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啤酒生产中的数学——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目标
使学生在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各部分名称的基础上,能利用观察——猜想——验证——总结的方法得出比例的基本性质。
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能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二.教学重难点
引导观察,自主探究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啤酒厂,认识了什么是比例,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比例的有关知识,好吗?
师:请看大屏幕(出示货车运输酒花情况)同学们,通过信息窗,你获得了哪些信息?生:第一天运输次数3,运输量18吨,第二天运输5次,运输量30吨。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生:根据这些信息,能写出哪些比例?
师:试着在你的练习本上写出比例生:学生在练习本上写比例
师:谁想把自己写的比例给大家分享一下。生:18:3=30:5 18:30=3:5 3:18=5:30 30:18=5:3
师:同学们,快判断一下,这是比例吗?生:是
师:为什么?生:比例中的两个比的比值相等,所以是比例。
研究素材,猜测规律
师:仔细观察这些比例,想一想,每组比例的两个外项和两个内项之间有什么关系?
师:1:可以以8:3=30:5为例来研究,也可以自己举例来研究。2.分别算出所选比例的两个外项和两个内项的和、差、积、商,看看从中能发现什么规律?先独立完成,再在小组内交流。生:学生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
师:哪个组来给大家汇报一下自己的发现。生:汇报
师:这个小组的同学不仅会研究,还善于发现总结,真了不起。
师:和他们发现一样的举手,谁能把这个规律再说一说?
生: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
师:说的真好。师:那个小组再来说一说自己的发现。生:回答自己小组的发现。师:同学们,我们都得出了,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那么这是不是一个规律呢?
讨论交流,验证规律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是借助这几个比例发现了这个规律,这个规律是不是适用于任何一个比例呢?怎么办?生:可以举例验证一下。
师:这个主意不错,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验证一下。
师:请同学们先在练习本上写一个你自己喜欢的比例,写完了吗?赶紧算一算,看是否存在这样的规律?学生验证。教师巡视搜集素材。
师:谁愿意把你的验证过程展示给大家看?生:我举的例子是——,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
师:老师也举了几个例子。大家一块看一看。由此我们验证了我们的猜想: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就是比例的基本性质。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刚才的研究过程,首先我们借助这几组比例 产生了这样的猜想,(板书 :猜想),接着我们进行了举例验证(板书验证)发现我们的这个猜想是正确的。最后总结出来比例的基本性质(板书 :总结)同学们,“猜想-----验证-----总结 ”是我们数学上经常用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巩固拓展,应用规律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就是借助这种方法研究出了比例的基本性质,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解决许多的数学问题。同学们请看大屏幕。20:25=4:x你能求出比例出的未知项吗 学生试做,找一名同学板书。
师:做完了吗?我们请这位同学讲讲他是怎么做的。生:大家看,我是这样想的,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20χ= 25 × 4,......
师:说的真好,同学们看,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就可以把比例变成方程,也就是将新知转化为旧知。“转化”也是我们数学上经常用到用到的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同学们,刚才我们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求出了比例中的未知项。这个过程叫做解比例。解比例和解方程一样,一定要写上解,而且在书写上也有严格的规定,等于号一定要对齐,同学们,你学会了吗?生:学会了。师:老师考考你课件出示:学生独立完成
师:同学们,咱们一起来交流交流吧?生:我是这样想的 ......师:同意吗?生:同意
师:咱们接着往下看课件出示: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是10。一个外项是4,另一个外项是多少?师:这个问题你还会解决吗?495x=32:2:53x=学生独立完成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生:我觉得另一个外项应该是2.5.因为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外项之积等于内项之积。......我们接着往下走。猜一猜,小动物盖住的数是几?出示课件,学生思考后回答。
师:同学们真不错。下面我们就来检测一下你这节课学的怎么样小组长发下达标检测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边巡视边批阅。发现问题。及时讲解纠正。
师:教师批阅完了的没问题的同学就可以给自己小组内的其他同学批阅。生:测试卷全对的学生当老师的助手给其他同学批阅。
师:小组内的同学都批阅完了在小组帮助有错误的学生解决错题。生:小组讨论错题师:那个小组有解决不了的问题生:汇报
师:哪个组帮他们组来解决问题生:展讲帮助有问题的小组。
师:还有问题吗?生:没有师:现在同桌两个相互检测一道题目,讲出做法,思路。不出问题的同学可以下课加2分。生:相互检测师:谁没能加分生:汇报有问题的同学及所出现的问题.
(五)课堂小结:学生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