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部编教材二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复习
单元说明
本单元以“大自然的秘密”为主题,编排了《古诗二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绝句》)、《雷雨》、《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太空生活趣事多》4篇课文。
《古诗二首》《晓出》《绝句》
《雷雨》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太空生活趣事多》
描写自然景观
描写自然现象
儿童诗
介绍自然奥秘
学习重点:提取主要信息,了解课文内容。
关注:联系生活经验,了解课文内容。
复习要点
学会表达:
《古诗二首》: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描述的美景。
《雷雨》:说说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色的变化。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说说课文里写了哪几种“天然的指南针”,它们是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
《太空生活趣事多》:说说太空生活有哪些有趣的事情。
《悯农》:体会劳动人民的辛苦。
复习要点
1.认识44个生字,会写35个字,会写36个词语。
2.能说说诗句描绘的画面,能在语境中体会“压、垂、挂”词语运用的好处。拓展积累词语,抄写句子
3.读课文,能提取主要信息,说出雷雨前后景色的变化、“天然的指南针”怎么帮人们辨别方向和太空的趣事。
4.背诵《古诗二首》《雷雨》。
5.正确书写汉字,不多写或少写笔画。
6.能写出自己对大自然的疑问。
7.背诵《悯农(其一)》。
8.能展示如何参与图书角的建立和管理。热爱阅读。
古诗二首
读准字音:竟、映、鸣、岭(后鼻音)
正确书写:
莲、荷(上下结构)
含(上面的“今”不要多点)
岭(右边的“令”不要少点)
掌握部首:
穷(穴)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 )。
接天( )无穷碧,映日( )别样红。
古诗二首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这是一首描写 (季节)的诗,我是从诗中的 、 、 等词看出来的。
3.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表达了诗人对 思想感情。
四时同
莲叶
荷花
夏季
六月
莲叶
荷花
宋
杨万里
对西湖六月美好风光的赞美的
古诗二首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 杨万里)
六月里西湖的风光景色,到底和其他时节的不一样。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与蓝天相连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荷花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特别红艳。
绝句 (唐 杜甫)
两个黄鹂在翠绿的树梢上欢乐的歌唱,一行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透过窗户看得见西岭雪山上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外河面上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赞美西湖景色,眷恋朋友情谊
明媚秀丽春光,舒畅愉悦心情
1.对对子:
两个对( ) 黄鹂对( )
翠柳对( ) ( )对上
千秋雪对( ) ( )对东吴
2.诗的前两句是( )描写,诗的后两句
是( )描写。
3.古诗中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的诗句是:
动态
静态
门泊东吴万里船。
古诗二首
雷雨
读准字音:新(前鼻音)
正确书写:
黑、垂(笔顺)
迎(不要多撇)
掌握部首:
黑(黑)垂(丿、千)户(户)乌(丿)
雷雨
《雷雨》一文是按照 、 和
的顺序来写的,文中许多字用得特别好,我会用“√”选择恰当的字,并说一说理由。
(1)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 落)下来。
从这个字,我们可以感觉到乌云来得很
。
(2)蜘蛛又(坐 爬)在网上。
从这个字,我们可以感觉到蜘蛛的 和
。
雷雨前
雷雨中
雷雨后
√
√
猛烈
愉快
悠闲
阅读理解
晚霞
太阳是世上万物的母亲。
她,为了看望自己的儿女,从东海出来,走了整整一天,现在,又要到西山后面去休息了。
看,她正举着红头巾向儿女们告别。
这红头巾映红了水,也映红了村边的树林。
小鸟在树林里叽叽喳喳地唱着:“太阳妈妈,再见。太阳妈妈,晚安。”
路旁的向日葵,依依不舍地望着那在晚风中飘动的红头巾,不知道在想什么。
1.照样子,写词语。叽叽喳喳(AABB式)( )( )
2.根据短文内容连一连。 红头巾 儿女 她
世上万物 太阳 晚霞
3.全文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A.排比 B.拟人 C.比喻
4.读短文中画“____”的句子,回答问题。
(1)句中表示“非常留恋,不愿离开”的成语是 。
(2)向日葵在想什么?写一写。
叮叮咚咚
嘻嘻哈哈
B
依依不舍
例:太阳妈妈,谢谢你给我带来温暖,让我健康成长。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读准字音:碰、闯、慌(后鼻音)
正确书写:
导(上部巳)助(第5笔提)永(第2笔横折钩,第3笔横撇)
掌握部首:
导(巳、寸)永(丶)助(力)
课文说的“天然的指南针”是太阳、北极星、大树的枝叶、沟渠里的积雪。
太阳中午的时候在 ,地上的树影正指着 ;
北极星永远高挂在 ;
大树枝叶稠密的是 ,枝叶稀疏的是
;
沟渠里的积雪化得快的那边是 ,化得慢的那边是 。
南方
北方
北方
南
北
北边
南边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阅读理解
大自然的语言(节选)
别以为人才说话,大自然也有语言。
这语言到处都有,睁开眼就能看见。
你看那天上的白云,就是大自然的语言:
白云飘得高高,明天准是晴天。
你看那地上的蚂蚁,也是大自然的语言:
蚂蚁忙着搬家,出门要带雨伞。
蝌蚪在水中游泳,不就像黑色的“逗点”?
大自然在水面上写着:春天来到人间。
大雁在编队南飞,不就像“省略号”一串?
大自然在蓝天上写着:秋天就在眼前。
大树如果被砍倒,你会把年轮发现——
一年只长一圈,这是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节选)
别以为人才说话,大自然也有语言。这语言到处都有,睁开眼就能看见。
你看那天上的白云,就是大自然的语言:白云飘得高高,明天准是晴天。
你看那地上的蚂蚁,也是大自然的语言:蚂蚁忙着搬家,出门要带雨伞。
蝌蚪在水中游泳,不就像黑色的“逗点”?大自然在水面上写着:春天来到人间。
大雁在编队南飞,不就像“省略号”一串?大自然在蓝天上写着:秋天就在眼前。
大树如果被砍倒,你会把年轮发现——一年只长一圈,这是大自然的语言。
(1)像“逗点”的是( ),像“省略号”的是( )。
①编成队的大雁 ②蝌蚪 ③年轮
(2)你从短文中读懂了哪些大自然的语言?
①白云天上飘,说明明天是晴天。
②蚂蚁搬家说明天要下雨。
③蝌蚪水中游,让我们知道春天来到。(注意回答出“现象”“本质”两部分,不能只说“蝌蚪像逗号”)
④大雁南飞让我们知道秋天来到。
⑤年轮一年只长一圈。
(3)你读懂大自然的语言了吗?请你模仿短文内容写一段。
你看那 ,就是大自然的语言: 。
(提示:先说看到的现象,再说告诉可能发生的情况)
你读懂大自然的语言了吗?请你模仿短文内容写一段。
你看那 ,就是大自然的语言: 。
(提示:先说看到的现象,再说告诉可能发生的情况)
你看那燕子低飞,就是大自然的语言:快要下雨了。
你看那树叶疏密,就是大自然的语言:向阳的南面枝叶多,朝北的一面枝叶少。
你看那月亮圆又缺,就是大自然的语言:一月只有十五圆。
蜡梅飘香是冬天。树木吐芽春来到。
太空生活趣事多
读准字音:稳(前鼻音)
正确书写:
容(下面不是“合”)
掌握部首:
容(宀)(不是“穴”)
语文园地六——字词句运用
找出句子中的一组反义词填在括号里。
(1)这件事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却很困难。
( )—( )
(2)这件事情你可得保密,不能泄露半点儿消息。( )—( )
(3)下课铃一响,原本安静的校园一下子喧闹起来。( )—( )
容易——困难
保密——泄露(lòu)
安静——喧闹
语文园地六——字词句运用
选择恰当的解释,写出序号。
(1)这件事非常隐秘,你不要泄露出去。( )
A显示 B流露 C不该让人知道的事情被人知道了
(2)我喜欢生动有趣的课,不喜欢枯燥乏味的课。( )
A疲惫,疲劳 B没有趣味 C很有意思
(3)他刻苦学习,成绩优秀,所以受到了嘉奖。( )
A称赞和奖励 B惩罚 C批评
点拨:句1中“隐秘”“泄露”是一对反义词。“隐秘”表示事情不能被人知道。句2中“生动有趣”和“枯燥乏味”意思相反。句3中从前面“刻苦学习、成绩优秀”可以推断出“嘉奖”是称赞和奖励的意思。
语文园地六——图书管理
图书角里的图书种类太多,为了便于同学们借阅,图书管理员们对图书进行了分类,请简单列举四类。
(示例:童话类,如《稻草人》、《格林童话选》;少儿国学类,如《三字经》、《弟子规》;科普书籍,如《百问百答》《迷人的材料》;名人故事类,如《名人成长故事》《科学家的故事》);诗歌类,如《少儿童谣》。
语文园地六——写话
走进大自然,我们有各种奇妙的问题,我会提出问题并解答。
为什么天热要扇扇子?因为扇扇子可以给皮肤散热。
为什么夏天小狗要吐舌头?因为 。
为什么 ?因为 。
点拨:这一道题目除了要能提出自己的问题,还要能够进行解答。解答要正确,符合科学性。如:为什么夏天小狗要吐舌头?因为小狗不会出汗,汗腺在舌头上,要靠舌头散热。为什么鱼睡觉不闭眼?因为鱼没有眼皮,就是睡觉的时候也是睁着眼的。
语文园地六——日积月累
《悯农》的作者是 唐 代诗人 李绅 ,我会补充诗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这首诗反映了农民辛苦劳作却换不来丰衣足食的生活,告诉我们粮食来之不易,要节约粮食。
澳大利亚的报时“怪石”
岩石能报时?听起来近乎是天方夜谭(tán),但在澳大利亚中部阿利斯(sī)西南的茫茫沙漠中,确实有一块能“报时”的怪石。这块怪石高达348米,周长约8000米,仅露在地面上的部分就可能有几亿吨重。
这块怪石能通过每天有规律地改变颜色来告诉人们时间:早晨,阳光普照的时候,它为棕(zōnɡ)色;中午,烈日当空的时候,它为灰蓝色;傍晚,夕阳西沉的时候,它为红色。它是当地居民的“标准时钟”,当地居民根据它一日三次的颜色变化来安排农事以及日常生活。
为了解释怪石“报时”的现象,许多考古学家和地质学家对怪石所处的气候条件、地理环境进行了详细考察,并对怪石的结构成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阅读理解
1.报时“怪石”的形状是什么样的?请你用横线画出来。
澳大利亚的报时“怪石”
岩石能报时?听起来近乎是天方夜谭(tán),但在澳大利亚中部阿利斯(sī)西南的茫茫沙漠中,确实有一块能“报时”的怪石。这块怪石高达348米,周长约8000米,仅露在地面上的部分就可能有几亿吨重。
这块怪石能通过每天有规律地改变颜色来告诉人们时间:早晨,阳光普照的时候,它为棕(zōnɡ)色;中午,烈日当空的时候,它为灰蓝色;傍晚,夕阳西沉的时候,它为红色。它是当地居民的“标准时钟”,当地居民根据它一日三次的颜色变化来安排农事以及日常生活。
为了解释怪石“报时”的现象,许多考古学家和地质学家对怪石所处的气候条件、地理环境进行了详细考察,并对怪石的结构成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根据短文填空。
怪石通过
来告诉人们时间,它成为当地居民的“ ”,人们根据它一日三次的 来安排
以及 。
综合练习
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
(1)《绝句》描写了春天的景色,《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描写了夏天的景色。( )
(2)《雷雨》是按雨前、雨中、雨后的顺序描写的。( )
(3)“天然的指南针”有太阳、北极星、大树的枝叶、沟渠里的积雪等。( )
(4)最大的“书”指的是岩石印成的书。( )
综合练习
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
在“□”里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1)树上有小鸟□(表示不确定)
树上有小鸟□(表示很惊讶)
(2)滴答□滴答□雨下得真大呀□一朵又一朵□地上开满了雨花□我们撑开五彩的小伞□怎能不是一幅美丽的图画□
参考答案:(1)?!(2),,!,。,?
综合练词:
望—看 鸣—叫 渐渐—慢慢 清新—清爽
忽然—突然 慌张—惊慌 天然—自然
分辨—辨别 舒服—舒适 必须—务必
一动不动—纹丝不动
反义词:
前—后 遥—近 渐渐—飞快 打开—关上 清新—污浊 慌张—镇定 解冻—冰封
稠—稀 有趣—乏味 特别—普通
综合练习
词语搭配:
1. 量词搭配:
一(阵)大风 一(只)蜘蛛 一(条)彩虹 一(盏)指路灯
一(个)安稳觉 一(件)事
2. 形容词搭配:
(满天)的乌云 (清新)的空气 (天然)的指南针 (忠实)的向导
词语归类:
描写太空的词语:
浩瀚无际 群星闪烁 神秘莫测 广袤无垠 苍穹无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