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邺城正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第四次月考物理试卷(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省邯郸市邺城正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第四次月考物理试卷(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7-09 18:46:49

文档简介

高一下学期物理第4次月考参考答案
1.【答案】D
【详解】小车做曲线运动,所受合外力指向曲线的凹侧,故AB错误;小车沿轨道从左向右运动,动能一直增加,故合外力与运动方向夹角为锐角,C错误,D正确。故选D。
2.【答案】D
【详解】A.由图看出,c光的偏折程度最大,a光的偏折程度最小,知c光的折射率最大,频率最大,a光的折射率最小,频率最小,故A错误;
B.由公式可知,c光的折射率最大,在玻璃中传播最小,故B错误;
C.c光的频率最大,则波长最小,根据双缝干涉条纹的间距公式可知,通过同一双缝产生的干涉条纹的间距,单色光c最小,故C错误;
D.由公式可知,a光的折射率最小,从玻璃射向空气的全反射临界角最大,故D正确。
故选D。
3.【答案】C
【详解】AB.地球密度可表示为,如果只知道地球的质量或只知道地球的半径,是无法估测地球的密度,AB错误;近地卫星运行过程由引力作为向心力可得
代入上式可得,故已知近地卫星的运行周期,可估测地球的密度,C正确;
D.物体在地球表面满足,能求出地球质量,是无法估测地球的密度,D错误。故选C。
4.【答案】A
【详解】A.甲乙弹珠碰撞瞬间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设弹珠甲乙的质量分别为、,碰后甲的速度为,乙的速度为,则有,
联立解得,,若碰后甲乙同向运动,则
可知甲的质量一定大于乙的质量,故A正确;
B.若碰后甲反弹,且甲的速率为,则有,解得
质量不能为负值,则可知,若碰后甲反弹,则甲的速率不可能为,故B错误;
C.若碰后乙的速率为,则有,解得
质量不能为负值,则可知,碰后乙的速率不可能为,故C错误;
D.若碰后甲反弹,且甲的速率大于乙的速率,则有
可知,只要,即,就可满足碰后甲反弹,且甲的速率大于乙的速率,故D错误。
故选A。
5.【答案】B
【详解】由图乙可知,波的周期为T=6s,质点在时沿y轴正方向振动,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则处质点可能处在(n=0,1,2,3, )
则有(n=0,1,2,3, ),解得 (n=0,1,2,3, )
则波速为(n=0,1,2,3, )
则波速可能是:当n=0时,当n=1时,因此则波速可能是2m/s,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6.【答案】D
【详解】A.从a点发出的波在t=1.5s时到达b点,可知波速为
由b点发出的波恰好传至c点的时间,故A错误;
B.因为两波源的起振方向沿沿y轴正向,a点发出的波先到c点,所以c点起振方向沿y轴正向,故B错误;
C.两列波振动方程均为(m),可知两列波的周期和频率T=1s,f=1Hz
两列波的波长为
两列波的周期和频率相同,所以产生干涉现象;由几何关系可知
c点到ab两波源的路程差为
所以c点为振动减弱点,两波源振幅相同,所以经过足够长时间后c点振幅为0,故C错误;
D.根据几何关系,两波源到中点的距离均为5cm,则中点为振动加强点,在时,两列波均能传过中点,所以在时,中点位移大小为,故D正确。
故选D。
7.【答案】A
【详解】A.沿ab面下滑的滑块对斜面的压力为,将这个力沿着水平和竖直方向分解,水平方向上的分力为,竖直方向上的分力为;同理,沿bc面下滑的滑块对斜面的压力为,将这个力沿着水平和竖直方向分解,水平方向上的分力为,竖直方向上的分力为;所以楔形木块abc对地面的压力为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楔形木块abc受到地面的支持力也为30N,故A正确;
B.由上述分析可知,当
即时,楔形木块abc水平方向上受力平衡,地面对木块没有摩擦力,故B错误;
C.对于ab面上的滑块,t时刻重力的瞬时功率为
同理,对于bc面上的滑块,t时刻重力的瞬时功率为
所以当两侧面的倾角不相等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不相等,故C错误;
D.由冲量的定义可知,两滑块所受弹力的冲量不为0,故D错误。
故选A。
8.【答案】AB
【详解】A.设飞船A和空间站B下一次相距最近需经过时间为t,则有
解得,故A正确;
B.飞船A要与空间站B对接,需点火加速,可以向其运动相反方向喷,故B正确;
C.空间站B离地面高度约为400km,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可知飞船A与空间站B对接后的周期小于地球同步卫星的周期,故C错误;
D.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有,解得飞船A与空间站B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之比为,故D错误;故选AB。
9.【答案】AD
【详解】A.小球下滑过程中,木块受到小球的挤压力,压力有水平向左的分量,直到小球滑落至地面,所以木块一直向左加速运动,故A正确;
BCD.小球和木块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外力作用,动量守恒
小球滑落至地面时,根据机械能守恒有,解得,
小球下滑的过程中,小球减少的机械能为,故BC错误,D正确。故选AD。
10.【答案】ABD
【详解】A.由题意可知波沿x轴的正方向传播,波长为,
由波速计算公式可得,当n=3时,波速为25m/s,故A正确;
B.该波的周期为
所以a点的振动方程为,当时
当时,,故B正确;
C.该波的周期为
如果质点c在到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则有,解得
代入周期表达式得,解得,由于只能取整数,故C错误;
D.若波的周期,则在时刻,机械波刚好传播到质点d处;在经过2s时间,即时,质点d到达最高点处,此时势能最大,故D正确。故选ABD。
11.【答案】 (1) 大于(2分) (2) (各1分)
(3) (2分)
【详解】(1)为防止碰撞过程入射球反弹,入射球的质量应大于被碰球的质量m1大于m2。
(2)小球离开轨道后做平抛运动,设挡板与抛出点之间的距离为x,由平抛运动规律得水平方向
,竖直方向,解得,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越小,下落距离越大,两球碰撞后,入射小球A的速度变小,小于碰撞前入射小球A的速度,小球B速度比碰撞前A速度大,即被碰小球B的速度最大,因此碰撞前小球A的撞击点为点,碰后小球A的撞击点为图中的点,小球B的撞击点为图中的点。
(3)入射小球A的速度,碰撞后A球的速度
碰撞后B球的速度,两球碰撞过程系统动量守恒,以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解得
12.【答案】 C 1.50 偏小 C (各2分)
【详解】(1)确定位置的方法正确的是:透过玻璃砖观察,使挡住、的像,故选C;
(2)光路如图;根据
可知,图像的斜率等于折射率,由图像可知玻璃砖的折射率为
(3)若该同学在确定位置时,被旁边同学碰了一下,不小心把位置画的偏左了一些,则P4P3的连线与bb′的交点偏右,测得的折射角θ2偏大,则根据,可知,测出来的折射率偏小;
(4)光路图如图所示
根据光路图可知,经过P1P2的光线经两块玻璃砖的分界处向下偏转,然后射入右侧玻璃砖后平行射出,所以在图中右边的插针应该是P5P6;故选C。
13.(12分)【答案】(1)=1m/s2,=3m/s2 (2)Q=2J
【详解】(1)A、B刚要发生相对滑动,对A有:,(1分)
得=1 m/s2 (1分)
对A、B整体有,得F1 = 3 N < 5N
故A、B发生了相对滑动
对B有,(2分)
得=3 m/s2 (2分)
(2)0~1s内A、B相对位移(2分)
A、B系统产生的内能,(2分)
得 (2分)
14.(12分)【答案】(1);(2)
【详解】(1)光线的光路图如图所示
球冠底面中心为,连接,则,中,有
即 (1分)
由题意知,所以….. (1分)
为等边三角形,(1分)
设光线在点的折射角为,折射角 (1分)
(2)光线在底面发生反射,据反射定理有 (1分)
由几何关系得:
设光线在点的入射角为,则, (1分)
中,有,(1分) ,(1分)
,(1分)
(1分)
光线在球冠形玻璃球中传播的时间 (1分)
解得:(1分)
15.(16分)【答案】(1)8m/s;(2)24J;(3)32J,1m
【详解】(1)t=0时,弹簧弹力为零,对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1分)
t=4s,a、b整体加速度相同,对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1分)
解得,从t=0到拔掉拴扣的过中,根据动量定理可知(2分)
解得 (1分)
物块a与物块c发生正碰时,由动量守恒得 (2分)
其中,解得 (1分)
所以物块a与物块c发生正碰时,系统损失的机械能 (2分)
解得 (1分)
(3)物块c向右运动一段距离,通过B点沿斜面向上滑动一段距离后速度减小为零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得 (2分)
物块c沿斜面向下滑动,恰好回到水平面的A点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得 (2分)
解得 (1分)河北正中实验中学高一下学期月考四
物理
(考试时间:75分钟分值: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时,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
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黑色签字笔把答案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答案
如希改正,请先划掉原来的答案,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4,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
求,选对得4分,选错得0分)
1,小车在水平地面上沿轨道从左向右运动,动能一直增加。如果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小车在轨
道上相应位置处所受合力,下列四幅图可能正确的是()
A
D
2.如图所示,一细光束通过玻璃三棱镜折射后分成a、b、c三束单色光。关于这三束单色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单色光a的频率最大
B.单色光c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C.通过同一双缝产生的干涉条纹的间距,单色光C的最大
D.单色光a从玻璃射向空气的全反射临界角最大
3.卡文迪许在1798年17卷《哲学学报》中发表他关于引力常量的测量时,曾提到他的实验是
为了确定出地球的密度。已知引力常量为G,要想估测地球的密度,只需测得()
A.地球的质量
B.地球的半径
C.近地卫星的运行周期D.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4.如图所示,小桐和小旭在可视为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玩弹珠游戏。小桐瞬间将弹珠甲对着小旭
脚边的静止弹珠乙弹出,甲以的速度与乙发生了弹性正碰,已知弹珠可以视为光滑,则()
A,若碰后甲乙同向运动,则甲的质量一定大于乙的质量
B.若碰后甲反弹,则甲的速率可能为1.2。
C.碰后乙的速率可能为3
D.若碰后甲反弹,则甲的速率不可能大于乙的速率
5.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t=0.5s时的波形如图甲所示,x=5m处质点的振动图像如
图乙所示,则波速可能是()
Wcm
A.1m/s
B.2m/s
C.3m/s
D.4m/s
6.如图所示,在α、b两点存在两个相同的波源垂直于纸面做简谐运动,振动方程均为
y=0.1sin2π(m),所激发的横波在均匀介质中向四周传播。a、b、c分别为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顶
点,ab=6m,ac=8m,已知从a点发出的波在t-1.5s时到达b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1=2s时,由b点发出的波恰好传至c点
B.c点起振方向沿y轴负方向
C,经过足够长时间后c点振幅为02m
D.在1=1.5s时,bc中点位移大小为0.2m
7.如图,质量为2kg的楔形木块abc固定在水平地面上,顶角e为直角,ab面和bc面均光滑,
两个完全相同质量均为1kg的滑块同时从顶端释放,则对于滑块在斜面上时(
A.楔形木块abc受到地面支持力为30N
B.楔形木块abc始终受到地面的摩擦力
C.同一时刻,两滑块重力的瞬时功率相同
D.两滑块所受弹力冲量为0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
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8.如图所示,神舟十五号飞船A、空间站B分别沿逆时针方向绕地球的中心O做匀速圆周运动
周期分别为T1、T2。在某时刻飞船和空间站相距最近,空间站B离地面高度约为400k。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同课章节目录