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精卫填海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3 精卫填海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09 15:44: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3课 精卫填海
(
教学目标
)
1.认识“帝、曰”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少”,会写“帝、曰”等5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述精卫填海的故事。
4.能和同学交流精卫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
教学重点
)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并能说出自己心中精卫的形象。
(
教学难点
)
能说出自己心中精卫的形象。
(
教学过程
)
新课导入
1.出示精卫填海的画面(一只小鸟在辽阔的大海上投石子,扔树枝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
教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视频中的这只鸟,这只鸟正在干什么呢?
预设:嘴里叼着树枝,把它扔到海里。
2.教师:你知道这只鸟是谁吗?(精卫)它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精卫填海》这篇课文,从中找找答案吧。
探究新知
一、检查预习
1.相关知识。
(1)有哪位同学知道精卫填海的故事选自哪里?
预设:《山海经》。
(2)关于《山海经》,你们还有哪些了解呢?
学生分享:《山海经》,先秦古籍。主要记述古代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等,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书中记载的神话故事有: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女娲补天、大禹治水、共工怒触不周山、羿射九日等。
(3)你对精卫的了解有多少?
提示:结合课文注释①中对精卫样子的描写来了解精卫。精卫,神话中鸟的名字,形状像乌鸦,头上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
2.生字新词。
(1)检查词语认读:指名读,正音,全班齐读两遍。
出示生字:帝 少 曰 溺 返
提示:“少”是多音字,注意要根据意思区分读音。
3.写字指导
(1)区分“曰”和“日”,知道“曰”有“说、叫”的意思。
(2)衔:这个生字背后有一个故事,古人在行军打仗过程中会用到马,人们往往会给马的口中含上一个金属小棒,并将小棒和马缰绳相连,用来更好地控制马的行走和停止。所以是在“行”字中间加了一个“金”组成了“衔”,“衔”的本义就是马嚼子。
二、合作探究
(一)探究一:熟读课文,读准节奏。
1.听范读音频,注意朗读节奏的划分。
2.学生借助停顿提示,大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二)探究二:借助注释,疏通文意。
1.任务:边读边结合注释理解句子的意思。
(1)出示: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点拨:“炎帝之少女”的“之”是“的”的意思。
句意:炎帝的小女儿,名字叫“女娃”。
(2)出示: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点拨:①“溺”是“溺水,淹没”的意思;“返”是“回来”的意思。②结合三年级上册学习的《司马光》一课,引导学生明白,按照我们现在的语言习惯,“女娃游于东海”应该是“女娃于东海游”,把语序调整过来后,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该句的意思。
句意:女娃在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于是化为精卫鸟。
(3)出示: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点拨:结合“炎帝之少女”一句中“之”的意思,理解这里“之”的意思也是“的”。
句意:(精卫)经常衔取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
2.借助关键词串讲故事:故事主要讲了谁?她具体做了什么呢?
方法:找出文中关键动作的词语——“游、溺、为、衔、堙”。
预设:(根据提示讲故事)很久很久以前,炎帝有个小女儿,名叫女娃。有一天女娃到东海游玩,却不幸被海水淹死了。女娃变成一只小鸟,名叫精卫,它常常飞到西山去衔石子或树枝投到东海里,想把东海填平。
(三)探究三:发挥想象讲述故事,体会形象。
1.回顾思考:怎样才能让自己讲的故事更吸引人?
预设:适当加入个人的想象,使情节更丰富。
2.我们可以在哪些方面发挥想象?
预设1:想象女娃的样子、性格等。
预设2:想象女娃在东海游玩时的心情,以及东海在女娃眼中的样子。
预设3:想象精卫填海时的心情、动作、神态等。
3.思考:精卫“衔西山之木石”只坚持了一天吗?
提示:抓住“常”字,感受精卫是如何风雨无阻地天天衔石填海,体会它的坚持不懈。
(1)想象训练:
夏天,烈日炎炎,我仿佛看到精卫……
冬天,寒风刺骨,我仿佛看到精卫……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仿佛看到精卫……
(2)通过想象,一只( )的精卫就出现在我们眼前了。
预设:坚持不懈、坚韧、执着……
4.发挥想象,练习完整地讲述故事。
【设计意图】利用留白发挥学生想象,以将故事讲生动、讲曲折的形式,深刻体会精卫的形象。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女娃在东海溺水而亡后化身精卫鸟,日复一日填塞东海的故事,体会到了精卫的坚韧和执着,也感受到了神话的魅力。
布置作业
尝试背诵课文。
(
教学反思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