谓搭配不当,改为:“济南的冬天也是个旅游的好季节”。
C.关联词搭配不当,“即使”改为“虽然”。
D.没有语病。
故选D。
9.【答案】A;
【解析】B绿萍 C圆圈 温情 D摇篮 烦躁
10.【答案】舍予 《骆驼祥子》 《茶馆》
;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作家作品的能力。这类题型,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注意掌握作者、生活时代、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根据识记答题即可。
11.【答案】(1)(示例)描写济南:①济南多名泉,岳阴水所潴。②落日天边见二峰,平临湖上出芙蓉。描写冬天:①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②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示例:大家好!今天由我带大家游览冬天的济南。济南的冬景非常美,天蓝水绿,气候温暖如春。这里的水在冬天不但不结冰,反而在绿萍上冒着热气。天越晴,水藻越绿。长枝的垂柳倒映在河水里,显得更婀娜了;天空倒映在河水里,显得更蓝了;云朵倒映在河水里,显得更白了。下面就随我一起去观赏吧!
(3)示例一:感恩泉城,幸福济南。示例二:泉水嘉年华,济南邀天下。;
【解析】(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诗文在背诵时不仅要注重读音,更要注意容易写错的字,填写名句漏填和错填均不得分,一些易错字可结合词义去背诵。本题要求“分别写出两句描写济南和描写冬天的诗词”,如描写济南:①济南多名泉,岳阴水所潴。②落日天边见二峰,平临湖上出芙蓉。描写冬天:①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②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此题主要考查学生拟写导游词的能力。一篇完整的导游词,其结构一般包括习惯用语、概括介绍、重点讲解三个部分。习惯用语又分为两个部分——见面时的开头语和离别时的告别语。开头语包括问候语、欢迎语、介绍语、游览注意事项和对游客的希望五个方面,放在导游词的最前面。概括介绍是用概述法介绍旅游景点的位置、范围、地位、意义、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等,目的是帮助旅游者对景点先有个总体了解,引起游览兴趣,犹如“未成曲调先有情”。重点讲解是对旅游线路上的重点景观从景点成因、历史传说、文化背景、审美功能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讲解,使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有一个全面、正确的了解,同时要提醒旅游者注意自己携带的东西,保管好自己随身的物品,这是导游词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本题可答:大家好!今天由我带大家游览冬天的济南。济南的冬景非常美,天蓝水绿,气候温暖如春。这里的水在冬天不但不结冰,反而在绿萍上冒着热气。天越晴,水藻越绿。长枝的垂柳倒映在河水里,显得更婀娜了;天空倒映在河水里,显得更蓝了;云朵倒映在河水里,显得更白了。下面就随我一起去观赏吧!
(3)此题主要考查学生拟写宣传语的能力。拟写宣传语的目的是为了让受众了解某些内容,所以宣传语一定要主题突出,中心明确,又因为受众的文化水平不一,所以宣传语一定要易懂易记,大多会采用对偶的修辞。据此可作答即可。如:感恩泉城,幸福济南;泉水嘉年华,济南邀天下。
12.(1)【答案】作者按空间顺序写;山上、山尖、山坡等。
;
(2)主要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例句: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比喻)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拟人);
(3)不结冰 澄清 清亮
(4)表达了作者的怜爱之情,字里行间显示了作者对济南的热爱与赞美。;
【解析】(1).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写作顺序的梳理能力。写作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要注意各种写作顺序的特点,然后结合文本内容分析。第①段作者按空间顺序写的,显示作者观察顺序的词语有:山上、山尖、山坡等。
(2).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辨析及筛选信息的能力。主要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借代、比拟等,而每一种修辞手法又各有其特点个作用,在平时的学习中要进行分类整理,写作时可以恰当运用,以增加文章的文采。筛选信息要从文章中找出与题干要求相关的内容,锁定某些段落,从文中找到原句回答即可。选文描写小雪后济南山色主要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例句: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比喻)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拟人)
(3) 此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做这类题目的方法是:找出与题目相关的段落原文,然后根据题目的要求,找准关键词,准确概括。结合文本,第③段中概括济南冬天水的特征的三个词分别是:不结冰、澄清、清亮。
(4)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作者情感的体验和感知能力。完成此类题目,首先要求学生要正确理解文章的主题,准确把握作者的态度、观点和情感,运用简明的语言,顺畅的表达出来。根据文章内容,选文表达了作者的怜爱之情,字里行间显示了作者对济南的热爱与赞美。
【答案】(1)C
颜色 方向 高矮 量 质 形式
(3)用绿藻的“绿”来突出水的澄清。
(4)①拟人,生动地写出了济南秋冬相连和美的特点,表达出作者对济南秋冬的喜爱之情。
②比喻,生动地写出了济南的水清和甜的特点,表达出作者对济南的水的喜爱之情。;
【解析】【试题解析】
(1)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熟读文本的基础上提取文本的主要信息,并将其按照要求概括表达出来。

第①段中写到了城楼、古石路、石城墙、清溪、山影、小妞儿,从“你的幻想中要是这么个境界,那便是济南”一句可知,作者是在描绘济南秋天的境界。故C正确。
ABD错误。
故选C。

(2)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理解文本内容,要熟读文本,把握文章记叙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抓住关键字词句来理解分析。由“那颜色不同、方向不同、高矮不同的山,在秋色中便越发的不同了”一句可知,作者从颜色、方向、高矮等方面来写的;由“以量说,以质说,哪儿的水能比济南?有泉——到处是泉——有河,有湖,这是由形式上分”一句可知,作者写水是从量、质、形式等方面来写的,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3)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衬托手法的分析理解能力。衬托手法是指为了突出某一事物而使用的一种修辞手法,用对某一事物的描写来突出主要描写对象的某种特质。衬托可分为正衬和反衬。运用衬托手法,能突出主体或渲染主体,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感受。文章第④段描写绿藻的“绿”,其用意是用绿藻的“绿”来突出水的澄清。
(4)此题主要考查学生从修辞角度鉴赏语句的能力。修辞一般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反问、设问、排比等。解答这类题首先辨析修辞,然后结合语境分析句子蕴含的情感和表达效果。
本题①句用了拟人修辞,生动地写出了济南秋冬相连和美的特点,表达出作者对济南秋冬的喜爱之情;②句使用了比喻修辞,生动地写出了济南的水清和甜的特点,表达出作者对济南的水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