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运用实验的方法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3)形成光合作用概念。
2、能力目标:
让学生尝试设计实验方案,并掌握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判断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不断探求知识和合作精神,树立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运用实验法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2.验证光是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条件。
教学难点: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应用探究实验的手段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景创设 引入新课 播放视频:竹子的快速生长。 竹子快速生长是因为绿色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要验证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可以通过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来达成。 感知植物快速生长的奇妙。 对即将到来的实验怀有好奇心 引入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话题.
创设实验情境 探究学习 (一)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一、提出问题 1、绿叶制造的有机物是淀粉吗? 2、光是绿叶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吗? 学生依据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对不同的问题进行假设。 1、绿叶制造的有机物是淀粉(或不是) 2、光是绿叶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或不是) 倾听、思考、回答 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设疑答惑 回答学生疑问: 用碘液检验淀粉 碘遇淀粉会变蓝 学生思考提问: 怎么确定绿叶制造了淀粉呢? 为什么呢? 培养学生思考、质疑的能力和精神
(三)勤于思考 展示图片: 直接滴加碘液到含有淀粉的绿色天竺葵叶片后,变蓝的现象并不明显 1、怎么解决呢? 也就是要去掉叶片中的:叶绿素 补充背景知识:叶绿素易溶于酒精,如果我们把叶片用酒精脱色处理成较浅的颜色(黄白色),2、再滴加碘液,如果变蓝,颜色变化效果是不是更明显呢? 引导学生思考设计探究实验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 要用实验验证光是绿叶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我们需要做探究实验 需要考虑: 单一变量是什么: 如何设置对照: 还有吗 展示实验图片:看到这一组图,如果按此进行,绿叶遮光部分滴加碘液也会变蓝,影响实验结论。这就需要将天竺葵叶片暗处理。 鼓励学生:大家刚才积极思考、敢于质疑、不断探究的精神很好!请继续努力! 在教师的引导下,回答: 1、把叶片颜色变浅 2、是 学生思考回答探究实验需要考虑的主要方面: 1、是光; 2、同一叶片,部分照光,部分遮光。 3、用多个叶片进行相同实验减少误差,还要多个组重复相同的实验。 学生回答: 所以要将天竺葵叶片遮光部分的淀粉去掉。 层层设问,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逻辑思考能力。同时使学生养成面对实验的严谨务实精神。 学生对于课本中的实验方案提出的质疑,不是马上给与解答,而是分别放在实验前和实验中和实验后更有利于问题的认识和解决。 学生可以根据已学知识、生活经思考能力,可以在老师引导下回答一些问题。
(四)小组讨论与交流 讨论并叙述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操作步骤和方法。 现在我们可以得到比较合理的实验步骤了: 1、把盆栽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作用是 进一步阐述:准确地说是使叶片中原来贮存的淀粉运走耗尽. 前面提到的叶片遮光部分滴加碘液也就不可能变蓝了。 2、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3-4h; 叶片部分遮盖的目的是: 3、几个小时后,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的纸片。 4、把叶片浸入盛有酒精的烧杯,再把该烧杯放入一个盛水的更大的烧杯中水浴加热,使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叶片颜色变浅。 水浴加热的原因是什么? 5、取出叶片,清水漂洗,放在培养皿中,滴加碘液; 清水漂洗的目的是什么 滴加碘液出于什么考虑: 6、观察现象 稍停一会儿,用清水冲掉碘液,观察叶片颜色发生了什么变化,有什么现象: 由现象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学生对实验步骤进行讨论、归纳、总结、质疑,交流。 学生回答:把天竺葵叶片中的淀粉去掉。 使叶片见光和遮光部分形成对照 直接加热烧杯中的酒精易燃烧,易发生危险事故。 用清水漂洗酒精,避免酒精影响碘液着色 碘遇淀粉变蓝,有淀粉的地方变蓝,无淀粉的地方不变蓝。 现象:叶片见光部分:变蓝 遮光部分:不变色(黄白色) 结论:从碘液变蓝得出 1.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从见光部分:变蓝 ; 遮光部分:不变色得出 2.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明确实验步骤,在与学生互动中分步讲解实验原理、步骤、方法。 对这些问题,想让学生自己讨论设计方案,有很大的难度,所以老师要进行引导学生进行分析逐步形成实验方案。 培养学生实验中的安全意识 使学生随时关注实验中的干扰因素。 学会用实验现象的差异化去设计实验。 培养学生观察现象描述现象的能力。并提高学生通过现象得出结论的能力。
(五)拓展 试一试:利用本实验的方法,课后在天竺葵(或绿萝、酢浆草)叶片上做出自己喜欢的图案。 学生利用课后时间去完成该实验。 拓展实验,引发学生自主探究,对实验进一步升华。
(六)思考 1、光合作用的场所是什么 2、除了叶片外,植物体的其它绿色部分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但是叶片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绿色叶片中有叶绿体的部分能制造淀粉,所以光合作用场所是叶绿体。 含叶绿体的绿色部分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根据已学知识思考回答。
(七)形成重要概念 现在我们能得出光合作用的概念了: 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就是人们常说的光合作用。 所以我们说绿色植物既是生产有机物的“车间”,也是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能量转换器”。(背景是植物工厂图片) 根据本节及以往所学“能量转换器”的知识可以归纳形成光合作用概念,并引出绿色植物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