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5张PPT)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比的认识》中的第一课时《生活中的比》。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过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比的认识》这一单元的开篇课。教材通过密切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提供了“比谁像”“比谁快”“比谁便宜”等情境,引发学生的讨论和思考,使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理解比的意义,从而让学生体会引入比的必要性,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理解比的意义,能正确读写比,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
2、能力目标
结合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中,感受“比”产生的背景,理解“比”的意义。
3、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体会到引入比的必要性以及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性。
(三)说重点、难点
本节课依据教学内容及本班学生的基本情况确立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
难点:理解比的意义。
关键:提供多种情境,使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 中理解比的意义。
(四)、说教具、学具的准备
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针对这一特点,我自制了多媒体课件,为学生设计了四张测量表格,来辅助这节课的教学。
二. 说教法 、学法
针对教材内容特点,并结合学生认知规律,这节课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和引导发现法作为主要的教学方法;以独立探究、合作交流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
三 、说学生
有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或使用过比,并有一些相关的活动经验。但学生对比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因此,我设计了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使学生在丰富的学习背景中逐步体会比的意义和价值。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构建模型。
(三)巩固新知、拓展运用
(四)全课总结 强化新知
1、比谁像!
2、比谁快!
3、比谁便宜!
1、引出比
2、自学比的各部分名称、读写法、求比值
3、比与比值的区别
4、试一试
5、比与分数除法的联系与区别
1、第一层次——基础知识
2、第二层次——灵活运用比的知识
3、第三层次——了解“生活中的比”
A
B
C
D
E
1.5
3
2
1.5
8
3
12
8
1.5
12
2
6
长方形 长 宽 长是宽的几倍 宽是长的几分之几
A
B
C
D
E
6
4
长÷宽
宽÷长
3
2
8
3
12
8
12
2
A
B
C
D
E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不但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根据所列的除法算式,去体会同类量比的意义。
长方形 长 宽 长是宽的几倍 宽是长的几分之几
A
B
C
D
E
比谁快?
马拉松选手跑40千米大约需2时。
骑车3时可以行45千米。
路程 时间 速度
马拉松选手
骑车人
40千米
2时
20千米/时
45千米
3时
15千米/时
÷
=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到比较谁的速度快,实际上就是要算出路程与时间的商,看哪个数大 。
摊 位 总 价 数 量 单 价
A
B
C
15元
3千克
5元
9元
2千克
4.5元
12元
3千克
4元
÷
=
设计意图:使学生体会到比较哪个摊位的苹果便宜,实际上就是要算出总价与数量的商,看哪个单价小。
比谁便宜?
长 宽 长是宽的几倍 宽是长的几分之几
A 6 4 1.5
B 3 2 1.5
C 8 3
D 12 8 1.5
E 12 2 6
总价 数量 单价
A 15元 3千克 15÷3=5元
B 9元 2千克 9÷2=4.5元
C 12元 3千克 12÷3=4元
路程 时间 速度
马拉松选手 40千米 2小时 40÷2=20
骑车人 45千米 3小时 45÷3=15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这两个数的比。
① 什么叫两个数的比 如何读写比?
② 6比4写作什么?比的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
③ 什么是比值 如何求比值?比和比值有何区别?
自学数学书50页的内容
思考:
相信你是最棒的
写作
=
1.5
…
…
…
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
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
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所得商叫做比值。(比值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或整数表示。)
读作6比4
6÷4
…
比号
6÷4
6
∶
4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这两个数的比。
6
∶
4
=
比值
比的前项
比的后项
4
6
6 4也可以写成
︰
仍读作“6比4”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不但使学生掌握了比的知识,还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表达能力。
17世纪,著名数学家莱布尼茨认为,因为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所以比号与除号有一种亲缘关系,而比号与除号又不能共用,所以就把“÷”中的小横线去掉,于是“∶”就成为了现在比号。
设计意图:联系数学史料,借助比号的写法丰富学生对数学文化的了解。
比与比值的区别在哪里?
比表示两个数相除的一种关系,由前项、比号、后项组成。
比值表示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比值是一个数,可以是分数、小数或整数。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比与比值的概念区别,明确比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它是一个式子,而比值是一个数,这是很多学生往后比较容易出错的一个知识难点。
<1>长÷宽 宽÷长
6÷4 4÷6
<2>路程÷时间=速度
40 ÷2=20千米/小时
<3>总价÷数量=单价
12 ÷3=4元/千克
45÷3=15千米/小时
9 ÷2=4.5元/千克
15 ÷3=5元/千克
6 :4
4 :6
40 :2
45 :3
12 :3
9 :2
15 :3
试
试
一
设计意图:回到前面三个情景中,让学生体会比就是我们所学的旧知识:两数相除
讨论:比与除法、分数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区别?
=
1.5
6÷4
=
6
∶
4
=
小组合作讨论,比、除法、分数三者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分子
商
被除数
除数
除号
分数值
分母
分数线
相 当 于 区别
比 前项 比号 后项 比值
除
法
分
数
一种
关系
一种
运算
一个
数
可以是0吗?
可以是哪些数?
小数
整数
分数
先独立思考,再和同学交流,把表格填写完整。
提示:积极参与、热烈讨论,大声表达自己的思想。有困难的问题,组长带领大家集体解决。
a : b = a÷b =
—
a
b
(b≠0)
公式表示: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既保证了学生有思考的空间,又能让学生通过交流,获取知识,给中下层的学生提供了向成绩优秀的学生学习的机会,也让更多的学生充分参与到学习中来。)
一、填空
1.两个数( ) 又叫做这两个数的比,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 ),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 ),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所得的商叫做( )
2.根据比与分数及除法的关系,比的前项相当于分数中的( ),除法中的( );比的后项相当于分数中的( ),除法中的( );比号相当于分数中的( ),除法中的( )。
相除
前项
比值
后项
分子
被除数
分母
除数
除号
分数线
练
练
一
快快快!我来答
设计意图:为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基础知识,我设计了相应的填空 。
六(1)班有50名同学,其中男 生26人 ,女生24人。
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 )。
3厘米
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的比是( )。
正方形的面积与边长的比是( )。
练
练
一
12 :3
9 :3
26 :24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题让学生弄清楚,究竟是谁与谁相比
练
练
一
求下面各比的比值.
15 :3 = 0.8 :2 =
3 :9 =
5
0.4
设计意图:使学生知道比的前项、后项的呈现方式是多种的,比值可以是整数、分数、小数。
小强的身高1米,他爸爸的身高是173厘米,小强说他和他爸爸的身高比是1 ︰ 173,对不对?如果不对,你认为是多少呢?
100︰ 173
1︰ 1.73
10︰ 17.3
相信你是最棒的!
设计意图:通过这道题,使学生明白两个量之间的比要统一单位。
4 :0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再次引起了学生思考的小高潮。同学们讨论之后指出:各类比赛中的比不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比,它只是一种计分形式,是比较大小的,是相差关系,不是相除关系。
各类比赛中的比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比吗?
生活中有趣的比:
(1)人体心脏与体重的比约是1:20。
(2)一般情况下人脚长与身高的比是1:7。
(3)我国国旗的长和宽的比是3:2。
(4)标准篮球场的长和宽的比是28:15。
(5)地球上海洋面积与陆地面积的比约为71:29
设计意图:为了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我设计了这一环节,既帮助学生巩固了比的有关知识,又让学生体验到比在生活中的应用。
人的脚长与身高的比1∶7。
福尔摩斯侦探术
福尔摩斯发现一个脚印长25厘米,他可以做出什么样的推断?
设计意图:这个故事带给了学生强烈的探究的欲望、研究的乐趣和发现的激情,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学习比的重要性以及比的广泛存在和应用。
我们来看这样一个神奇的数,它是美的象征。
你听说过“黄金比”吗?黄金比的比值约等于0.618。从古希腊以来,一直有人认为把黄金比应用于造型艺术,可以使作品给人以最美的感觉。因此,黄金比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当宽和长的比值接近0.618的长方形,被认为是最美的。
(2)一副画的主体部分约占画面的0.618,令人赏心悦目。
(3)古希腊人将黄金比充分运用于艺术雕塑中,塑造了米洛的维纳斯雕像,象征爱与美的女神,这样的人体比例被视为女性体型美的标准。
其实黄金比0.618的应用远远不止这些,它在医学、建筑、管理、植物学等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你知道芭蕾舞演员跳舞时为什么要掂起脚尖吗
芭蕾舞演员的身段是苗条的,但下半身与身高的比值也只有0.58左右,演员在表演时掂起脚尖,身高就可以增加6-8cm.这时比值就接近0.618了,给人以更为优美的艺术形象.
芭蕾舞
观察 欣赏
巴特农神庙
古希腊帕特农神庙
法国埃菲尔铁塔
维纳斯
迎客松
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
设计意图:引出美学中的比,给学生带来了一种新奇的体验,一种清新的熏陶。
形式多样的练习,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强化了重点,突破了难点,还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究的习惯。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锻炼学生自我总结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让学生体验成功,在快乐中学习。
五、说板书设计
这节课的板书,我力图做到了简洁明了,既能突出重难点,又便于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疏理,加深记忆。
写作
=
1.5
…
…
…
前项
后项
读作6比4
6÷4
…
比号
6÷4
=
6
∶
4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这两个数的比。
6
∶
4
=
比值
生活中的比
整节课的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中紧密结合教材内容,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有意识的进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真正做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让不同的孩子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