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同步练(含解析)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同步练(含解析)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7-11 05:48: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同步练
(原卷+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在唐末五代藩镇割据阴影下建立的赵宋王朝,采取了通过控制地方官员,以控制地方财政、司法和军事大权的策略。宋王朝采取这一策略的主要目的是(  )
A.加强中央集权 B.根除地方腐败
C.提高行政效率 D.解决唐末弊政
2.宋朝“取士不问家世”,大批出身平民家庭的士人进入政坛,不少人官居高位,给政治增添了活力。这是由于(  )
A.科举制的发展 B.门阀政治消失
C.地方割据的结束 D.中央集权加强
3.宋代的地方最高行政区划是“路”,同时设转运使、安抚使、提点刑狱等分掌其权力。在路的下级单位州设立通判,使其与知州具有同等地位,彼此制约。这种制度设计旨在(  )
A.强化集体议事制度 B.分事权以相互牵制
C.削相权以加强君权 D.完善地方监察体系
4.下图反映了北宋时期禁军人数和军队总人数的变化。这些变化给北宋带来的影响是(  )
A.拓展了对外贸易的范围
B.加速了各阶层人才流动
C.改变了崇文抑武的观念
D.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
5.史书记载“始置诸州通判……故常与知州分权”。该措施的积极作用是(  )
A.削相权强皇权 B.部门相互牵制
C.加强中央集权 D.造成宋代积弱
6.北宋前期,中枢机构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的局面。这说明,当时北宋(  )
A.加强了君主专制
B.完善了地方行政制度
C.削弱了中央集权
D.铲除了地方割据势力
7.如表为唐宋时期科举进士的录取情况。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宋代(  )
时代 统治(年) 录取进士总人数 平均每年 录取人数
唐朝 290 7 448 26
宋太祖 17 188 12
宋太宗 21 1 487 71
宋真宗 25 1 760 71
宋仁宗 41 4 561 112
A. 提倡文官制度 B.完善了科举制度
C.文学发展的结果 D.加强君权的需要
8.宋仁宗说:“州郡设通判,本与知州同判一郡之事,知州有不法者,得举奏之。”知州总理一州兵民之政,却不专财政;通判同理州政和各种经济专职,却不专军务。朝廷设立通判制度(  )
A.完善了司法制度 B.形成了“三衙”分权
C.分化了地方事权 D.体现了重文轻武
9.他忧国忧民,勇于担当,用雷厉风行的改革给萎靡因循的北宋中期政坛注入一股强烈的“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改革精神。这里的他(  )
A.力图在调控经济的同时开辟财源
B.变法得到广大人民和上层官僚的支持
C.进行改革实现了北宋的富国强兵
D.通过改革实现了“兵农合一”的募兵制
10.《文献通考》记载:王安石改革后的熙宁十年(1077年),国家农业税收剧增到五千二百多万石(贯、匹、斤等),即使与治平时相比也增长了三倍以上。中央积蓄的钱粟,“数十百巨万”,作为户部的经费,“可以支二十年之用”。这说明王安石变法(  )
A.使北宋的经济实力大幅增强
B.使北宋彻底摆脱了财政危机
C.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弱局面
D.解决了北宋存在的内部危机
11.岳飞《满江红》“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其中的“匈奴”是指(  )
A.匈奴族统治者 B.契丹族统治者
C.党项族统治者 D.女真族统治者
12.宋高宗与金签订绍兴和议,宋金以东起淮河,西至大散关一线为界,以向金纳贡称臣为代价,换回了东南半壁江山的统治权的稳固。从此以后(  )
A.宋金呈南北对峙状态
B.南宋政权被契丹所灭
C.女真族金朝入主中原
D.夺取燕云十六州失败
二、非选择题(第13题14分,第14题14分)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事为之防,曲为之制”
普:“夜久甚寒,陛下何以出?”
帝曰:“吾睡不能着,一榻之外,皆他人家也,故来见卿。”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
材料二 赵普:“唐季以来,战斗不息,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他,节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以治之,无他奇巧也,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宋太祖:“卿勿复言,吾已喻矣!”
——[北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一
材料三 太宗时期对于官僚操检、社会风尚的重视程度,远较太祖为甚。《宋大事记讲义》的作者吕中,在讲到太祖朝的政治时,有“我朝以儒立国”“卒成一代文明之治”的说法。而事实上,“以儒立国”,最早也应是太宗后期的事。对于太祖规模弘阔而太宗规矩致密的特点,宋人有不少论述……
——邓小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
(1)材料一中,宋太祖为什么夜不能寐?根据材料二指出宋初设计者采取的针对性措施。(6分)
(2)根据材料三,概括宋太宗时期治国政策的特点及其影响。(8分)
14.辽、西夏、金的制度建设(14分)
材料
辽 西夏 金
辽代官职,分北、南两院,北面治宫账、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其得宜矣。 重熙五年(1036年),辽兴宗亲临礼部贡院试进士。 其官分文武班,曰中书,曰枢密,曰三司,曰御史台。 保留了原有蕃官体系,如宁令(大王)等官职。 人庆四年(1147年),复设童子科,于是取士日甚。 女真初起,其部长曰孛堇,行兵则称曰猛安、谋克,从其多寡以为号。 金太祖定燕(今北京),学习辽南北面官制度。 金承辽后,进士科目兼采唐宋之法而增损之。
——据《辽史》、《宋史·夏国传》、《金史》制作
(1)比较辽、西夏、金制度的相同之处。(4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从民族政权并立与民族交融角度,谈谈你的认识。(10分)
参考答案
1.解析:控制地方官员,以控制地方财政、司法和军事大权的策略目的是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也就是加强中央集权,故选A项;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并不能根除地方腐败,而且地方腐败并不能根除,排除B项;北宋对地方的控制加强是通过分化事权的原则,分化事权的结果会降低行政效率,排除C项;唐末弊政不只是地方藩镇割据,还有外戚专权和朋党之争等,上述北宋王朝加强地方控制的措施无法解决地方割据之外的其他弊政,排除D项。
答案:A
2.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科举制以科考的成绩作为选官的标准,不问学子的出身与家世,使大批出身平民家庭的士人得以进入政坛,故A项正确;B、C、D三项与“大批出身平民家庭的士人进入政坛”这一现象没有直接关系,排除。
答案:A
3.解析:宋代在路一级行政区划下设转运使、安抚使、提点刑狱等分掌其权力,目的是使其相互牵制,州一级则设置知州与通判互相牵制,目的是通过地方分化事权来加强中央集权,实现对地方的有效控制,而不是强化集体议事制度,故选B项,排除A项;题干中所涉及的制度是关于加强对地方统治的措施,而不是君权与相权之间的问题,排除C项;题干中所涉及的多个机构不都是监察职权,本质上也不是监察体系的内容,而是对地方加强控制和统治的举措,排除D项。
答案:B
4.解析:据材料可知,从太祖开宝年间到仁宗庆历年间,禁军人数和军队总数不断增加,这导致军费直线上升,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故选D项;军队数量的增加与拓展对外贸易的范围无关,排除A项;由材料不能得出“各阶层人才流动”的结论,排除B项;崇文抑武指尊崇文官,抑制武将,与材料现象无关,排除C项。
答案:D
5.解析:据材料“通判与知州分权”并结合所学可知,通判代表皇帝监察地方,有权向皇帝直接奏报,从而加强中央集权,故选C项;“通判与知州分权”可知,材料围绕“中央与地方”矛盾展开,并非“皇权与相权”,排除A项;“通判与知州分权”可知,材料强调通过部门相互牵制来加强中央集权,排除B项;材料强调通判与知州分权的积极作用,而“宋代积弱”是宋初专制集权加强的消极影响,排除D项。
答案:C
6.解析:材料反映中枢机构细化分工,分化事权,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故选A项;据“中枢机构形成了……”可知是中央机构而非地方行政,排除B项;据中枢机构可知其是中央官制,而非地方管理制度,无法削弱中央集权,排除C、D两项。
答案:A
7.解析:根据图表中数据可发现,相比唐代而言,宋代科举进士录取的人数大幅提升,结合所学可知,宋朝为加强皇权,采取重文抑武的措施,因此扩大了科举取士的数量,故选D项;提倡文官制度是加强皇权的需要,因此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项;科举制的完善也是适应加强君权、选拔官员的需要,因此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项;文学发展是重文发展科举制的结果,C项颠倒了因果关系,排除。
答案:D
8.解析:通判与知州同治一郡之事,又监督地方知州行政,二者权限有明确划分,C项正确;通判主管地方监察,A项错误;B项指的是中央机构权力分化,与材料不符,排除;重文轻武在地方上主要表现为重用文官知州削弱武将的权力,材料内容未体现重文轻武,D项错误。
答案:C
9.解析:根据材料“他忧国忧民,勇于担当,用雷厉风行的改革给萎靡因循的北宋中期政坛注入一股强烈的……改革精神”并结合所学可知,他就是王安石,北宋中期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变法,力图在调控经济的同时开辟财源,故选A项;新政触犯了官僚集团的既得利益,引发抵制,排除B项;王安石变法达到了富国目的,但强兵的效果并不明显,排除C项;王安石变法实行“兵农合一”的征兵制,取代募兵制,排除D项。
答案:A
10.解析:本题考查王安石变法的影响。材料“国家农业税收剧增到五千二百多万石(贯、匹、斤等),即使与治平时相比也增长了三倍以上”“可以支二十年之用”体现的是王安石变法增加了北宋的财政收入,反映北宋经济实力大幅增强,故选A项;王安石变法并未使北宋彻底摆脱财政危机,排除B项;北宋财政收入增加,有利于改善积贫局面,而不能直接提高北宋军队战斗力,排除C项;D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答案:A
11.解析:岳飞生活在两宋之际,是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故选D项;匈奴在东汉后逐渐西迁或归附内地,对中原王朝已不再具有威胁,排除A项;契丹族建立的辽在1125年既已被金所灭,不可能对南宋产生威胁,排除B项;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后臣服于金,其并未对南宋发动进攻,排除C项。
答案:D
12.解析:绍兴和议确定了宋金之间政治上的不平等关系,结束了长达10余年的战争状态,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故选A项;南宋政权被蒙古族建立的元朝消灭,排除B项;C、D两项均出现在绍兴和议之前,排除。
答案:A
13.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原因,由材料一“一榻之外,皆他人家也”可知宋太祖认为一张床之外,都是别人的家,结合当时政治局势得出天下尚未统一,武将篡位频繁。第二小问措施,由材料二“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并结合宋太祖采取政治、经济、军事上的策略得出从行政、财政、军事三个方面削弱藩镇之权,即夺其权,制钱谷,收精兵。第(2)问,第一小问特点,由材料三“对于官僚操检、社会风尚的重视程度,远较太祖为甚”得出法度更加明确;由材料三“我朝以儒立国、卒成一代文明之治”得出基本确立崇文国策。第二小问影响,结合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举措和影响得出强化了中央集权,维护了政权稳定;结合北宋“以儒立国”重用文官的史实得出促进了文官制度形成;结合北宋三冗局面及积贫积弱的史实得出削弱了军事能力。
答案:(1)原因:天下尚未统一;武将篡位频繁。
措施:从行政、财政、军事三个方面削弱藩镇之权(或:夺其权,制钱谷,收精兵)。(6分)
(2)特点:法度更加明确;基本确立崇文国策。
影响:强化了中央集权,维护了政权稳定;促进了文官制度形成;削弱了军事能力。(8分)
14.解析:第(1)问,据材料“辽兴宗亲临礼部贡院试进士”“西夏其官分文武班,曰中书,曰枢密,曰三司,曰御史台”“金承辽后,进士科目兼采唐宋之法而增损之”可见辽、西夏、金都有吸收汉人王朝的科举制等政治制度;据材料“辽代因俗而治”“西夏保留了原有蕃官体系”可知辽、西夏、金又保留了原有的民族特色。由此得出三者制度的相同之处是吸收汉人王朝先进政治制度,又保留本民族特色,因俗而治。第(2)问,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从民族政权并立的角度来看,辽、西夏、金崛起之后与宋朝之间发生了战争或冲突,不利于全国统一;从民族交融的角度来看,辽、西夏、金又积极吸收汉人先进文化,并同宋朝通过议和维持了长期相对和平局面,加强了民族融合,有利于缓和民族矛盾,也巩固了自身的统治。
答案:(1)相同:吸收汉人王朝先进政治制度,又保留本民族特色,因俗而治。(4分)
(2)从民族政权并立的角度来看,辽、西夏、金崛起之后与宋朝之间发生了战争或冲突,不利于全国统一;从民族交融的角度来看,辽、西夏、金又积极吸收汉人先进文化,并同宋朝通过议和维持了长期相对和平局面,加强了民族融合,有利于缓和民族矛盾,也巩固了自身的统治。(10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